?

關于“直升機+消防員”模式在撲救森林火災中運用的幾點思考

2022-05-30 21:14張國軍
消防界 2022年18期
關鍵詞:相關思考消防員直升機

張國軍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直升機以其機動、靈活、快捷的特點,在森林防火、搶險救援、救助救護等行動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原始森林滅火救援過程中,直升機被大量運用于空中偵察指揮、救援力量運送投放、裝備物資保障、吊桶灑水滅火等實踐中。近些年,“直升機+消防員”模式更加廣泛地運用在撲救森林火災過程中,機降、索降、滑降滅火戰法不斷完善,為實現“三打”目標發揮重要作用,推動了森林消防隊伍指揮、救援和保障模式的創新發展,極大地提高了滅火救援能力。

關鍵詞:直升機;消防員;撲救;火災;相關思考

直升機索(滑)降滅火是森林火災撲救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轉制以來,消防隊伍不斷探索“直升機+消防員”救援的新模式、新路徑,全面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空地協同救援能力,為進一步打贏新形勢下森林滅火奠定了堅實基礎。該模式的優勢特點和應用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火場情況透明,便于科學指揮

直升機機動性強,可在短時間內迅速飛抵火場上空,更快更有效地對火場的具體位置、火勢情況、火場環境等進行勘察,為指揮部在部署救援工作時提供持續真實有效的信息,從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救援方案。

(一)及時獲取火場實況

火災發生后,前方指揮部會迅速派出空中偵察人員乘直升機飛抵火場上空,實時獲取火場動態、靜態信息以視頻和圖像形式傳輸回前指;機載觀察人員沿火線飛行,實地勘察,采取手工作業的方法,將火場位置、火頭數目、火線長度、發展態勢、林火強度、風向風速、山形地勢、植被組成、水源分布和交通道路等情況迅速標繪在地圖上,返場后及時匯報偵察情況,為各級指揮員正確部署救援力量提供科學、翔實的數據。

(二)靈活組織空中部署

通過直升機對火場偵察,使復雜、多變的火場情況清晰直觀。指揮員根據直升機偵察所獲得的信息,更精準地實施空中部署,確保救援人員的投放人數與布點密度更加合理化。對重點目標,可投入重兵撲救,控制火勢,撲滅林火;對投入火場的救援人員,利用通信手段,準確引導地面隊伍接近火線,實施有效滅火。

(三)科學實施立體指揮

滅火作戰中,前指可派出精干的空中指揮組,以直升機為平臺,對救援分隊滅火救援行動實施立體指揮。在組織撲打火頭和保衛重點目標救援時,指揮組要充分利用直升機機動靈活的優勢,實施空中跟進定點指揮;對煙霧較大的火場,空中指揮難以實施,指揮組利用火場周邊的機降場,到一線實施靠前指揮;對多種救援力量參與的火場,指揮員根據空中觀察情況,利用通信手段或機降的方法及時與左右翼隊伍、配合行動的地方專業隊溝通聯絡,對滅火行動實施全程協調、監督、指導,引導各滅火力量形成合圍之勢,實現集中優勢力量打殲滅戰。

(四)準確引導實施避險

森林火災受到不同的環境因素影響,易形成火場小氣候,導致火情火勢瞬息萬變。加之救援隊員身處林地內,受林木疏密度、郁閉度的影響,難以準確掌握滅火前方的火勢變化和火線周邊的整體地形,稍有不慎極易誤入險區,遭遇大火襲擊和圍困,極易使救援人員造成傷亡,空中指揮組可時時根據火場態勢,分析判斷出林火行為可能發生的突變,及時把險情通報地面隊伍,達到預警目的;當地面隊伍遇險時,指揮組迅速引導地面人員采取點火解圍、進入火燒跡地或向安全地帶轉移等方法實施避險。

二、救援性能優良,滅火更加快捷高效

直升機具有載重量大、可空中懸停、性能穩定,且機中裝配折疊式吊桶、機腹式水箱和索(滑)降器,因此可采取自行吊桶?。ㄅ牛┧?、懸停吸(灑)水、便于遠距離供水、索降定點投放等,使直升機直接用于滅火救援,增強空中救援能力,提高滅火效益。

(一)吊桶直接滅火

我國北部原始林區6、7月份經常因雷擊引發森林火災,受原始林區道路密度小、植被茂密的影響,地面隊伍難以快速接近火線,實施有效撲救。此時,首先可針對火頭采取吊桶定點噴灑進行撲救;另外沿火線進行噴灑,增大濕度、降低溫度,為救援隊伍撲救高強度林火創造有利條件。吊桶直接滅火可采取單機定點滅火和機群帶狀滅火兩種方法。單機定點滅火主要用于撲滅火頭和單株樹冠火;機群帶狀滅火主要利用多架直升機載水帶狀接力噴灑火線,配合地面隊伍對火場實施全線合圍。

(二)機載索(滑)降消防救援人員滅火

直升機不具備直接滅火作業條件時,可利用其能夠在空中懸停的優勢,將救援人員索(滑)降到火場,進行救援工作。主要適用于三個時機:第一種機載人員根據地形、植被,采取機降或索(滑)降人員實施撲救;第二種火場面積小,火勢較弱,無適合的機降場地時,可采取索降人員直接滅火。第三種原始林區或植被茂密地域滅火救援時,因火場面積大,火勢較強,無適合機降場地,可先將人員索(滑)降至適合的地點進行機降場地開辟的工作,“借點生點”開辟多個機降場地,為后續救援隊伍實施機降滅火創造有利條件。

(三)人機協同滅火

把直升機救援與地面救援隊伍結合起來,實現“直升機+消防員”模式協同撲救森林火災,人機結合進行撲救。對于火勢較大,熱輻射高,救援人員難以直接撲打的情況,可利用直升機使用吊桶進行空中灑水來降低林火火勢,救援隊伍伺機跟進撲救;另外水泵分隊滅火作戰時,受水源影響,可在較為平坦的地域鋪設軟體蓄水池,再利用直升機吊桶遠距離取水,實施點對點注水,達到人機協同滅火。

三、機動靈活迅速,保障更加及時到位

森林火災通常發生在遠離城區的深山腹地。地理環境復雜、道路交通差、通信覆蓋率低、裝備物資保障難。救援人員主要依靠徒步接近火線,攜帶給養物資有限;連續作戰時間長,體能物資消耗大;隊伍頻繁轉場,定點保障困難,給火場綜合保障帶來嚴峻的挑戰。

(一)建立空中通信平臺

原始林區面積大、地形復雜、居民區分散、植被茂密。林區中有效的通信資源匱乏,可在直升機上安裝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中繼臺,在作戰區域上空為隊伍通信聯絡提供數據中轉,實現通信聯絡不間斷。

(二)實現空中立體補給

近些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森林火災頻發,隊伍經常處于連續作戰之中。滅火機具耗損多,油料、給養消耗大。受地形道路影響,多出現補充不及時、難到位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作戰行動。此時,可利用直升機采取空降、空投的方法,對火場周邊有機降場的隊伍進行空降,對距離機降場較遠的一線隊伍便將一些不可或缺的裝備和物資進行空投,確保救援人員的各方面補給能夠及時得到補充。

(三)實施空中緊急救護

在森林滅火救援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人員砸傷、燒傷和各類疾患?;饒鲆痪€因受醫療器材的影響,急重傷員和危重患者難以得到有效處置,因此極易延誤傷員救治。此時,可依托直升機實施及時的救護工作。當傷員人數少、傷情較輕時,采取機載醫務人員和相關救治器材到火場一線進行救治;當傷員人數較多,傷情嚴重時,采取機載護送的方法,可最大限度地為救治傷員贏得寶貴時間。

四、場地開設穩固,救援更加持續順暢

(一)索(滑)降開設機降場地的重要性

一是實現森林滅火救援的重要手段。原始森林火災具有突發、情況復雜、不易發現等特點。直升機因機動性強在滅火救援中被廣泛應用,尤其是撲救重特大森林火災時更體現其優越性,極大地提高了滅火救援效率。二是實現提升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徑。隊伍戰斗力的高低是滅火戰斗能否快速取勝的關鍵。直升機在滅火救援中的應用極大地減少了滅火救援隊員的非戰斗體能消耗,為實現人與滅火裝備的有機結合創造了條件,隊伍救援能力必然會明顯增強。三是實現快速反應的客觀要求。實施快速撲救、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是滅火救援的根本目的。尤其是原始森林的滅火作戰,因其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地形復雜、植被茂密,必須通過索滑降開辟機降點,組織機降滅火才能增強救援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真正形成重拳出擊之勢,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四是科學部署力量的根本保證?;饎萸闆r多變,戰機轉瞬即逝。在原始林公路密度極低的情況下,要想實現科學部署兵力的意圖,必須利用直升機迅速開辟機降點實施機降滅火,以達到圍控部署的快速與完整,抓住有利戰機,完成滅火作戰任務。

(二)索(滑)降開辟機降場地的標準和方法

開辟機降場地,應用機降運輸救援隊員,不僅高效快捷,機動靈活,滅火效率高,而且便于調整部署。同時實施滑降和開辟機降點的要求和標準是非常高的。一是標定中線,平行推進。原始森林地形復雜、氣候易變,在這種情況下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方法就是標定中線,平行推進,機降點通常呈矩形,滑降隊員降至地面后,根據情況開辟機降場地,通常順溝塘走向和逆風、順風方向開辟40m×60m的場地,當樹高大于25m時,著陸面積至少為100m×60m。具體方法就是以此空林帶為中線,編成2個戰斗小組,相向平行推進,逐漸向兩端擴展,迅速開辟機降點。二是三角對進,分進合圍。這種方法通常在植被茂盛、地形多變、風向不定且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實施,機降點通常呈橢圓形,要求直徑不小于80m。其特點是開辟機降點成功率高、靈活迅速?;店爢T降至地面后,根據當時的地形條件,可編成三個戰斗小組,呈三角形分布,同時向機降點中心位置合圍,形成包圍之勢。在開辟過程中,如遇到密林地段或高大喬木時,可由第三個小組逐一擊破,兩端的兩個戰斗小組同時對進,形成合圍。三是把握特點,分層作業。原始林區的林層垂直分布為:高大喬木、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被物。把握這一特點,滑降隊員成功著陸后,可以采取先高空后低空的方法依次展開,首先按照開辟機降點的規格,編成若干戰斗小組,把林內影響凈空條件的高大喬木伐倒,伐根不高于10cm,依次再把灌木和高度超過10cm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清理掉。采用這種方法限制小、快速機動、安全系數高。四是合理編成,開清結合。從直升機本身講,一次可滑降8名隊員,可以將他們分成三個小組,機械組負責伐木,清理組負責清理。針對所需機降場任務量的不同情況,可以編成一個機械組兩個清理組,也可編成兩個機械組一個清理組,機械組快速完成開設任務后配合清理小組進行清理,迅速開辟機降點。

(三)索(滑)降開辟機降場地的技術要求

一是必須掌握技術。確定機降點開辟區后,滑降隊員必須進行仔細觀察,選擇凈空條件好、坡度小于5度的位置滑降,與火場最大距離不超過2km,但一般要求順風時控制在400m以外,側向火場時控制在500m以外,逆風向時必須控制在800m以外,確保順利開辟機降點并且能以最快的速度突破火線。此外,滑降對滑降隊員也有較高的要求,訓練有素的隊員能夠掌握滑降系統的索控器以及背帶系統的使用方法,并有應急措施。二是必須遵守規程?;惦m然初步顯示了投入救援人員少、見效快、作用大的特點,但在實際救援過程中依然危險性較高,易出現各項意外情況,如果不加強安全技術指導,就會釀成事故。因此,為確保安全,滑降時必須注意:任何時候不允許在林窗小于10m×10m的上空滑降;最大索(滑)降高度不超過40m,救援物資重量一般不超過50kg,能見度大于10km;掌握好下滑的時機,索(滑)降中直升機受氣流影響,懸停不穩定經常會出現漂移,無形中增加了風險,因此隊員在平時訓練中要積累經驗,選擇最佳時機,確保人身安全;做好通信工作,開辟機降點和通信聯通同時進行,及時與飛機取得聯系,有情況及時處理。

五、結語

綜上所述,“直升機+消防員”戰法已經展現出巨大的優勢,在森林火災救援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應培養相對穩定、技術過硬的索(滑)降救援隊伍,集撲火、指揮、機械維修、通信于一體,向一專多能、一專多用的綜合性滑降隊伍的目標發展,積極研究探索人機結合救援方式,不斷在實戰中錘煉,最終達到安全高效滅火救援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孫輝,孫景宇,穆少宇.索降滅火技術在撲救森林火災中的應用[J].森林防火,2006(03):20-21.

[2]雷瀟.淺談航空消防滅火技術在東北內蒙古林區火災撲救中的應用[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3]閆鐵錚,胡博文,閆德民,等.森林航空消防在森林火災撲救中的作用分析[J].森林防火,2019(01):41-45.

[4]于志軍.撲救東北林區火災的幾點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19,05(16):63.

[5]李文馨,劉世波.創新“飛機加森警”撲火模式的思考[J].森林防火,2016(03):30-35.

猜你喜歡
相關思考消防員直升機
直升機?
直升機
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
對語文課堂形成學生競爭局面的相關思考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小小消防員 第十集
小小消防員 第九集
直升機取票
直升機很熱等5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