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口袋公園智慧化設計研究

2022-05-30 07:03付楚欽
藝術科技 2022年15期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人工智能

摘要:隨著城市的發展,可供人們開展戶外活動的公共空間越來越小。城市空間是有限的,需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創造公共空間,口袋公園應運而生。雖然智慧化的概念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但是其在口袋公園的應用研究仍屬于空白領域?;诖?,文章探討智慧化的特點,分析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價值,試圖在城市口袋公園與智慧化之間找到契合點,以促進城市發展。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口袋公園;智慧化設計;人工智能

中圖分類號:TU98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5-0-03

0 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體驗經濟的出現,人們對城市生活的期望發生了變化。城市內的建筑物越來越高,而開放空間越來越少,但人們對公共空間的休閑需求仍然存在,因此城市口袋公園應運而生??诖珗@的設計往往缺乏管理者、設計者、居民之間的溝通,使得建設完成的口袋公園難以滿足居民的需求,難以成為城市的交流空間?!笆奈濉睍r期,信息化將進入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新階段,城市口袋公園須與時俱進,引進現代高科技,加強公園管理,為市民打造智慧化口袋公園。利用智慧化滿足人們的需求,是城市口袋公園建設和發展的當務之急。

1 研究背景

1.1 城市口袋公園的定義與特點

設計師羅伯特·澤恩首先提出了對口袋公園的設想,口袋公園也被稱為袖珍公園,是分散或隱藏在城市中的小型開放空間,滿足了市中心居民對休息和娛樂的需求。結合國內外文獻,口袋公園是具有景觀美化、休閑娛樂、文化展示等功能的小型公共開放空間,面積為0.035~1hm2,服務1~4個街區。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口袋公園可以補充當地匱乏的公共空間,為周圍的居民提供服務[1]。

口袋公園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1.1 面積小,數量多,分布廣

城市各個角落都可以發展為口袋公園,建筑物的周圍、高架橋下、街道兩側或拐角處,都可以因地制宜地設計為口袋公園,它們在城市中數量眾多且分布廣泛。

1.1.2 全時開放,方便使用

不同于城市內其他公園具有固定的開放時間,口袋公園是24小時全天開放的公共空間,因此其使用更為廣泛。一方面,其在白天可以為附近的居民、學生、上班族提供休閑娛樂空間;另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班和晚睡,在晚上,其可以作為上班族減輕疲憊感的地方[2]。

1.1.3 多樣性和人性化

口袋公園通常本地居民使用較多,因此其設計和布局往往由居民根據他們的日常自發組織完成??诖珗@的使用人群往往具有不同的目標和使用偏好,這使口袋公園具有多樣性和動態性。不同使用者對口袋公園的使用方式各不相同,可能用于社交、運動、娛樂等,在不同的時間段,使用情況也不盡相同,由此可以得出,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使用口袋公園,建立人與空間之間的良性關系??诖珗@的價值體現在居民對空間的使用頻率和口碑滿意度上,根據人們的喜好設計口袋公園,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互動空間環境[3]。

1.2 智慧化設計的定義與特點

智慧化設計是運用計算機、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多媒體、物聯網等智能信息技術,改進和強化園區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維護,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滿足多元化需求。

智慧化設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2.1 信息化

智慧化設計的主要內容是對內的系統管理和對外的信息發布,信息化是智慧化設計的一個重要步驟。數據和計算可以被用來更有效地聯結供應和需求,進行更準確的調整,更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資源[4]。

1.2.2 數字化

通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AR等數字化工具,構建更廣闊的數字化世界,數字化將一切內容信息化,構建數字化管理體系,在規劃過程中可以運用數字景觀技術,為智慧化設計奠定基礎。

1.2.3 智能化

在移動通信、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持下,事物有能力針對人類的不同需求作出動態反應。智能化著重于科技對人的關懷,為設計目標與使用人群之間的交流互動創造一個全新的平臺。

1.2.4 智慧化

在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智慧化設計通常用于對環境的監測、維護、預警,通過大數據分析大量樣本,在有限的綠色環境中,保證時間、空間、容量、質量方面的準確度和精密度是智慧化設計的最新目標[5]。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口袋公園在繁華城市的重要地段出現,城市口袋公園的需求量逐漸增加,使用率也逐步提高,為口袋公園景觀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當前正處于大數據時代,由于現代科技的進步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的形成,口袋公園也可以向科技智能和綠色生態的方向發展,將智慧化設計與口袋公園相結合,運用智慧化設計使口袋公園更便于管理,同時使人們的生活更便利,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為人們提供綠色休閑空間。

智慧化口袋公園不僅須增加數量,而且須提高質量,在形式上創新設計,注重智慧化口袋公園對社會的現實意義,利用智慧化口袋公園解決城市中的相關問題。

2 相關案例分析

2.1 上海新華路口袋公園設計

上海新華路口袋公園坐落于上海新華路,入口處設有防風雨的鋼制圍墻,遮擋一部分視線,激發了人們探索的欲望,同時增加了歷史感和融入城市的感覺。進入口袋公園后,游客首先看到的是兩邊的不銹鋼鏡面相互映襯,中間的種植區域形成了花園,幻想和現實仿佛在此融合,使游客感覺踏入了一個無盡的花園。鏡子反映和記錄了植物的季節變化,游客可以與周圍的環境互動。場地內的鏡面一邊是可以旋轉的鏡子,另一邊是可以更換的展示架,為游客創造了一個多樣化、可持續的展覽空間,它還可以聯動現實與虛擬,游客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在線瀏覽公園景觀。

2.2 北京龍湖G-Park公園設計

北京龍湖G-Park公園引入智慧化運營創新,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優化用戶體驗。通過指揮控制平臺,為公園的安全、交通、照明、灌溉、病蟲害防治、設施設備管理提供無人值守的智能遠程控制。刷臉注冊信息后,可以連接在線支付,如零售和餐飲服務,實現自動扣費。另外,游客可以通過公園內的虛擬騎行裝置和噴泉等互動裝置賺取或花費“能量幣”(公園的虛擬貨幣),能量幣將計入他們的個人賬戶,吸引人們探索公園內的更多景點,這種新穎的互動形式可以引導公園內的游客流向,增加游客數量[6]。

2.3 新加坡公園設計

新加坡公園對植被養護管理方面展開智慧化研究,通過安裝信息數據管理平臺,采用先進的智能技術,收集和整理公園內植物的地理位置,捕捉珍貴物種的3D模型。利用無人機和園區內的土壤濕度傳感器展開火災監測,對園區內的植物進行仔細科學的護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3 城市口袋公園智慧化設計原則

3.1 因地制宜原則

每個口袋公園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每個街區的歷史和文化特征都不同,甚至空氣、土壤、結構、現狀都不盡相同。為充分發揮原有場地的潛力,在規劃和設計智慧化口袋公園時,必須考慮場地的特點,充分利用現有和周邊的條件。在種植植物時,必須準確判斷土壤的酸堿度、腐殖質層、土壤深度。此外,應使用本地樹種,這樣可以達到快速綠化的效果。

3.2 生態優先原則

在設計智慧化口袋公園時,必須將生態功能放于首位,生態系統功能在改善城市環境和保持土壤穩定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城市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確保場地內植物的多樣性,應選擇不同樹種,進行立體綠化,在有限的綠色空間中實現最大限度的綠化,產生最大的生態效益,在城市中心創造一個具備綠色生態且充滿活力的智慧化口袋公園。

城市綠地具有自我凈化功能,要想充分發揮其優勢,就須重視設計和建造口袋公園。建設智慧化口袋公園,應充分發揮綠地的生態和環境功能,提高城市環境的綠色空間和城市綠地的水平。在設計和規劃智慧化口袋公園時,須充分考慮生態原則,考察周圍的環境質量,充分利用場地現有資源,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將綠色能源引入城市公共空間中。在規劃設計中,須強調自然景觀的詩意,通過科學方式將其融入智慧化口袋公園中,利用科技手段維護園區內植物的生長環境,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同時,應具備使用價值,融入健身與養老活動,提高活動的質量,帶來健康生態福祉。

智慧化口袋公園的設計理念是綠色生態與技術智能的融合?;诔鞘锌沙掷m發展的理念,綠色生態學通過強調城市綠地的滲透性和系統性,提高園林的管理和維護水平,合理安排綠色景觀的每個節點,完善公園內部的配套綠色設施,解決城市化帶來的環境惡化問題,同時強調生態、健身、娛樂、綠色生態的概念。

3.3 以人為本原則

智慧化口袋公園的設計旨在創造一個滿足人們需求的環境,它不是鋼筋與混凝土的簡單組合,而是具備自己的獨特風格,符合當地文化傳統,將大量人文色彩巧妙地融入智慧化口袋公園中,使平靜、簡單、自然的生活不再只存在于人們的夢中。同時,在園區內設置智能設備,優化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營造歡樂、輕松、優雅的生活氛圍。

規劃和設計智慧化口袋公園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人們不同活動的需要,充分考慮人們使用時的尺度和心理感受,同時滿足美觀和實用需求。利用“互聯網+”的理念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IT智能終端等信息技術,優化用戶體驗,運用先進的技術,滿足人們對智慧化口袋公園的需求,方便工作人員對園區進行管理,為游客提供便利,更好地服務大眾。

科技和智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科技影響著人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為人們提供了便利。運用先進的高科技智能技術和設備更好地為人們服務,使智慧化口袋公園使用方便、美觀、智能,打造智能輔助設備,凸顯高科技和智慧化。增加傳統口袋公園的智能體驗、互動性、趣味性,引入新的社會用戶行為和體驗戶外的方式,這樣一來,智慧化口袋公園就能成為更多人休閑、玩耍、運動的首要選擇。作為戶外空間,智慧化口袋公園應具有適宜的規模,與自然元素如水體和植物相連,利用當地特有的歷史和文化元素,創造一個美麗的城市景觀。

3.4 設計與科學相融合原則

智慧化口袋公園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間,維護場地內的設施、設備、綠地,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公園管理者在人群管理和安全監督等方面,需要實施全面管理,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績效管理系統,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此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強化了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對多樣性、質量、個性化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反過來又對公共場所的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智慧化口袋公園的管理部門必須關注如何滿足客戶需求和優化用戶體驗。城市公園可以通過管理與運營的結合,增強自身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智慧化運營是指在公園中使用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搭建平臺,以綜合服務平臺和管理系統為依托,通過智能化設備,實現管理運營數字化。通過大數據的采集,掌握園區內的基本情況,增強智能化管理效能,充分滿足游客所需。

在園區內,可以設置智能導覽,通過VR、AR技術,使游園路線虛實結合,配備語音講解系統,設置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小游戲,營造沉浸式游覽的氛圍,促進游客與場地之間的互動,提高游客的活躍度,進一步了解智慧化口袋公園的狀況。園區周圍可以設置智慧停車場地,通過智能識別,自動匹配周圍最近的停車場,即使是對周圍不太熟悉的游客,也可以找到暫時休息的地方,方便停車場的數字化管理,解決大城市停車不便的問題。同時,可以在園區內設置智慧零售,通過人臉識別或線上支付完成自助結賬,節省游客的時間,減輕人力負擔,使一切變得簡單、智能、高效,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便民服務。

4 結語

我國口袋公園的智慧化設計仍處于早期階段,需要積極主動地面對和解決問題,以適應未來發展。打造智慧化口袋公園,可以解決當下公共空間不足的城市問題,運用智慧化方式改善生活方式,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城市中的零散空地,獲得當地居民的支持和參與,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充分挖掘智慧化口袋公園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潛力。

針對口袋公園的智慧化管理,可以促進生態和經濟資源與社會協調發展,構建一系列循環,大力推動智慧化口袋公園的發展,優化現在和未來智慧化口袋公園的創建、管理。同時,可以收集和分析數據,為智慧化口袋公園的發展提供更可靠的數據保障,使智慧化口袋公園成為當地居民的記憶,為其更好地融入城鎮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植芳,袁伊旻.基于城市微更新下武漢市軌道交通地鐵站口口袋公園設計研究[J].農業與技術,2022,42(8):106-109.

[2] 陳淺予,伍端.城市口袋公園布局的數字化分析研究:以廣州市越秀區為中心[J].美術學報,2021(5):111-118.

[3] 曹慶義,陳東田,張永超,等.日常生活視野下城市口袋公園規劃設計對策研究:以濰坊市奎文區為例[J].建筑經濟,2021,42(S1):437-441.

[4] 黃建強.智慧公園系統在城市公園改造更新中的應用[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21.

[5] 王斌斌,傅睿.未來公園智慧化設計初探:以良渚新城未來公園智慧化設計為例[J].浙江園林,2020(3):37-42.

[6] 孫靜.城市觸媒理論下的交互性口袋公園設計策略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8.

作者簡介:付楚欽(2000—),女,河南信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環境藝術設計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
人工智能與就業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交叉學科發展趨勢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