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臨床應用研究

2022-05-30 06:58范宇翔裴麗霞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2年13期
關鍵詞:穴位注射臨床應用治療

范宇翔 裴麗霞

【摘要】綜述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在臨床應用中的相關文獻,為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干預治療臨床疾病的應用作進一步參考。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中關于自體血穴位注射在臨床應用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及綜述。自體血穴位注射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有著非常顯著的療效。自體血穴位注射在臨床應用中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

【關鍵詞】自體血;穴位注射;臨床應用;治療

【中圖分類號】R74 R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13-0129-04

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起源于中醫針灸治療學,是將患者自身的靜脈血應用于穴位注射以治療疾病的一種特殊方法,通過穴位的刺激和對自體血的吸收可產生持久的刺激效果,并以此達到治療的作用。隨著對自體血穴位注射認識和研究的不斷加深,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在臨床上的應用愈加廣泛,并對某些疾病的治療產生非常明顯的療效,如呼吸系統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OPD)[1]、哮喘[2]、過敏性鼻炎[3]等;皮膚系統疾病的痤瘡[4]、濕疹[5]、蕁麻疹[6]、銀屑病[7]等?,F將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的臨床應用綜述如下。

1 呼吸系統疾病

1.1 COPD

彭靜等[8]選取“背三針(肺俞、大杼、風門)”和定喘為主穴,脾虛加脾俞、足三里,腎虛加腎俞,痰多加豐隆,每次治療抽取患者2 mL 靜脈血注入到選取好的兩組穴位中,每星期治療2次,兩組一個療程,共進行3個療程后發現,通過自血穴位注射療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肺功能和機體免疫力。

李敏芳等[9]選取肺俞、脾俞、腎俞等,每次治療抽取患者2 mL 靜脈血注入到選取好的兩組穴位中,均以4周為1個療程,治療12周后發現自血穴位注射療法能防治肺功能的進行性下降,改善肺通氣狀況,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1.2 支氣管哮喘

袁古治[10]發現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取自體血穴位注射定喘、風門等穴位聯合福莫特羅粉劑吸入,可提升其肺功能并且顯著降低氣道炎癥反應。李影捷等[11]選取定喘、肺俞為主穴,抽取患者肘靜脈血2 mL 迅速注入一對同名穴位中,隔日1次,5次1療程,每療程之間間隔10 d,共治療60d 后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能明顯緩解支氣管哮喘臨床癥狀,并且降低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細胞計數。黃承智等[12]選取風門、定喘等穴進行自體血穴位注射后發現患者肺通氣、肺功能得到了明顯改善,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1.3 過敏性鼻炎

歐慧珍等[13]選取雙側足三里和肺俞穴,每穴注入自體血1 mL,每隔1 d 進行相應的穴位注射后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治療過敏性鼻炎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臨床癥狀,減輕炎癥反應。翁向陽[14]選取患者雙側肺俞、足三里等穴位進行注射,每一穴位注射量為0.5 mL,每周做1次注射,4周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效果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1.4 鼻衄

宋銀花等[15]選取雙側曲池、腎俞穴為一組,另一組為雙側足三里、血海穴,兩組交替治療,每穴注入自體血2 mL,并配合走罐療法,3周為一療程,每療程間休息一周,治療后發現31例病人經2~3個療程治療,好轉18例,占比58.1%,說明自體血穴位注射配合走罐治療鼻鼽有較好效果。

2 皮膚系統疾病

2.1 痤瘡

顏雪珍等[16]選取雙側曲池、血海、足三里,抽取患者靜脈血6 mL 進行穴位注射,2次1周,共治療4周后得出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在治療痤瘡患者的過程中發揮了免疫調節作用,從而減輕了患者痤瘡炎性皮損的結論,為臨床上進一步推廣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治療痤瘡提供了理論依據。

彭擁軍等[17]抽取患者靜脈血4 mL 注射入雙側足三里穴,3 d 治療1次,治療10次為1個療程,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能夠更好的減少痤瘡患者皮膚油脂的分泌,改善痤瘡的皮損程度,減少痤瘡數量。

2.2 蕁麻疹

許仕軍等[18]抽取蕁麻疹患者肘靜脈血4 mL 注入雙側足三里穴,提插得氣后每個穴位注入2 mL,每周1次,共治療2個月后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聯合口服氯雷他定可減少患者皮膚風團大小及數目,緩解瘙癢,且能降低蕁麻疹的復發率。

馮斯平等[19]選取患者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位,每個穴位注射自體血0.2 mL,兩側穴位交替進行,每周3次,連續6周后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聯合胸腺五肽可顯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對治療慢性蕁麻疹有顯著療效。

2.3 黃褐斑

蘇霞輝等[20]選取曲池、外關、合谷等穴為主穴,肺經風熱加尺澤,痰濕凝結加豐隆,抽取患者靜脈血3~5 mL,將針頭刺入穴位得氣后注入血液,每穴注入0.5~1 mL,聯合穴位埋線治療,1周1次,連續治療6個月后與僅口服維生素 C 相比,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結合穴位埋線治療黃褐斑具有調整內分泌,抗過敏,提高機體抵抗力,改善面部微循環的作用,在治療黃褐斑方面具有明顯療效。

陸小連等[21]選取血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患者靜脈血2 mL,于每次針刺結束后進行,隔天1次,每周3次,發現患者皮損面積、皮損顏色及皮損總評分均比治療前明顯降低,療效顯著,證實自血療法結合針刺對黃褐斑治療的有效性。

2.4 濕疹

馮驊等[22]選取血海、足三里為組1穴,曲池、三陰交為組2穴,抽取患者約8 mL 靜脈血,將靜脈血注入穴位,每周1次,5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發現自血穴位注射療法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皮損狀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研究抽取患者靜脈血5 mL 注射入局部阿是穴、雙側足三里、曲池穴,2~3穴/次,隔日治療1次,2周治療7次后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聯合針刺治療慢性濕疹可顯著緩解瘙癢程度,皮損狀況,減少復發率,具有顯著療效。

2.5 銀屑病

賀琪等[23]選取患者雙側曲池穴或足三里穴,每個穴位分別注射肘靜脈血1 mL,兩組穴位輪流選用,隔日1次,每周3次,連續8周后發現自血穴位注射療法聯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血熱證療效顯著,安全經濟。吳波等選取患者曲池、血海、足三里、太沖等穴位,用自體靜脈血進行穴位注射,每個穴位注射1 mL,1周2次,同時進行每3周1次的穴位埋線,聯合應用后發現自血穴位注射療法聯合穴位埋線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與單用常規西藥組相比,明顯提高了療效且安全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

2.6 白癜風

陳瑞華[24]選取風池、大椎、肺俞、脾俞等穴,每個穴位注射自體血0.5~1 mL 靜脈血,1周1次,5次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到,自血穴位注射療法聯合中藥內服,可使白癜風癥狀逐漸好轉,療效顯著。佘江健等選取雙側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分成兩組,每周分2次治療,每穴注射自體血0.5~1 mL,10次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1個星期,連續治療1個療程后發現自血穴位注射療法與皮下注射聯合梅花針扣刺與生姜片涂擦可使斑塊面積減小,對治療白癜風療效滿意。

2.7 神經性皮炎

毛長興等[25]選取雙側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每個穴位注射靜脈血0.5~1 mL,每周1次,連續治療1個月后發現自血療法配合穴位埋線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且復發率低,總有效率為91.7%,明顯高于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用的86.0%( P <0.05)。金紅梅在皮損局部取2~4點,配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每穴注入自體血1 mL,以上穴位交替使用,間隔2~3 d 治療1次,6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1周,共治療3個療程后發現局部皮損明顯好轉,苔蘚化減輕,瘙癢感明顯減輕,療效較好。

2.8 皮膚瘙癢

鄭建宇[26]主穴選曲池、足三里、肺俞、膈俞。配穴:血熱風盛加大椎;濕熱壅盛加陰陵泉;血虛風燥加血海;陰虛風盛加腎俞。每次治療選用四個穴位,輪換使用。用一次性5 mL 注射器取靜脈血約5 mL,每穴注入靜脈血1 mL,每隔3d 治療1次,4次為1個療程,配合耳穴壓丸法治療后發現其總有效率為94.11%,療效甚好。

3 骨傷科疾病

黃超[27]選取肩髃、肩髎、肩貞、肩前等穴位,針刺得氣后每穴注入自體血0.5~1 mL,每次2~3次,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并囑咐患者進行肩關節功能鍛煉,結果總有效率為100%。王晉斌選取雙側大杼和肺俞穴,各注射自體靜脈血1 mL,隔日1次,治療后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聯合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可以有效解除骨質局部刺激所致的炎性水腫及致痛物質的產生,且本法施術簡便,可使患者短期治療達到長久根治的目的。

有研究采用抽取患肢對側肘靜脈血2~3 mL,加入2%利多卡因2 mL,混合均勻后,屈肘90°,局部注入疼痛部位的阿是穴,進行四周封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術后休息,1周1次。治療后觀察發現本方法治療肱骨內外上髁炎的有效率為90.6%,療效較好。

4 痛經

路金華等[28]選取足三里、血海、三陰交等穴位,分別注射入自體血各1 mL,使之產生酸、麻、脹、痛之感,間隔3~4 d 重復注射1次,左右穴位交替進行,治療一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統計療效后發現總有效率為94.3%,能激發和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微循環,調節機體內分泌,從而提高抗病能力。

張慧葉選取三陰交、血海等穴,將1 mL 自體血注入穴位,于痛經的第1 d、4 d 各注射1次,左右側穴位交替注射,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后發現自血穴位注射療法結合針刺,并給予電脈沖刺激,能協調發揮鎮痛作用,較單純電針治療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5 其他疾病

5.1 糖尿病胃輕癱

陳立等[29]采取自體血穴位注射方法,以10 mL 規格的注射器抽取患者肘靜脈血6 mL,同時以該注射器行單側足三里、中脘及胃俞穴位注射,針刺入穴位33~48 mm,得氣且回抽無血后每穴注射2 mL,拔針后棉簽壓迫止血,每周1次,連續4周。治療后發現自體血穴位注射足三里、中脘、胃俞穴位可以明顯改善糖尿病胃輕癱病人癥狀,其機制可能與降低血漿胃動素及胃泌素有關。

5.2 慢性丙型肝炎

孔勝利等[30]探討自體血乙肝疫苗穴位注射聯合苦參素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臨床效果及其機制,治療組用10 mL 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自體靜脈血3~4 mL,與疫苗混合后,經局部消毒后分別注射在曲池(雙)、足三里(雙)穴位,每周1次,并予苦參素膠囊口服。對照組給予干擾素、利巴韋林。治療后發現治療組與對照組持續應答分別為47.5%和35.0%,表明自體血乙肝疫苗穴位注射聯合苦參素膠囊口服治療慢性丙肝療效顯著,方法安全簡便。

5.3 干燥綜合征

何洋[31]用5 mL 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患者靜脈血3 mL,注射于征患者雙側足三里、大腸俞和小腸俞,每穴注射0.5 mL,每5d 注射1次,共治療9次,并且每天配合水療1次,治療后發現患者干燥綜合征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并升高其體內白細胞。

5.4 腸易激綜合征

蔡小文等[32]取清晨空腹自體血4 mL,溶血后,取肝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穴,每穴注入自體血1 mL,配合痛瀉要方加味口服后發現治療組療效明顯由于對照組,平均起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5.5 偏頭痛

韓晶等[33]采取耳背靜脈放血,將血搜集于裝有肝素抗凝劑的注射器中,選取風池、陽陵泉等穴位,將血液注入穴位,每側風池穴注射血液1 mL、每側陽陵泉穴注入血液1.5~2 mL,并配合耳穴點刺法聯合治療,每7~10 d 治療一次,連續3次為1療程。與對照組口服尼莫地平相比較,該綜合治療法治療緩解期普通偏頭痛,可明顯減少或減輕頭痛發作次數、發作程度、持續時間及伴隨癥狀,近期和遠期療效顯著,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療效極好。

6 討論

自體血穴位注射是一種以穴位、自體血、經絡作用相結合的綜合療法,是中醫針刺和現代醫學結合的延伸和發展。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有血液對穴位的刺激作用,也有穴位注射時針刺對穴位和經絡的刺激作用。自體血注入特定穴位后,在體內緩慢吸收,對機體產生非特異性的刺激作用,可促進釋放更多免疫球蛋白,增強機體微循環,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同時自身血注射到機體內能夠使體內白細胞相應增高,產生免疫機制,增強人體自身保護能力,使體質加強。因此這種方法能夠有效而快速地使疾病得到根治。其作用機理普遍被認為是血液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抗體、激素、酶類等,注入穴位后持續緩慢對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刺激,促使其提高抗病能力,使氣血津液充足且達到調和從而產生抗炎、消腫、活血等作用。

雖然自體血穴位注射臨床報道相對較多,但基礎機制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建議可通過更多基礎研究對其作用機制進行探索和挖掘。此外,對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的具體操作過程沒有嚴格的要求,自體血抽出之后是否有存在感染的可能性也沒有進行過探索,自體血穴位注射對象的納入標準、禁忌證也缺少一定統一的標準,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會影響自體血穴位注射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建議應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羅勝,劉建博,張高,等.自血穴位注射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9,28(6):988-991.

[2] 馮天驕,武蕾,侯碩,等.中醫外治法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研究進展[J].中醫學報,2019,34(12):2563-2569.

[3] 錢景麗,吳小鳳,商施錁,等.過敏性鼻炎中醫外治法研究概況[J].中醫臨床研究,2020,12(14):139-143.

[4]周振紅,鄭秀麗,余小玲,等.穴位自血療法聯合皮膚護理治療尋常型痤瘡的效果觀察[J].承德醫學院學報,2020,37(5):393-395.

[5]張正,趙穎.自血療法在皮膚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亞太傳統醫藥,2020,16(8):183-186.

[6]蘇可欣.自血穴位注射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研究進展[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21):220-221.

[7]王建峰,楊大學,林柯.自血療法治療銀屑病的研究進展[J].現代臨床醫學,2020,46(3):238-240.

[8]彭靜,羅勝,劉建博,等.自血穴位注射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臨床療效的觀察[J].哈爾濱醫藥,2019,39(3):287-289.

[9]李敏芳,葉小丹,熊廣,等.自血穴位注射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臨床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4,12(6):41-42.

[10]袁古治.福莫特羅粉劑吸入聯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12):32-34.

[11]李影捷,惠萍,宋天云,等.穴位注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6):72-74.

[12] 黃承智,王耿介,楊瑜珍,等.多索茶堿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療效[J].內蒙古中醫藥,2019,38(11):109-110.

[13]歐惠珍,陳澤恒,游敏儀.自血穴位注射對過敏性鼻炎治療的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6):733-734.

[14]翁向陽.自血療法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65):195.

[15]宋銀花,段希棟,陶善平,等.自體血穴位注射配合走罐治療鼻鼽31例[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11(4):152.

[16]顏雪珍,屈強強,黃麗萍,等.自血療法對尋常型痤瘡患者外周血中 CD14+單核細胞 TLR2的表達及血清 IL-8、TNF-α濃度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0):22-24.

[17]彭擁軍,朱冰梅,姚彥,等.自血穴位注射治療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9,38(4):429-432.

[18]許仕軍,徐尚蘭,陳明清.枸地氯雷他定片聯合自體全血穴位注射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17,38(3):330-331.

[19] 馮斯平,劉宏勝,王琦.胸腺五肽聯合自體血穴位注射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4):31-32.

[20]蘇霞輝,潘琦虹,覃興樂.穴位埋線結合自血療法治療黃褐斑臨床觀察[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5,37(3):409-410.

[21]陸小連,莫曉楓,俞潔,等.自血療法結合針刺治療肝郁血瘀型黃褐斑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32(12):5686-5688.

[22] 馮驊,丁敏,張瑩瑩.穴位自血療法治療難治性泛發性慢性濕疹28例[J].中國民間療法,2020,28(4):28-29.

[23]賀琪,石全,皮先明,等.自血療法聯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療銀屑病血熱證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9,34(17):2634-2636.

[24]陳瑞華.中藥自血療法治療氣虛血瘀型白癜風30例[J].光明中醫,2011,26(9):1842.

[25]毛長興,程鳳能.自血療法配合穴位埋線治療神經性皮炎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9,51(7):216-219.

[26]鄭建宇.穴位自血療法配合耳穴壓丸法治療皮膚瘙癢癥68例報告[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6(03):474-475.

[27] 黃超.自血療法配合功能鍛煉治療肩關節周圍炎[J].中國社區醫師,2008(1):37.

[28] 路金華,劉正.自血療法治療原發性痛經35例[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3):177.

[29]陳立,張新風,庫寶慶,等.自體血穴位注射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療效觀察及對血漿胃動素、胃泌素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2,37(03):229-232,246.

[30] 孔勝利,李志剛,孫立新.穴位注射聯合苦參素綜合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31):7586-7587.

[31] 何洋.自體血穴位注射治療干燥綜合征案[J].中國針灸,2005(6):403.

[32]蔡小文,劉鑫.穴位注射自血療法配合痛瀉要方治療腸易激綜合征30例[J].中醫雜志,2009,50(5):437-438.

[33]韓晶,單秋華,楊佃會.耳穴綜合療法治療緩解期普通偏頭痛療效觀察[J].山東中醫雜志,2007(11):755-756.

(收稿日期:2021-09-28)

猜你喜歡
穴位注射臨床應用治療
穴位注射治療延髓梗死并頑固性嘔吐6例
足三里穴位注射彌可保治療周圍神經炎療效觀察
頸痹湯聯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40例
穴位注射輔助局麻下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髓核摘除術術中鎮痛的臨床探究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淺析涌泉穴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