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法復位+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治療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的效果觀察

2022-05-30 10:48丁翔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2年10期
關鍵詞:手法復位

丁翔

【摘要】? 目的? 探究手法復位+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治療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2月醫院就診的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患者95例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對照組(n=47例,手法復位療法)和觀察組(n=48例,手法復位+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療法),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手部功能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部總體功能、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疼痛、外觀美感、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患者,給予手法復位+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療法治療,能提高手部功能評分,減少不良反應。

【關鍵詞】? 第五掌骨頸骨折;掌指關節半脫位;手法復位;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療法

中圖分類號? R658.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19--03

第五掌骨頸骨折為常見手部外傷,極易合并掌指關節半脫位等并發癥。第五掌骨頸骨折發生后,其骨折斷端位置因受到骨間肌、蚓狀肌的牽拉作用,多伴掌背側凸起成角移位,引起掌骨頭屈轉(掌背側),掌指關節過伸,手指越伸直,其畸形癥狀越明顯[1-2]。臨床表現有骨折處腫脹、疼痛、功能障礙等,影響患者生命健康[3]。目前,臨床對第五掌骨頸骨折,多采取非手術治療,但部分非手術治療效果欠佳,引發跑位移位畸形等不良事件[4]。因此,積極探索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患者治療方式具有重要作用。鑒于此,本研究以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患者為觀察對象,給予手法復位+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療法,探究其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2月醫院就診的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患者95例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對照組(47例)和觀察組(48例)。對照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最小14歲,最大60歲,平均45.32±2.49歲;病程最短1d,最長17d,平均8.43±1.45d;左側18例,右側29例。觀察組男29例,女19例;年齡最小15歲,最大60歲,平均45.86±2.65歲;病程最短1d,最長18d,平均8.76±1.52d;左側20例,右側28例。兩組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手法復位療法,體位為坐位/臥位。①坐位:助手站于患者身前尺側。②臥位:助手站于患者身旁橈側。要求助手將患者患肢腕部握住,起到患肢穩定的效果。術者與助手面對面站立,術者用與患者患側的同側的手(拇指、食指、中指),夾住患者小指,進行連續拔伸牽引術治療。同時對側手的食指、中指,置于掌骨頭及掌腕關節,以維持骨折兩端穩定性。拇指捺正(向下)斷端向掌背側突起成角移位出,促進其復位完全。復位期間,應嚴格控制好按捺力度,并適當延長按捺時間,以達“矯枉過正”之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手法復位療法基礎上采用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療法,手法復位整復完全后,仍持續拔伸牽引穩住骨折處的解剖對位對線,確保掌指關節處呈現為過伸位。在掌骨頭掌側、骨折斷端成角度、移位的角尖處、掌腕關節掌側,分別墊三塊棉墊(三墊固定法)。并在第四、五掌骨關節間的掌背側,分別墊自制分骨墊。隨后,對過伸位固定骨折處,使用第三塊自制小夾板及膠布。注意掌側自制小夾板的范圍,確保小夾板能囊括第四、五掌骨及環指、小指。并且掌側自制小夾板應略寬,應囊括第四、五掌骨及第四、五掌指關節。尺側自制小夾板,應保持窄、長,長度宜超過第五掌指關節。待自制小夾板(3塊)、膠布固定完成后,在掌背側及尺側自制小夾板上,放置大小適宜、瓦片狀的小夾板(紙質較硬),達到固定、保護作用。最后,繃帶包扎、固定。每周復診1次,前2次復診,需拍攝X射線片,以了解骨折斷端具體情況,如解剖對位對線等。伴有移位癥狀者,在完成上述操作后,開展手法整骨。2周后,位置趨于穩定后,可行0.5個月拍片復查,每周復查結束,再重新加重。拆除外固定要求:骨折斷端骨折線模糊消失,骨折線有連續性骨痂通過。同時,指導患者患肢手部功能運動,以減輕患手關節粘連,提高手部功能。

注意事項:①小夾板固定后,屈肘(約74°角),患肢抬高(高于肘關節),呈現為前臂中立位,以促進腫脹消退。②密切監測局部血液循環情況,若伴有疼痛癥狀,應及時調整夾板、固定墊等松緊度,以免有缺血性肌攣縮等并發癥發生。③嚴格把控夾板松緊度,以免患肢腫脹消退后,造成夾板松動,以免骨折斷端移位畸形。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根據手指關節總活動度(TAM)進行評價,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TAM為健側的75%)、有效(TAM為健側的50%)、無效(TAM在健側的50%以內),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觀察例數×100%。

(2)手部功能評分:用Michigan手功能調查問卷(Michigan hand outcome questionnaire,MHQ)評定,包括手部總體功能等,分數為0~100分,分數越高,手部功能越好。

(3)不良反應:包括手指活動受限、握物疼痛、關節僵硬、畸形愈合,四項和為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手部功能評分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等計數資料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部功能評分比較

觀察組手部總體功能、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疼痛、外觀美感、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第五掌骨頸骨折為手部常見骨折疾病,患者極易伴有掌指關節半脫位等癥狀。若未及時治療,極易引發手部功能障礙和畸形,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5]。因此,對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的診療工作,應遵循早期正確處理原則,實現復位滿意、固定可靠的基本目標,以促進患者手部功能基本恢復[6]。

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的臨床治療方式較多,如手法復位石膏固定、手法復位療法、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療法等,但由于治療方式、原理等存在差異性,故治療效果存在差異。中醫認為,骨折治療中,手法整骨有明確效果?!夺t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夫手法者……誠正之首務哉”。因此,在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患者治療中,采取手法復位+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療法治療,取得了明確治療效果。在治療期間,術者使用與患者患肢同側的手開展持續拔伸牽引術治療的同時,而另一只手的中指穩住患肢骨折一端,兩只手共同開展處理,有助于復位效果的提高。對患者進行手法復位治療期間,要求及時、準確、穩定,能避免患者損傷,達到明確的整復效果[7]。同時,在治療期間,重視小夾板外固定,故根據患者體型、骨折部位、腫脹程度等,達到固定復位的效果,維持血液循環穩定。采取小夾板外固定,利用繃帶對夾板的約束力,借助收縮活動引發的內在動力,能促進肢體內部動力恢復穩定[8]。同時,使用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療法治療,使得掌指關節在過伸固定時,還能維持骨折解剖對位對線,從而達到解剖對位對線治愈的效果。

綜上所述,第五掌骨頸骨折伴掌指關節半脫位患者,給予手法復位+雙重夾板過伸位固定療法治療,效果確切,能提高手部功能評分,減少不良反應。

4? 參考文獻

[1] 彭建功.微型外固定支架聯合經皮克氏針治療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1,27(4):141-142.

[2] 劉帥,卜凡玉,薛明宇,等.3DCT輔助髓內克氏針內固定治療青少年第五掌骨頸骨折[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20,41(6):536-541.

[3] 樊曉磊,王健,趙建新,等.閉合復位順行克氏針髓內固定結合轉棒技術治療第五掌骨頸骨折[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20,22(2):170-174.

[4] 李有斌,丁治紅,陳光華,等.順行克氏針髓內固定在第五掌骨頸骨折中臨床應用及效果[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3):69-70.

[5] 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等.經皮克氏針橫行平行或交叉支撐固定治療第五掌骨頸骨折[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20,34(2):272-274.

[6] 高凱鳴,勞杰,莊永青,等.利用經皮克氏針聯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技術治療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臨床療效[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8,34(3):222-224.

[7] 曾維,趙英華.中醫閉合復位屈曲與伸直兩種不同外固定方法治療第五掌骨頸骨折的療效探討[J].中醫臨床研究,2017,9(31):90-92.

[8] 楊蓊勃,吳磊,尹昭偉,等.閉合復位經第四掌骨平行克氏針內固定治療第五掌骨頸骨折[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7,33(5):327-329.

[2022-03-16收稿]

作者單位:741500?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院骨科

猜你喜歡
手法復位
手法復位聯合藥物治療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效果評估
68例小兒腹股溝斜疝嵌頓手法復位的治療體會
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藥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
視頻眼震電圖在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中的應用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復位外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療效比較
早期護理干預對肩關節前脫位手法復位后康復的影響
切開復位與手法復位治療跟骨骨折的體會
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