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的N種打開方式

2022-06-01 14:39本刊編輯部
課堂內外(初中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螺螄柳州拱橋

本刊編輯部

說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古老、傳統,碰不到摸不著,跟普通人的生活并沒有什么聯系。

其實,這只是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誤會。如果你打開2021年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以下簡稱非遺名錄),會發現除了藤編、刺繡、武術這些意料之中的項目,還有一些特別的存在——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沙縣小吃制作技藝、火宮殿臭豆腐制作技藝......即使是那些古老的項目,遇上滿腦子新奇想法的年輕人,也能在電光火石間碰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來。

每一項非遺,都曾經流行一時。它可以“高大上”,也可以接地氣;可以古老,也可以好玩又新潮。唯一確定的是,它的打開方式絕不只有一種。就讓我們從這期特別策劃開始,成為參與者和見證者,一起去探索非遺的無限可能。

任務探究一

憑什么螺螄粉能成為非遺?

聽說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進入非遺名錄,網友們炸開了鍋:“螺螄粉和非遺有什么關系?”“螺螄粉都算非遺,那我家鄉的那些特色菜是不是也能算?”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非遺選拔賽”的現場,看看螺螄粉這位候選人究竟是如何脫穎而出,成功登上本屆“優勝者名單”的。

選拔條件1:

非物質形態

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上榜的并不是“柳州螺螄粉”這種食物,而是它的制作技藝,技藝需要人來操作和傳承,而且不像一碗螺螄粉那樣看得見摸得著,這就滿足了“非物質形態”的條件。

不過要入選,技藝還是得有一定的標準和流程,比如螺螄粉的選材、制作步驟等,否則每碗做出來都不一樣,就很難形成特色,更不可能傳承下去了。

選拔條件2:

文化內涵

滿足第一個條件的候選人太多了,哪些更有可能成為優勝者呢?當然是有內涵的了!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并不僅僅是一種烹飪方法,它還體現著廣西柳州獨特的飲食文化。螺螄和米粉都是當地人的心頭好,兩者結合而成的螺螄粉,更是柳州民間的一大創造??梢哉f,螺螄粉是柳州人的共同記憶,能夠成為家鄉的代名詞,讓他們產生深深的認同感。

選拔條件3:

代代相傳的遺產

雖然螺螄粉最近幾年才成為“網紅”,但其實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20世紀80年代就在柳州流行開來;螺螄粉獨特口味的來源酸筍,更是要用到柳州人的“祖傳絕招”來腌制。

不過,這個選拔方向是螺螄粉的“短板”,畢竟和那些傳承了成百上千年的“老前輩”們相比,它還是太年輕了,只能算勉強合格。

亮點SHOWTIME

☆隨著螺螄粉在網絡上爆火,這個柳州夜市小吃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特色的美食文化。

☆僅2020年,柳州螺螄粉的銷售收入就達110億元,配套及衍生產品銷售收入也過百億,許多當地人借此脫貧致富。

☆螺螄粉擁有一流的話題度和吸睛能力,它的入選能夠提高大家對非遺的認知度和保護度。

·探究結論:逐一拆解下來可以發現,螺螄粉不但滿足了“非遺選拔賽”的各項基本條件,還有著不容忽視的亮點,難怪能受到評委們的青睞,成為非遺名錄上的優勝者之一。

·思考:根據以上信息,你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含義了嗎?

任務探究二

加入名錄,

就能阻止非遺消失嗎?

最新一屆“非遺選拔賽”的現場競爭可謂十分激烈,為什么這么多“候選人”都排著隊想要加入非遺名錄?加入名錄之后,又會有什么樣的不同呢?讓我們來采訪一位名錄上的“老前輩”,聽聽它的看法和經歷。

姓名: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居住地:浙江、福建等

年齡: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

特點:建造出的木拱橋不用釘,不用鉚,不需要橋墩橋柱支撐,就能越過三四十米的水面,橋身堅固,造型別致,是古人水上的重要通道和觀光勝地

成就:中國橋梁建造技術的“活化石”、技術含量之最;世界橋梁史上僅有的品類

很多人覺得非遺已經脫離了時代,沒必要花力氣去保護和拯救,你怎么看?

我不認同。就拿我來說吧,我誕生于古代山區谷深澗幽、“舟楫不通”的生存難題之下,是古人在與水的共生中探索出的發明創造和生活方式。我和我的非遺小伙伴們,都是中華民族在漫漫長路中實踐與創造的結晶。如果任由我們消逝,那么失去的將是整個民族的歷史支撐。

為什么大家都想要加入非遺名錄呢?

師徒之間口傳心授、作為家族手藝代代相傳,曾經是我們最主要的傳承方式。但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對我們的需求和關注越來越少,愿意了解、學習非遺的人更是少見,無人傳承就意味著消失,所以我們才急切地想要加入非遺名錄,以獲得更多重視和保護。

那么,加入非遺名錄就能阻止這些非遺項目消失嗎?我們的受訪者熱情地講述了它的親身經歷,并展示了自己加入名錄前后的變化,一起來看看吧。

加入名錄前

明清時期

僅浙江、福建境內就有200多座木拱橋掌握營造技藝的工藝世家有30多個以此為生的工匠有500多人

1949年-2000年

木拱橋不能通行載重車輛、無法適應現代交通需求上百座木拱橋因自然或人為原因損毀,剩余數量不足100造橋工匠相繼改行或去世,剩余人數不足60,技藝面臨失傳風險

加入名錄后

2008年

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

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至今

政府大力關注與支持,出臺各種保護方案和具體措施

專業的木拱橋施工隊成立,負責維修、重建和新建木拱橋

傳承基地興起,成為新橋和新工匠的搖籃

木拱橋文化走進校園,融入小學校本課程,開展全國高校巡回展

·探究結論:相信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真正能拯救非遺的,并不是加入名錄這個形式本身,而是加入名錄之后所能獲得的關注和保護。只要我們在尊重非遺、了解非遺的前提下,沿著正確的道路去進行保護,阻止非遺消失就不會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當非遺走進生活

保護非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們重新進入我們的生活,在人們的奇思妙想下,非遺變身為美觀實用的日常物品,煥發出新的活力。關于非遺的創新與發展,機智的你又會有什么新想法呢?3B40D382-7DD3-4C5B-ACB7-E2AF1D929357

猜你喜歡
螺螄柳州拱橋
螺螄樹
柳州柳工叉車有限公司
螺螄粉
吃完螺螄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吃完螺螄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水里的“小拱橋”
水里的“小拱橋”
柳州老年大學校歌
蛋殼與拱橋
套拱法加固圬工拱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