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探討

2022-06-01 14:43楊宗其
科學與財富 2022年3期
關鍵詞: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突發性

楊宗其

摘? 要:城市是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對外界的依賴性比較高,使我國很多城市面臨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形勢日益嚴重。我國城市遭受突發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氣象災害(包括洪澇災害、臺風、風暴潮、沙塵暴,以及大風、冰雹、暴風雪、低溫凍害、巨浪、海嘯、赤潮、海冰、海岸侵蝕等)、地震、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等)等。近年來,形形色色的城市突發性自然災害事件呈現頻繁多發態勢?;诖?,本文主要對城市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進行了簡單的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城市;突發性;自然災害;應急管理

1、城市突發自然災害特點

1.1、突發自然災害種類繁多

近幾年影響我國城市突發自然災害主要有臺風、暴雨洪澇、泥石流、低溫冷凍、強降雪、地震、大霧等災害。其中地震、暴雨洪澇災害對我國城市影響較大,大霧造成城市交通困難。

1.2、致災因素交叉影響

城市自然災害是自然原因和人為因素交叉作用的結果,既與當前復雜多變的災害形勢密切相關,同時受到當地城市地理、經濟能力、城市基礎設施抗災能力和城市居民防災減災意識緊密相關。

1.2、城市災害連鎖反應

現代城市就像一個大系統,不同工程之間互相影響和牽制。當自然災害對某一環節造成重大毀壞時,因連鎖效應引發的次生災害不可忽視。一般在較大的地震中,次生災害比直接損害更嚴重。

2、城市突發自然災害應對困難

近年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社會基礎條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部分城市基礎設施陳舊、公共設施發展未跟上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未能適應經濟迅速增長的需求。由于城市產業鏈復雜,相關致災因子和承載體相互影響,災害一旦發生,其具有觸發、聯動、蔓延、擴散效應,災害直接損失逐漸放大,災害間接影響持續時間長、影響面廣,脆弱性較高。由于城市人口集中,社會經濟運轉對電力、交通、通訊條件高度依賴,一旦發生災害,難以快速建立替代系統。同時作為公共服務的政府機構、醫院等機構受損,造成社會系統紊亂,救災指揮系統難以有效運行,災區支持系統相對較弱,救災工作難度相對較大。

3、城市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策略

城市突發性自然災害應急管理,需要對城市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詳細而準確的了解,首先要建立城市矢量地圖。本系統選用1:25萬城市遙感正射影像圖,經過輻射矯正、特征提取和選擇、數據壓縮和消除噪音等預處理后,進行屏幕解析提取道路和河流網,消除其他無用信息,最終把提取的圖像作為地圖背景,再通過數字化手段得到所需GIS矢量圖。

分層技術有利于對數據對象的更新和維護,在系統運行時把這數據調入后疊加生成城市背景圖,根據監測結果把災害發生地點顯示在地圖中,進行距離、區域、面積、路徑、選址、緩沖區等空間分析,對突發性自然災害進行應急管理。利用分層技術建立專題數據圖層,并對其屬性進行編輯:

1)居民點、企事業單位等為對象的點狀圖層;

2)醫療機構、公園、學校、救助中心、救助資源配置點等為對象的點狀圖層;

3)道路、河流等為對象的線狀圖層;

4)建成區、建筑物、綠化區、工廠等為對象的面狀圖層。由于城市發展速度較快,各地物的位置會發生變化,因此必須要保證短期更新,以達到地物的準確定位。

此外,城市人口密度、財產分布情況、應急救援車輛、設備、物資等非空間數據以及突發性自然災害風險評價、災情評價模型等也需錄入系統建立數據庫,以進行應急指揮調動。

根據上述數據的特點,系統利用SQL,ORACLE等數據庫管理系統作為后臺數據庫進行屬性數據、空間數據的存儲與管理,實現部門內部數據共享、數據處理、系統維護、結果輸出等,如遙感影像的采集與壓縮入庫、影像分析與結果輸出,應急管理模型庫維護,災害風險評價、災情評價,應急救援方案生成等,并將城市突發性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系統數據庫劃分為四個:空間圖形數據庫、非空間屬性數據庫、模型庫及臨時數據庫。

系統從功能上設計為八個模塊:數據收集模塊,分層顯示與專題查詢模塊,城市突發性自然災害風險評價模塊,城市突發性自然災害實時災情評價模塊,城市突發性自然災害動態模擬模塊,應急管理與資源配置模塊,應急信息發布模塊,統計、報表和專題制圖模塊。用戶視圖上模塊功能相對獨立,但從邏輯結構和數據基礎角度卻是統一整體,密不可分。

該系統是城市應對各種突發性自然災害的綜合系統。通過建立城市突發性自然災害風險評價、實時災情評價和動態模擬技術體系及應急管理系統,可以有效縮短對突發性自然災害的響應時間,提高應對效率,對應急管理工作的及時、快速、準確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系統立足于實際應用,具有推廣應用價值。對于系統數據庫和功能模塊的建設可做進一步的探討,對其進行完善,并配合軟硬件配置、機制保障等條件建立實際應用性比較強的城市突發性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系統,為社會服務。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城市是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活動最集中、最活躍的地區,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產業關聯度高、價值高度集中,城市災害脆弱性也相對比較突出。近年來,氣候變化異常,突發性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導致城市電力、通訊、供水中斷,交通受阻,城市進水受淹,居民房屋財產受損,影響了城市正常經濟生活秩序,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城市是一個復雜體,城市自然災害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自然、人口、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情況,加強城市自然災害管理應結合中國國情,借鑒國際社會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成功經驗。各城市必須建立適合本地災害特點和管理現狀的城市災害應急體系,將減災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關切城市災害風險,從法律制度、體制機制、人才隊伍、技術裝備等方面,整體提高城市災害應對能力,才能不斷適應城市經濟發展的要求,建立更加安全的城市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宋澤蕙.我國縣級政府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機制研究[D].長安大學,2019.

[2]賈少罡.我國突發自然災害公共危機管理研究[D].東南大學,2019.DOI:10.27014/d.cnki.gdnau.2019.000050.

猜你喜歡
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突發性
頸夾脊穴為主治療突發性耳聾驗案1則
不能耽誤的急癥:突發性耳聾
不能耽誤的急癥:突發性耳聾
區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思考
突發性消防新聞宣傳報道的相關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