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

2022-06-03 20:44修豐艷
速讀·下旬 2022年3期
關鍵詞:科學課科學目標

修豐艷

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不同于其它課程,有其特有的學科屬性??茖W課就是一門發展學生思維的學科,我們的科學課要做的就是和學生一起經歷一個從事物的現象到本質的認識過程。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構建開放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來指導學生,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我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設置簡約的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教師備課的重要環節。一節科學課的目標是在洞察清楚科學課程、知識、生活、學生、教師自身、探究學習過程等關系之后,才可以謹慎地制定且加以實施的。我想,教師對一節課目標的制定雖各有不同的理解、側重,但一個共同的原則就是要作充分的考慮,要精確、準備充分一些,最終要讓學生“學有所得”。語文教學上有一種“得得派,倡導體現”“一課一得,得得相聯系”的教學策略??茖W上,能做到“一得”這種境界也不錯,得到了,還要深下去,融入學生的認知體系里,還要讓它繼續生發。做到“兩得”、“三得”便屬難能可貴,再求多,似乎很難,或者往往就適得其反了。所以教學目標的設計又要簡單、精確、有效。此外,“簡約而不簡單”,目標內外得留有余地。目標定向不定“死”。不僅課堂內目標要預設到留有空間,目標之外也要有所預設,留有余地。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堂生成,讓科學課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探究課堂。

二、讓課堂提問更有效

課改之初,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成了科學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然而“提出問題”這一做法逐漸被“模式化”,“模式化”后,提問便變成了一種形式:課課必用。不管學生提出什么問題,思考過沒思考過的,有價值的沒價值的,最終,教師都竭力引領學生進入自己預設的問題。稍好一些的,會對學生的問題大加贊揚,沒有問中“教師心意”的問題,則會被束之高閣。教師實際充當了學生問題的“滅火器”,把學生的真問題、真興趣“撲滅了”。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一個”基于孩子需要”的提問,才是真提問,在尊重孩子思考前提下的傾聽、幫助,才是科學老師應有的態度,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三、讓探究成為我們科學課的核心

學生的“探究”不同于科學家對未知世界的探究,有其特定的含義:是在教師引導下的“模擬探究”—即在假使學生“未知”的狀況下,教師引領學生完成對“未知”的探究過程。所謂的“未知”,即指科學教材內容,在科學上早已形成定論的知識概念。

在一個教學活動的開端,先讓學生去回答:關于這個事物或現象,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我們怎樣做才能了解這些事物或現象?這樣,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同時教師引導他們想方設法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讓他們帶著問題“像科學家一樣”去探究,既發散了他們的思維,也會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在上《充氣玩具里的科學》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提出自己在玩充氣玩具時發現了哪些問題,學生很快提出了很多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去想辦法,再利用身邊的材料進行探究,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讓實驗真正成為學生檢驗真理的標準

實驗是科學課堂的重要環節,通過實驗收集數據、信息,尋找證據,來驗證假設或結論??蓪嶋H教學中,師生“共同設計”的實驗充斥課堂。比如在研究“光的傳播路線”這一科學現象時,有的老師直接把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教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驗。這種實驗在課堂上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機械的操作,而非動腦、思維的過程。我們看到學生在熱熱鬧鬧的做,卻看不到學生理解為什么在做;看到學生在填寫統一規定的記錄單,卻看不到學生有絲毫的質疑。我們要摒棄這種“偽實驗”,要讓學生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動手探究自己心中的疑問,而不是圍著老師的教學設計轉。

五、讓“合作”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任務

長期以來,科學課都是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進行,這是科學課堂的特色與需要。這就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小組合作中每個孩子的學習發展情況。倘若冷靜的觀察分析目前學生的合作,會發現不少亟待引起重視的“偽合作”。常態課中,教師的備課,似乎很少能涉及到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發展上。一個小組(或老師指定,或就近組合),一旦確定,就相對固定不動了:固定的組長,固定的人數(山東一帶,少到4人,5人,多到8人),比較固定的分工操作(誰負責記錄,誰動手實驗,誰觀察等)??此品止っ鞔_,團結合作,實則細想,這是一種不科學的合作。倘若一個月、一個學期、一年甚至幾年下來(小學的班是相對固定的),某個學生恪守職責只專注負責自己的那一項分工,他會在課堂上得到多少?失去多少?即使有老師的調控,讓學生交換角色,一個組內的學生是存在性格、學習等個性差異的,總會有“被動群體”“弱勢群體”的存在,他們往往會被另一部分學生支配、左右,而充當“助手”、“配角”,或擔任的角色被取代,少有動手、動腦、質疑、闡述的機會,難有真合作的存在。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科學課程改革的探究之旅還很漫長。課堂中,面對孩子們那一雙雙清澈的眼睛,那一塊塊求知的心田,我們只能躬身為犁,精益求精,不斷反思求索。愿我們的科學教學事業四季常綠,科學教學之樹四季長青!

猜你喜歡
科學課科學目標
上一堂動森科學課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
科學課教學反思
科學拔牙
科學課不利因素的實驗改進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