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探究

2022-06-04 04:47林桂英
食品安全導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質量安全管理措施農產品

林桂英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農產品是重要的食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目前,各方面因素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效率和質量的提升?;诖?,本文通過分析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監管;存在的問題;管理措施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upervision o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LIN Guiyi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Meizhouwan North Bank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utian City, Putian 35115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important food, an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Under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s also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t present, various factors affect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grass roots supervision; existing problems; management measures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時有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本文從監管和主體兩方面剖析當前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監管措施,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1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

1.1 從監管方面分析

1.1.1 監管體系不健全

①基層監管人員不足。在縣區和鄉鎮,均設有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站和鄉鎮監管中心,有編制但從事人員均一人多崗,或借調其他崗位工作,沒有時間全身心地投入農產品監管工作中。目前,建設的村級網格員隊伍,基本也是由村干部兼任,要讓其再投入一份工作,大多數人員時間精力有限[1]。②職責不明確,存在交叉監管漏洞。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生產環節是以農業部門為主,在流通環節是以市場監管部門為主,一旦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部門間會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使農產品質量安全很難得到有效保障[2]。③農產品生產質量標準體系建設較為落后,部分初級加工產品的標準較少,也是難以有效發揮監管制度作用的問題之一。④執法隊伍欠缺?;鶎与m有農業執法隊伍,但均無執法證,無法開展農資、農產品監督抽檢等方面的執法。同時,檢測體系也不健全,不具備既懂業務又懂法律的監管專業隊伍。

1.1.2 宣傳培訓力度不夠

監管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生產主體及鄉鎮的宣傳教育培訓力度不夠,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技術宣傳工作力度不足。

1.1.3 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不完善

在可追溯監管系統建設方面,存在生產主體生產記錄檔案資料不完整等問題,難以準確掌握農產品銷售方向,追溯信息無法保障。并且也難以全面了解小規模散戶的基本信息。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建設方面不夠完善,使農產品質量管理無法起到真正的作用。

1.2 從主體方面分析

1.2.1 生產專業化、規范化程度不高

當前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規模小且較分散,專業化程度不理想,基本都是以初級加工為主,分散生產,還是沿用多年的種植經驗、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沒有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規程,多數還是人工操作,標準化程度不高。再加上生產管理人員普遍文化素質不高,使得品牌創建不足,產品市場營銷方式和手段落后,市場競爭力也較弱。多數生產主體的生產記錄不規范、不健全,特別是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和農產品的購銷臺賬記錄不規范。此外,生產主體基本沒有在上市前進行自我檢測,只依靠主管部門的抽檢監測遠不能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同時,生產主體對“三品一標”認證和品牌效應概念較模糊,無法更好地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專業化發展[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對象也是多樣性和復雜化的,在監管過程中存在受監管主體分散且模糊的問題。在市場流通過程中,以個體經營和合伙經營的模式為主。對于新鮮果蔬來說,流通方面會有規模較小、經營者數量眾多、長期性流動等因素存在,易出現規模小、市場占比較分散等問題。

1.2.2 思想認識不夠,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當前農業生產的形式仍以家庭生產經營為主,農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意識不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農產品法律法規了解不透徹,未有效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相關主體不愿意參與農產品追溯平臺建設,無法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監管難以得到全面

覆蓋[4]。

2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有效措施

2.1 從監管方面分析

2.1.1 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加強監督管理

要充分發揮部門監管職能,健全農產品監督管理體制,落實農產品屬地管理制度;要完善“村-鎮-區”三級監管體系,確保每個崗位都有人負責;要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溯源體系,從“三品一標”到“一個合格證兩個二維碼”,做大做強農產品優勢品牌;要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做好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和日常風險監測,與監督抽檢相結合;要加強部門聯動機制,共同做好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要建立健全農業執法隊伍,尤其是加強鄉鎮監管隊伍的建設,通過打擊違法行為,維護好農資市場秩序。要實行好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從源頭入手,做好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監督管理和產品抽檢,避免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市場監管部門要建立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對生產經營主體農產品采購銷售臺賬進行實時監管,發現不合格的產品及時處理。各級主管部門要落實農產品屬地管理責任,從源頭上共同把好質量安全關。

2.1.2 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是適應現代“互聯網+農業”的一個重要的應用平臺。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平臺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農產品擁有合格證后,消費者就可以通過合格證上的二維碼獲取產品從播種到收獲再到銷售各個環節的信息,從而可以放心消費[5]。監管部門要不斷完善追溯體系,使農產品都能追根溯源,保證消費者購買到質量安全放心的農產品。

2.1.3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

監管部門應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的宣傳工作,培訓對象要覆蓋廣大農民、生產主體、基層監管人員和村級網格員等。要通過電視臺、媒體、廣播、橫幅標語和培訓講座等各類宣傳渠道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大力宣傳推廣,要加強對食用農產品和一品一碼合格證并行制度平臺的宣傳推廣,使農戶在生產過程中能熟練運用相關規范。同時,要增加對基層監管人員的培訓次數,強化基層監管力量,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深入人心,讓農業科學技術深入到田間地頭。

2.1.4 完善農產品標準體系建設

農產品標準體系建設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抓手,各級監管部門應及時制定和宣貫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包括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農產品檢測方法、農產品包裝標準和農產品儲藏運輸標準等,構建一個完整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從而實現農產品的種植、生產、流通等全流程質量可把控[6]。通過標準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才能夠使農產品種植、生產質量得到保障。

2.2 從主體方面分析

2.2.1 嚴格落實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責任

生產經營主體在整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最基礎的部分。農產品要想走出去,先要入駐農產品可追溯監管平臺,接受政府職能部門監管,只有落實好生產主體的責任意識,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設,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規范使用化肥、農藥等投入品,建立健全生產檔案,才能生產出綠色健康的農產品,才有可能實現從源頭到消費的源頭追溯,保障人們舌尖上的安全。

2.2.2 推進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

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根本保證。生產主體要按照標準化基地建設要求,做好農產品產量與質量安全的風險管控,并嚴格按照“標準上墻、技術落地、記錄入檔和質量追溯”的要求,科學指導農業生產,穩步提升農業生產技術水平。通過采用綠色生產技術,統一生產、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模式,實現規?;N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和產業化經營,實現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生產出綠色、優質、健康的農

產品。

3 結語

人們的身體健康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息息相關,農業的穩定發展也離不開農產品質量安全。健康且高品質的農產品能為人們身體健康、社會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監管部門在農產品安全質量監管方面應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通過加大監管力度、完善制度機制、健全執法隊伍,進一步優化可追溯信息化監管體系建設,做到生產主體真正與時俱進、安全用藥、標準生產,才能不斷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及品牌文化,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有效監管。

參考文獻

[1]鄒建芬,莊國亮,吳海燕,等.以“村級服務站”為最小網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精準監管系統探究[J].南方農業,2021,15(33):224-226.

[2]王少平.定襄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11):113-114.

[3]王天祥,來寧軍.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J].中國市場,2018(29):78-79.

[4]孫一.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吉林蔬菜,2012(6):57.

[5]羅涯鎔.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J].智慧農業導刊,2022,2(2):1-3.

[6]靳吉麗.農業標準化大咖共話標準化與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標準化,2021(15):10-12.

猜你喜歡
質量安全管理措施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混合模式研究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創新策略分析
我國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困境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