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SI檢測在結直腸癌病人免疫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2022-06-06 04:08黃科峰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免疫治療結直腸癌

黃科峰

【關鍵詞】MSI;結直腸癌;免疫治療

【中圖分類號】R57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3--01

結直腸癌(CRC)是癌細胞出現在結腸和直腸部位的腫瘤,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有著較大的危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惡性腫瘤發病率統計數據我國居民中CRC的發病率為第三名[1]。隨著時代的發展,CRC患病年齡呈低齡化趨勢,而患病人數逐年上漲。對于CRC的早發現,早診斷與及時治療非常重要。微衛星不穩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CRC發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DNA 錯配修復(MMR)、基因突變及表觀遺傳沉默綜合作用的結果是MSI出現的原因,出現MSI導致細胞基因調控被擾亂進而成為腫瘤細胞。MSI一般分為三種狀態:分別是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低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L)和微衛星穩定性(MSS)[2]。本文通過檢測病人組織的MSI狀態來確定MSI在結直腸癌病人免疫治療中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樣本收集

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手術切除的結腸腺癌標本120例,其中男性75例(62.5%),女性45例(37.5%);患者的年齡范圍是27~85歲,平均年齡為57.1±16.3歲。依據UICC分期委員會提出的TNM分期標準,Ⅰ期30例;Ⅱ期45例;Ⅲ期28例;Ⅳ期17例。此次研究所有病例都是原發性腫瘤,手術前都沒有進行治療,而且排除非腫瘤性死亡病例。本次研究獲得病人的知情同意。

1.2多重熒光PCR毛細管電泳檢測微衛星穩定狀況

取用5張白片放置在乙醇中浸泡5分鐘,用水沖洗后晾干,使用刀片刮下組織至EP管內,提取DNA,檢測6個單核核苷酸重復標記物(BAT-25、BAT-26、NR-21、NR-24、NR-27、 Mono-27),2個五核苷酸重復標記物(Penta C與Peta D)和性別位點(Amel),PCR擴增反應后,在一代測序儀進行毛細管電泳檢測,分析數據。

1.3結果判定

大于等于2個單核苷酸位點的片段大小發生改變為微衛星高度不穩定( microsatellite instablehigh,MSI-H),1個單核苷酸位點的片段大小發生改變為微衛星低度不穩定( microsatellite instable-low,MSI-L),沒有單核苷酸位點的片段大小發生改變為MSS。

1.4免疫治療

對選取的病人采用特瑞普利單抗免疫治療,治療方案240 mg,1次/3周,治療周期5次,觀察記錄病人的癥狀,每次治療后進行檢查,,參照實體瘤近期療效評價( RECIST) 對患者近期療效進行評估,可以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計算客觀緩解率(ORR)與疾病控制率(DCR),計算方式ORR=(CR+PR)/總例數×100%;DCR=(CR+PR+SD)/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n/百分數(%)表示,使用χ2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MSI檢測狀態分析

通過對120例樣本進行檢測,MSI-H有28例(23.3%),MSI-L有20例(16.7%),MSS有72例(60%)。

2.2免疫治療效果分析

對病人進行治療后,MSI不同狀態的ORR和DCR差異較大,MSI-H的病人使用免疫治療后ORR和DCR顯著高于MSI-L/MSS的病人,差異具有統計意義(P<0.05),MSI-H的病人經過治療后沒有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生活質量良好,安全耐受性高。

3 討論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飲食方式也在變化,外賣,奶茶的流行,造成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呈現年輕化趨勢。近年來隨著基因檢測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病理科使用分子診斷進行腫瘤的篩查與診斷,為臨床的治療提供依據。1993年最早發現人體內存在MSI現象。隨著研究的進行,2017年FDA批準帕博麗珠單抗用于治療CRC患者,開啟免疫治療時代。隨后國內也相繼獲批很多款用于免疫治療的單抗藥物。有研究表明使用PD-1單抗治療MSI-H的CRC患者的ORR比MSI-L/MSS要好[3],張杰等人研究使用免疫治療1例MSI-H的CRC患者,使用單抗藥物治療五周后觀察各項指標滿足全完緩解的標準,說明對于MSI-H的CRC患者使用免疫治療很有效[4],Manz等人研究發現對于MSI-H的CRC患者,使用免疫檢查點藥物能夠提高病人的治療效果[5]。本研究檢測120例CRC患者的樣本,MSI-H的CRC患者比例為23.3%,使用免疫治療后的ORR為78.6%,DCR為92.9%,結果表明對于MSI-H的CRC患者使用免疫治療效果很好,提示MSI檢測的狀態能夠作為免疫治療的一個生物標志物。

綜上所述,對于CRC病人應該進行MSI狀態檢測,根據MSI狀態進行后續治療方案的選擇,國內外多個指南(NCCN,ESMO,CSCO)都有推薦MSI檢測作為CRC患者的必檢項目,基于之前的研究和本次研究的結果,MSI-H可以作為結直腸癌病人免疫治療的潛在生物標志物。

參考文獻:

[1] 鄭榮壽,孫可欣,張思維,等.2015 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 中華腫瘤雜志,2019,41(1):19-28.

[2] 王曉迎,由繼君,張永大,等. 結直腸癌中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與微衛星不穩定的相關性分析及預后價值評估[J]. 解剖科學進展,2022, 28(1): 96-99.

[3] Idos GE, Kwok J, Bonthala N, et al. The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colorect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Sci Rep, 2020, 10(1): 3360.

[4] 張杰,甘露,張濤. 微衛星高度不穩定局部晚期直腸癌免疫治療1例報道[J]. 腫瘤綜合治療,2022,8(1):117-120.

[5] Manz SM, Losam, Fritsch R, et al.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J]. Therap Adv Gastroenterol, 2021, 14: 17562848211002018.

猜你喜歡
免疫治療結直腸癌
自身免疫性腦炎免疫治療進展
免疫治療:無效必改,效不更方
中國迎來腫瘤免疫治療時代
靶向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的腫瘤免疫治療小分子抑制劑研發進展
枳術丸湯劑結合針刺療法對結直腸癌術后胃腸功能的影響
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吻合口漏危險因素分析
氬氦刀冷凍消融聯合FOLFIRI方案治療結直腸癌術后肝轉移的臨床觀察
結直腸癌術后復發再手術治療近期效果及隨訪結果分析
對比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快速康復外科對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護理的指導意義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