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及問題研究

2022-06-06 08:42覃剛鄭楠
西部交通科技 2022年3期
關鍵詞:人才隊伍建設廣西

覃剛 鄭楠

摘要:交通強國戰略的部署和實施決定了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文章針對廣西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現狀,研究了人才隊伍學歷水平偏低、學歷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高層次人才區域分布與專業分布失衡、人才培育管理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并從創新教育機制、建設交通人才資源庫、搭建交通人才隊伍交流服務平臺等方面,提出了廣西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人才發展;廣西

中圖分類號:U491.1+1

0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運輸業整體進入高質高速發展時期。2019年,廣西成為國家首批13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之一。此后,廣西愈加注重區內交通行業發展,不斷推出建設交通強區新舉措,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據《廣西交通年鑒2020》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廣西區內公路總里程完成12.8萬km,交通行業固定投資達1 222.4億元,同比增長了29.7%,高于全國平均增速27.5個百分點。其中,公路建設完成973.1億元,同比增長26.9%;支持系統建設完成29.2億元,同比增長2 584.4%;水路建設完成45.6億元,同比增長39.0%;鐵路建設完成143.7億元,同比增長40.8%;民航建設完成16.2億元,雖同比下降32.5%,但仍完成年度計劃目標的115.7%;郵政建設完成5億元,同比增長13.6%,完成年度計劃目標的100.0%[1]。隨著廣西海、陸、空交通行業三方面建設的投入,不僅改善了區內整體交通運輸環境,提升了區內交通服務水平,還促使廣西不斷擴大“朋友圈”,進一步打通了廣西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廣西作為我國西部沿海區域,積極拓寬區內交通建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對于加快廣西從交通網絡的“邊緣”走向“南向、北聯、東融、西合”的征程也具有重要意義。交通行業從傳統產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必須依靠交通人才[2]。實施交通強國戰略、建設交通強區離不開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建設。因此,建設廣西區內的交通人才隊伍,形成人才競爭優勢是加快廣西區內交通運輸行業建設、增強內外聯通能力的首要工作,同時也是推動廣西社會發展、經濟進步的重要力量,是廣西交通運輸行業高速高質、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是實現廣西交通運輸業轉型升級、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推進廣西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1 廣西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現狀

1.1 廣西全區交通行業的人才觀念發展現狀

近五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行業持續發展“交通強區”和“人才強桂”戰略,結合本地交通行業實際發展,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力度,取得了交通運輸建設和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雙贏”的成績。2019年,完成了全區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第十五屆廣西青年科技獎”評審及推薦工作以及廣西交通設計集團“廣西數字交通人才小高地”申報推薦工作,還進一步加大了廣西交通行業科研平臺建設投入。2019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基礎設施服役能力智能維護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獲得廣西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同期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研發機構獲得廣西科學技術廳認定,在廣西交科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西有限公司和中移(上海)產業研究院四方努力下聯合成立了廣西5G智慧交通聯合創新實驗室。

此外,為全面踐行“交通強區,人才優先”理念,適應全區交通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廣西持續推進全區高素質專業化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廣西壯族自治區港航中心、自治區道路運輸發展中心、自治區公路發展中心、自治區高速公路發展中心等部門,以交通運輸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和單位內部“上中下結合”的方式,按照分級分類管理原則開展各項業務培訓班[3],多舉措全方位積極推進全員培訓,著力提高全體職工的綜合素質和基本業務技能,為培養廣西交通行業人才,促進廣西交通行業發展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1.2 廣西全區交通行業人才結構現狀

近年來,交通行業在城市經濟繁榮中的地位逐漸上升,交通強國逐漸成為世界強國的顯著表征[4]。近五年,廣西結合本地交通行業發展實際,進一步加大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管理力度和行業科研平臺建設投入。2019年,廣西完成了區內人才推優和平臺建設,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人才評審推薦、“廣西數字交通人才小高地”申報推薦等工作,還成立了廣西5G智慧交通聯合創新實驗室。盡管前期廣西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不小成效,但仍存在改進空間。下面以2020年廣西交通行業人才數量進行分析,具體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截至2020年年底,廣西全區交通運輸系統從業人員約有16.5萬人,較“十二五”末增幅12.8%。全區交通運輸系統人才總量約13.4萬人,人才總量較“十二五”末增長30.4%。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3萬人,技能型人才5.2萬人,管理人才4.8萬人,其他從業人員3.2萬人。三類人才總量與“十二五”末相較均有較大增幅,其中管理人才增幅最大,增幅為38.6%;專業技術人才次之,增幅為30.1%;技能人才增幅最小,增幅為20.5%。在學歷結構上,研究生學歷人才4 015人,占比為2.4%;本科學歷人才30 615人,占比為18.5%;??茖W歷人才54 275人,占比為32.9%;其他學歷人才共76 310人,占比為46.2%。在行業結構上,公路運輸行業從業人員最多,為74 298人,占比49.8%;鐵路運輸從業人員次之,為61 134人,占比41.0%;航空運輸行業從業人員為9 092人,占比6.1%;水路運輸行業從業人員最少,為4 694人,占比3.1%。

從表1中可以看出,人才類型結構相對分布平衡,三類人才占比均在30%左右。在學歷結構上,研究生學歷人才占比僅為2.4%,高學歷人才占比嚴重偏低,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比例也僅為20.9%,行業整體學歷普遍偏低。從行業結構來看,90%的從業人員集中于鐵路和公路行業,水運與航空從業人員不到10%。

在職稱結構上,廣西區內交通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共有33 390人,具有初級、中級、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才分別為15 723人、14 407人、3 260人,其中初級專業技術職稱人才占比為47.1%,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才占比為43.2%,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才占比為9.7%。廣西區內交通行業技能型人才共52 320人,其中初級以上的技能人才約有44 555人,初級、中級、高級技能人才分別為2 527人、18 598人、23 430人,初級技能人才占比為4.8%,中級技能人才占比為35.5%,高級技能人才占比為44.7%。廣西區內交通行業管理人才共有48 000人,初級、中級、高級管理人才分別為11 568人、29 760人、6 672人,初級管理人才占比為24.1%,中級管理人才占比為62%,高級管理人才占比為13.9%。具體情況詳見圖1。

從職稱占比結構圖中可看出,專業技術、技能和管理三類人才的初級、中級、高級職稱占比不同程度地存在分布不均問題。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占比不到10%,高級管理類人才占比也僅為13.9%。專業技術與管理兩類高層次人才占比偏低,表明廣西區內交通行業中專業技術與管理兩類高層次人才仍處于相對匱乏局面,這將直接影響到全區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和交通行業的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進而影響廣西交通行業交通強區目標的實現。此外,在技能人才群體中,高級技能人才占比超過40%,而初級技能人才占比低于5%,這一數據進一步表明,廣西區內交通行業技能型人才結構存在“頭重腳輕”的局面。在全區交通行業發展進程中,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與技能人才地位相同,都是交通行業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來看,廣西區內交通行業三類人才職稱占比情況呈現不同程度的失衡,仍需進一步改善。因此,在廣西交通行業的未來發展中,行業人才隊伍建設仍然是廣西交通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

1.3 廣西全區交通行業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廣西全區共建有三所交通專業院校: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交通運輸學校以及廣西交通技師學院。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共有3個校區,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 236名,教職工595人。教職工中高級職稱147人、中級職稱267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299人。廣西交通運輸學?,F有教職工228人,其中專任教師182人,生師比為13:1。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和廣西交通運輸學校推行了兩校融合發展工作,在擴大招生規模同時,承辦了廣西區內技能大賽、新能源、汽修等三個賽項比賽并組織學生參賽,獲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16項,1項代表廣西參加國賽。廣西交通技師學院現有學歷教育在校生1萬多人,教職工418名。教職工中,正高級講師6名,高級講師72人,高級技師98人,全國技術能手4人,廣西技術能手6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81%。該學院分批建成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個、自治區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個、南寧市高級能人才培訓基地1個,重點建設專業達11個;建成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自治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建有自治區級中等職業教育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4個。這幾所交通專業院校構建了完備、高效、系統的行業內高技能人才培訓體系,是廣西交通運輸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2 廣西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問題

盡管廣西交通運輸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不小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在人才隊伍質量規模、人才區域分布、人才專業結構、人才發展機制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

2.1 全區交通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高層次人才數量匱乏

據前述分析可知,廣西區內交通行業從業人員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1)全區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學歷層次整體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已呈現出“帕累托定律”現象。據統計,廣西全區交通運輸系統從業人員隊伍中,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員僅占2.4%,本科文化程度人員占比為18.5%,??莆幕潭热藛T占比為32.9%,其他學歷人員占比為46.2%,從業人員學歷水平整體偏低。由此可見,目前的從業人員素質結構已不能適應廣西當前交通行業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要求。

(2)高層次人才數量匱乏。據統計,盡管與“十二五”末相較,廣西全區管理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增幅均超過30%,但是在現有的全區交通行業管理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中,高級管理人才占比為13.9%,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占比為9.7%。高層次人才是引領交通行業發展的主力軍,是行業創新發展的動力,隨著交通強國、交通強區發展戰略的持續推進,交通行業發展需要大量專業化的高素質人才。然而,全區人才隊伍學歷層次整體偏低,高層次人才數量匱乏[5],與打造高素質高能力交通人才隊伍,建設交通強區仍有較大差距。

2.2 全區交通行業高層次人才分布不合理,地域、行業分布雙重失衡

(1)區內各地、市(縣)高層次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由于各地市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廣西全區交通運輸系統各類高層次人才大多集中在南寧、柳州、桂林等幾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城市的交通運輸行政事業單位、科研機構、高校及大型交通企業,而其他地、市(縣)相關單位高層次人才較為缺乏。地域人才資源分布不均、短缺嚴重,基層地區的交通運輸人才總量偏低,遠不能滿足交通行業基層管理事務需求,交通運輸行業的基層力量缺口較大的問題日益凸顯[6]。

(2)高層次人才行業分布不均衡。據上述分析,超過90%的交通行業人才集中于公路和鐵路運輸行業,水運和航空運輸行業從業人員占比低于10%。此外,區內交通行業人才多集中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行政執法等傳統領域,而交通大數據分析、智慧物流、智慧工地、港航管理、新型交通運輸材料、現代物流、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等現代交通新興領域中的高層次高能力人才占比較少,新興領域高層次人才不足與廣西交通事業快速發展存在不協調、不匹配的矛盾,難以滿足交通行業當前和未來的發展需求。區內各地級市和各行業高層次人才分布的雙重失衡,不僅制約了廣西交通運輸業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發展,還阻滯了交通強區建設高質量推進的步伐。

2.3 全區交通行業高層次人才開發經濟投入不足,“引用育留”機制有待完善

(1)廣西區內交通行業高層次人才開發經濟投入不足。廣西經濟增速緩慢,經濟基礎薄弱,交通人才的開發投入相比較低,從業人員工資水平低于經濟發達地區,故而廣西全區交通人才存在開發環境有待改善、人員開發投入不足、職業教育與任職需求不匹配及人才激勵機制缺乏科學有效性等問題[7]。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廣西人才開發整體上缺乏經濟投入,這也是廣西交通行業人才隊伍發展困境的源頭。

(2)各單位高層次人才“引用育留”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由于全區交通運輸系統部門性質、管理模式不同,以及體制內部相關規定和政策的壁壘約束,區內交通運輸行業的人才流動大多受限于單位性質、編制、人才身份、制度等因素,各單位人才交流受限,導致相關部門在推動交通運輸發展過程中缺乏充分決策依據和施政參考。此外,基于目前廣西交通行業人才現狀而言,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未做到分類施策,交通行業高層次人才效能尚未完全釋放,仍存在引進人才上升通道單一、行業高層次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失靈的局面。人才資源結構未能有效調整和整合,留不住已引進人才,吸引不住外來人才,造成部分人才資源流失和浪費,制約著全區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進程。

3 廣西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對策建議

3.1 創新發展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機制,加大高技術人才教育建設投入

(1)創新發展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機制。激勵在職人員主動參加學歷層次的提升教育培訓,建立人員教育培訓、培養常態化機制。組織在職人員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基本理論學習,精細研修新時代交通運輸行業相關專業課程,將交通專業和崗位專項知識有機結合,切實提升在職人員的理論素養與專業技能。強化年輕干部隊伍建設,注重交通行業基層工作人員培養,完善區內定期交流、輪崗和掛職制度,全面提升全區交通行業人才隊伍綜合能力。

(2)加大高水平技術人才教育建設投入。迎合廣西區內交通運輸科技創新發展需求,引進國內外拔尖科技人才,建立交通技術研發團隊,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培訓計劃。尤其需注重高水平人才培育,堅持定向培養有發展潛力的復合型優秀青年人才[8]。對于中高級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大規模開展以先進理論、知識、技術為主要內容的人才培養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素質。此外,開展MBA、MPA、博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強化廣西區內科技人才隊伍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3.2 建設本土高技能人才資源庫,協同校企發展交通行業新型領域

(1)建設廣西區內高技能人才資源庫。加快本土交通技能中心、高技能工作站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進程,引進國內外高水平名匠,完善搭建高層次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在整個廣西區內大規模開展高技能人才提升研修培訓,鼓勵經濟欠發達地區參與全區高技能人才交流探討。在全區嘗試推廣高技能人才“老帶新”機制,深入推廣以賽促學、以賽育人的常態機制,實現全區各地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良性循環。

(2)協同校企發展交通行業新型領域。在各專業院校內部,積極引導各企業、高校借助校企融合的途徑,大力推動集團化辦學進程,創新建立廣西專屬交通行業指導、高校與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培養方式,在內部搭建交通行業人才交流、共享、研發、鑒定平臺,深化產教融合發展,促進校企共建知識能力互補、創新多專業相互融合的教學團隊,注重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持續發展[9]。此外,均衡發展交通行業各專業領域,還需優化專業結構布局,加大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綜合交通等領域新興專業投入[10],補齊廣西區內交通行業短板,開展前瞻性技術研究,全面提升交通高校辦學水平,進一步為廣西交通行業人才輸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3.3 搭建交通行業人才交流服務平臺,創新行業高層次人才管理機制

(1)搭建全區交通行業人才交流線上線下雙服務平臺。深化“校企院”互通機制,鼓勵并推動廣西區內交通行業人才交流。此外,還可借助“互聯網+”的方式,深化與粵港澳臺和泛珠三角地區的人才合作交流,拓寬與發達地區交通行業人才往來交流渠道。同時,還可嘗試通過將研究院與高校聯合建立兼職教師庫的途徑,鼓勵并推動交通專業院校教師隊伍的“校企互通”,打破體制內部相關規定和政策的壁壘約束,全面提升優化廣西區內交通行業人才發展機制。

(2)創新行業高層次人才管理機制。在公平、高效的交通人才市場基礎上,加大區內外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建設分類科學、規范有序、便捷高效人才使用管理機制[11],提高高層次人才使用效能,加快建立科學化、社會化、市場化的人才評價制度,推廣符合各類事業單位特點的人才激勵辦法,適當拓寬體制內部高層次人才的晉升通道,向科研貢獻大、業績能力突出的骨干適度傾斜,加大自主創新成果顯著、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人才獎勵力度,激發人才潛力活力,促進交通行業人才信息、資源更好地流動和配置。

4 結語

交通強國與交通強區的愿景正在穩步朝目標邁進,更深一步的發展階段勢必會對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交通行業的發展與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化,發展交通運輸業的重要程度會愈發顯現。因此,必須要堅持提升行業人才的學歷水平與專業素養、探索人才的培養模式并完善人才管理機制,為安全、快捷、生態、先進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強有力的人才發展支持。

參考文獻

[1]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廣西交通年鑒2020[M].香港: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出版社,2021.

[2]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區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若干政策措施[Z].2021.

[3]程 輪,黃瓊念,彭朝暉,等.廣西交通運輸行業教育培訓現狀調查與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7(3):112-115.

[4]徐 飛.中國建設交通強國的綜合基礎與戰略意義[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11):70-79.

[5]趙光輝.交通運輸行業人才開發面臨三大挑戰[J].中國人才,2010(7):23.

[6]葉 映,李 燕.基于廣西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交通人才開發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5):69-70.

[7]葉 映,劉佳樂.廣西交通人才開發的瓶頸及未來發展方向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8(22):71-72.

[8]彭秀芳,林 森,曾令斌,等.“一帶一路”戰略與交通行業人才培養[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7,33(2):99-104,112.

[9]李怡民,李 軍,周 麗.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匹配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1):16-25.

[10]賀倩倩.河南省交通運輸現代化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及發展需求預測[J].科技與創新,2018(7):29-32.

[11]張繼會.淺析新形勢下交通產業結構調整對交通人才的影響[J].人才資源開發,2010(12):81-82.

作者簡介:

覃 剛(1983—),碩士,高級經濟師,主要從事交通行業人才管理發展、職稱評審、職業資格、工資福利等人事工作;

鄭 楠(1994—),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猜你喜歡
人才隊伍建設廣西
廣西貴港
和我一起去廣西
歷屆全國美展廣西作品展(三)
歷屆全國美展廣西作品展(一)
2018廣西版畫邀請展作品選登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
閱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精益管理理念下的人才隊伍結構優化實證研究
高新技術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