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眩暈寧片治療慢性主觀性頭暈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2022-06-06 13:33秦季平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認知行為療法

秦季平

【關鍵詞】眩暈寧片;慢性主觀性頭暈;前庭康復;認知行為療法

【中圖分類號】R4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3--02

頭暈/眩暈是常見臨床癥狀,是患者到綜合性醫院門診就診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其涉及眾多學科,病理機制較復雜,其分類也呈現多樣化,但臨床診治過程中發現近半數頭暈/ 眩暈患者患有精神(心理) 疾病,其中以焦慮/ 恐懼癥、情感障礙等常見。隨著針對頭暈的生物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STABB等[1]提出慢性主觀性頭暈(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 的診斷新概念。目前對于CSD尚無規范化治療,既往臨床以傳統抗眩暈藥物治療為主,而根據CSD具有身心交互性模式特點,一些精神科藥物治療、行為康復治療和心理治療等療法成功應用于臨床,其中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藥、前庭康復訓練及認知行為療法受到國外學者關注[2]。2019年1月—2021年6月,筆者采取多學科聯合方式,通過對比眩暈寧片、前庭康復訓練和認知行為療法對CSD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影響,探討三種不同干預措施在臨床治療中的療效差異,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神經科、耳科、心理科門診和住院治療的CSD患者90例。 入組標準:(1)符合 STAAB等提出的CSD診斷標準[3]:①持續性非旋轉性頭暈或主觀性平穩失調(≥3個月),②對自身或環境中物體運動的慢性高敏感性(≥3個月),③復雜的視覺刺激加重頭暈,④無活動性軀體疾病或使用可致眩暈的藥物,⑤有關平衡功能的腦影像學及前庭檢查無異常;(2)18 ~60歲,性別不限;(3)試驗前2周內未使用過精神類藥物;(4)血壓均在正常范圍,血常規、電測聽等檢查均無明顯異常。排除標準:①腦器質性疾病、嚴重軀體疾病,以及其他重性精神疾病;②既往有類似藥物過敏史者;③有藥物、酒精依賴或濫用史;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將入選 CSD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三組,藥物治療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齡(43.37±12.16)歲,病程(2.41±0.89) 年;前庭康復組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齡(42.96±12.62)歲,病程(2.36±0.98) 年;心理干預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齡(42.65±13.11)歲,平均病程(2.38±0.93)年。三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組給予眩暈寧片(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5020605),3片/次,3次/天。前庭康復組在康復科接受前庭功能康復訓練,內容包括:①Cawthorne-Cooksey訓練;②提高凝視穩定的訓練;③提高姿勢穩定訓練。共進行6周,每日1次,每次20min。心理干預組由具有5年以上CBT治療經驗的心理科醫師制定統一的認知行為治療方案并實施,具體方法包括:①心理支持、建立關系、簽訂契約;②健康宣教、認知評估;③ 癥狀的心理意義和認知作用;④認知重建;⑤行為訓練。CBT 每周進行1次,每次1 ~ 2 h,療程6周。以上治療方案觀察時間均為6周。治療期間禁止聯用苯二氮類藥物及其他精神類藥物、其他抗眩暈藥物。

1.3 ?療效及安全性評估

采用眩暈殘障程度評定量表(DHI)[4]評估CSD患者眩暈主觀癥狀的嚴重程度;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CSD患者伴發焦慮、抑郁癥狀;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6周進行評定。入組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第2、6周末進行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等常規檢測。

DHI量表評估方法:量表由25個問題組成,分別以總指數及情感(E)、功能(F)和軀體(P) 4個指標進行評定,每項問題均有3個答案,分別為“是、有時、無” ,計分為“4,2,0”,0分代表眩暈疾病對患者無影響,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眩暈對患者影響程度越重;DHI量表分級標準:0 ~ 30分提示輕微障礙,~ 60分提示中等障礙,~ 100分提示嚴重障礙[4]。

1.4 ?統計學方法

用 SPSS 16.0版統計軟件作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運用描述性統計分析,3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 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未完成6周治療的脫落病例資料不納入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三組脫落病例比較

藥物治療組1例患者因自行停藥,未按設計方案治療退出研究,計為脫落;前庭康復組 1例患者因放棄前庭康復治療自愿退出,計為脫落;心理干預組1例患者因放棄認知行為治療自愿退出,2例治療期間自行服用抗眩暈藥物而退出研究,計為脫落。三組脫落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共85 例患者完成6周治療,總脫落率 5.6%。

2.2 三組 DHI 及其各項因子評分比較

三組治療前DHI及其因子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DHI及各因子分值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P<0.01),3組間DHI各項評分存在明顯差異(P<0.01)。藥物治療組與前庭康復組治療后DHI總分、軀體因子和功能因子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前庭康復組情感因子評分低于藥物治療組;治療后藥物治療組與心理干預組情感因子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心理干預組 DHI 總分、軀體因子分、功能因子分均高于藥物治療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亦高于前庭康復組(P<0.05 或 P<0.01)見表1。

2.3 3 組 HAMD 與 HAMA 評分比較

三組治療前HAMA及HAMD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3組HAMD和HAMA分值,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1)。治療后前庭康復組HAMA及HAMD評分明顯高于藥物治療組(P<0.01),心理干預組明顯低于前庭康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CSD是一種常見的具有身心交互作用的臨床綜合征,其中主要為焦慮和抑郁[5]??煞譃樾囊蛐訡SD、神經耳源性CSD和交互性CSD,其中原發性心因性CSD占34.2%,其余則存在或既往有過器質性疾病[2],頭暈/眩暈等癥狀由器質性疾病誘發,但隨著疾病好轉,頭暈和不穩感仍持續存在而逐漸發展成CSD。本研究顯示,治療后6周末,三組HAMA、HAMD、總評分及各因子分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提示眩暈寧片、前庭康復訓練、認知行為療法3種干預方式均能改善CSD患者頭暈等相關軀體癥狀,還能有效改善抑郁、焦慮等情緒癥狀,患者功能得到有效恢復。

眩暈寧片主要包括白術,澤瀉,可瀉濁益腎,促進健脾化濕效果的充分發揮,實現降濁效果,中寓升清,力專而效宏,可將痰濁水飲情況進行去除,實現治標新效果,同時可健脾益腎?,F代臨床研究成果顯示眩暈寧片具有利水效果,同時可實現血管擴張,促進降脂,降壓作用的充分發揮[6]。本研究顯示,藥物治療組治療后DHI總評分、軀體因子分及功能因子分明顯低于心理干預組,但與前庭康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藥物治療組治療后情感因子分、HAMA及HAMD 評分明顯低于前庭康復組,但與心理干預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眩暈寧片在全面改善 CSD 患者軀體、情感、功能等方面,較前庭康復訓練及認知行為療法更有優勢。前庭康復訓練能促進前庭代償機制繼續發展,逐漸形成較完全的代償,達到改善 CSD 患者軀體癥狀、促進其功能恢復的目的。本研究顯示,前庭康復訓練對CSD患者的軀體癥狀改善、功能恢復及總體療效方狀及功能狀態與眩暈寧片相當。本研究還顯示,認知行為療法在改善焦慮、抑郁等情緒癥狀方面優于前庭康復訓練,而與眩暈寧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另外,心理干預組治療后DHI總評分、軀體因子分及功能因子分明顯高于藥物治療組與前庭康復組,提示眩暈寧片、前庭康復訓練對 CSD 患者的軀體癥狀改善、功能恢復及總體療效方面均優于認知行為療法。其原因可能為認知行為療法對于焦慮、恐懼等情緒反應不明顯的CSD患者,以及患者對CBT接受、理解程度不一等限制,使得單一CBT可能難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軀體癥狀及功能狀態。

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觀察時間較短,有待大樣本、更長時的研究,進一步驗證三者的長期療效。

參考文獻:

[1] STABB J P.Chronic dizziness:The interface between psychiatry and neuro-otology[J].Curr Opin Neurol,2006,19(1):41-48.

[2] STABB J P, RUCKENSTEIN M J. Chronic dizziness and anxiety:effect of course of illness on treatment outcome[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131(8):675-679.

[3] 鞠奕,趙性泉.慢性主觀性頭暈[J].中國卒中雜志,2013,8(5):388-392.

[4] 修世國,邢東升,胡瑋等.眩暈障礙量表在BPPV 患者生活質量評估中的應用[J].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4,22(1):48-50.

[5] ODMAN M,MAIRE R.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J].Acta Otolaryngol,2008,128(10):1085-1088.

[6]張鳳. 三金眩暈寧片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復位后殘余癥狀480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21, 37(36):91-92.

猜你喜歡
認知行為療法
帕羅西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的療效分析
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案例報告
認知行為療法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心理問題的干預研究
害怕跌倒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
認知行為療法聯合咪唑斯汀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
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中的應用
認知行為療法對醫學院校心理危機干預的實驗研究
行為矯正視角下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策略研究
心理咨詢技術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伴自殺行為抑郁癥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