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表處改性乳化瀝青的研制及其存儲穩定性

2022-06-07 06:01高波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2年10期
關鍵詞:穩定性

高波

摘要 目的:分析表處改性乳化瀝青研制工藝機器存儲穩定性。方法:根據制備工藝進行研究,以SBS改性制劑,對無機質瀝青進行乳化,采用試驗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復配方式調整,確保乳化可以達到的最佳效果。結果:表處改性乳化瀝青是一種綜合性的有機穩定結構,隨著制備量的調整,乳化瀝青穩定因素隨之調整,可以提升微表處改性乳化瀝青的整體存儲穩定性。結論:選用微表處改性乳化瀝青,調整改性制劑方式和工藝制備流程,優化制備穩定劑量的效果,有利于建筑基礎材料的使用和發展。

關鍵詞 微表處改性;乳化瀝青;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 U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10-0101-03

0 引言

微表處改性乳化瀝青屬于極性分子,水屬于非極性分子。二者不相容,具有穩定共存效果。乳化在經過二次作用后,化學工藝效果明顯,可以降低分子活化水平,實現分散、濕潤、凝結效果。改性乳化操作標準,經過微處理,實現防水、防滑、耐磨、平整等功能,建立新的路面路基標準,改進路面可能存在的磨損問題,記錄使用壽命。微表處改性生產加工工藝中,對路面進行低溫改性處理,瀝青分散溶于水,以SBS改性乳化瀝青操作方式,穩定SBS改性乳化瀝青實驗效果,實現瀝青表面整體效果增強,表面張力減弱的效果。

1 微表處技術簡介

為了推動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發展,結合公路領域的重點要求,規范建設養護制定專題評估方案。參考發展規劃綱要細則,制定具體參考內容,對預防性養護技術進行評估,快速推廣微表處的技術應用。

微表處理是一種預防養護的技術,自改性乳化材料,經過填涂、調整、水化、添加制備方式,構成專用的攤鋪材料。微表處技術可以實現SBS改性乳化操作,構建簡單的操作工藝,及時調整低溫抗裂性能。SBS改性乳化瀝青的工藝相對簡單,通過低溫抗裂操作可以改善整體性能,對于高溫性能的提升作用不大。SBS改性乳化瀝青抗耐受力水平高,低溫改善性水平差,具有高粘度、難乳化的情況最優,于生產設備的實際要求水平高。在微表加工工藝操作中,需要與施工混合料的操作情況相互評估管理,對于松散、粘結力不足的情況,及時調整粘結力作用,控制行車噪聲變化。

巖體瀝青是一種天然的材質,具有較強的耐受力、抗脫落力,相比基礎瀝青而言,具有更優施工效果。隨著溫度提升,SBR瀝青乳化可以實現復合改性處理。充分利用瀝青高溫性能發展優勢,剝落提升強度,實現SBR優勢項目綜合乳化能力的提升,控制成本低比例水平,加強改性作用工藝效果。微表處理混合制備的操作相對松散,噪聲量大,配置未達到平衡關系,需要調整混合料的綜合性能,制定符合錄用性能評估效果[1]。

1.1 改性劑配置機理

瀝青改性劑多屬于聚合物,在改性過程中,調整瀝青組合改配,吸收融合,拓展改性制劑的膨脹效果。融合瀝青組合配置的相互作用,構建新的結構。隨著改性操作體系方式的要求,改善瀝青性能。瀝青、聚合物的化學作用結構不同,相對分子量水平不同。在聚合物溶脹過程中,如果二者存在分層分離,需要制定穩定體系標準。調整不同接線內的相互作用,結合表面的分散顆粒變化,分析表面的變化躍層情況。注意體系自動降解比例下的發展趨勢,獲取符合新聚集標準的大分子顆粒,實現分層管理。瀝青改性劑在吸收融合過程中,經過穩定體系調整,實現改性制備劑的融合。注意改性微顆粒的穩定、均衡水平,如果無明顯的分層,產生絮狀物,就會呈現不穩定的狀態。因此,采用改性劑處理,選定瀝青相容關系,可以明確地劃分界面性質,達到改善綜合效果的操作目標。

1.2 SBR改性操作機理

SBR具有高分子量、高粘性和彈性特點。SBR顆粒嵌入瀝青中后,其表面吸附瀝青,可以與SBR分子相互作用。在瀝青性能改善過程中,實現補強效果。注意低溫條件下的SBR信息評估,調整軟、硬的相對關系,控制柔韌提升比例水平,更好地達到抗開裂的目標。隨著SBR軟硬相對的提升,直接阻礙瀝青的流動,從而有效地提升瀝青整體的改性效果。

1.3 軟化劑的乳化機理

乳化瀝青是指分布均勻的乳化劑作用下,從中獲取的穩定溶液。不需要加熱,是以液態方式存在的。常溫狀態下,乳化瀝青相比普通的熱拌瀝青節能效果更好,施工高效工藝強,得到廣泛應用。

乳化劑作用下,瀝青屬于極性分子,水屬于非極性分子。二者之間相互不相容,具有相對的穩定共存效果。乳化呈現表面活性制劑在二次作用下,化工工藝發展效果明顯有效,可以有效地降低分子活化效果,實現潤滑、分散、濕潤、絮狀、凝結的效果。作為一種活化劑,乳化親水極性團、親油非極性團組合而成。對于非極性團在瀝青與水介質作用下,融入到瀝青中,瀝青與水之間搭接起來,二者不相容。乳化劑會降低瀝青、水之間的表面作用強度,經過一段時間后,瀝青分散溶于水,再經過做功效果,實現瀝青表面整體效果的提升和增大。表面張力減弱,但整體做功效果也隨之降低。

親油團的電荷作用直接決定了瀝青帶電荷的正負比關系。從實際攜帶正電荷作用入手分析,經過乳化構成陽離子乳化瀝青。如果攜帶負電荷,瀝青微顆粒作用下呈帶負電荷。實驗表明,乳化瀝青具有降低表面壓力的效果,提升膠團化作用,更好地達到約束濃度效果,控制乳化制劑分子之間的約束力,控制空氣、水接觸面,保證表面張力無變化。按照乳化分類標準要求,分析水中電離作用下的過程,陰離子、陽離子、兩性離子、非離子四個類型,從不同的類型出發,獲取不同的乳化離子,達到微表處理效果。

2 實驗分析

選擇原始SBS改性材料,主乳化劑、有機穩定劑、鹽酸配合制備?;A瀝青為SK90號,常規的SBS改性制劑包含兩種類型。星型的改性分子量大,生產能耗高,實際加工的難度高。生產SBS瀝青改性粘度,乳化高。在生產SBS改性產物過程中,需要使用相對技術指標合理的技術方式,調整乳化劑進行改性評估,確定最終的基礎瀝青乳化標準質量。

乳化劑占比較小,是乳化瀝青制備的關鍵。在乳化操作過程中,直接決定了乳化瀝青的質量水平。研究乳化劑配置的SBS乳化效果和實驗乳化符合配比關系,結合瀝青乳化過程和技術指標,活性物質控制在95%以上,溶解度控制在1∶100,pH值控制在8~9,外觀呈褐色粘稠狀態。

2.1 實驗操作方式方法

改性乳化瀝青制備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乳化操作工藝。冷混合操作法,是將瀝青加熱,達到適宜的溫度后。對瀝青進行改性處理,獲取改性瀝青,乳化劑,再按照合理的配比關系進行乳化。熱混合法是將加熱適宜溫度的瀝青、乳化劑進行融合,倒入乳化劑中,進行乳化,制作普通的乳化瀝青后。按照合理的改性乳化配合,合理的配比混合,調整進行高速攪拌后,獲取改性乳化瀝青。二次加熱混合法乳化過程中,將加熱至一定溫度的瀝青進行乳化液的處理,調整改性乳化,按照合理的配合比關系,倒入乳化劑中進行乳化處理,獲取改性乳化瀝青。參照試驗關系,采取第一乳化工藝方法,按照乳化流程,實現改性乳化瀝青的制備。

2.1.1 SBS改性瀝青乳化制備的操作方法

按照實驗設備的操作方式,選用快速的、均勻的、高效的組合分布方式,實現連續操作。根據設備SBS數據改性瀝青步驟,將瀝青烘干升溫達到180 ℃,取出電爐后,加入SBS改性制劑,摻和量配置在3.5%比例,攪拌溶液膨脹10 min后,再將設備安裝調試,經過機頭放置瀝青進行預熱處理。調整機頭轉子盤,起動高速剪切機,控制均勻調節的速度在7 000 r/min,調整電路開關控制,實現瀝青溫度在180 ℃左右。不斷地攪拌,1 h后停止。以改性配置的試樣操作,放置在175 ℃范圍內的烘箱制備中,每半小時間隔攪拌一次。檢查針入比例、延長度、轉化點的位置指標等[2]。

2.1.2 乳化瀝青的制備工藝

采用油水配合比6∶4的加工工藝方式,預先加熱的方法,放置360 g的水置于燒杯中,加入穩定劑,攪拌充分溶解。按照比例加入乳化劑,使用鹽酸pH配比調節達到2左右。將皂液倒入2 500 ml的燒杯中,在高速剪切機的作用下,轉速達到2 000 r/min比例水平。當達到175 ℃的時候,SBS改性瀝青480 g,沿著燒杯壁緩慢倒入后,攪拌力度增加,瀝青加入量增加,乳化不完全。暫停和釋放過程中,調整瀝青加入的速度,保證乳化操作的均勻性,攪拌順暢后,再緩慢地倒入瀝青直到乳化完畢。

2.2 乳化劑摻和量的配置調整

SBS改性瀝青的整體粘度水平較大,乳化點水平較高,且其中含有乳化改性顆粒,因此乳化要求相對普通瀝青高。乳化劑本身的固定親水親油比例平衡度穩定,不可能全部滿足復雜瀝青的平衡值要求。乳化劑在SBS改性瀝青操作過程中,乳化劑經過陽離子的作用后,經過復配后在SBS改性瀝青中乳化。隨著陽離子慢慢分解,快速凝結乳化,乳化能力隨之增強,達到乳化效果,不同的乳化劑摻和配比關系中,選擇不同的比例皂液進行,可以對SBS改性瀝青的乳化效果進行評估和處理,調整存儲穩定性,獲取最終的復合配比關系。

2.3 穩定劑的處理

常規的穩定劑包括有機穩定劑、無機穩定劑。無機穩定劑中主要是氯化合物的無機鹽類,無機穩定劑可以控制水整體的密度,控制瀝青的密度差,增強乳化周圍的雙電層效果水平,電位顆粒之間的充斥關系,減緩顆粒的凝聚比速度水平,達到乳化效果,改善乳化的整體穩定性。有機穩定劑中包含聚乙烯醇、羥甲基纖維素等。有機穩定劑可以快速提升水相作用的粘度,分散到微顆粒上構建界面膜。如果微顆粒碰撞,不聚集,可以減少瀝青微顆粒的沉降比例速度。乳化瀝青過程中,選用適宜的乳化穩定劑,可以保證乳化穩定的存儲效果,無沉降、聚集等問題發生。按照實驗操作關系,調整乳化穩定劑。通過配置合理的乳化穩定劑后,調整穩定制劑的復合配比關系,經過不同的復合配比量參量調整,獲取不同的乳化穩定存儲比例。

表1中可以發現,穩定劑差異小的,摻和配比量高。經過5天的乳化穩定后,乳化劑的摻和配比量隨之降低,穩定劑差異大的時候,穩定乳化性能越高。因此,在SBS制備乳化瀝青處理過程中,需要控制SBS乳化溫度達到175 ℃,控制皂液溫度在70 ℃水平左右較為合適。對SBS瀝青乳化操作效果進行評估,控制乳化配比,保證無機穩定劑、有機劑穩定的共同使用效果合理有效。

3 微表乳化混合性能分析

乳化瀝青微表處的操作工藝,選用3.5%的SBR質量配置,進行改性乳化瀝青處理。使用2.5%的環氧乳化質量配置改性乳化瀝青,3.5%SBR與2.5%環氧樹脂質量的復合改性乳化瀝青混合。在實驗混合輪磨損實驗過程中,注意劈裂試驗的操作工藝,調整溫度差異,控制抗水磨損能耗比關系,實現抗裂和抗剪效果。

實驗過程中,選用粗料集配置。細集料石灰巖、礦粉配置,結合各項檢驗參數指標進行規范操作。微表處理混合配置過程中,采用合理的配合比關系,選擇MS-三型配置,外加水質量11%,油石比5.5%,水泥質量2%等,實現外摻處理法。

經過1 h的輪磨損后,調整混合料的配比變化關系,磨損值呈現遞減的程度。隨著磨損性能越高,改性方式發生改變。耐磨能耗的改善比例呈現快速提升的發展趨勢。微表混合料的改性效果處理中,最佳效果配比為75%,可以保證改性效果穩定有效[3]。

4 抗滲透、耐磨能耗水平的分析

抗滲透實驗分析中,采用混合磨損操作,注意混合料的配置,規范操作行為要求。實驗選配過程中,經過外加水質量配置作用,調整礦粉質量、水泥質量、油石比關系等,經過組合試驗配置獲取平行試驗。磨損值配置后,呈現遞減的發展趨勢。隨著耐磨性能的發展,改性耐磨能耗的改善效果增強。在采用微表混合料配置過程中,采用改性效果最佳。

抗裂滲透性中,采用劈裂實驗操作分析方法,混合攪拌不同的微表處理后,迅速倒入到模板中,獲取規定的尺寸。經過60 ℃比例烘箱后,養生3 d后,在時間滿足要求的同時進行脫模,冷卻室溫。不同的乳化瀝青微表混合劈裂強度增強,呈現遞增發展趨勢。SBR改性處理劈裂強度呈現效果不明顯。按照環氧樹脂改性的混合料,不斷提升劈裂強度一倍以上,復合改性效果提升,達到優化環氧配置強度的可靠性水平。

抗剪性能研究中,需要采用高溫配置的試驗操作處理工藝,注意試驗配置型深度在7 mm的車轍板,SBR乳化瀝青的穩定性隨之提升,當環氧改性穩定相對明顯的時候,達到46%比例的時候,SBR與環氧符合改性效果不斷提升,達到穩定度100%以上。普通乳化瀝青微表混合料,穩定性水平低,深度在20 mm以上,需要配置2層以上的處置效果,實現微表處理可控。

5 結語

綜上所述,SBR配合比關系,與環氧樹脂進行最佳摻和配比,調整改性乳化瀝青殘留物,延長乳化達到最優效果。當達到400 mm、70 ℃的時候,改性乳化隨之提升,改性效果不斷增強。在復合作用乳化瀝青制備中,經過微表混合配置,調整混合料的磨損,控制抗水性,當達到75%以上。單純SBR、環氧樹脂的改性效果在40%~50%之間,復合改性效果相對明確。經過SBR改性處理,微表混合劈裂強度提升。

參考文獻

[1]沙紅衛, 吳鋮. 微表處改性乳化瀝青的研制及其存儲穩定性[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13(11): 36-38.

[2]劉惠民. 新型復合改性乳化瀝青及微表處性能研究[D]. 青島:青島理工大學, 2021.

[3]范燕. 改性乳化瀝青微表處技術在公路預防性養護路段的應用[J]. 運輸經理世界, 2020(18): 153-154.

猜你喜歡
穩定性
石墨烯作為潤滑油添加劑的分散穩定性分析
一類具有擴散項的消費者資源模型的穩定性分析
一類考慮疫苗接種的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模型的穩定性分析(英文)
獨柱墩橋梁上部結構抗傾覆穩定性分析
某道路邊坡穩定性分析及支護措施研究
基于自適應神經網絡的電網穩定性預測
不確定時滯系統的整體控制穩定性分析
不確定時滯系統的整體控制穩定性分析
納米級穩定性三型復合肥
非線性多率離散時間系統零動態的穩定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