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圖的美學特征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022-06-08 20:02劉斯榮李點
藝術科技 2022年3期
關鍵詞:設計美學太極圖現代設計

劉斯榮 李點

摘要:有著“中華第一圖”之稱的太極圖不僅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也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視覺表達的圖示。文章借鑒承載中華傳統元素的太極圖,分析其形態語言、色彩與其所體現的與哲學概念的結合,并在具體案例中研究其在現代設計中的探索,以喚起大眾對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靈感源泉的現代設計的思考,并由此賦予現代設計更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太極圖;中國傳統文化 ;設計美學;現代設計

中圖分類號:J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3-0-03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對人們傳經授道之前,理應先觀察研究人類社會的禮儀文化,了解并掌握其規律法則,然后才能采取正確的措施和辦法,由此實現教化天下的目標。設計也是如此,若想中國設計登上國際舞臺并擁有更光明的發展道路,需從現代設計入手,遵循人類社會自然規律,結合中國傳統元素,深入挖掘本土文化,通過對古代圖形形態屬性及其傳達的哲學思想的深入解讀,升華其中的文化與意蘊,在現代設計中形成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設計風格及獨特的表達能力。這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民族風格的現代化發展,增強了民族整體形象的滲透力,而且還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設計吸收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中國現代藝術發展的正確方向的理念。文章借鑒太極圖設計美學思想及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來說明傳統文化給當代設計帶來的不僅是在交流中為世界提供新靈感,還在發展中為世界文化提供新的驅動力。

1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設計思潮的關系

文化不僅給人以審美享受,也是聯結宇宙萬物的紐帶。中華文明的韌性成就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并延續至今,光輝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不可動搖的根基,僅有傳統的威嚴不足以讓一國文化光彩奪目,還須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才能使文化煥發生機,古今貫通,古為今用,要明確傳統與現代絕非對抗關系。中國現代設計經過30多年的發展以后終于在世界舞臺上初綻光芒,若想使中國設計在國際上得到充分詮釋,還需要梳理歷史文化脈絡并從中獲取靈感,古老的元素與時代浪潮齊頭并進。當中國元素登上世界時尚藝術的舞臺,將中華民族特色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世界關注中國、了解中國、走近中國。文化是具有生命的,跳動于古今脈絡,亦聯通著中外交流。在與國際化接軌、交流和學習相結合的同時,如何挖掘與梳理中華文化歷史脈絡、傳承與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成功開發出中國古老文化淵源和現代氣息相結合的個性化設計,同時還能受到海內外觀眾的廣泛贊譽,這是當代設計師走出盲目追求設計國際化困境、復興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途徑之一,也是為中國藝術設計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氛圍的一大機遇。

2 對太極圖美學特征的解讀

太極圖是中國傳統圖形文化的經典之一。選擇太極圖作為研究課題,不僅因為它蘊含中國古代的審美思想,而且還因為它融入了中國傳統哲學的價值取向。他暗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世界觀,與當今社會倡導的以人為本、生態與環保的綠色設計理念相適應。人們通過太極圖的設計美學去領略中華傳統元素的魅力,并反思其對于現代設計的指導意義,而這種對傳統圖形的感知與詮釋方式,也將進一步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接下來將以太極圖為例,分析其在設計美學中傳達的語言及含義。

2.1 對立統一的形態語言

太極圖是中國文化對古代陰陽哲學的一種特殊描述,也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元素圖示,旨在研究宇宙、社會和生命的變化和發展,從設計美學角度來講可以說是藝術設計的典范。太極圖的構成形式:“陰”“陽”兩部分均勻地被S形弧線分割,互補在一起又組合為一個大圓,大圓代表整個宇宙,圖示象征宇宙萬物中都存在一個太極理型;兩部分用不同顏色區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雙方均衡地互抱為一,既對立又統一,不僅表明它們是相互聯系和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而且表明它們也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太極圖造型上強烈的形式感及內含的對立統一哲學思想與設計美學的顯著特征之一不謀而合,即實現對立中的統一,利用萬物整體與局部相輔相成,從而促使藝術形式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現。整體與局部、對立與統一是現代設計美學形式美法則之一,而要達到對立統一,其一需要事物總體組合達到統一的效果,其二各部分之間的組合在遵循一定規律的同時又不失自身的特點,兩者的結合也是一切藝術品區別于其他產品的關鍵因素。設計美學中的美永遠不會存在達到完美的情況,理想中的完美應該做到事物的有機結合與統一,在設計的過程中做到主次有序、和諧統一,從而達到不斷提高設計對象美學價值的目的,從對立中追求統一,在統一中表達對立,可以說是現代藝術設計不可抗拒的形式規律。

例如,哥本哈根動物園熊貓館則是對立統一這一形式法則的完美詮釋。熊貓棲息地就像一副巨大的太極圖,陰陽互補的兩部分分別象征著“雌”與“雄”,并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圈,場地的S形弧線將“陰”和“陽”兩側的建筑物和部分地形抬高,形成地下游覽空間,同時還修建了一塊傾斜的土地,這將為游客打開觀賞大熊貓自然形態的視界。地形的抬升設計形成了一雌一雄兩只大熊貓之間以及它們和來訪者之間必要的隔離,不僅為兩只大熊貓提供了舒適的距離,也使得游客獲得多樣化的觀賞視角。太極標志的設計將周邊與場地連接起來,不僅增強了場地與場地之間的聯系,更主要的是拉近了游客與熊貓之間的距離,使哥本哈根動物園重新煥發生機[1]。

2.2 黑白的色彩組合

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濃縮于太極圖中并用視覺語言呈現出來,體現了一種高度精練的視覺語言風格,它不僅在形式上有所表現,還存在于色彩運用之中。太極圖內部由一條S形弧線分割為面積相等又陰陽互補的黑白兩部分,在黑白兩部分中各有一個小圓圈,容于白陽面之中的為黑色,容于黑陰面之中的則為白色。整個太極圖僅有黑白二色,卻蘊含著天地萬物之色,黑色是百花可藏的避風港,白色是萬物與之分離的地方,簡單的黑白二色,卻暗含天地之間的大道[2],這是中國古代哲學所提倡的智慧。太極圖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總結出異彩紛呈、變幻無窮的自然生態規律,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無盡的回味。黑與白是色彩的兩個極端,卻又是色彩最后的歸宿,兩者相互對立,卻又相互依存,無法相融卻也無法背棄,能夠很好地表達哲學思想。筆者在此僅論述關于黑白的兩種含義:一是指顏色;二是指對比。

2.2.1 顏色——少即是多

太極圖的構成元素簡單,色彩僅限于黑白二色。然而,也正是由于太極圖大量的留白無裝飾,形成了自然與虛實的對比,使它們變得簡潔、有序、理性且充滿張力。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奪目的裝飾并不在于使用艷麗的顏色,與之對應的,打造完美的空間也不在于布局陳設的多樣性,而在于要恰如其分地合理設計空間布局。少即是多,從無看有,這并不意味著不需要裝飾,而是僅保留有效的裝飾。這與當下流行的極簡主義哲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少”不是空洞無內容,而是精簡,“多”不是冗雜,而是符合需求。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對現代設計有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去除了不必要的裝飾,保留了基本元素并使其簡練而不影響使用功能。在現代設計紛亂無序、雜亂無章的色彩沖擊下,濫用顏色會導致情緒無法傳達,從而削弱產品符號的識別和信息的有效傳遞。因此,使用簡潔的色彩語言不僅滿足了現代人的心理和視覺需求,而且進一步強化了現代設計中的空間感。

例如,LAD(里德)設計機構設計的白教堂,使用了大面積無干擾的白色,使視野在空間中不受世俗的干擾。白色在視覺上增強了空間結構和秩序感,它可以讓光發揮作用,并使光浸潤于這個空間的各個角落,因此,可以讓人以最純粹、最基本的方式感受到光的存在。設計師沒有選擇傳統教堂典型的令人肅然起敬的裝飾圖案,而是選擇了鐵藝裝置設計,構建了一個受幾何曲線啟發并由此激起生命力的空間,這也是本項目的閃光點。裝飾材料的堅硬質地和深沉的鐵質原色,與白色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存在于空間中的人們的意識可以是活躍或是放松的。從候車室進入空間的入口處,陳列得井然有序的鐵藝裝置也是為指導人流動線而設計的一大功臣,當人們緩緩走過這條動線時,這陳列的對稱秩序美使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安寧油然而生,也是對少即是多空間設計語言的有效表達。

2.2.2 對比——矛盾產生美

太極圖包含陰陽兩部分,這是對矛盾理論的重要詮釋。正如哲學上所說,“矛盾是美的源泉”,太極圖中含有矛盾對立的元素,當它們產生強烈的對比時,其目的是相互映射和襯托,既突出局部差異,使圖像的局部特征更加突出,但組合在一起也會碰撞出極其特殊的視覺效果。黑白包容萬色也是對其的絕對抽象,黑色被稱為顏色之王,白色被稱為顏色之母,黑白極致的抽象表達及其自身含有的神秘氣質超越了任何色彩的深度。如果設計中沒有黑色,那么顏色會顯得輕浮且飄忽不定;如果沒有白色,顏色又會顯得黯淡無光且渾然一體。黑色深沉如大地,厚德而載物;白色潔白如天,高遠又明亮。彩色只有在白色以及黑色的襯托下才會顯得更加鮮艷而富有光澤,就像紅花需要綠葉來配才顯得更加嬌媚,令人心馳神往??偠灾?,任何事物單獨存在,都不會比在它的對立面襯托之下更能凸顯自己的特點,而學會對比襯托色彩的藝術語言表達、提煉與概括正是設計美學的前提和基礎。

例如,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的標志,從色彩上來看,標志中紅色與藍色的對比分別對應著經濟發展的興衰[3];從形式上來看,白色“半”字作虛形分割了紅藍兩部分,意在興衰在“半”的分割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同時“半”字形態也與人民幣符號“¥”相似,人民幣正好也突出了經濟欄目的核心。圖形的創意與欄目的目標定位異曲同工,以意傳神,構想精妙。此標志的設計無論是從其形上抑或是理念上的矛盾都在對立面的襯托下更加突出,且兩者相互襯托、相輔相成,同時也傳達了《經濟半小時》欄目的精要部分。

2.3 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太極圖是中國傳統陰陽哲學最典型、最直觀的圖解表達。它所承載的萬物相生相克、因果循環的法則[4],揭示了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要維護自然生態整體平衡,主張走共生共存的發展道路。這與當今社會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發展觀以及以人為本的設計觀不謀而合。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痹诠糯鐣?,天、地、人被視為一個有機整體。雖然人類有能力改造以天地為基礎的自然界,但也面臨著自然界本身所帶來的局限,人類既偉大又渺小,與萬物相生相克的哲學思想相契合。在這里,“道”指的是萬物之根本,也是美的源泉。設計還必須反映“道”,并與其相匹配,而不是與之對抗。在開展設計活動時,要尊重自然,聽從自然或“道”的召喚,根據“道”制定方法策略,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無論是景觀設計還是建筑設計,都必須遵循設計中自然和“道”的制約,正是有了“道”的指引,才賦予了中國設計別具一格的特色與更高層次的藝術審美追求。

例如,榮成市市民文化活動公園讀書角的設計,每個獨立的單元包含內部和外部空間,這些空間構成類似于太極,意味著其中組織的邏輯既相互融合又相互排斥,多層次空間與玻璃墻的滲透與反射,使內外空間不斷疊加與混合,形成視覺張力,喚醒人們不斷探索的欲望,從而拉近人與自然的關系。其向外伸出的屋檐與入口處的巨大懸掛物一起組成了一個可移動的、連續的灰色空間,它不僅起到遮陽的作用,與此同時還加強了整個讀書角消失隱身于自然環境中的特質,同時也形成了一種自然的過渡,這便是將太極中虛實相生、陰陽互動的哲學思想衍生的藝術法則應用于景觀設計的核心所在,這個方案的設計目的不在于追求個人的個性,而是在于加強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環境之間互相依附的關系,將中國傳統元素美學思想融入設計創作之中,遵循“道”的指引,體現出人與自然更高層次的心理溝通,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 結語

縱觀以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基礎的中國理念,其設計源泉是無窮無盡的,文章只是從太極圖所蘊含的設計美學及哲學思想來展開分析,便已對中國文化的廣度和深度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認識到它給我們帶來的心理滿足以及視覺享受。境由心生,設計師只有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挖掘其根源文化,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積極探索既承載本土文化的芬芳又具有時代特色的設計思路,才能帶動欣賞者,使中國設計與世界對話,從而使中國設計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

參考文獻:

[1] 蔡華立,張秋月.論太極圖的東方美學語境[J].藝術百家,2012,28(S1):246-248.

[2] 郭家智.中國辯證哲學視角下的黑白色彩觀變遷研究[J].藝苑,2021(4):60-66.

[3] 桂元龍,楊淳.從小產品看大關系: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在生活用品設計中的運用[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4):182-183.

[4] 馬偉.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劉斯榮(1971—),女,湖北荊州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生態景觀。

李點(1997—),女,湖北武漢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設計美學太極圖現代設計
八卦圖
設計倫理與現代設計美學的構建
論設計美學在動畫中的價值體現
唐代銅鏡中的設計美學初探
話說太極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