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應對重大疫病的歷史回顧與經驗啟示

2022-06-09 02:24邢澤慧
海風 2022年4期
關鍵詞:疫病防疫中國共產黨

疫病防治工作始終貫穿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對于重大疫病始終極其重視。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新中國建設改革時期,黨都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著力于對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對于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更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以及迅速科學的疫病對抗守則。在不同時期應對不同疫病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也不斷累積起應對重大疫病的豐富經驗,凝結出對抗重大疫病的中國智慧,對于當今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應對不同程度重大疫病有著重要的經驗啟示與實踐啟迪。

人類的發展歷史,其實也是一場與疫病抗爭的歷史。從世界角度看,早于14世紀中葉,重大疫病黑死病曾在歐洲肆虐,致使歐洲人口銳減三分之一。后期黑死病又衍生為全球性瘟疫,奪取了五千萬人的生命。而就中國來說,重大疫病在我國古代就曾有詳細記載,我國在歷史上將其稱為“瘟疫”。如“鼠疫”“霍亂”“天花”等“瘟疫”,至今仍令人談之色變,“鼠疫”與“霍亂”當今仍然屬于甲類傳染病,仍對人類的生命有著極大的威脅[1]。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對于重大疫病始終極其重視。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新中國建設改革時期,我們黨都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著力于對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武漢爆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及時就疫情做出反應,迅速安排部署,在全國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之下,以最快的速度遏止疫情在國內的蔓延。同時,當新冠疫情在國外爆發后,積極伸出援手,向全世界分享中國的抗疫經驗。因此,當面臨重大疫病時,中國共產黨始終以最科學的態度積極應對,其與疫病的不斷抗爭并取得勝利的歷程,也有著豐富且重要的經驗啟示。

一、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重大疫病的防治

在革命戰爭時期,重大疫病是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一大勁敵。但是面臨疫病威脅,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安全,在防治疫病工作上獲得了全面的勝利[2]。

(一)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時期的重大疫病防治

在土地革命時期,全國的農村革命根據地曾幾次發生大規模疫病流行,給革命根據地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一方面由于當時我們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主要扎根在遠離城市的農村地區,地處偏僻,經濟水平普遍低下,衛生條件更為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國民黨軍隊對我軍常年進行“圍剿”,我軍傷員難以及時得到有效醫治,導致四類重大傳染病在農村革命根據蔓延,即瘧疾、痢疾、疥瘡和爛腳病。這四類重大疫病傳染力強,死亡率高,為我黨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1.對重大疫病防治進行初步探索

我黨面對重大流行疫病,針對當時的歷史條件,領導當地的人民群眾,進行了疫病防治的初步探索。

(1)法治防疫。我黨在土地革命時期探索出一系列衛生防疫法律制度。于1931年11月頒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了對于雇傭勞動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醫藥幫助。1932年3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發布第二號訓令,并同時下發《蘇維埃區域暫行防疫條例》,《條例》規定了對現有傳染病的防治防疫工作辦法,并強調加大群眾之中的衛生宣傳。1932年6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發布第五號訓令,同時頒發《市政衛生條例》,指導各省蘇維埃政府采取相應衛生防疫措施。這一系列衛生防疫法律制度的制定一方面為當時進行衛生防疫防治工作提供了可循之章,另一方面也是我黨依法執政的初期嘗試,既具備規范性,同時又具備實踐性[3]。

(2)機制防疫。根據1932年頒布的《蘇維埃區域暫行防疫條例》,在法治防疫的基礎上,我黨同時探索出“預防——報告——隔離”的三部防控機制。首先,加強對于重大流行疫病的預防和控制;第二,實行疫情報告制度,對于已經患病的情況進行第一時間內的上報;第三,對傳染病患實行隔離制度,避免交叉感染,擴大疫情。

(3)知識防疫。在防治疫病的同時,黨積極領導群眾學習衛生防疫相關知識,并加強宣傳教育。由于當地大部分群眾仍受迷信思想的蒙蔽,缺乏正確的科學知識的學習,不利于疫病發生后快速消除,因此我黨就宣傳教育工作專門部署。為便于群眾理解和學習,采取了文字宣傳,口頭宣傳,文藝宣傳等多種形式,用群眾容易接受和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防疫衛生知識,達到了解疫病、科學預防的效果。

(4)運動防疫。為使廣大群眾認識到防疫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其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開展了一系列衛生防疫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更多人民群眾加深了對疫病的認識,培養起良好的衛生習慣,更加重視自身衛生健康的保持。

2.在重大疫病防治上得到初期成效

在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不畏條件艱苦,展開了一系列重大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一是降低了疫病的發病率,提升了廣大戰士和群眾的身體健康水平;二是提高了蘇區軍民的衛生文化水平,起到了教化宣傳的作用;三是增強了我軍的戰斗力,讓疫病不再成為我軍戰時的重要阻礙[4]。

(二)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疫病防治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創建起一批抗日根據地,成為抗擊日寇的重要屏障。但在流離失所,缺醫少藥的戰爭環境下,抗日根據地也出現了疫病流行的現象。

1.抗戰之下疫情嚴峻

當時抗日根據地區域的主要流行病為天花、肺結核、霍亂等傳染性疾病,疫情之重觸目驚心。疫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尤其對于老年人和幼童,給無數村莊造成了極大傷害。

造成抗日根據地區域疫病大爆發的主要是戰爭因素。以晉察冀邊區為例,在日軍的“三光”政策之下,搶奪了原本屬于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物資,致使人民群眾風餐露宿,流離失所,無以為家,身體素質迅速下降,疫病病毒趁機侵入體內,大量軍民飽受疫病侵害,甚至失去生命。

2.抗戰過程中發展醫療衛生事業

中國共產黨為了讓老百姓免于疫病的困擾,遏止疫病大規模泛濫,克服種種困難,建立起一套較為完整的醫療衛生體系。

首先,在陜甘寧邊區建立起三大系統的醫療機構以供疫病防治,讓患病的軍民有專門機構進行醫治和療養。第二,就地培養和培訓醫護工作人員,在時間緊、人員少的前提之下,快速培育一批有醫療知識、有實踐能力的醫護人員。第三,為抗日根據地的駐地老百姓提供醫療服務,各根據地就實地情況撥放資金和人員,解決群眾中的患者救治問題。

3.在重大疫病防治上的新成就

經過黨和邊區政府的共同努力,抗日根據地的疫病防治情況有所好轉。疫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不斷下降,軍民的健康水平直線提升。同時也改進了邊區老舊、迷信的衛生醫療情況,移風易俗,培養健康科學的衛生習慣[5]。

(三)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時期的重大疫病防治

解放戰爭時期東北解放區曾遭遇流行疫病,諸如霍亂、斑疹傷寒、白喉、麻疹等流行疫病層出不窮,其中東北人民群眾造成損失最嚴重的疫病當數鼠疫。

1.東北解放區鼠疫流行因素

導致東北解放區鼠疫頻發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地理環境因素;二是戰爭因素;三是不良衛生習慣因素。

(1)地理環境因素。東北地區處于溫帶平原區域,氣候干燥,土地肥沃,適宜疫病攜帶傳播者鼠類的生存繁衍。東北解放區所處的松遼平原鼠的種類多達13種,其攜帶的寄生蟲及疫菌種類更為繁雜,經叮咬人類后,便傳染于人體。而鼠類本身的繁殖速度快,活動范圍廣,其寄生蟲更容易接觸人類,造成鼠疫的大范圍傳播。

(2)戰爭因素。由于抗日戰爭時期東北屬于敵占區,醫療物資基本把持于日軍手中,無法服務于東北民眾,因而也人為地加重了疫病的危害性。同時,日軍喪心病狂,在戰爭中妄圖采用“細菌戰”,其七三一部隊建立起細菌工廠培育病菌。而當其落敗后,又企圖掩蓋罪行,以炸毀細菌工廠的方式毀尸滅跡。但在炸毀過程中,致使大量帶有病菌發生物傳播出去,將細菌傳染給野生種群,造成鼠疫于1946年大規模爆發。

(3)不良衛生習慣因素??箲鸾Y束后,東北人民生活條件依舊緊張,住房條件還未得到改善。因此,大量鼠類寄生于居民家中,對居民的健康產生極大危害。同時,很多老百姓還沒有科學的衛生醫療常識,仍以“宿命論”或“鬼神論”來應對疫病,不但無法治療疫病,更在人員聚集的過程中加劇了疫病的流行。

2.東北解放區的防治措施

針對東北解放區嚴峻的疫情形勢,中共中央東北局與東北行政委員會及時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不但抑制了疫病的無序蔓延,更喚醒了民眾的衛生健康意識,大大改變了東北地區的衛生防疫面貌[6]。

(1)設立防疫機構。東北行政委員會為應對東北解放區鼠疫疫情,集中調派防疫物資,創設衛生委員會,創立衛生防疫機構,積極培訓醫務人員,解決衛生防疫機構人手短缺的情況。

(2)宣傳防疫知識。為使東北地區群眾充分掌握衛生防疫知識,衛生委員會以多種形式和媒介進行宣傳,喜聞樂見便于群眾理解,從思想上對群眾進行防疫武裝。

(3)開展滅害運動。衛生防疫工作始終是群眾性工作,因此需要大量基層群眾的理解與參與。衛生委員會號召群眾聯合起來捕鼠滅蚤,進行大規模的衛生清整,極大地改善了東北地區的衛生環境,起到了防疫的作用。

(4)推行疫苗防治。疫苗注射始終是疫病預防的一項重要環節,尤其在醫療條件有限的環境下,注射疫苗是預防疫病最為簡單有效的辦法。東北解放區的衛生委員會率先破除當地民眾對疫苗的思想顧慮,在民眾頭腦中種下科學防治的種子,進而大面積推廣疫苗,使疫病得到了很大控制。

(5)實行疫區封鎖。對于疫病除了預防動物傳人,還要預防人人互傳。因此黨在東北地區加強區域監管,實行嚴格的疫區封鎖,避免擴大傳染范圍,加劇疫情的蔓延。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對重大疫病的防治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重大疫病的防治看作日常工作的重點,積極采取一系列高效措施,成功消滅或控制了一系列重大疫病。提升了醫療衛生總體水平,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素質顯著增強,為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重大疫病防治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前有連年炮火帶來的損傷,后有來自各方面的新挑戰,醫療衛生系統還未達到完善。而在戰亂、災荒等條件的影響下,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受到了疫病的威脅[7]。

1.新中國成立之初疫病狀況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主要疫病是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鼠疫、吸血蟲病等流行性疫病于新中國成立后依舊在部分地區猖獗,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2.將防治疫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十分重視疫病防治工作,將醫療衛生、疫病防治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為有效開展防疫工作,自上而下建立起防疫機構,以滿足疫病防治工作需要。加強群眾間的疫病防治宣傳,提高防疫疫苗注射率,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從源頭上杜絕疫病的發生。到1956年底,鼠疫已基本得到控制;到1959年,吸血蟲病已在65%的流行地區基本被消滅。

(二)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疫病防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大部分的疫病也得到了預防和控制,與以前相比,已鮮少爆發大規模流行疫病。在這一時期,黨和政府加強了衛生防疫工作的法治化管理,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醫療衛生機構。

1.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挑戰

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簡稱“非典”,在中國爆發。由于對“非典”的了解不深,重視不足,導致了疫情的快速擴張和蔓延。迅速增長的確診病例引發了群眾的恐慌,一時間醫療衛生用品物價飛漲,大大影響了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

“非典”的爆發不僅是一場疫病,更是一場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國家一方面要控制疫情蔓延,另一方面要消除社會恐慌。中央以最快速度出臺防治“非典”的疫情措施,其中包括向世衛組織通報并開展有效合作,抓緊建立國家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

2.建立現代化公共衛生體系

“非典”過后,黨和政府感受到我國公共衛生體系仍顯薄弱,遇到緊急公共衛生事件仍難以及時處理。因此,2003年5月,國務院頒布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同年11月,原國家衛生部出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加強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通報。同時完善公共衛生管理水平,進一步優化公共衛生管理體系。

(三)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對于新冠肺炎的防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面臨著新的矛盾和挑戰,其中應對重大疫病引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也是一大重要挑戰。

1.新冠肺炎突如其來

2019年末,新冠肺炎在湖北武漢突然出現。面對前所未見的新型肺炎,國家衛健委第一時間安排部署,派出專家組趕赴武漢,對疫病進行調查。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疫情發生后黨中央的果斷決策,各級政府積極響應、迅速落實,全國人民守望相助,世界其他國家施以援手。在各方努力之下,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被快速封鎖,目前防控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8]。

2.新冠肺炎是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習近平總書記在疫情出現后提出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人民是戰勝疫病的重要因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以最堅定的決心,最頑強的意志,來對抗這場新冠疫情防治戰爭。

(1)各地緊急啟動一級響應。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國家及時啟動一級(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全國各省市地區緊跟國家號召,從1月23日至1月29日,全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做到上下一致,協同調度,嚴陣以待。

(2)樹立起全國“一盤棋”思想。新冠肺炎首先出現在武漢,因此武漢也是全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在疫病防治上武漢勝則全國勝。在武漢疫情暴發后,全國上下快速形成“一盤棋”思想,國家及各地先后派遣醫療隊馳援武漢。除醫務人員及大量醫用物資支援外,全國各部門全力調度調配,共同匯聚力量,全力與疫病做斗爭。

(3)全民動員群防群治。無論在哪個時代,疫病防治都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在新冠疫情中,人民群眾才是疫情防治的主力軍。

疫情當前,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在新冠疫情的防控和治療過程中,廣大共產黨員充分體現出先鋒模范性,遇到困境敢打敢沖,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群眾做好表率。大量黨員、干部下沉到一線,為群眾做好“守門員”和“后勤員”工作,不畏艱苦,任勞任怨。正是因為有這些黨員、干部的無私奉獻,我國才能快速控制疫情,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疫情當前,廣大群眾聽從指揮,顧全大局。面對嚴峻疫情,廣大中國老百姓聽從黨的領導,真正做到從自身做起,嚴防死守,不留漏洞。武漢人民更是英雄的人民,武漢封城后,武漢人民堅持居家隔離,為全國新冠肺炎防治甚至世界新冠肺炎防治爭取了時間。

三、中國共產黨應對重大疫病歷程的經驗啟示

從革命戰爭時期到現在,中國共產黨始終積極應對重大疫病,盡一切努力減少其對人民群眾的損害。中國共產黨與疫病的斗爭歷程融入于黨的百年歷程中,在此過程中我們積累了諸多抗疫經驗,對當今重大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啟示和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應對重大疫病情歷程的實踐經驗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敝袊伯a黨在前進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地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在解決困難的同時黨亦在不斷成長進步。黨在帶領人民應對重大疫病的過程中,也同樣收獲了諸多實踐經驗。

1.不斷加強醫療衛生領域的科技創新

科技是人類發展的重要動力,在醫療衛生領域更是如此。從歷史上看,很多曾經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的重大疫病都已被人類控制甚至于完全消滅,這與醫療衛生領域的科技創新是息息相關的。因此,要想徹底擺脫疫病帶給中國人民的災難,減少疫病為國家經濟、人民安全造成的損失,還需要不斷在醫療衛生領域的研究與創新上下功夫。近年來,我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科研能力、技術創新與人才儲備上得到了極大提升,為我國應對重大疫病提供了有力的科學技術支持。

2.不斷完善醫療衛生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黨和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和公共服務能力的提高也愈加重視,醫療衛生體系也逐漸完善。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在應對突發重大疫情時能夠提供更高效、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務,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對疫病進行治療,對疫情進行防控[9]。

3.不斷提高思想宣傳與重大突發事件應對能力

在信息時代,重大疫病的產生往往會演變成為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因此,在日常要加強對民眾的健康衛生知識宣傳,多渠道、多形式地強化民眾對疫病的認識,避免重大疫病來臨后過分恐慌。同時不但推動應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制度化、規范化,加速立法工作,堅持依法防控。

4.不斷拓展與世界溝通互助的途徑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之間溝通交流愈加密切,在應對重大疫病上,也應該加強溝通,守望相助。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中國不斷拓展與世衛組織和其他國家之間的疫情信息交流,將中國的抗疫經驗傳遞于世界。同時,在中國新冠疫情好轉后,及時對疫情嚴峻國家施以援助,為在抗疫中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奉獻出中國力量。

(二)中國共產黨應對重大疫病歷程的思想啟示

疫病的產生與人類的發展如影隨形,因此要始終保持對疫病的重視,堅持正確的疫病防治思路。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應對重大疫病歷程,為我國和世界應對重大病疫提供了科學的思想啟示。

1.應對重大疫病必須始終堅定黨的領導地位

從20世紀30年代的鼠疫、天花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之所以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控制疫情的泛濫,與中國共產黨對疫情的重視以及指令的及時是無法分割的。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始終能夠具備科學的疫病防治指導思路并拿出高效的應對方案,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把控疫情發展;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人民群眾心中的“定盤星”和“定心丸”,能夠采用一系列方法消除群眾恐慌,領導和發動起廣大人民共同抗疫。

2.應對重大疫病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來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在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上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從未放松對疫病的防治,一貫堅持將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在重大疫病的防治過程中,如果缺少人民的支持和幫助,更難以真正遏制疫情、消除疫病。

3.應對重大疫病必須始終堅守中國道路

無論在哪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在疫病的防治上也始終堅守中國道路,以中國智慧深度思考,以中國方案解決問題。即使外界有過質疑的聲音,我們也對自己的道路保持自信之心,并在過程中得到科學驗證,取得抗擊疫病的勝利。

4.應對重大疫病應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進入新時期,人類逐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以2020年新冠肺炎為例,由于世界各國之間頻繁往來,新冠肺炎始終難以真正得到遏制,甚至在一些國家出現愈演愈烈的態勢,人類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威脅。因此,在應對重大疫病的問題上,世界各國應摒棄固有思維,堅持命運互通,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起世界大局觀念,以人類聯合的力量共同對抗病疫。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中國共產黨防治重大疫病的歷史與經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部.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02-31(01).

[3]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4]新中國預防醫學歷史經驗編委會.新中國預防醫學歷史經驗(第一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1991.

[5]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6]新中國預防醫學歷史經驗編委會.新中國預防醫學歷史經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7]習近平.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02-04(01).

[8]習近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N].人民日報,2020-02-15(01).

[9]新中國預防醫學歷史經驗編委會.新中國預防醫學歷史經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課題項目: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關于全球疫情背景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研究》中期成果之一(編號:TJKSQN20-010)。

作者簡介:邢澤慧(1992-),女,漢族,天津市濱海新區人,助理講師,碩士,2018年于天津濱海新區委員會黨校任教,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歡
疫病防疫中國共產黨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問責與監督*
廣東各地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
動物疫病與保險聯動知多少(二)生豬疫情處理——訪山西農科110專家、山西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樊立超
“豪華防疫包”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
防疫宣傳
防疫宣傳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俄羅斯的防疫“宅”假期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