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地理視角淺析明清時期“南國藥都”樟樹興衰

2022-06-09 02:54魏苗苗
海風 2022年2期
關鍵詞:商道贛江南國

魏苗苗

江西“南國藥都”樟樹鎮在明清時期盛名遠揚,繁榮程度僅次于“瓷都”景德鎮。樟樹鎮從無名小鎮發展成繁盛的“藥都”原因繁多,而樟樹鎮氣候交通在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本文簡要從地理角度分析藥都樟樹的興衰。

一、“南國藥都”興盛的表現及歷史地理原因分析

樟樹鎮又稱清江縣,因藥而興,享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的美譽。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樟樹逐漸發展為南方藥材貿易碼頭,“樟樹鎮在豐城、清江之間,煙火數萬家,江廣百貨往來,與南北藥材所聚,足稱雄鎮”可以看出樟樹鎮藥業繁盛,并且隨著藥業發展和樟樹鎮的影響力增強,形成了以藥業經營為主輻散全國的“樟幫”。在長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一帶的藥材市場獨占鰲頭[1]。

樟樹鎮藥業繁盛又一表現則是商家居多,人口流動極大,“鎮區周圍約10里,有7坊11巷,內開藥鋪約200余家”。同時樟樹鎮在全國的經濟貢獻不容小覷,宣德四年樟樹鎮是全國33個“因商賈所集處”而增加商稅的城鎮之一。葉權在《博賢編》中將樟樹鎮列入明代的“大碼頭”之一,樟樹鎮經濟繁榮程度可見一斑[2]。

二、“南國藥都”興盛歷史地理原因分析

(1)地理位置優越,樟樹位于江西中部地區,江西的腹地地區,素有“四省通衢”之稱。樟樹鎮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更在于水運亨通,是贛江和袁水的支流的交匯處,明清時期的最繁榮商道“長江-贛江-大庾嶺-廣州”上的節點。加之樟樹鎮地形平坦,是貨運轉輸??康睦硐氪a頭,樟樹鎮便成為“江廣百貨往來貿易”的流通中心。人口流動遷徙是樟樹鎮興盛另一重要原因,樟樹鎮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且遠離政治動亂,是人民遷徙的首選。

(2)優越的環境氣候為當地藥品生長和藥材加工業提供了條件。樟樹鎮藥品加工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樟樹鎮自產的枳殼、枳實、陳皮、黃梔子是當地的道地藥材,藥用價值極高。黃梔子和枳殼的生長需要溫暖的氣候、長期的光照和酸性土壤。而樟樹地處南方丘陵地帶,以酸性黃土為主,氣候處在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年均日照長,樟樹鎮的氣候符合枳殼等植物生長要求,于是有“袁河兩岸及贛江南岸,自三湖至樟樹延綿五六十里,遍地種植桔樹”[3]。

除了高質量的藥源,樟樹的藥材加工業也十分發達,當時彭、劉、喻、杜、丘五姓熬制的青礬、紅帆也是遠銷省內外?!叭f歷二十七年,明朝派太監至樟樹采購藥材供皇家使用”,樟樹藥業的質量以及在全國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樟樹鎮高質量的藥物和精湛的藥品加工技術使得樟樹在地理位置優越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為全國性藥物大都市[4]。

三、當今樟樹鎮衰落及思考

現今的樟樹依舊以制藥為本業,失去了往日“南國藥都”的輝煌,樟樹鎮衰落與江西經濟政治的邊緣化密切相關,近代以后,沿海通商口岸被迫打開,中國的商路也就此發生變化。上海取代了廣州的貿易中心地位,貫通南北的傳統“贛江、大庾嶺”商道走向衰落。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九江也被迫開放后,贛江-大庾商道進一步衰落,以商道興盛的樟樹因此衰弱。

贛江商道衰落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贛江水系的不斷萎縮,水量大不如隋唐明清時代,航運承載力遠不如以前。商道的衰弱同樣有人為原因,經濟重心南移時期,不合理地開發山地丘陵地帶,導致水土流失嚴重。

在商業中心地位喪失的教訓中,我們首先就是保護好我們的自然環境,做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保護自然就是保護自己;同時我們要因地制宜,根據自身的特點來規劃發展路線,樟樹雖然地理優勢不再,我們應該從中來發現問題,提升地方交通運輸能力,發展有核心競爭力的藥物,發展在藥物行業的核心優勢。

參考文獻:

[1]陳文華,陳容華.江西通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方志遠,謝洪維.江西通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3]王士性.廣志繹·江南諸?。ň硭模M].北京:中華書局,1997.

[4]施由明.明清江西社會經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商道贛江南國
南國紅豆發新枝
美麗的南國多傳奇
感謝你,我的南國
我愛贛江
無意走遠,才走的更遠
“拿破侖”的前世今生
商道與修身
過黔中
從“計然之策”透出的商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