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大運河民間音樂的產業化研究

2022-06-10 11:55劉昕欣黃春玲
公關世界 2022年9期
關鍵詞:民間音樂大運河產業化

劉昕欣 黃春玲

摘要:步入新時代以來,傳統文化受到高度重視,河北大運河民間文化中蘊藏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加強保護與傳承過程中實現了產業化的探索。在河北大運河民間音樂實現產業化過程中,民間音樂與文化產業做了有效的整合,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挖掘河北大運河深層次根源可以得知,大運河起源于文化底蘊深厚的燕趙之地,衍生出多種類型的民間音樂形式,凸顯了燕趙音樂文化的精神內涵。因此,為了促進河北大運河民間文化的有效保護與傳承,要建立民間音樂產業化發展新格局,進一步有效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鍵詞:河北 大運河 民間音樂 產業化

對于河北省來說,民間音樂流經歷史的長河,本身沉淀著豐富的民間文化,民間音樂資源與文化遺產深受廣大群眾的青睞與歡迎。然而,由于大多數民間音樂曲種缺少繼承人,因此面臨著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亟待采取合理的開發計劃加以扶持。河北大運河民間音樂實行產業化發展正處于初級階段,若想實現產業化發展道路,則應該加強對民間音樂的開發與保護,建立起完善的音樂產業化運行制度,合理挖掘民間音樂的寶貴資源。民間音樂要搭上信息化媒體這班快車,提高民間音樂的影響力與品牌知名度,增強大運河民間音樂的競爭優勢。

一、河北省大運河民間音樂產業化的發展背景

河北省大運河起源于北京,南至杭州,途經四個省份、兩個直轄市,總共長約1797千米,在河北省大運河民間文化中,包括傳統民歌與說唱藝術等多元化的音樂表現形式,文化內涵極其豐富。過去研究民間音樂只是從河北民歌或者說唱曲藝展開研究,比如河北民歌木板大鼓等,缺乏民間音樂與產業的有效融合。殊不知,河北省處于大運河進京的重要位置,直接影響著北京和天津的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特別是一些說唱藝術備受年輕人的歡迎,與河北歷史文化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縱觀當前大運河民間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來說,不同城市在研究民間文化藝術中缺乏溝通、資源共享不及時,為此要加快對河北省大運河民間文化的有效研究,增強民間音樂與文化產業的有效融合。[ 1 ]

河北省大運河民間藝術形式中:首先,鼓曲藝術是一種有說有唱的藝術,其中包括京韻大鼓、木板大鼓、西河大鼓等,對于說唱藝術來說十分重要。比如京韻大鼓是由河北省河間、滄州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展而來,與大運河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次,哈哈腔劇種中,主要誕生于河北省保定市,經過百年歷史的演變形成了河北省代表的藝術表現形式。哈哈腔劇覆蓋了河北省多個地區,如保定,衡水,廊坊等,也與大運河之間淵源深厚??梢哉f,大運河所傳承的民間音樂承載著我國文化歷史發展的淵源,是民間藝術文化真正的“活化石”。[ 2 ]然而,從現實傳承發展的情況來說,河北省大運河民間音樂的生存空間越發狹窄,一些民間曲目缺乏創新,藝術表現形式單一,無法滿足當代人的審美需求,缺乏現代音樂元素的融合,與產業化融合存在脫鉤現象,無法跟進現代化進程。同時,一些民間藝術表現形式單一,缺乏傳承人,只淪為人們茶余飯后的點綴,亟待加強創新。

二、河北省大運河民間音樂產業發展的難點

1.大運河民間音樂資源龐雜分散,演員老齡化嚴重

雖然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及領導下,河北省大運河民間文化已經開始著手產業化建設的研究,但是由于大運河文化民間音樂資源相對分散,類型多樣,如何厘清民間音樂藝術文化的家底,需要一個系統化的過程,比如怎樣規劃、加強監測、完善管理等相關工作,仍然缺乏落實。一些地區的文化部門缺乏危機意識,并沒有對當地的多元化的民間音樂進行搶救與保護,比如逐漸演變成板、鼓、三弦伴奏的說唱形式,其中內容包括通俗小說、歷史故事和民間故事等,但是這些年來,民間大鼓演員年紀相對較大,出現老齡化情況,缺少新生力量的補充。同時,河間大鼓在演藝過程中對技巧較為嚴格,但是由于民間缺乏鼓譜記錄,只能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由此流傳下來的套路逐漸減少,缺少創新性與觀賞價值。而掌握清音藝術的老年人組織越來越少,年齡結構老化,需要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2.大運河民間音樂形式單一,缺少保護平臺

若想傳承發揚民間音樂,則需要與大眾媒體緊密聯系,培養更多的民間藝術團,加強宣傳,建立更多的實踐舞臺,增強對民間老藝人的保護。然而,當前大運河民間藝術保護形式相對單一,僅僅通過一些民間舞臺的方式進行演繹,無法提高知名度與影響力,僅能在小范圍內進行傳播。[ 3 ]同時,一些地方電視臺、廣播電視臺等缺乏對民間藝術的關注,沒有及時根據觀眾音樂審美需求創作曲種,致使民間音樂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不緊密,嚴重影響民間音樂的發展。

3.缺乏創新思考,民間音樂過度商業化

河北省大運河民間藝術形式具有個性化特征,實現產業化發展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與傳承,絕不是將民間音樂進行同質化發展與研究。但是,當前一些地區錯誤地將大運河民間藝術進行產業化發展,忽略藝術形式本身的文化底蘊與藝術特征,導致民間音樂的傳播效果不如人意。舉例來說,一些地區發展落后,缺乏音樂受眾,便不適合推廣民間音樂。在市場化進程中,如果民間音樂傳承忽略個性化特征,缺乏對藝術審美與社會價值的思考,將會導致民間音樂盲目創新,過度看重經濟利益,缺乏藝術的內在品質。

三、河北省大運河民間音樂產業化發展路徑

1.完善民間音樂產業化保障體系,打造文化產業格局

對于河北省大運河民間音樂的發展來說,要以政府力量為主導,積極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民間資本等投入,形成多主體投入機制,并且選擇適合當地區域情況與民間音樂特色發展的靈活方式,保證民間音樂利益最大化。在這一工作方面,河北省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比如政府曾出臺鼓勵非公有制資本投入文化產業資金,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吸引更多的社會公眾參與??紤]到民營企業本身運營成本較低,運營形式靈活多樣,因此能夠在文化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民間音樂可以按照當下受眾的審美需求及時策劃活動演出方案,調整活動規模與演出形式。[4]同時,要按照河北省大運河的實際情況推動民間音樂產業化融合,逐漸打造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吸引更多的民營企業加入其中。CD0DA376-3E01-438F-BEDB-7DD31D40FE6B

2.合理規劃民間音樂產業,創建民間音樂發展品牌

推動民間音樂產業化發展,需要文化部門牽頭,統籌規劃,在河北省內打造出影響力較大的民間音樂品牌。通過多年實踐可以得知,若想在經濟市場中站穩腳跟,則需要樹立明確的品牌導向意識,對于一些在市場中頗有影響力的民間音樂曲種,可以融入現代音樂元素,挖掘民間音樂背后存在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凝練出民間音樂中的精華部分,加強宣傳力度,提升品牌聚攏效應。讓民間音樂成為河北省大運河的文化符號與代碼,促進與其他行業的有效融合,在這過程中,民間音樂應該堅守文化底線,絕不走“喪文化”和“丑文化”路線,要樹立長遠的目光,側重于藝術產業的長遠發展。同時,民間音樂可以依托于信息網絡技術,與一些知名主播或者音樂博主等加強合作,通過抖音短視頻、快手短視頻、微博等方式,擴大大運河民間音樂的傳播,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進而選拔一批優秀的年輕隊伍,通過傳播音樂激發人們產生情感共鳴。[5]

3.加快民間音樂產業與旅游有效融合,促進文化經濟發展

民間音樂發源于民間,是老百姓智慧的結晶,反映了百姓生活與所要表達的情感。民間音樂也是河北省大運河地域文化的重要縮影,通過一種活靈活現的方式,展現了豐富的地域文化精神。當前,旅游行業迅猛發展,民間音樂與旅游行業的有效融合,也彰顯出一定的發展優勢,為促進民間音樂產業發展創造了新的機會。處于這種發展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采取民間音樂與地方旅游結合的方式,通過旅游平臺推動民間音樂產業化的發展;同時通過民間音樂產業化,為旅游行業創造更多的收益,二者相輔相成,互惠共利。舉例來說,在河北省承德地區,游人參觀避暑山莊景區的過程中,山莊內會組織一些具有當地藝術特色的說唱表演或者大鼓表演等,欣賞到當地民間音樂,增強游客對承德地區民間音樂的深刻認識與感悟。

4.加快民間音樂產業與市場融合,拓寬音樂發展路徑

民間音樂產業化發展逐漸推進,要注重民間藝術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在大運河民間音樂產業化中,要深入了解當下市場需求以及受眾人群的審美需求,及時調整音樂產業化發展結構。[6]特別是在對民間音樂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中,要通過調研了解市場的具體需求,結合經濟學相關理論知識,保證民間音樂產業化與商業操作充分符合當代經濟發展趨勢,將產業盈利與藝術傳承進行充分有效協調,共同走出符合河北大運河當地發展的民間音樂市場化道路。

四、結語

河北省大運河作為當今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在這一地段中,留下了豐富的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促進經濟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強對大運河民間音樂的有效保護,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制度化管理,為保護民間音樂文化保駕護航。保護好、傳承好大運河的民間藝術文化,要加強與旅游平臺、教育平臺等組織的合作,挖掘自身的優勢特色,促進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河北區域大運河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210201491。)

【參?考?文?獻】

[1]郝思佳.從文化傳承視角探河北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發展策略[J].今古文創,2021(07):73-74.

[2]馮梓函.京津冀視域下河北民間音樂與文旅產業文化融合創新研究[J].今古文創,2021(02):91-92.

[3]楊昉.大運河文化帶(山東段)民間音樂文化傳播及創新傳承探究[J].黃河之聲,2020(23):12-15+19.

[4]韓少楠,李澤芬,王丹.產教融合視角下依托互聯網推動承德民間音樂產業化發展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20(13):46-47.

[5]劉春麗,秦佳卉.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視角下高校音樂學科與河北民間音樂文化產業融合研究[J].藝海,2019(03):133-134.

[6]趙文昊.京杭大運河北段文化帶民歌流布情況研究——以民歌《茉莉花》為例[J].藝術科技,2018,31(11):159-160+175.

(責任編輯:劉占行)CD0DA376-3E01-438F-BEDB-7DD31D40FE6B

猜你喜歡
民間音樂大運河產業化
經受市場考驗,漢服步入產業化進程
運河非遺正青春——2021“同樂江蘇”大運河非遺分享薈在寧舉辦
我國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研究綜述
大運河
我為大運河拍照
大運河放歌
當代土耳其民間音樂實踐
河南民歌的藝術特征分析
衡水地區民間音樂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開發應用研究
淺談中國民間音樂消失的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