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手法復位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耳石癥的臨床效果

2022-06-10 21:32付秀民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關鍵詞:手法復位

付秀民

關鍵詞:手法復位;甲磺酸倍他司汀;耳石癥

【中圖分類號】 ?R246.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引言:

耳石癥是因耳石脫落所致疾病,病因復雜,與情緒(焦慮等)、耳部疾?。ㄖ卸?、梅尼埃病等)、頭部外傷或者偏頭痛等密切相關,其癥狀多表現為眩暈、惡心等,并且其眩暈呈現出明顯的隨體位或頭位變化的特征,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如不治療,不僅會加重癥狀、頻繁發作,還可能影響腦血管機能及腦部微循環等[1]。據觀察,僅應用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太理想,且復發率較高,為提升耳石癥臨床療效,本文探究了藥物治療基礎上實施手法復位的效果,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基本資料

從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間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耳石癥患者中選出89例,經平衡功能檢查、位置試驗檢查、眼震電圖等分析確診,患者自愿全程參與研究,且了解研究內容,家屬支持,排除患者精神障礙、交流障礙、合并其他原因所致眩暈、資料不全等因素。依據治療方案分為基礎組、探究組,歸納各組資料?;A組:共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齡32~77歲,平均(54.17±4.05)歲,病程6d~10年,平均(4.42~0.30)年,病情:后半規管耳石癥20例,水平半規管耳石癥9例,嵴帽耳石癥15例。探究組:共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齡33~76歲,平均(54.37±4.01)歲,病程7d~9.5年,平均(4.35~0.39)年,病情:后半規管耳石癥21例,水平半規管耳石癥10例,嵴帽耳石癥14例。歸納的資料中,各指標組間未體現顯著差異(p>0.05),適用研究。

1.2方法

基礎組患者應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次,3次/d,溫水口服,連用一周。探究組同樣按照基礎組所用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并實施手法復位:①針對后半規管耳石癥患者,:可以應用Epley手法進行復位,先指導患者在檢查床上保持坐位,并將其頭部向患側偏轉約45度,然后讓患者快速的躺下,肩下墊軟枕,其頭部懸空、下垂,低于平面約30度,患耳向下,保持這一姿勢至眩暈結束,然后身體不動,將頭部轉向健側約90度,再保持這一姿勢至眩暈結束,接下來頭部不動,將患者身體轉向健側約90度,保持這一姿勢至眩暈結束,將患者扶起,使其呈坐立位,再將患者頭部向前方傾約30度,其余部位不動,保持60s[2]。②對于嵴帽耳石癥患者,先指導患者將背部和頭部挺直,然后讓患者向患側擺放側臥位,保持60s,觀察患者眼震情況,待其改善,讓患者將頭部向健側旋轉約45度,維持60s后,扶患者坐立。③對于水平半規管耳石癥患者,可用Barbecue手法進行復位,指導患者在檢查床上由坐立轉為平臥,頭向健側旋轉約90度,身體隨相同方向、角度翻轉,使面部向下,再繼續順向翻轉,另患側呈側臥狀態,最后扶患者坐立,每進行一個動作,都要觀察患者眼震情況,確定眼震消失后,保持60s,再變換動作。視患者具體情況,治療7~15d。

1.3指標觀察

總有效率(若治療后患者的眩暈感消失,經Dix-Hallpike檢測表示陰性,代表治愈;若眩暈明顯減輕,代表良好,若眩暈無改善或者加重,表示無效,治愈率與良好率之和為總有效率);復發率;眩暈障礙量表(DHI)評分:0~50分,評分越高眩暈越嚴重;前庭癥狀指數(VSI):0~50分,評分越高前庭癥狀越嚴重。

1.4數據分析

采取完整的數據,用SPSS20.0分析,率指標以(%)代表,x2檢驗,評分指標以(x±s)代表,t檢驗,p<0.05表示組間數據差異明顯。

2、結果

2.1總有效率:探究組治愈率與良好率共計93.33%(42/45),復發率為11.11%(5/45)基礎組共計81.82%(36/44),復發率為31.82%(14/44),探究組療效明顯優于基礎組(p<0.05)。見表1。

2.2DHI及VSI評分:治療前組間差異并不顯著(p>0.05),治療后各組指標低于同組治療前指標,且探究組治療后各指標低于基礎組(p<0.05)。見表2。

3、討論

由于耳石位置的特殊性,一般不采取手術治療,因為手術治療的風險大、難度大、創傷大,而且耳石再次脫落的幾率較高。對于耳石癥,多予以規范的藥物治療,但是見效慢,且耳石復位情況不理想,除此之外,還有手法復位和轉椅復位等,轉椅復位對于血壓高的患者或者高齡患者風險較大,且復位患者過程中患者經常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相比之下,手法復位風險小,療效顯著,且患者容易接受[3]。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對耳內循環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以促進耳與腦血液的流通,促進耳壓恢復,緩解眩暈,只是該藥物雖能減輕癥狀,但是促進耳石復位的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并不能完全消除癥狀。手法復位是通過變換患者的頭位、體位等,促使耳石按照一定的方向運動,最終恢復原位,只是僅采取手法復位,癥狀的緩解比較慢。因此,將二者結合后,既可提升療效,還可加快癥狀的緩解,減少復發。

綜上所述,應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同時進行手法復位治療耳石癥,效果明顯,復發率低,可推廣。

參考文獻:

[1]曹會玲.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合并改變睡姿治療耳石癥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復發情況的影響[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1, 6(8):3.

[2]陳默, 劉宇. 觀察手法復位治療耳石癥眩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 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 2020, 35(6):3.

猜你喜歡
手法復位
手法復位聯合藥物治療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效果評估
68例小兒腹股溝斜疝嵌頓手法復位的治療體會
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藥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
視頻眼震電圖在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中的應用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復位外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療效比較
早期護理干預對肩關節前脫位手法復位后康復的影響
切開復位與手法復位治療跟骨骨折的體會
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