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狀彈力保護套研制與固定留置針的觀察研究

2022-06-10 05:24孫亞麗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關鍵詞:研制

孫亞麗

摘要:目的:探討傳統留置針固定方法和自制網狀彈力保護套的區別。方法:納入標準:在手術室手術的所有患者;排除穿刺部位皮膚有感染、損傷、瘢痕,靜脈有炎癥、硬結阻塞等靜脈疾患的患者;預計住院連續輸液治療時間≥1d;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2016年6月——2017年5月臨床實踐(使用者包括成年人、兒童,使用部位:上肢、下肢),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400例,按隨機數字表分為A組和B組各200例。A組:男100例,女100例,傳統留置針固定方法為靜脈穿刺送管成功后用透明敷貼固定針頭,再用醫用膠帶固定針管延伸段,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由于針管置于體表的針管延伸段與外界摩擦,導致敷貼卷邊、針頭滑出等情況,重新穿刺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護士的工作量;B組:男100例,女100例,本院多例患者使用網狀彈力繃帶自行設計的手套式及袖套式兩款留置針固定護套,分別應用于手背、前臂及踝關節處留置針的固定,效果較好,在臨床實踐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應用此類方法固定留置針,能盡可能的減少甚至消除由于留置針固定不牢而造成的脫管現象,避免由于脫管造成的在急救時不能及時給藥而發生的醫療事故。避免了反復穿刺的痛苦和損傷。最大的經濟效益就是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此法簡單、方便、易行,方便于臨床應用。觀察用網狀彈力繃帶自行設計的手套式及袖套式兩款留置針固定護套,分別應用于手背、前臂及踝關節處留置針的固定,效果較好。

關鍵詞:彈力保護套 研制 ?固定留置針 ?觀察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主要優點是保護病人靜脈,和緊急搶救;

靜脈留置針由于導管柔軟對血管刺激性小,不易損傷血管,不易脫出血管,避免反復穿刺引起的血管損傷和減輕病人痛苦,有利于病人活動及搬運,減少輸液滲漏,使病人感到舒適隨時保持靜脈通道通暢,便于及時給藥,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搶救和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減少患者對輸液的心理壓力,可隨時進行輸液治療減輕護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等優點被廣大患者及護理人員所接受。因此留置針穿刺成功后,保護好留置針,延長使用日期,也是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傳統留置針固定方法為靜脈穿刺送管成功后用透明敷貼固定針頭,再

用醫用膠帶固定針管延伸段,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由于針管置于體表的針管延伸段與外界摩擦,導致敷貼卷邊、針頭滑出等情況,重新穿刺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護士的工作量,因此選擇最佳固定方式,以延長留置時間,在臨床實踐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院手術室通過多例患者使用觀察用網狀彈力繃帶自行設計了手套式及袖套式兩款留置針固定護套,分別應用于手背、前臂及踝關節處留置針的固定,效果較好,過程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納入標準:在手術室手術的所有患者;排除穿刺部位皮膚有感染、損傷、瘢痕,靜脈有炎癥、硬結阻塞等靜脈疾患的患者;預計住院連續輸液治療時間≥2d;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2016年6月——2017年5月臨床實踐(使用者包括成年人、兒童,使用部位:上肢、下肢),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400例,按隨機數字表分為A組和B組各200例。A組:男100例,女100例;年齡6~82歲,中位年齡45歲;上肢骨折手術25例,下肢骨折手術15例,脊柱骨折手術8例,闌尾手術45例,疝氣手術18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8例,剖宮產48例,宮外孕手術7例,子宮肌瘤切除手術26例。B組:男100例,女100例;年齡8~78歲,中位年齡44歲;上肢骨折手術20例,下肢骨折手術11例,脊柱骨折手術6例,闌尾手術55例,疝氣手術20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12例,剖宮產44例,宮外孕手術9例,子宮肌瘤切除手術2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 留置針固定護套的研制

1.2.1.1材料 網狀筒式彈力繃帶(2#、3#、5#)

材料特點:本產品為筒型網狀彈力繃帶,由粗細兩種彈力絲編織而成,細彈力絲成三角網狀固定在相臨的兩根粗彈力絲上,粗彈力絲成直線平行排列,細彈力絲為棉紗包裹橡皮筋,粗彈力絲為高彈棉綸絲。

1.2.1.2制作手套式

適用于手部留置針,成人用3#彈力繃帶截取15cm將大拇指處(距離邊緣3cm處)剪一3 cm缺口,近腕側高7 cm、近指側高8 cm;袖套式:適用于前臂和踝關節部位留置針固定,成人用3#彈力繃帶截取15cm即可。如固定成人踝部處的留置針應裁剪5#彈力繃帶25cm即可。兒童手部留置針固定用2#彈力繃帶截取10cm,將大拇指處(距離邊緣2cm處)剪一1cm缺口,近腕側高5cm、近指側高5 cm;袖套式:適用于前臂留置針固定,兒童用2#彈力繃帶截取10cm即可。如固定兒童踝部處的留置針應裁剪3#彈力繃帶20cm即可。

1.2.2留置針穿刺與固定方法

在穿刺術前、術中、術后宣教內容統一?;颊叽┐滩课蝗缭谏现薅?處,一為雙腕關節近心端5 cm至雙肘關節下5 cm的前臂靜脈區域,另一處選擇雙手手背靜脈,要求穿刺點避開腕關節及掌指關節各1 cm,如果為上肢手術就選擇踝關節部位的大隱靜脈,雙踝關節近心端3cm處。所有12周歲以上患者使用同一品牌的一次性使用20G靜脈留置針,12周歲以下選用22G靜脈留置針基本型3M留置針貼膜(規格:2 cm×5cm),且一次穿刺成功(即一次穿刺有回血,送針順利,靜脈輸注暢通,穿刺局部無液體外滲為一次穿刺成功,退回重新穿刺為穿刺失?。?。A組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規用3M透明敷料和膠布固定。B組在A組的基礎上佩戴留置針網狀彈力保護套,根據留置針在手背、前臂、踝關節的不同留置位置分別選用手套式及袖套式固定護套,平整邊緣,使局部無卷邊。

1.3 觀察指標

在靜脈留置在圍術期從留置針是否脫管、敷貼卷邊、留置時間、患者滿意度3個方面評價兩組留置針固定的效果。將3M敷貼邊緣未與皮膚貼合視為敷貼卷邊,由2位主管護師2位護師共同判定,3人及以上持相同意見者確定敷貼卷邊。記錄患者留置針使用時間。在患者術后第三天發放同一格式滿意度調查表,該問卷內容包括留置時間、留置時舒適度、輸液期間穿刺次數及費用等10條目,總分100分,其中>8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

2結果

兩組靜脈留置針固定效果比較見表1。

3.1留置針網狀彈力保護套能減少非計劃拔管及敷貼卷邊,靜脈留置針輸液患者由于疾病導致的肢體疼痛、感知覺障礙、術后大量出汗、搬運病人、病人躁動等原因特別容易造成靜脈留置后敷貼卷邊、針頭滑脫等情況。本科自制的留置針固定護套呈手套及袖套樣式,利用網狀彈力繃帶的彈性將留置針管保護于護套內,有效保護穿刺局部,避免了針管延伸段與外界的摩擦。表1顯示,A組患者非計劃拔管97例、敷貼卷邊164例,相較于B組非計劃拔管(12例)、敷貼卷邊(6例)多,可見留置針網狀彈力保護套的使用減少了非計劃拔管及敷貼卷邊的概率,進而減少了重復穿刺的次數,避免了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機體組織的損傷,使醫療費用支出減少、患者經濟負擔減輕。

3.2留置針網狀彈力保護套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及滿意度。靜脈留置針在使用過程中長時間留置于體表,使患者夜晚睡眠、活動、外出檢查時造成心理負擔。本院自制的留置針網狀彈力保護套材料是彈力網狀繃帶,這種材質透氣性好,彈力高,彈力可達到6到8倍,方便實用;可做成多種規格的筒型結構用于固定不同的身材,不同部位的留置針處,不會感到繃緊難受,取而代之是輕松舒適,關節活動自如,留置針固定牢固不易感染,且具有①材料價廉易得,制作方法簡單、省力、省時。②有彈性,根據患者留置的部位可調整。③固定穩,不易脫落。④美觀透氣。⑤舒適,不限制活動。⑥便于觀察注射部位皮膚的情況,壓力適宜有利于血液循環等特點。研究結果顯示,B組患者在佩戴留置針網狀彈力保護套后平均留置時間(3.89±1.65)d,遠長于A組(1.64±1.36)d,使用時間的延長使住院輸液期間留置針更換頻率減少,減輕了患者對靜脈輸液穿刺的焦慮,提高患者滿意度,B組滿意及較滿意達99%。

4 結論

應用此類方法固定留置針,能盡可能的減少甚至消除由于留置針固定不牢而造成的脫管現象,避免由于脫管造成的在急救時不能及時給藥而發生的醫療事故。避免了反復穿刺的痛苦和損傷。最大的經濟效益就是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此法簡單、方便、易行,方便于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李靜,劉新鳳.靜脈留置針封管技術I插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0,26(23):2128—2131.

[2]曾小麗,李玉梅,張秀霞.老年患者留置針固定方法的改進[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128.

[3]袁雪梅.不同型號頭皮針在慢性肝病患者靜脈輸液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1,10(12):1071—1073.

猜你喜歡
研制
再生稻促芽追肥機研制
千分尺軸向竄動和徑向擺動檢定裝置的研制
簡易光學顯微鏡的設計與研制
計算機網絡電話通信系統終端機的研制
黑木耳麥芽汁飲料的研制
試析機械基礎多媒體課件的研制與開發
組合式皮帶盤的研制
哈爾濱機場雷暴分析預報系統的研制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