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的歷史與展望

2022-06-10 05:24董禮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關鍵詞:歷史

董禮

關鍵詞: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歷史

【中圖分類號】 ?R9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引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頒布了首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同時還構建了檢查程序,用于監督管理藥品生產企業實施藥品GMP。之后幾年,基于世界衛生組織開展的世界衛生大會決議要求,專家起草了首份藥品GMP草案。在1968年、1969年決定將藥品質量認證辦法列入大會決議并由各成員國不斷推行GMP。隨后各個國家陸續推行藥品GMP,并落實了藥品檢查工作。依據發展革新進程,我國開展的GMP檢查工作包括三大階段,即起步的初級階段、自愿認證跨度到強制認證的實施階段、全面實施并與國際階段的黃金發展階段。要想促進我國藥品GMP檢查工作的開展,我國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就要積極借鑒成功經驗并汲取教訓,不斷優化、改進檢查工作。

一、GMP檢查落實的初級階段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醫藥工業集團學習并借鑒其他國家實施GMP的成功經驗,起草發布了首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行業標準,同時個別藥品生產企業也開始試行這一標準,這也意味著藥品GMP在中國正式興起并實施[1] 。隨后兩年,醫藥管理總局批準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并正式進行全國范圍的實施。在1984-1985年,我國頒布了《藥品管理法》并隨之實行,其中強調藥品生產企業要嚴格依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下達的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科學制定能確保藥品質量的衛生制度與要求,這也突出了藥品GMP在我國占據的法律地位。此外,在46、47條中還明確指出藥品監督人員要對管轄范圍內的生產、經營等企業的藥品品質進行全面、嚴謹的檢查、抽驗,這也明確了藥品監管,尤其是藥品檢查的法律地位。在1988年后,我國依據法律規定頒布了第一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期間指出生產企業要合理實施GMP,還要接受衛生行政人員的監督與檢查,在此背景下,我國對藥品生產實施GMP的全過程進行了法制監督與管理,自1990年后國家衛生部對GMP展開了受此修訂,后一年又順利實施。

二、綜合實施環節

(一)自愿認證

九十年代后期,我國衛生部、醫藥管理局以及中醫藥管理等部門一同設立了“中國藥品認證委員會”,并兼任起藥品GMP認證工作。在1995年我國發布了藥品GMP認證工作通知,國家衛生部門正式受理藥品生產企業以及GMP認證申請工作。隨后國家部門還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展開了藥品生產企業以及藥品品種實施GMP的監督檢查工作,隨后得到認可的GMP認證機制合理落實。

(二)強制認證

在1998年,我國設立了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通過積累之前藥品GMP的實施經驗,開始三次修訂GMP,在1999年頒布了新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隨后幾個月還不斷落實了藥品GMP認證管理辦法,并在2002年與2005年分別修訂、落實[2] 。隨著工作的開展,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落實了依據藥品類型分階段分步驟實施GMP的工作方案,在2004年我國全部的藥物制劑以及原料都已達到GMP生產要求,而限定時期內未達到標準的生產企業也全部停工、停產,期間就有將近700余家藥品企業先后注銷。至于GMP檢查工作的機制設計也經歷了GMP自愿認證到強制認證這一環節。

三、全新階段

(一)GMP概況

2000年之后,我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開展了國內外GMP標準對比調研作業,在2006年對GMP的實行狀況展開了系統總結,并對藥品GMP進行了新一輪修訂。在2011年,我國公開征求了藥品GMP的修訂意見,并由衛生部門正式頒布,時隔兩個月后正式實施。在全新修訂的GMP中涵蓋了基礎性要求以及原料藥物、中藥制劑、生物制品等諸多附錄,之后還頒布了取樣、放射性藥品等七大附錄,而GMP基本要求與附錄也構建出全面、系統的技術規范。隨著《藥品GMP指南》系列書籍的發表,其中提到了《口服固體制劑》以及《質量管理體系》等諸多內容,這為我國新GMP標準的修訂、頒布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我國GMP還得到了其他國家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基于法規要求,我國GMP技術水準更是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二)GMP認證檢查的組織實施

自2010年修訂的GMP實施以來,我國藥品認證檢查機制越發成熟、完善,在開展檢查結果評定工作的過程中還落實了風險評估方法,依據藥品品種存在的風險因素與患者危害對檢查缺陷可進行合理分類,根據企業對問題的整改也可進行檢查結果的評定。通過將其他國家、世界衛生組織的藥品檢查與我國GMP認證檢查進行對比,基于操作方面,不管是檢查工作前的準備工作、檢查期間的實際操作,還是檢查工作后的處置環節都存在很大的相似點,由此可見,我國開展的藥品檢查工作在流程設計領域和國際標準沒有太大出入[3] 。但在制定檢查方案、組織工作落實以及處理檢查結果等方面卻出現了一些差別,如下表所示。

(三)認證下放

自2016年后,我國各地區的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都開展了GMP認證工作,期間就包括生物制品以及放射性藥品的GMP認證檢查下放,針對經過認證的企業,各地區的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核發GMP證書。

(四)認證取消

自2019年我國取消了GMP認證,同時強調不許發放GMP證書。在2020年新修訂了《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各地方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承擔了各自轄區藥品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職能,對藥品生產企業也落實了GMP符合性與監督檢查,這些檢查工作是針對GMP開展的系統檢查,平時會與注冊核查一同開展,而監督檢查是就生產企業實施GMP情況進行的定期檢查。在2021年,為明確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劃分以及生產檢查工作的分工等要求,國家監管部門實施了《藥品檢查管理辦法(試行)》,同時也廢止了之前的藥品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管理辦法。

藥品檢查管理辦法強調我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負責管理全國范圍的藥品檢查管理工作,期間要監督、指導各級藥品監管部門的生產與經營活動,藥品監管部門審核查驗中心要肩負血液制品以及疫苗的巡查作業,還要合理評估期間存在的風險,并作出結論、明確處置意見。此外,各地區藥品監管部門還要組織轄區內藥品生產企業以及連鎖總部等方面的檢查,由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查處各地區藥品企業存在的違法違規等行為,再由市級監督管理部門開展行政區的藥品零售企業檢查工作,這樣各藥品生產企業以及單位都可配合國家及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檢查與監督。

通過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實踐研究發現,開展藥品檢查工作是最高效、合理的藥品監督管理方法,這不僅能從源頭嚴格管控藥品的品質,還能關注、監督生產過程,基于問題為導向,合理判定期間出現的風險,并最大限度的將問題解決。通過數十年的發展與努力,藥品GMP在我國得到了全面實施,基于GMP的實施情況也構建了系統、健全的藥品檢查程序,而我國藥品檢查團隊已形成良好的規模,也不定期開展了GMP符合性與監督檢查等工作,通過承擔確保藥品品質的監管工作,這也促使我國藥品檢查工作進入了發展的全新時期。

今后,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好藥品GMP認證檢查工作,還要基于藥品檢查計劃制定、組織落實以及檢查報告、結果評定等方面合理開展工作,這樣我國藥品GMP檢查工作才能高效、穩定的落實[4] 。與此同時,我國還要加大對檢查團隊的建設力度,通過提高人員們的專業化與職業化,再做好境內、境外的藥品檢查工作,這不僅能提高我國藥品檢查的國際化水平,還能在藥品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監管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京林,余伯陽.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的歷史與展望[J]. 中國新藥雜志,2022,31(3):201-205.

[2] 尹鵬軍,胡士高. 2014-2018年安徽省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執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的缺陷分析[J]. 藥學實踐雜志,2021,39(3):287-290.

[3] 段鵬善.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現場檢查中質量風險管理的應用[J]. 心理醫生,2017,23(20):306-307.

[4] 李浩.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現場檢查中質量風險管理的實踐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0):198.

猜你喜歡
歷史
元旦的歷史演變
歷史重現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新歷史
篡改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7月
歷史上的5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