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誰“強迫”了你的孩子

2022-06-10 15:05孫毅
華聲文萃 2022年11期
關鍵詞:小斌小強強迫癥

孫毅

洗手,見到水龍頭就去洗,洗到手紅腫,依然洗;寫好的作業,擦掉,重新寫,再擦掉,不停反復;往家里撿垃圾,不停地撿……這些都是比較典型的強迫行為,發展下去,可能導致強迫癥。青少年前期(11歲左右)和成年早期(20歲左右),是強迫癥發病的兩大高峰期。家長發現孩子存在強迫行為,一定要足夠重視。

【案例一】:小斌,男孩,12歲。只要有機會,看到水龍頭,他就去洗手,即便手已經紅腫,他也停不下來。小斌的家長把他帶到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社會心理督導師李媛媛對小斌進行了幫助。

“在心理沙盤游戲中,我注意到小斌的沙盤里,一個綠色植物模型也沒有,也沒有一點水。這意味著,他內心美好的東西不多,安全感比較差?!蓖ㄟ^評估,心理咨詢師李媛媛建議將小斌送到專業的醫院。

【案例二】:小強,男孩,9歲。二年級下學期,老師開始向家長反映,小強出現不交和晚交作業的情況。仔細觀察后發現,原來小強寫作業的時候,喜歡反復寫、反復擦。沒過多久,家長經常發現家里有來歷不明的垃圾。原來是小強不停地往家里帶的。在跟父母一起出行的時候,小強不但自己撿垃圾,還要求父母幫忙撿。如果父母不同意,他還會情緒失控。

強迫癥的癥狀有時候是強迫行為,有時候是強迫觀念,或者兩者皆有。

北京安定醫院的孟凡超醫生說,強迫癥產生有很多原因,其中有遺傳原因,表現出較高的家族傾向和遺傳風險。同時,也有環境原因,比如在懷孕早期飲酒或者母親妊娠期精神壓力大、體重超標等問題。在非遺傳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因素。通常,患有強迫癥的青少年,他們的家長都表現出過于嚴厲、期望過高、過于追求完美的傾向。甚至,家長也有亞臨床強迫癥,或者強迫人格特質。

李媛媛發現,強迫癥孩子所在的家庭中,家長往往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溝通,“現在總有家長說,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說話。其實哪怕是上學路上這十分鐘,抓住機會,去跟孩子聊一聊他的事情,能讓他感受到你的關心,這就已經很有效了。所以,陪伴不在于時長,而在于效果,孩子是否能夠感受到被關心、被認可?!?/p>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家長要起到關鍵的協同治療作用。孩子已經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強迫癥狀,但是他害怕、自責、不敢面對家長。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去幫助孩子,幫他減輕自罪感。青少年敏感、害羞,如果家庭環境過于嚴厲、缺乏溫暖,會誘發青少年心理疾病?!靶睦碇委煄煻枷M议L能配合到心理治療中來,改變教育方式、溝通方式?!?/p>

(摘自《北京日報》)

猜你喜歡
小斌小強強迫癥
白百合與紅玫瑰
出走的愛
潘小強
氫氣球
為什么我們樂于逼死強迫癥?
為什么我們樂于逼死強迫癥?
兩種人
小強爬行記
氣急敗壞 山崩地裂
是誰偷走了小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