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菜夜蛾生物學特性及防治

2022-06-14 20:09王春蕾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2年1期
關鍵詞:分布特性防治

摘要:作為一種世界性雜食性害蟲,甜菜夜蛾對田間危害極大。介紹甜菜夜蛾的分布情況,描述其成蟲、卵、幼蟲、蛹的形態特征,分析其生物學特性,總結甜菜夜蛾的農業、物理、生物、化學等防治方法,為防治甜菜夜蛾提供技術借鑒。

關鍵詞:甜菜夜蛾;特性;分布;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3.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2)01-0019-02

收稿日期:2021-11-13

作者簡介:王春蕾(1981—),女,碩士,高級農藝師,從事病蟲害綜合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又名貪爺蛾、玉米小夜蛾、玉米青蟲,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分布較廣的世界性害蟲,也是一種抗藥性強的雜食性害蟲。目前,已知寄主植物170多種,其中我國記載有70余種,包括棉花、玉米、芝麻、花生、大豆、煙草、番茄、豇豆、白菜、大白菜、甜菜、蔥、花卉等。2000年以來,甜菜夜蛾對遼寧農業生產的影響日漸嚴重,危害最重的是秋白菜、大蔥和番茄。因此,研究甜菜夜蛾的生物學特性、生殖生存變化規律,對預防甜菜夜蛾大爆發、減少作物損失具有現實意義。

1 甜菜夜蛾分布情況

甜菜夜蛾原產于亞洲南部,是一種熱帶或亞熱帶昆蟲,常在溫帶地區造成危害,印度、埃及和中東地區發生頻繁。1880年左右遷入夏威夷,后逐漸擴散到美國、墨西哥等北美洲和中美洲國家。英國CAB(1972)描述的甜菜夜蛾世界分布圖,覆蓋了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北緯57 °以南廣大地區和整個非洲、大洋洲。甜菜夜蛾在我國北緯35 °~57 °地區均有分布。20世紀80年代以前,甜菜夜蛾在我國僅為偶發性害蟲,危害不重。但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甜菜夜蛾已遍及20個省市區,成災率高,危害較嚴重。

甜菜夜蛾通常在溫度較高和可食用作物充足的地區為害較重,并呈現從南向北世代數逐漸減少的分布特點。我國臺灣地區一年發生11代,廣東省一年發生10~11代,湖南等省份一年5~6代。1996年以前,甜菜夜蛾在遼寧為害不重,但在1997年和1999年有加重趨勢,2000年在遼寧爆發成災。

2 甜菜夜蛾的形態特征

2.1 成蟲

體長11~13 mm,翅展26~30 mm,頭、胸、腹及前翅呈灰褐色,內橫線和外橫線黑白兩色的雙線隱約可見,外緣有6個明顯的黑色斑點,環形紋小呈銹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緣外方有一大而明顯的腎形紋,周圍有淺褐色邊緣,后翅銀白色半透明,翅脈褐色。

2.2 卵

圓饅頭形,直徑0.2~0.3 mm,初產時為淺綠色,接近孵化時為淺灰色并有一小黑點。卵粒上有淺條紋,卵粒多層重疊成塊狀,平鋪一層或多層。卵塊上有灰白色絨毛覆蓋,卵多產在植物葉背面。

2.3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25~30 mm,體色有綠、黃褐、黑褐等多種顏色,常因寄主種類和溫度不同而多變。1~3齡的低齡幼蟲胸部多為綠色至暗綠色,頭呈褐色;4~5齡的幼蟲蟲體有綠、黃褐、黑褐等顏色;1~2齡幼蟲的氣門下線不明顯;3齡以后的幼蟲寬綠色或黃粉白色縱帶明顯,有時帶粉紅色,一直到達腹部末端。腹部每個體節的氣門后上方各有一明顯白點,中胸氣門線上有一明顯黑斑。腹面色淡,有白點。幼蟲多在早上6~8時孵化。

2.4 蛹

體長8~12 mm,黃褐色,腹部第3~7節背面和第5~7節腹面有粗刻點;臀棘粗,基部分開,端部微微彎曲,第10節背中央有小刺1對。

3 甜菜夜蛾的生物學特性

甜菜夜蛾雌蛾一生平均交配2次,最高可達5~6次,有兩天的產卵前期。交配后的雌蛾在3.3~6.3 d內可產550~850粒卵,蟲卵多產于植株較嫩葉片的背面,開始是無色至淡綠色,后轉為灰色。孵化前卵內出現一個小黑點,幼蟲剛孵化時會取食卵殼,3~5 h后陸續爬出、結網、啃食葉片表皮,致使葉片上表皮出現網狀半透明窗斑。3齡后分散危害,葉片形成孔洞、缺刻。4~5齡進入暴食期,尤其到5齡時食量最大,3~4 d內取食量占整個幼蟲期的80%~90%。

甜菜夜蛾有5齡,少數有6齡。1齡幼蟲具有自殘和趨光性,幼蟲有假死性。甜菜夜蛾低齡幼蟲白天取食并為害植株中上部,高齡幼蟲白天潛伏葉背、植株中下部、土縫間或草叢內,傍晚前后轉移到植株上取食,并向葉背、地表等背光處轉移。

甜菜夜蛾在北方以蛹越冬,幼蟲老熟后一般在地表下5~10 cm的地方吐絲作土室化蛹。若地表堅硬也可在地表化蛹,化蛹時一般選擇濕度不大的場所。成蟲壽命6~10 d,對黑光燈有趨性,對糖醋液趨性也很強。晝伏夜出,白天潛伏在土縫、雜草或植物莖葉內,日落后6~8 h開始活動頻繁。室內觀察試驗表明,雌蟲、雄蟲在17~22時及夜里1~5時為羽化高峰期。2齡成蟲交尾率最高,產卵量和卵孵化率最大。甜菜夜蛾在25~30 ℃條件下完成一代約需22~30 d。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相關測試結果表明,甜菜夜蛾是一種遠距離遷飛性害蟲,在24 ℃的環境溫度下,成蟲可連續飛行120 h。雌蛾平均飛行間隔約136 km、時長約39 h,雄蛾平均飛行間隔約68 km、時長約28 h。甜菜夜蛾爆發成災的原因在于其生活周期短、產卵量大且具有遠距離遷飛能力。

4 防治甜菜夜蛾為害的措施

4.1 農業防治

作物采收后及時對田間進行清理,將帶有蟲卵的殘葉收集后進行深埋或焚燒處理。采取機械化深耕作業方式,以消滅落葉和淺土層里的幼蟲和蛹。對田間及周圍雜草等甜菜夜蛾產卵場所也要及時清除。有必要把本地區甜菜夜蛾為害發生情況與外地蟲口密度結合起來,做好遷飛害蟲發生、危害以及遷出地、遷入地的預測預報,以便及時有效應對。8EA7635F-2217-49C4-9321-2EFA18308FA8

4.2 物理防治

一是針對甜菜夜蛾卵塊體積大、顏色反差大、容易被發現的特點,可采取人工捕捉卵塊的方式,以減少蟲口數量。二是成蟲盛期可在田間設置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設備,對其進行誘殺。三是可將楊柳樹枝捆成小把,插在田間誘集成蟲,在晨露沒有蒸發時進行捕殺。

4.3 生物防治

一是保護并利用好天敵,包括蝽象、蜘蛛、草蛉、步甲等捕食性天敵,以及島甲腹繭蜂、側溝繭蜂等寄生性天敵。二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生物農藥,包括Bt株系NRD-12(商品名為Javelin)、抗生素類、微生物類、植物源農藥、性誘劑類等。研究人員曾在番茄上使用NRD-12進行甜菜夜蛾防治試驗,結果表明:全年蟲口密度下降67.6%。三是甜菜夜蛾的幼蟲可用綠僵菌進行防治。

4.4 化學防治

采用高效、低毒、新型農藥防治甜菜夜蛾十分必要。在幼蟲孵化盛期,可于清晨噴施25%滅幼脲乳油1 000~2 000倍液。若發現甜菜夜蛾,可用5%抑太保乳油、5%卡死克稀釋6 000倍藥液噴于葉片表面。此外,為了延緩甜菜夜蛾產生抗藥性,有必要采取綜合防治的方法,并密切關注不同農藥間的復配和輪換使用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1] 趙孟丹.甜菜夜蛾防治方法[J].天津農林科技,2021(5):5.

[2] 慕衛,吳孔明.甜菜夜蛾的發生及無公害防治技術[J].北京農業科學,2002(1):25-27.

[3] 虞國躍,張君明.甜菜夜蛾的識別與防治[J].蔬菜,2021(10):82-85.

[4] 張秀霞,趙方彬,白婷婷,等.幾種殺蟲劑對甜菜夜蛾的室內毒力及田間防效[J].中國農學通報,2020,36(12):127-131.

[5] 陳秀紅,丁志寬,林雙喜,等.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和草地貪夜蛾的識別與防控[J].上海蔬菜,2020(2):43-44.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of Spodoptera Exigua

WANG Chunlei

(Smart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Liaon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As a worldwide omnivorous pest, Spodoptera exigua is extremely harmful to the field.?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istribution of Spodoptera exigua, describe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egg, larva and pupa, analyze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ed the agricultural, physical,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ontrol methods of Spodoptera exigua, which provides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trol of Spodoptera exigua.

Key words: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control8EA7635F-2217-49C4-9321-2EFA18308FA8

猜你喜歡
分布特性防治
茶樹吸收營養物質的特性
摩擦力三個特性的應用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大葉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積累動態
28例醫療糾紛起訴案件特點分析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中國十八大名酒的度數和特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