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年輕人擺爛,有必要當真嗎?

2022-06-14 00:36張明揚
中國慈善家 2022年3期
關鍵詞:桑德爾躺平名校

張明揚

繼“喪”“佛系”和“躺平”之后,作為一種年輕人最新的生活哲學,“擺爛”又猝不及防地出圈了。

所謂“擺爛”,原本是一個美國NBA的體育專有名詞,指的是當一支球隊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希望在本賽季的聯賽中取得好成績時,就放棄抵抗隨波逐流,不做任何向好的改變,干脆讓賽季成績越差越好。

看起來,這種“擺爛”名副其實。但實際上,根據NBA的規則,擺爛在賽季末是可以得到真實好處的,排名越靠后的球隊,在選秀中得到高順位的機會越大。NBA設立這一規則的初衷是讓所有球隊都獲得一定的競爭力,防止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狀況。

也就是說,在美國的語境里,“擺爛”是犧牲了當下的業績,但卻為未來贏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算是一種暫時的“蟄伏”吧。

但當“擺爛”進入中國當下年輕人的語境時,其內涵卻被“字面化”了,擺爛淪為單純的擺爛,缺乏意義感,更接近于“破罐子破摔”。

與躺平相比,擺爛在消極程度上似乎是進階了,多了一些“主動性”。躺平的含義更接近“不想努力了,愛咋地咋地”“再等等吧”,就是對結果和成敗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但如果有不花什么力氣卻可以得到更好結果的解決方式,躺平主義還是不拒絕的;而擺爛更近似于“我可以做,但就是不想做好”“我躺后,哪怕洪水滔天”“如果事情要變壞,還不如早點壞”,明明可以用不費力的方式取得好的結果也選擇放棄,甚至有放任事情和人生變壞的念頭。

如果說躺平還存有一些“我什么都不做,但萬一會有好結果”的僥幸心理;那么擺爛就是自命透析了人生的真相,在對人生不存任何良好預期的情況下,也甘愿維持現狀。

可以說,擺爛是加強版的躺平,是接受一切負面后果的躺平。

優績主義

躺平和擺爛是一個中國式的命題,但年輕人的憤懣和絕望卻是一個全球現象:階層固化、社會內卷、競爭加劇、生活成本增高……

因《公正》一書在中國暴得大名的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最近有本新作:《精英的傲慢》。在這本書中,桑德爾將年輕人的不滿等歸結為“優績至上主義”,稱“40年來,市場驅動的全球化讓收入和財富的不平等非常顯著,導致我們擁有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富人與收入中等的人在一天之中也很少會碰面。我們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工作、購物和娛樂,我們的孩子上不同的學校。精英分類機器完成了分類工作時,那些處于頂端的人會發現自己很難抗拒這樣的想法:他們應該獲得成功,而那些處于底層的人也應該處于底層的位置?!?/p>

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擎在本書的推薦序中總結了“優績主義”在美國的三大問題:

第一,優績制固化了社會階層,通過教育軍備競賽折斷了平民通過教育向上攀登的階梯,實際上造就了新的名校世襲制?!熬㈦A層能夠將優越的社會和經濟地位‘代際傳遞給自己的子女”,“通過支付高額費用,讓孩子獲得最好的升學訓練,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外加各種昂貴的課外補習班和培訓項目,讓他們的子女在各級入學申請中獲得難以匹敵的競爭力”。

第二,由于工作職位、收入水平與教育水平密切關聯。因此,當名校和優質高等教育被精英階層壟斷時,優績制就導致了貧富差距擴大,在強化精英階層的同時,反而瓦解了中產階層。

第三,如桑德爾在書名《精英的傲慢》中所示,優績制會導致“勝利者的傲慢和失敗者的屈辱”,“它鼓勵成功者深深沉迷于自己的成功,以至于忘掉了一路上幫助他們的時機和好運,同時也導致他們鄙薄那些比自己不幸、比自己更缺乏資格的人。結果,優績制助長了階級之間的對抗和怨恨”。

在中國,我們在解析社會問題時,尤其是階層固化和年輕人的憤懣時,很少引入“優績制”這個概念,但這并不代表“優績制”及其弊端在中國不存在,事實上,中國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優績制”盛行的國家,并且由于中國長久以來重視教育的傳統,美式優績制語境中的“教育競爭”在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固化陷阱

對中國年輕人的躺平和“擺爛”而言,桑德爾的“優績制”分析框架可能比國內大多數流行理論都有解釋力。

比如在教育競爭導致的階層固化上。這些年來,名校中的農家子弟比率越來越低是不爭的事實,城市精英家庭依靠巨額的資源投入,建構了一條難以逾越的教育護城河,令中下階層背景的家庭望洋興嘆。

到了畢業階段的擇業競爭中,這些由中下階層子弟為主構成的二本和三本學生又難以與名校生競爭,以至于階層上升愈加逼仄。就這一點,我推薦大家看一下前兩年出版的一本書,黃燈的《我的二本學生》,看看非名校生的苦悶與現世艱難。

這些非名校背景的大學生往往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威脅,名校生那種“要不要去互聯網大廠996”的抱怨對他們來說是凡爾賽和“何不食肉糜”。既然難以通過教育和擇業改變命運,既然上升通道在考大學之前就被縮小得極其狹窄,他們選擇躺平和擺爛也就不難以理解了。

今年的畢業季號稱“史上最難畢”,1076萬名大學生即將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5月1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6.1%,創下兩年以來新高,其中16-24歲青年失業率升至18.2%,創下有史以來新高。

打個比方,如果你能找到一份不如意的低薪工作,尚且可以自我解嘲地說一聲“躺平”;但如果畢業即失業,面對家人和朋友的過度關心,你恐怕只能以“擺爛”來匆匆結束話題了,這個詞的神奇效果在于,對方很可能由此看出你的負面情緒,從而不敢再繼續話題,唯恐你情緒失控。

但對于“教育——擇業”的優績制固化陷阱,桑德爾并沒有提出什么很切實的應對方案。他的一個方案甚至看起來有些荒誕:讓所有大學(名校)申請者在達到基本學術門檻后,通過抽簽方式來錄取,這不僅能讓學生減輕壓力,也會減少被錄取學生的優越感。

有趣的是,國內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在中小學錄取時就執行了這種“抽簽制”,至今爭議不斷。建議桑德爾可以來上??疾煲幌?,對他的烏托邦理論進行查遺補缺。89588FA8-8A0F-488A-BE97-6CD1A55DD2B2

不得不說,桑德爾在本書中提出的很多理論并不適應中國的語境。說到底,美國是一個高度成熟的政體和經濟體,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都是“后現代”的,比如如何界定運氣在分配正義中的問題。這些對于美國人自然有意義,但在中國人看來可能就有些矯情和過于超前了,我們畢竟還有很多更基礎的問題有待解決。

在我看來,桑德爾這本書最難以“套用”至中國的是其“精英理論”。在桑德爾看來,優績主義在美國的重要負面影響是,它導致了勝利者的傲慢和失敗者的屈辱,“精英階層的傲慢反映了成功人士傾向于過度沉醉在自己的成功中,而不記得有助于他們成功的時機和好運”。

這一說法或許在十年前的中國是部分適用的。但在今日的中國,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所謂“精英的傲慢”是偽命題,公共生活面臨的巨大風險反而是“民粹的傲慢”。

前兩周,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發布了一篇文章《我們這是怎么了》。這篇文章之所以刷屏,更多卻是因為文后的留言評論。比如高贊的這一條:“互聯網的壟斷不該反么?任由資本無序擴張收割百姓么?實體經濟已經被互聯網屠夫,殺得鮮血淋漓!我們中國需要的是科技研發的突破,而不是企業市值的突破!”

留言中隨處可見年輕人肆意橫流的不滿:對資本、對精英、對房價、對享受了“既得利益”的上一輩、對就業機會的內卷……作為國內“精英主義”代表人物的吳曉波們,在這股“反資本、反精英”的浪潮中被沖擊得不知所措,因此才發出了“我們這是怎么了”的天問。

桑德爾“精英鄙薄那些比自己不幸、比自己更缺乏資格的人”這種判斷,顯然不適用于當下的中國,但“優績制助長了階級之間的對抗和怨恨”,卻在另一個方向具備了解釋力。

年輕人的失意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國家都有憤懣的年輕人,這并不出奇。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的美國,“垮掉的一代”就成為了“二戰”后美國年輕人的代稱。在詩歌、音樂和文學中,美國年輕人肆意地宣泄失意,深陷一種自我追求的迷失中。關于垮掉的一代,中國人最熟悉的文學作品可能就是艾倫·金斯堡的《嚎叫》和杰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了。對了,今年也是凱魯亞克的100周年誕辰。

一方面,中老年人不必對“擺爛”“躺平”和“垮掉的一代”這些概念過于較真,基于自己的立場出來批判攻訐,唯恐年輕人“變壞”。這大可不必,在很多時候,概念就只是概念,是一種宣示,是一種青春熱血,是一種有保質期的宣泄。

比如“垮掉的一代”就真的垮掉了么?偉大的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都生于1955年,無論從代際還是年輕時的行為模式而言,他們都是標準垮掉的一代,但正是他們,引領了人類歷史上波瀾壯闊的信息革命。

在中國,當年大談佛系的那一批年輕人,可能很多都已步入中年,他們放棄自己了么,他們危害社會了么,他們因為佛系做出過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了么?都沒有,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正在996,正在如饑似渴地上進和賺錢。一個年紀說一個年紀的事,何必太當真呢?打個比方,我上大學時,無數同齡人在臥談會時自稱是一個不婚主義者,但有幾個人真的做到了?

還是那句話,對于年輕人的一些看似離經叛道的說法,不必過于較真,特別是不要由此去“反思”去打壓。

另一方面,在我們這個時代,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整個世界,由于經濟全球化等原因,的確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很多時候這些問題的直接承受者是年輕一代,再加上社交媒體的發達,他們必將以前所未有的分貝喊出他們的憤懣:我們要躺平、我們要擺爛。

問題當然要解決。中老年人的確也要正視自己身上所謂的“既得利益者思考模式”,或者說“優績制思考模式”,開口閉口就是市場經濟、世界主義這樣的啟蒙大詞,遇到年輕人的“抵抗”就是“你們不懂”“多讀點書吧”這樣居高臨下充滿優越感的姿態,這些都需要反思。畢竟,我們年輕時房價沒這么貴,上升空間也相對更寬廣一些,我們的“常識”對他們的處境未必有什么幫助。

但從另外一方面,年輕一代雖然大可以高喊躺平和擺爛,但如果他們有意愿去弄清楚這些時代處境是如何造成的時候,請保持思想上的開放性:不要動輒就是反資本的那套話題體系,整天扯什么“一鯨落萬物生”。倒不是說這些說法有多么錯,而是當你試圖用一套封閉的話語體系來解釋整個世界,解釋你遭遇的所有人生困境時,甚至將其視為放之四海而皆準,那么,無論你熱愛的理論是對還是錯,你解釋一切的“運用方式”已然荒腔走板大錯特錯。

相比整日熱衷于反資本,反大廠,批判市場經濟,我覺得,基于自身的體驗喊喊躺平和擺爛,是再健康和再美好不過的年輕人了。

我支持他們擺爛,但不支持他們自我封閉。

我不介意年輕人擺爛,但是怕他們自我封閉。

(作者系歷史作家)89588FA8-8A0F-488A-BE97-6CD1A55DD2B2

猜你喜歡
桑德爾躺平名校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名校介紹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經歷了什么
趕集挑名校
桑德爾之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