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優化模式

2022-06-14 01:56薛靜
新農民 2022年13期
關鍵詞:推廣模式農業技術新形勢

薛靜

摘要:如今,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入了關鍵時期,各個領域都需要先進技術的支持,農業生產領域更是如此。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用先進技術,能夠大幅度提升農業生產的品質和效率?,F代科學技術的革新會進一步提升農業技術的水平,從而進一步促進先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和普及。然而,在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的過程中卻會受到不同影響因素的左右。這就要求技術推廣人員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衡量各個影響因素,以此展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筆者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新形勢;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優化模式

中國農業產業由于現代化技術的不斷革新而獲得了發展動力,農業生產者的勞作負擔也因為農業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改良而減輕,同時,農業生產獲取的經濟利益還會因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可見,推動現代農業產業持續發展的重點工作是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向農業生產者闡述使用先進農業技術的必要性,并且促進科研人員不斷創新現有農業技術,從而保障農業產業的不斷壯大。然而在現階段,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積極探究問題的解決辦法,同時對現有推廣工作的方法予以改善,以此推動中國農業產業的進步。

1 目前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潛在的問題

1.1 農業科技成果的供應和需求出現矛盾

得益于中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業領域相關技術研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大部分農業技術只停留在了實驗階段,研究成果也沒有得到有效地轉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這些農業技術的研究都忽略了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甚至無法被視作真正意義上的農業技術,因此不具備能夠運用到實際農業生產中的商業價值,無法確保農業生產最終獲得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具備商用價值的農業技術又無法滿足實際農業生產的需求。在目前的農業技術科學研究成果中,能夠最終實現農業生產轉化的只占全部科研成果的20%,其余的科研成果則無法適應實際農業生產。由此可見,中國現階段的農業科研成果的供求存在失衡的問題。

1.2 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與其他相關機構的交流不夠

目前,農業技術推廣單位的工作內容較多,根據不同的農業生產項目分為了相應的部門,以此就可以針對不同生產對象而采用相應的農業技術推廣方法、設計相應的宣傳方案。然而這樣做卻沒能實現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統一部署,也沒能簡化繁復的農業技術推廣流程,反而為制定規范化的推廣模式帶來了阻礙。這是因為農業技術推廣單位的部門大多都只關心自身工作內容,而沒有和其他部門保持良性的溝通。杜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而言,所有部門的協同合作至關重要,而目前不同部門獨善其身的情況則不利于農業技術的推廣,導致推廣效益下降。

2 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探究

目前,政府在推廣農業技術方面具備較大的能力。通過自身權力,政府能夠在短期內完成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因此,由政府牽頭的推廣模式是最主要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之一。在展開實際工作時,政府不同級別的農業單位由上及下進行宣傳和推廣,以此幫助教育程度不高的農業生產者初步了解農業技術,同時,引入先進農業技術和預防蟲病等事宜的宣傳工作也由政府牽頭。出于有效獲取農業生產者的建議、進而使問題得到解決的目的,政府將農業技術推廣單位分成了不同級別,從上及下分別由省級、縣級和鄉級展開推廣工作。這種推廣模式能夠發揮出政府的優勢,影響力也比由民間機構主導要大。然而,這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依然存在明顯的缺陷,即在展開推廣工作時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質。這使得農業生產者處在被動的位置。由于并非主動運用農業技術,農業生產者很可能出現抵觸心理,從而導致絕大多數農業生產者對政府推廣工作采取消極配合的態度。

除政府主導之外,還可以由農業技術協會主導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在這種模式下,協會和農業生產者處在對等的位置,同時還能夠讓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按照實際農業生產情況安排推廣事宜,并及時對農業生產者的實際需求予以掌握,從而使其能夠自愿接受先進的農業技術。采用這種推廣模式還能確保協會和農業生產者保持良性的溝通,實時獲取農業生產者的建議和意見,進而對推廣方法予以調整。農業技術協會也能夠對農業生產者展開技術培訓,使其具備應用先進農業技術的能力。由此可見,采用協會推廣模式有利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展開。然而,這種推廣模式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即推廣成本較大??紤]到無論是協會、還是相關工作人員都必須在大量資金的支撐下才能展開推廣工作,因此資金短缺很可能會導致后期的推廣工作中斷,并對銷售部門的工作帶來危害。綜上所述,這種推廣模式也不是展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最佳選擇。

作為一種高級別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科技示范園區推廣模式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應運而生的。憑借在科技示范園內應用先進的農業技術,能夠改善現有的農業生產方式,并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創新。通過打造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環境,科技示范園區能夠對可能影響農作物生長的不同因素展開分析,從而探索最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環境。中國的科技示范園區大多是被用來栽培蔬菜。通過排除客觀環境要素的影響,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陽光、水分和高品質的土壤的方式,提高農業生產資源的利用率,從而確保農作物能夠良好生長??萍际痉秷@區在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科技示范園區推廣模式的應用必須建立在較高的標準之上,一方面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業務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開展農業生產過程中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撐。綜上所述,這種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在實際農業生產中的運用存在一定難度。

3 優化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方案

3.1 農業技術推廣中的關鍵問題應對策略

由于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逐步推進,農業經濟發展受到了民眾的廣泛關注。為了讓農業生產者能夠了解先進的農業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的品質和效益,就必須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出于確保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效性的目的,政府應該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予以扶持,頒布農業技術推廣的相關政策,持續增加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資金投入,打造不同級別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幫助農業生產者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并且提高其使用農業技術的能力[1]。5112F079-2B09-4128-A7D2-EC813CE3F366

中國政府早在上世紀末期就已經在逐步打造縣級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然而,由于彼時的推廣模式比較落后,因此沒能實現有效的農業技術推廣。在現階段,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具備社會公益和福利性屬性,而政府則應該為推廣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通過具備公益性性質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提高農業生產者的接受度。

3.2 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專業素養

農業產業是中國的傳統支柱產業,社會各界都應該對其健康發展予以高度關注。如果能將先進農業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不僅能夠減少人力和時間成本,還能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而這就要求農業生產者必須具備專業的農業生產技能。然而在現階段,中國的大多數農業生產者都不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在上世紀末期,還有很多農業生產者從未受過教育,還有不少人都不識字,這為了解和掌握農業技術帶來了阻礙,導致即使存在學習農業技術的主觀意愿,在客觀上也無法實現意愿。如今,雖然隨著中國教育水平的提高,加之長期的掃盲行動,農業生產者的文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不過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又需要面對新的難題,即新一代人不想從事農業生產,而是渴望進城務工。這使得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依然是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同時因為年齡原因,這些人群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弱。這就更加需要對這部分人群展開農業技術培訓,提高其專業能力,使其具備現代化農業生產的意識。

3.3 加強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科研教育的結合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正在和農業技術教育及研發工作相融合。在農業技術教育方面,以培養基礎技能為主,并在此基礎上創新現有技術、研發新型農業技術。在新型農業技術出現成果時,則應該對該項成果展開推廣。然而,如果在教育培訓階段僅僅傳授純粹的學科理論,而沒有相應的實踐教學,也無法實現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這就要求政府成立專業的農業技術推廣單位,從而確保農業技術研發取得的成果可以被實際采用。而對于農業技術培訓機構來說,則應該和農業技術推廣單位展開協作,相互促進發展[2]。

3.4 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管理體制

只有在全面分析現有農業技術推廣管治機制,并對其展開改革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農業技術推廣單位的相關人員應該走入群眾之中,發現現有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實際的推廣工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推廣方案,同時提高推廣工作管治的力度。此外,考慮到部分省份的經濟和社會環境,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效率和范圍較低,地方農業技術推廣單位就需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統一管治農業生產資源,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應該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發揮積極影響,提高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的重視程度,合理規劃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從而進一步改善現有的農業技術推廣管治機制。顯而易見,政府部門應該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起到帶頭作用。只有政府部門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予以足夠的關注,才可能改善現有管治機制,最終使得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應該制定合理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評估辦法,對推廣工作予以有效的監管和協調[3]。

3.5 對農業技術推廣運行機制進行優化

專業工作人員能夠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特別是對于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來說,農業技術和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職業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創新的效果?;诖?,政府部門展開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時,應該改革現有的農業技術推廣制度,尤其應該對用人制度予以改革。

用人制度的改革內容不僅包括改善農業技術人員聘用機制,同時也包括擴編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對于后者來說,專業素養至關重要,而不應該僅僅滿足于團隊人數的擴充。在現階段,很多農業技術推廣單位的人員不具備相關的業務能力,無法達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要求。農業技術推廣單位需要對這部分人員展開培訓,使其業務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農業技術推廣也必須制定科學的評估機制,提高高素質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應該確保薪酬能夠反映實際業績,從而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展開奠定基礎。

3.6 提升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技術性”

考慮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對象是教育程度偏低的農民,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開展推廣工作時就應該合理采用推廣技術,以此提高農民的先進農業技術的接受度。對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單位來說,則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內容:(1)聘用具備專業推廣技術的工作人員,(2)不斷探索農業技術推廣的渠道,指派專業技術人員走入群眾中,積極傳授先進都農業技術,并對農民提出的問題予以解答,激發農民學習的熱情,(3)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必須確保自身工作能夠符合農民的實際需求,并不斷完善現有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提高宣傳的力度,同時將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引入到推廣工作之中,幫助農民更好掌握農業技術,最終促使農民群體能夠認識到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先進農業技術的重要意義,使其能夠展開自主學習。

4 結語

中國是歷史上傳統的農業大國。即使是在經濟和社會不斷發展的今日,農業依然是中國的基礎產業之一,對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政府相關部門需要高度關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從而使農業生產滿足經濟和社會長遠和穩定發展的需要。除此之外,政府相關部門在改善推廣模式時還應該充分考慮到時代的發展變化,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效率,從而使先進農業技術能夠惠及更多的農業生產者,并為中國農業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效地保障。

參考文獻

[1] 戴麗虹.在新形勢下如何搞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9(7):11.

[2] 魏冉.密云縣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優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

[3] 王偉娟.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優化探討[J].南方農業,2016,10(21):2.5112F079-2B09-4128-A7D2-EC813CE3F366

猜你喜歡
推廣模式農業技術新形勢
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閱讀推廣模式研究
媒介融合下新聞客戶端推廣模式與發展策略研究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