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農場項目化勞動的實踐與探索

2022-06-15 09:48邵佩紅
中國德育 2022年9期
關鍵詞:水培節氣童心

寧波市北侖區小港實驗學校地處城鄉結合地帶處,建校以來,學校營造“好玩”的校園環境,始終以勞動實踐為突破口,立足本校的園場基地,依托科研,從項目化勞動入手,讓孩子們在做中學、學中做的實踐活動中,多角度、全方位張揚個性、發展特長,使他們的勞動態度、操作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得到健康發展。

一、項目讓種植勞動的目的更明確

項目具有明確的目標。在勞動教育中,以項目為抓手,能有效提高勞動實踐的有效性。以“童心在種植”為例,具體任務目標導向的項目化種植勞動改善學生的勞動方式,注重勞動實踐和體驗,為每一個孩子提供系統、有意義的勞動經歷;讓孩子們在參與、合作、體驗、表達、堅持中掌握必備的勞動知識和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并在勞動過程中增強意志品格,樹立起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見圖1)

二、項目讓種植勞動的內容更明晰

(一)跟隨節氣種蔬菜,浸潤傳統文化

為了擺脫散點化種植模式,最大化發揮“童心在種植”的育人功能,我校充分利用校內豐富的生產勞動資源——農藝園,組織和指導孩子們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以節氣為導向的種蔬菜活動,在學種植的過程中了解種植知識,掌握必備的勞動技能,并了解節氣在指導農事方面的重要作用,傳承并發揚節氣文化。

(二)推進探究式種植,探索未知的美好

1.童眼看植物——觀察為主的種植

選擇種植周期短的植物、變化明顯的植物進行觀察性種植,如含羞草、太陽花、萬壽菊、酢漿草等,并作好觀察記錄。設計真實任務和情境的種植觀察與孩子們周圍的自然世界緊密聯系,使他們在完成種植任務的同時深入地觀察自然、體驗自然和了解自然,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

2.童心研植物——水培為主的種植

為了加深孩子們的種植體驗,擴寬種植范圍,感受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激發創新性勞動意識,“童心在種植”推出無土栽培的種植項目。如四年級嘗試水培綠蘿、銅錢草;五年級嘗試水培洋蔥、吊蘭、風信子;六年級嘗試水培番薯、白掌、水仙等。

3.童言秀植物——盆栽賞花類的種植

盆栽植物品種繁多,在種植之前,教師先讓孩子們進行自主選擇,分別從球根、宿根和木本類對他們作指引。不同的花卉花期不同、花色不同,種植方法也不同。孩子們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出發,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卉進行種植。精心照顧、守得花開,然后與花合影,展示在校園“秀花欄”中。

(三)推出創意班會,豐盈“童心在種植”內涵

為避免種植活動形式單一,陷入種、養、收、吃這樣的循環,我校對“童心在種植”注入了創新和環保理念,不斷集思廣益,將種植勞動玩出新花樣。各班每學期開展一節與種植勞動相關的班會課。上課地點根據內容而定,可以在美術教室,可以在農具展覽廳,也可以在室外。如有的班級開展了花冰制作、花瓣貼畫、種子貼畫、農具的認識和改進、堆肥、制作糖桂花等活動,不斷擴大“童心在種植”的外延。

(四)親歷校外生態園,觸摸新農業的“脈搏”

“童心在種植”除了常態蔬果種植和主題化種植外,還包括參觀農業生態園。智能化的植物工廠、高效的栽培技術、先進的自動化生產體系,讓孩子們大開眼界,強烈體會到科學知識的偉大力量。這樣親臨現代化農業示范基地、觀摩高科技現代農業的活動,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新創造意識和科學探索精神。通過觸摸新農業的“脈搏”,進一步懂得勞動創造幸福人生的道理,由此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養成熱愛勞動的品質。

三、項目讓勞動實踐的過程更明了

(一)自主選擇——種植項目

每個學期的開學初,學校根據節氣特點羅列出適合種植的蔬菜菜單,供各班自主選擇。為了實現對選擇的蔬菜更好的養護,各班成員可以通過資料查找、請教他人等途徑認識其特點和栽種方法,為后續的種植活動作好鋪墊。

(二)命名規劃——認領田地

學校將農藝園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區域劃分。各班在規定區域內進行認領,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將班內的田地再細化,分成幾個小組進行運作。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種植組長,給自己的田地命名。種植勞動落實到班級,再落實到小組,最后落實到個人,做到了全員參與,這也是“童心在種植”的基本要求。

(三)儀式催化——點播開種

儀式是我們對種植的一種態度。第一學期選在9月23日的秋分節氣,也就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二學期選在驚蟄后的3月12日植樹節,學校分別進行春季和秋季的種植啟動儀式。通過節氣浸潤、動員宣傳,再請各班代表上臺領種子和種植班牌,這種完整的儀式讓孩子們感受到種植勞動的與眾不同,因此會充滿期待。

(四)有序運作——親歷養護

“三分種七分管”,管理是一項相對長期的任務,正是培養孩子們耐心和責任感的好時機?!巴脑诜N植”不是一朝一夕的勞動,而是全程親歷養護的過程?!霸凇笔冀K是進行時態,它是種植勞動的核心。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以查找、收集本班種植蔬菜的養護資料,做成養護知識卡,可以請教農藝園師傅在種植中遇到的問題,如疏苗的標準、施肥的時間、除草的妙招等,將種植勞動從淺層走向深入、從大概走向細節,在日常養護中掌握種植的知識和基本技能,收獲勞動經驗。

(五)多元分享——共慶豐收

辛勤的勞動必將會迎來豐收的喜悅。在農作物成熟后,各班可以以不同方式感受勞動的快樂和幸福,將收獲環節做足、用足,使每一輪的種植勞動真正促進孩子們各方面的發展,如飽己口福,學會悅己;與家人分享,學會感恩;義賣賺錢,學會理財;愛心奉送,學會奉獻等,師生共同過好豐收節。

四、項目讓勞動教育的評價更透明

(一)趣味集花,爭“至勤徽章”

為了讓評價落地,學校以“童心在種植”的定制獎章為載體構建評價體系,形成操作性強的“四花”評價細則。將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與孩子們的勞動表現一一對應,作為獎勵。孩子們一項一項完成實踐任務,贏得星級,再用星級分數認定對應的花朵。四花按四君子的位次排列,分別對應孩子們在勞動中的表現,最后集齊四花,爭得學校定制的“至勤徽章”,給一學期的種植勞動項目畫上圓滿的句號。

(二)定期展示,提供多元平臺

“童心在種植”項目是立體式勞動,應該給孩子們多角度的展示機會。學校開辟農藝展示臺、展示欄,定期展示孩子們的水培作品、盆栽植物,展示在整個活動中積累的照片、撰寫的體會、制作的立體貼畫、設計的農具以及花壇設計稿等等,讓孩子們在學習、分享中不斷取長補短,豐盈勞動的內涵,落實勞動育人實效。同時,在學校的公眾號中定期推出各個班級的勞動報道,讓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勞動的隊伍中,體悟勞動的快樂和幸福,把“童心在種植”項目化勞動的精彩和意義傳播至家長和社會。

【邵佩紅,寧波市北侖區小港實驗學校,高級教師】

責任編輯︱李 敏

猜你喜歡
水培節氣童心
水培植物霎換水
水倍植物要換水
童心向黨
童心向黨 快樂成長
《環保水培園藝》教案
《環保水培園藝》教案
童心加油,戰“疫”必勝
童心繪天下
24節氣
24節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