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隨班就讀學生同伴交往輔導策略探究

2022-06-15 14:25徐雪銀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22年4期
關鍵詞:聽力障礙同伴交往隨班就讀

徐雪銀

摘 要:同伴關系漸漸成為小學生的重要人際關系之一。良好的同伴關系可以促進聽障兒童社會技能的培養以及健康人格的發展。對聽力障礙兒童以及其所在的班級,進行同伴交往輔導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從“立足心理課堂,搭建溝通的橋梁”“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喚醒心靈的耳朵”“實施沙盤游戲輔導,增強交往動力”三個方面進行同伴交往輔導策略的實踐探究,并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隨班就讀;聽力障礙;同伴交往

隨班就讀教育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接收隨班就讀學生的普通學校要在做好無障礙環境建設基礎上,最大限度創設促進殘疾學生與普通學生相互融合的校園文化環境,積極倡導尊重生命、包容接納、平等友愛、互幫互助的良好校風班風,把生命多樣化觀念、融合發展理念,辦成學校鮮明的特色。我校一直堅持執行國家隨班就讀的方針政策。近年來,我校陸續接收了多個隨班就讀學生,其中有兩個是聽力障礙兒童。

我校聽力障礙兒童戴著助聽器,聽力能提升到一定水平,但跟正常學生比還是有較大差距。由于聽力損傷,聽力障礙兒童語言與溝通能力遲滯于普通學生,在毫無交流障礙的耳聰同學面前,他們會產生畏懼開口、不想開口的心理,影響人際關系的發展。聽力障礙兒童的想象力豐富,觀察力也極為敏銳,如果他們不被環境接納,會產生自卑心理,通常表現為膽怯恐慌、內向、不敢自己選擇、不愿與別人交流等等。

同伴交往是指兒童或青少年與同一年齡階段的伙伴之間的交往。在小學階段,同伴關系漸漸成為兒童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和諧的同伴關系可以促使聽力障礙兒童在學校產生歸屬感、同盟感、親密感。能夠愉悅地融入群體生活,有利于聽障兒童社會技能的培養以及健康人格的發展。因此,對聽力障礙兒童以及其所在的班級,進行同伴交往輔導是非常必要的。作為學校的心理教師,筆者嘗試探索多種輔導策略,發展學生同伴交往的能力,營造構建無障礙班級環境,幫助聽障兒童更好地和同伴進行人際互動,構建積極同伴關系,促進他們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一、立足心理課堂,搭建溝通的橋梁

心理健康課是一種活動課程,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如情景體驗、角色扮演、討論分析、行為訓練等,促進班級成員的互動合作,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目的。筆者嘗試利用心理健康課的特點,組織有針對性的活動,開展同伴交往輔導,幫助聽力障礙兒童和其他同學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

(一)情景體驗,增進理解

社會心理學家舒茨認為,個體有包容需要,即個體有想要與人接觸和交往、隸屬于某個群體,與他人建立并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系的需要。由于溝通障礙,聽障兒童常常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不對外界打開窗口,很容易成被其他耳聰同學遺忘。因此,創設情景,讓學生了解聽力障礙兒童所處的狀況,體驗他們的情緒是非常必要的。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狀況,筆者常常選擇繪本閱讀、視頻觀賞等直觀的方式,創設故事情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走進特殊兒童的世界,感受特殊兒童的情緒情感。如選用《熊會滑雪嗎?》繪本,讓學生通過小熊把英文的“你能聽見我說的話嗎”聽成“熊會滑雪嗎”,被發現聽力障礙后艱難接受助聽器等故事情節,了解聽障兒童跟普通孩子聲音世界的不同,筆者再設計情緒“過山車”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聽力障礙兒童的內疚、孤獨等情緒。再如選用網絡視頻《總有人偷偷愛著你》,讓學生體會小刺猬不能融入集體的孤獨、難過。再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扮演中感受特殊個體的情感,從而達到理解特殊個體的難處,愿意尊重、包容特殊學生,為聽力障礙兒童進行正常的同伴交往打下基礎。

(二)小組合作,構建共融

研究證明,同伴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陪伴、友好交流合作能使特殊兒童的同伴接納程度提高。雖然聽力障礙兒童可能在很多方面表現不如普通學生,但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會主動發起同伴交往行為,在雙方的積極交流和平等討論中,能夠減少排斥,增加同伴接納的程度。因此,在心理課上,筆者采用大量小組活動,讓聽障兒童在互幫互助中融入班集體。如在《用友善傳遞美好》一課中,筆者設置了“友善彩虹”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被友善對待的故事,一個故事畫一道彩虹的顏色,在讓小組展示。美麗的彩虹融合了學生的經歷和感受,把他們緊緊地連結在一起。

實踐證明,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互助互學,彼此交流,溝通情感,構建開放、包容的班級氣氛,幫助聽力障礙兒童實現良好的人際互動,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班級。

(三)交往訓練,提升技能

學生之間的交往行為,需要基本的社交技能。聽力障礙兒童不善于與人交談,自身沒有掌握交往技巧,是他們陷入同伴交往困境的重要原因。因此,筆者開展“快樂交往”心理課程,訓練聽力障礙兒童人際交往的技巧,幫助學生構建積極的人際關系,愉快生活。

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筆者將“快樂交往”教學內容設置為低、高兩個年段。其中低年段有《認識新朋友》《快樂回音谷》等教學主題,幫助聽障兒童掌握社交禮儀,樂于與同學交往。高年級有《溝通有“心”法》《贊美魔法師》等,幫助聽障兒童掌握社交技巧,提高其參與同伴活動的積極性,維持穩定的同伴關系。同伴交往訓練促進了聽力障礙兒童與學生之間的交往行為,形成了基本的社交技能,提高了同伴的接納度。

二、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喚醒心靈的耳朵

團體心理輔導以團體心理動力學理論為基礎,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營造安全良好的團隊氛圍,充分挖掘每一位參與者的動力和積極性,促使個體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使團體達成某種目的,從而幫助參與者解決心理困惑。在聽力障礙兒童所在的班級開展團體心理輔導,能幫助聽障兒童客觀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體驗和同學合作交流的樂趣,樹立與同班同學交往的自信,更好地融入班集體的生活。同時,通過班級團體心理活動喚醒該班同學聆聽特殊兒童的心聲,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信任,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塑造積極向上、開放融洽的班級氛圍。筆者根據“團體動力學”的理念,結合團體動力發展的四個階段:團體形成、團體轉換、團體工作、團隊結束,積極主動地推進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幫助班級和班級內的學生成長。

(一)團體形成階段——團隊建設,創設融洽的氣氛

班級團體心理輔導的初始階段,團隊還存在不確定性和試探性。筆者通過團隊建設活動,讓學生了解團體心理輔導的性質、目的,并建立團體規范,進而營造安全、融洽的班級氣氛。筆者通過熱身游戲“鳥巢”調節活動氣氛,調動學生情緒,感受在群體活動中自己的反應方式,體驗落單時的情緒感受。通過“報數分組”活動激發學生在團隊情境下積極投入活動,建立安全、信任、融洽的班級氣氛。團隊初始階段是順利實施下一步活動的基礎,激發成員興趣,增進學生的安全感及信任感。

(二)團體轉換階段——情景體驗,喚醒心靈的耳朵

團隊轉換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將班級同伴交往輔導的主題呈現在學生面前。在這一階段,創設情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多樣化,體驗不同生命體特有的境況,感受特殊學生的感受,喚醒心靈的耳朵,學會尊重、接納不同的生命體,甚至從其身上汲取正能力。首先,通過學習繪本故事《折耳兔瑞奇》體會瑞奇面對右耳朵耷拉下來這種缺陷的難過、失落、灰心,并通過角色扮演幫助瑞奇面對,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勇敢地面對問題,接納自己,也能積極幸福地生活。接著通過活動“風雨同行”讓學生體驗視覺、語言、聽覺、肢體等身體的障礙帶來的感受,聆聽特殊學生的需求,主動參與到構建互幫互助班級中。

(三)團體工作階段——小組合作,構建無障礙環境

團體工作階段是團體基本成熟后進入解決實質性問題的關鍵期。筆者創設小組合作活動,呈現聽力障礙兒童可能帶來的影響,通過合理解決小組內的矛盾,構建開放、融洽、積極向上的小組和班級氣氛。筆者設計了活動“過刀山”營造積極正面的團體氛圍,使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在此氛圍的帶動下獲得情感上的認同與支持,消融內心的障礙。通過活動“共同進退”,再次考驗小組的協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小組內的信任度、和諧度,幫助聽力障礙兒童真正融入班集體。

(四)團隊結束階段——深入體驗,一起攜愛同行

團隊結束階段總結的團體經驗對團體的成效有決定性影響。筆者在這一階段組織學生一起回顧整個團體的歷程,在《相親相愛》《聽我說謝謝你》等歌曲的烘托下,觀看團隊活動的照片和視頻,形成心靈共鳴。接著進活動“搖籃”,讓小組同學一起用手臂搭建一個搖籃,成員輪流在搖籃中被呵護1分鐘,讓學生受到“愛”的教育,學會細心照料自己周圍需要關心的人,形成平等接納、互助互愛的班風。接著進行“祝福留言卡”活動,寫下自己在團體心理活動中的感悟,并寫下對同學的美好祝福,學會尊重、愛護班級中的每一個個體。

三、實施沙盤游戲輔導,增強交往動力

個體心理輔導是一種最為有效的干預方式。但是,聽力障礙兒童語言能力不強,無法用語言精確地表述自己的問題,如果采用語言交流的模式,輔導就會很難開展。因此,筆者利用非言語工具——沙盤游戲作為輔助,協助聽障兒童解決困擾,幫助兒童建立有效的溝通交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沙盤游戲是指求助者在心理輔導者營造的舒適、安全的空間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制作一個沙盤作品,以達到心理輔導目的。沙盤游戲可以為聽力障礙兒童提供一個自由放松的環境,在沙盤中創作作品,使心靈、身體得到放松,并將無意識的內容呈現在沙盤作品中,實現無意識意識化,促進求助者成長。

實施沙盤游戲輔導,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首先是建立輔導關系階段,第一、第二次輔導往往屬于這個時期。這個階段的輔導重點是和聽力障礙兒童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筆者給聽力障礙兒童提供一個自由、安全、受保護的空間,時刻關注、陪伴著他,以欣賞、鼓勵的眼神看待聽力障礙兒童心靈深處自我整合力量自由地發揮。建立好輔導關系,便進入體驗分享階段。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筆者更多地引導聽力障礙兒童描述自己的作品,并耐心聆聽,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幫助在解決心理困擾的同時,有效促進其語言表達能力、情緒表達能力的發。第三階段是命題沙盤游戲階段。針對同伴交往的問題,跟聽力障礙兒童溝通,在沙盤上創作跟同學相處的場景,如“快樂游戲”,在描述沙盤作品的時候,加深同伴交往的積極體驗動力,增強同伴交往的動力。

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究,針對聽力障礙隨班就讀兒童實施的同伴交往輔導策略效果良好。根據班主任的觀察,聽力障礙學生能被班級同學尊重、包容,能主動和同學溝通交流。和學生的訪談中了解到,聽力障礙兒童受到大家的喜愛,有部分學生反饋自己和聽力障礙兒童是朋友關系。聽力障礙兒童父母反饋,孩子能和同學建立并維持親密的聯系,積極適應學校生活。

參考文獻

[1]王麗萍.“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聾生“隨班就讀”[J].考試周刊,2016(32).

[2]張積春,李嘉,趙國軍,魯慧婷.隨班就讀聽障兒童學校適應狀況的研究[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9(01).

[3]教育部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J].現代特殊教育,2020(15).

[4]時聞卓.小學一年級隨班就讀聽障兒童學校適應的個案研究[D].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21.

[5]祝孟洋.沙盤輔導實操指南[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9.

猜你喜歡
聽力障礙同伴交往隨班就讀
論政府在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中的職能
禮貌教育促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發展實踐
普通小學教師對隨班就讀的態度調查
淺議初中英語聽力障礙及訓練策略
兒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養研究
角色游戲在幼兒同伴交往能力培養中的應用
淺析幼兒同伴交往中混齡交往
大學英語聽力障礙調查與消除策略
朝陽市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結果分析
為愛等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