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炭疽防控技術要點

2022-06-20 14:18康淑霞
中國動物保健 2022年6期
關鍵詞:技術要點調查

康淑霞

摘要: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桿菌所致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人畜共患傳染病。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牛羊草食動物最易感染,其次是豬、犬,家禽一般不感染,人類受感染幾率較大,主要是因為接觸受感染的病畜或食用病畜肉類而發生感染。近幾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入必須報告動物疾病類型之一,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疾病。動物急性病例典型癥狀為:出現突然死亡,口鼻、肛門等天然孔流出帶氣泡的黑紅色血液,且凝固不良尸僵不全?!吨腥A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把炭疽列為乙類傳染病。人炭疽主要有三種臨床類型:皮膚炭疽、肺炭疽和腸炭疽。肺炭疽由于死亡率高按甲類傳染病管理。人炭疽以皮膚炭疽最為常見,局部皮膚出現小癤,繼而周邊形成水皰、濃瘡,最后出現壞死、潰瘍并形成特有的黑色焦痂,所以得名炭疽。

關鍵詞:炭疽防控;技術要點;調查

2021年8月9日北京市報告1例來自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來京就診肺炭疽病例,病例有牛、羊及其制品接觸史。同日,《河北省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加強畜間炭疽防控通知》對全省畜間炭疽防控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8月18日為做好畜間炭疽防控工作,河北農業農村廳組織召開全省畜間炭疽防控工作視頻會。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桃城區印發了《關于加強畜間炭疽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就緊急排查、緊急檢測、技術指導、強化檢疫和應急處置等工作做出具體安排。區農業農村局分成3個小組到轄區5個鄉鎮辦督促指導畜間炭疽排查、防控工作,并將《炭疽防控小常識》明白紙發至基層動物防疫站和養殖場戶。累計發放《炭疽防控小常識》明白紙728份、排查養殖場戶684個、牛7,455頭、羊20,562只,未發現異常情況。

1 炭疽的傳播途徑

患病動物和因炭疽死亡的動物尸體及其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飼料都是本病的傳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也具傳染性[1]。炭疽芽孢對環境具有極強耐受性,在惡劣的環境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十年,一些食草動物在吃草的過程中將很有可能攝入炭疽芽孢引發疾病感染,如牛、羊、馬等。通常來講,人是接觸這些已經患上疾病牲畜的毛皮、肉類、血液以及排泄物等受到感染的。當該病癥流行之后,人畜間炭疽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人畜間炭疽的傳播途徑主要有3種:接觸傳播、實物傳播和空氣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指的就是人類皮膚直接接觸病畜毛皮、血肉而感染疾病;實物傳播和空氣飛沫傳播就是人體吸入帶有炭疽芽孢的氣溶膠、塵?;蜻M食染菌肉,可分別發生肺炭疽和腸炭疽。

2 易感動物和易感人群

炭疽屬于一種人畜共患疾病,除了人類具有感染性外,野生動物、家禽等分別有著不同程度的感染性,尤其是一些草食類動物受感染幾率最大。易感人群主要取決于人類與病原體接觸的頻率與程度,某些職業由于與病畜毛皮、排泄物日常接觸較多,所以患病的幾率也較大。感染炭疽的人群多為從事養殖和屠宰牛羊牲畜及販賣相關制品的人群,從事皮毛加工處理職業的人群也可感染炭疽。

3 炭疽防控技術要點

炭疽芽孢桿菌在惡劣的環境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十年,可污染水源、草場和土地,牧場污染后傳染性可持續數十年,對人畜危害大,對我國養殖業和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如何預防炭疽發生,筆者認為應做好五個防控:

3.1 增強民眾安全防范意識,做好全民炭疽預防

民眾在購買肉食類產品時,一定要挑選一些檢疫合格的產品,對于一些來源不明或沒有檢疫合格標識的產品嚴禁購買。杜絕從街頭小販等非正規渠道購買、處理、食用來源不明的畜肉和下水,更不要去分食已知的病死畜肉。在食用前一定要做到煮熟、煮透。

3.2 遠離傳染源

不接觸病原體是預防炭疽的有效手段之一。炭疽的傳染源主要是病死動物。病死動物肉類、毛皮,或患病牲畜排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所污染的物品都是傳染源。遠離生病的草食動物,發現牛、羊等動物突然死亡,不接觸、不宰殺、不食用、不買賣。

3.3 發現炭疽病例及時報告

一旦發現自己或周圍有人出現炭疽的癥狀:皮膚壞死、潰瘍、焦痂和周圍組織廣泛水腫及毒血癥癥狀,應立即報告當地衛生院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并及時就醫。盡量減少與炭疽病例接觸,必要時可做好個人防護。

3.4 避免恐慌,科學應對

炭疽在人和人之間不會像流感或新冠肺炎那樣傳播。接觸健康的牛、羊等動物及其肉類制品是不會感染炭疽的。皮膚炭疽使用青霉素治療,治愈率高。

4 衛生健康部門炭疽防控

4.1 加強宣傳

提高人民群眾對炭疽病預防和控制的認識;要自覺遠離疫源,配合開展處置工作,共同防控疫情。

4.2 炭疽病流行病學調查

做好人炭疽病流行病學調查,及時對相關環境和物品進行消殺和無害化處理,排查隔離密切接觸者。

4.3 做好已患病人員治療

對患者應嚴格隔離,對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孢的消毒方法進行消毒處理。

5 農業農村部門炭疽防控

5.1 加強培訓指導確保全覆蓋

加強對牲畜養殖、經營、屠宰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宣傳教育,普及防控知識,增強自主防范意識,積極營造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5.2 強化疫情排查,加強重點場所巡查,對炭疽老疫區開展全面排查

落實“四早”要求(早發現、早報告、早確診、早處理),建立畜間炭疽排查臺賬,進一步完善動物疫情報告機制。發現疑似炭疽病例后立即隔離病死畜,防止傳染給其他畜群,對污染場地進行徹底消毒。與病畜共同放牧的其他畜群及周邊畜群暫停放養,圈養隔離觀察至少20d。存在風險畜群按獸醫部門要求進行炭疽疫苗免疫接種。

5.3 對病死畜無害化處理工作長抓不懈

督促養殖場做好病死畜無害化處理工作,對病死畜應做到不宰殺、不出售、不食用,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發生洪澇災害后,組織指導及時打撈、收集、無害化處理因洪澇災害死亡畜;做好清洗、消毒工作;加強媒介生物控制和消殺。如懷疑為炭疽疑似病例,還應做到不接觸、不解剖。必須接觸病畜時,應戴乳膠手套、醫用口罩、膠鞋,必要時穿防護服,防止人員感染。堅持炭疽動物尸體火化[2]。

5.4 炭疽疑似病例所在場所正確使用消毒藥

尸體、衣物可用5%甲醛溶液浸泡,圈舍、用具可用20%漂白粉噴灑,死畜污染的場地可用火堿或生石灰類覆蓋。

5.5 按要求落實炭疽免疫

對于最近幾年曾經發生過疫情的鄉鎮要定期進行一次免疫,當疫情來臨時則要對疫情地區以及周邊受威脅地區的所有家畜進行緊急免疫。在老疫區,炭疽防控以預防為主,每年定期對疫區內易感牲畜進行1次免疫接種,對于新疫區應側重疫源地監測和控制工作,連續3年免疫接種,檢測抗體達到保護標準,監測疫源地土壤和水源未檢出炭疽芽孢的3年后可以不再接種疫苗。通常當接種頭數達到畜群總數的70%時,能夠產生有效的保護作用。

5.6 加強部門聯防聯控

強化與衛健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及時通報有關情況。

5.7 強化檢疫監管

嚴格落實動物檢疫制度,嚴厲打擊收購、販賣、運輸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

6 養殖場戶防控措施

6.1 嚴格落實消毒措施

工作人員、外來人員、車輛進入養場必須消毒并嚴格控制易感動物進入養殖場。

6.2 嚴格進行飼料管理

嚴禁從疫區引進動物或購買飼料,對新引進的動物,必須進行兩周以上的隔離飼養,確認健康再混群飼養。

6.3 熟知動物炭疽病臨床癥狀

牛羊被感染后多表現為急性病癥,數小時后急性死亡,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為炭疽臨床特征。

6.4 發現炭疽病癥狀及時上報

發現牛羊等牲畜突然死亡同時呈現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等炭疽臨床特征,立即向當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對將病死或發病動物進行隔離,限制其移動,禁止解剖,并及時上報當地獸醫部門[3]。

6.5 嚴格落實病死畜無害化處理工作

對病死畜應做到不宰殺、不出售、不食用,不轉運,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病死畜應及時收集到有資質的無害化處理場集中處理,不能就地深埋。養殖場戶不能因為貪圖小利,私自宰殺出售患病牛羊。

7 對相關從業者人員防護措施

7.1 做好個人防護

相關從業工作者(屠宰場、畜產品及皮張加工企業工作人員、動物檢疫檢驗人員、實驗室診斷及飼養場人員、參與疫情處理的有關人員)做好自我防護,工作時穿戴好工作服、應穿防護服、戴好口罩、手套,工作后要洗手,有皮膚破傷時應立即涂抹2%~5%的碘酒。

7.2 及時接種疫苗

炭疽疫情發生時,病畜間接觸者及疫點周圍高危人群進行炭疽疫苗應急接種。預防接種使用“人用皮上劃痕炭疽減毒活疫苗”,接種后2d可產生免疫力,可維持1年。

8 總結

肺炭疽死亡率可達90%以上,多為原發性,發病急,初期呈感冒癥狀,癥狀緩解后又突然發病,病情大多危重,若不及時診斷與搶救,常在急性癥狀出現后1~2d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腸炭疽可表現為急性腸炎型或急腹癥型,如不及時治療,??蓪е滤劳?。筆者針對炭疽特點、傳播途徑、易感動物易感人群、汛期高發,提出“五個防控”建議:全民防控、衛生健康部門防控、農業農村部門防控、養殖場戶防控、相關從業者防控。

參考文獻:

[1] 張憲強.家畜炭疽病及其防控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30(3):73.

[2] 于軍濤,車文寶.家畜炭疽病的綜合診斷及防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1(2):61.

[3] 孫秀娟.淺談炭疽病[J].吉林畜牧獸醫,2021,42(12):117+119.

猜你喜歡
技術要點調查
試論數字電視硬盤播出系統的技術要點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天臺縣城區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