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在高校學生癔癥中的應用研究

2022-06-24 23:30周珍伶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2期
關鍵詞:癔癥心理護理高校學生

摘要:目的 探討對患有癔癥的高校學生實施心理護理的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自2020年-2021年我院收治的40例高校癔癥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對其實施的護理措施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分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平均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患有癔癥的高校學生實施心理護理,可明顯改善其癔癥癥狀,改善其不良情緒,同時能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心理護理;高校學生;癔癥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前言

癔癥是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疾病。發病后,患者會出現身份、意識、知覺、記憶與現實情況的分離,會出現身份識別障礙,以及自我認同障礙、記憶障礙等[1]。臨床表現主要是行為紊亂、短暫的幻覺妄想,以及人格解體等。癔癥導致的軀體癥狀多見于運動障礙,比如一側肢體偏癱、起立不能,不能言語等[2,3]。一般情況下,需要進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預后較好,服藥治療以后很少再出現幻覺、妄想問題。研究發現,在實施有效治療措施的同時,加強護理干預,可提高治療效果?;诖?,本文將探討對患有癔癥的高校學生實施心理護理對改善患者癔癥癥狀以及心理狀態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021年我院收治的40例高校癔癥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對其實施的護理措施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20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7:13,分別為7例與13例,患者年齡在18~28歲,平均(22.35±2.41)歲,首次發病8例,第二次發病7例,第三次及以上發病5例。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3:7,分別為6例與14例,患者年齡在18~28歲,平均(22.95±2.65)歲,首次發病9例,第二次發病7例,第三次及以上發病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精神系統體格檢查、分離體驗量表、人格解體量表等檢查后確診為癔癥;2、所有患者均為我校學生;3、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此次研究的具體內容,并獲得他們的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由于不可控因素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如下:安排2名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監管,對于存在情感爆發與癔癥癥狀較嚴重的患者,需要加強看護,避免發生自傷、走失等情況;為患者安排單獨的病房,病房內需保持安靜、舒適,避免大聲喧嘩,避免在患者面前談論病情的輕重;告知患者家屬不宜過多探視患者,避免加重其心理負擔;遵醫囑使用安慰劑,在使用前與患者進行交流,使其了解積極配合治療對疾病恢復的積極作用;需要保證患者的正常休息與睡眠,給予其充足的營養與水分,并鼓勵患者積極進行鍛煉。

1.2.2 心理護理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具體如下:

1.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交流的時候,需面帶微笑,語氣溫和。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對患者的家庭情況、社交情況、喜好、發病原因以及心理狀況進行全面了解。通過交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取得其信任。并從交流中分析患者的發病原因,依據其具體情況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2、針對患者的疾病恢復情況、臨床癥狀等實施暗示性心理護理,如強調患者主治醫生的經驗和知名度,或暗示患者的治療效果好等。同時鼓勵患者學會釋放、表達負面情緒,指導期正確看待及處理應激事件,糾正其對自身與所處環境錯誤認知。3、患者出現情緒爆發時,護理人員應及時讓無關人員離開現場,避免由于圍觀對患者的情緒波動造成影響。同時,應避免對于患者的過度關心,從而避免患者癥狀的進一步強化。4、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同時避免在患者面前爭吵,以免對患者造成刺激,指導家屬簡單的心理溝通方法,出院后依然可以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5、對于即將出院的患者,指導其出院后需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培養樂觀的性格,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或外出旅游以放松心情;學會正確對待挫折,控制自己的情緒,以防癔癥再次發作。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癥狀改善情況,采用癥狀自評量表 (SCL-90)對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價,包括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癥狀、焦慮、抑郁、偏執、敵對、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睡眠、飲食等)9個因子,均采用5級評分制。SCL-90的統計指標主要為兩項,即總分和因子分??偡郑?0個項目單項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嚴重程度。因子分=于組成某一因子的各項總分/組成某一因子的項目數。當個體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時,即超出正常均分,則個體在該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2.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癔癥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分,調查表內容包括:入院護理、醫囑執行、病情觀察、尊重照護、健康指導五各項目,各項分值為20分,調查表總分為100分,分值與護理滿意度成正比,即分值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數據統計的方式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 (%)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癥狀改善情況

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癥狀、焦慮、抑郁、偏執、敵對、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的因子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平均分為(95.20±3.04)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平均分為(90.80±4.51)分,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更高(t=3.618,P=0.001)。

3 結論

癔癥曾經在診斷標準里稱為分離轉換性障礙,在目前新的診斷標準中又分成分離性障礙和轉換性障礙。癔癥主要表現形式有轉換癥狀、解離癥狀,轉換癥狀就是指心理矛盾沖突轉換成臨床上無法解釋的軀體癥狀,比如癔病癱、抽搐、不可解釋的感覺缺失等;解離癥狀,也就是分離性癥狀,包括分離性遺忘、漫游、人格轉換附體癥狀等[4,5]。調查發現,學生發生癔癥可能與其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社會文化等因素有關?,F在高校校園內獨生子女的比例較高,家長對獨生子女過于嬌慣,加上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家長、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往往忽視了對學生性格、品質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指導與培養,導致一些學生在性格、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遇到挫折、困難后,不能很好地處理和面對,易出現敏感、偏執、暴躁情緒。

學生患上癔癥后,會降低其學習質量與生活質量,因此需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對疾病預后有幫助。治療手段中包括催眠暗示治療、行為矯正治療,還有在患者情緒暴發時給予鎮靜作用藥物,目的是及時阻止發作,使其不要形成慢性化過程,不要形成疾病表現的慢性模式。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僅僅實施治療與常規護理對消除患者幻想、恐懼等心理障礙效果不佳。研究發現,通過加強心理護理,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減輕其心理壓力,進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癔癥癥狀[6]。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癥狀、焦慮、抑郁、偏執、敵對、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的因子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患有癔癥的高校學生實施心理護理,可明顯改善其癔癥癥狀,改善其不良情緒?;颊呷朐汉?,責任護士對其疾病進展、家庭情況等基本信息進行了解,并通過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特點、喜好等,分析患者發病的原因,綜合各類信息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保證了后續護理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建立對疾病的良好認知,可提高其依從性,進而提高護理效果[7]。同時,還注重對家屬的心理護理,指導家屬簡單的心理溝通方法,告知其需多鼓勵、陪伴患者,對促進患者恢復,防止疾病復發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滿意度平均分為(95.20±3.04)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平均分為(90.80±4.51)分(P<0.05),說明,對患有癔癥的高校學生實施心理護理,可提高護理滿意度。在對癔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遵守“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給予患者關心與愛護,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獲得了患者認可與信任,促進了友好的護患關系,對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有促進作用[8]。

綜上所述,對患有癔癥的高校學生實施心理護理,可明顯改善其癔癥癥狀,改善其不良情緒,同時能提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胡書鳳,馮金星,陳秀珍,等.穴位按摩結合局部針刺治療急診癔癥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20,29(07):1252-1254.

[2]喬戰科,宋艷芳.劉向哲教授運用針刺聯合心理暗示治療癔癥性意識障礙經驗[J].中醫研究,2020,33(03):45-47.

[3]劉艷霞.穴位按摩結合護理干預對急診癔癥患者心理狀態、癥狀及疾病認知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06):1116-1117.

[4]董俊嬋,王梅英,張彥敏,等.心理干預在癔癥患者急診治療中的應用及對不良情緒的影響[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20,41(03):339-342.

[5]鐘煒.穴位按摩護理干預對急診癔癥患者臨床癥狀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05):277-278.

[6]任紅梅.暗示性心理護理對癔癥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0):101.

[7]鄧慧.心理護理對高校學生癔癥的應用價值研究[J].名醫,2021(16):105-106.

[8]郭柳,胡菲,張順娣,等.結合病因的心理護理干預在青春期女性癔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07):47-49.

作者簡介:周珍伶(1987-08),女,壯族,廣西南寧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護理工作

猜你喜歡
癔癥心理護理高校學生
高校學生體質健康與體育鍛煉、飲食習慣、BMI的關系
運動APP助推高校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成效研究
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百年黨史”學習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研究
一場聚會引發的癔癥
詩癔癥
基于三元交互理論的高校學生創業風險控制策略研究
“瘋病”不是“鬼神附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