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下學期幼兒社會交往問題的個案分析

2022-06-25 10:54張旺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1期
關鍵詞:寧寧花花小朋友

張旺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當然,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孩子。每個孩子生而不同,他們有著不同的身體狀態和基因;他們成長在不同家庭環境里;社會環境對他們產生著不同的影響……這些情況使得孩子們顯現出各種不同的狀態,在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孩子們成長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及時地給予他們幫助,引導他們向著更好的方向生長是教師的責任。孩子是發展中的個體,他們可以通過幼兒園、家長和社會的幫助調整自己的行為,以更好地適應社會。

筆者接手一個即將畢業的大班,這是他們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學期。下面是通過筆者對寧寧半年的觀察與分析,以及采取一系列的輔導策略來展開研究和敘述。

一、幼兒背景

寧寧,五歲,性格敏感脆弱,喜好剪紙、折紙等手工活動。主要由父母、外婆撫養,家里還有一個兩歲的弟弟。父母工作較忙,平時由外婆接送。每次接寧寧時外婆會提前準備零食或者給寧寧買零食;在家里偶爾對寧寧大聲吼叫、責罵;寧寧媽媽經常閱讀育兒書籍或文章,學習育兒經驗,對寧寧的飲食、習慣要求嚴格;寧寧爸爸參與孩子們教育的時間和機會較少,經常和寧寧媽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產生分歧,認為寧寧媽媽看了很多理論知識但真正教育孩子的時候方法不當;很珍惜每一次和孩子的相處時光。

寧寧在小班和中班的教師都相繼離職或者調班,從寧寧生活教師的描述了解到,寧寧小班分離焦慮嚴重,經常大哭,尤其是午休時間,大哭大鬧時間較多,經常與教師傾訴說家里人毆打或者謾罵自己,無法自主入睡。

二、問題概述

(一)攻擊性行為

主要表現在寧寧與花花之間,根據了解得知寧寧在小班的時候喜歡與班級另一幼兒花花游戲,但兩個小朋友在一起游玩之后,出現了做事拖沓、不跟隨集體的表現。班級教師通過與家長交流中得知花花家長希望教師引導花花與其他小朋友進行游戲,有意識地隔開兩個小朋友。兩個孩子不在一起游戲的時候會明顯執行力更強。在這個學期中,教師注意到兩個孩子偶爾會有相互抵觸的語言出現,甚至在偶爾的爭論過后,寧寧表現出很不服氣的神色并用手抓花花;有時追著花花和另一個小朋友;當教師詢問原因時,寧寧會大哭告訴教師,花花罵她是“傻瓜”,花花說她壞話等。此類事件在開學初期發生次數較多。

(二)不合群行為

在平時的活動中,寧寧經常一個人玩耍。在班級里她自己說“她沒有朋友”,當教師或者其他小朋友邀請她一起游戲時,她自己會繼續自己的活動對大家的邀請不予理睬。例如當我們在一起玩體育游戲的時候,她自己一個人坐在旁邊看或者自己去玩其他的游戲器材,拒絕參加集體活動。

(三)無集體意識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寧寧都表現出不愿跟隨集體的表現,例如:每到吃飯時間,小朋友們開始取餐時,寧寧就一個人去美工區進行手工活動;中午午休小朋友們跟隨教師一起散步運動的時候,她更喜歡在隊伍的最后面跑來跑去或者直接回班里的美工區進行手工活動;午休大家都安靜下來的時候,她一個人會發出吸引其他小朋友關注的聲響。

三、成因分析

(一)缺少父母的關愛

寧寧上幼兒園的時間正是寧寧媽媽懷孕的時,在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寧寧媽媽較關注寧寧在學校的表現。寧寧爸爸平時工作較忙碌,很少與教師交流寧寧的情況。從寧寧的口中也沒聽到她談及自己的爸爸。在弟弟出生之后,寧寧得到家人的關注逐漸減少。教師在與寧寧家長交流寧寧在幼兒園的表現以及希望家庭能夠予以引導時,寧寧家長都無精力制定策略引導孩子。在教育重心轉移之后,寧寧感受到的關愛也隨之越來越少。

(二)缺少與同齡人交往

教師在與寧寧媽媽交流的時候了解到,孩子從小到現在從未在自己小區與其他小朋友進行過游戲,基本都是在自己家里玩,主要交流溝通的對象是大人,還有自己的弟弟。所以寧寧媽媽不知道寧寧在與同齡人交往的時候表現如何,更加沒有機會在具體的情景中引導孩子如何與小朋友交往。

(三)祖輩包辦

當寧寧爸媽平時工作較忙碌無暇顧及寧寧的成長時,寧寧外婆在做完家務勞動后,更多的是用最快捷的方式照顧寧寧。如何吃飯時會喂飯,穿衣褲時直接幫忙穿好。擔心孩子放學會餓,在接寧寧的時候會備上一些小零食,或者當寧寧有需求的時候,外婆會盡量滿足寧寧的需求。

四、輔導策略

(一)重視家庭教育

1.高質量陪伴

寧寧的父母每天盡量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可以進行一些談心聊天、親子閱讀或者一起玩的游戲活動,讓寧寧重新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父母也可以與寧寧敞開心扉進行談話,講述自己兼顧家庭與工作的難處,請寧寧做爸爸媽媽的小助手,一起協助管理好家庭還有照顧好弟弟。賦予孩子家庭小主人公的角色,和父母一同肩負照顧家庭的責任。理解孩子的行為,發現孩子的行為問題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

2.增加與同齡人交往

寧寧家人要多帶寧寧與同齡幼兒交往,不管是班級同伴還是小區鄰居,鼓勵寧寧大膽與他們交朋友,在放學后的時間一起游戲和學習。寧寧家人則可適時地進行觀察和引導,及時鞏固有效的交往策略和糾正不當的語言和行為。

3.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寧寧在生活環境中表現得不自信,經常在穿褲子或者穿鞋子的時候會坐很久。平時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服務自我的能力增強之后,孩子將有更多的精力去服務和幫助班級的小伙伴,從而增加交往機會,幫助她更快適應到集體的生活中。

(二)建立信任與合作

1.建立同伴信任

寧寧與孩子們的相處中,展現出來不懂如何與小朋友交往,以自我為中心。比如遇到發生矛盾沖突的時候,只考慮到了自己的想法,沒有理解其他孩子的想法,不懂換位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采取多關注觀察她與小朋友之間的交流溝通行為,及時肯定她的社交方式,對不合適的行為或者語言及時予以引導。讓她理解小朋友們都是愿意與她交朋友;及時在班里分享寧寧與小朋友友好交往的事跡,建立她在小朋友心中的正面形象。

2.建立師生信任

在寧寧心中,教師的評價對她來說異常重要,會不知不覺影響她在班級中的行為表現。班級教師應重新認識和了解她,關注、鼓勵她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平時遇到她和其他小朋友之間有矛盾、或者表現出不能跟隨集體、或者影響其他小朋友的時候,教師應該蹲下來認真了解和傾聽她的想法,及時地了解她內心的感受。在每一次耐心、細心地了解她之后,她可以感覺到教師對她的信任和愛,同樣,她也會信任教師和跟隨教師。

3.建立家校密切合作

根據老師們的講述,在寧寧小班的時候,寧寧媽媽不太擅長與班級教師溝通,表現得比較焦慮急躁。在這一學期中,班級教師將加強與寧寧父母的溝通,如家長會與寧寧爸爸了解孩子情況,傾聽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等。在學期中,如遇到孩子集體適應中的問題或者細小的進步都與寧寧家長積極地分享。寧寧在家中的進步表現也要求寧寧父母積極發送視頻或者文字進行分享,在班級里進行視頻記錄打卡等。

(三)樹立規則意識

1.制定班級常規

制定詳細清楚的班級常規以及班級公約,和每一個孩子清楚地了解不同環節的行為規范。對班級孩子一視同仁,共同遵守班級規則。如出現不遵守規則的情況,可共同討論可以從哪一個方面進步維護班級規則。孩子們討論出:自己要認真;小朋友相互提醒幫助;自己畫一些圖案作為標識,老師幫忙等。

2.制定家庭生活計劃

和家長一起制定孩子在家的行為規范和生活計劃,讓孩子在有規律有要求的環境中學會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例如:放學回家之后分享幼兒園的生活趣事;在睡覺前檢查準備好第二天使用的物品;及時完成老師交給的小任務等。

3.實施效果

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以及老師們的通力合作和干預下,在這一學期后,孩子身上很多行為得到了改善和進步。比如:由一到孩子們吃飯的時候就離開座位到能夠在座位上坐定安靜吃飯,并積極完成值日生工作;由中午的大聲吵鬧影響小朋友們休息到能夠在午休開始后的10-20分鐘內入睡;由與小朋友發生爭執到能夠學會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會自我理性思考;孩子在班級里的行為越來越積極,經常作為老師的貼心小幫手或者小朋友學習的小榜樣。在她身上,看到了孩子發展的無限潛力。

五、反思與建議

我所觀察的寧寧只是這個班級中的一個孩子,其他的孩子在班級中也相應得到了教師的關注和指導,從教師對待寧寧的教育策略中學會觀察和思考自己的行為。筆者在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就聽聞這個班級的孩子比較活潑好動,在真正接手之后,發現孩子們的常規以及行為規范比較模糊,以至于孩子們在這個集體中找不到合適的行為標準,行為相對會比較令教師頭疼,在進行了班級診斷之后,在各個環節進行相應的調整,對孩子們的行為予以肯定或引導,發現孩子們有了很大的進步。

對于我們一線教師而言,甚至班級常規與家長工作等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對于新接班的我們挑戰更大,要重新認識一班孩子和家長,家長和孩子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新的教師等等。但是,不管遇到怎么樣的孩子,首先積極地與家長溝通和用心地對待孩子,然后多搜索相應的經驗和文獻幫助解決問題,最后孩子、家長以及老師一定會有所收獲。

祝福寧寧在未來的學習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歡
寧寧花花小朋友
書法家 韓寧寧
五行真經
五行真經(17)
花花小包
花花歷險記
花花歷險記
找茬兒
海邊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