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視域下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探索與實踐

2022-06-26 11:15張靜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彩陶欣賞課小學美術

張靜

摘要:“欣賞.評述”是義務教育美術課程的學習領域之一。根據小學美術的學科特點,明確美術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同時,將學習內容具有聯系和遞進關系的課程加以學習。在教授欣賞課中存在滿堂灌,學生被動學,一定程度上導致欣賞課教學不僅僅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應該深入的了解作品,不僅需要對作品的持續關注,獲得駐留感,也需要增加美術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關鍵詞: 小學美術;彩陶;信息技術;欣賞課

一、在思考中發現美術欣賞課的現狀

“欣賞·評述”是小學美術學習的重要領域,小學美術課程有兩個學習活動,一個創作活動,一個欣賞活動。這兩個領域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一)理念舊,程式化

很多教師認為欣賞課難上,一方面他們覺得上好欣賞課需要很大的知識儲備量,另一方面教師上課主要還是以教為主,不管上什么欣賞課,都把重心放在“我怎么教”方面。

(二)滿堂灌,被動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和組織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但是據筆者調研發現,在欣賞課中較常見的是“滿堂灌”的現象,教師內容介紹的很充分,但是學生被動在接收知識與技能,未能做到以生為本。

(三)拿來派,少深入

在欣賞課教學中較多的使用教材上的圖片,很少與地方文化資源相結合,很多都是淺淺帶過,只顧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給予很少的考慮。

(四)表達弱,少操作

教師沒有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欣賞課培養的能力之一。在課堂中學生幾乎沒有表達的機會。較少關注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真切的感受。

二、在課標解讀中尋求美術欣賞課發展空間

(一)從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尋找可發展空間

美術教師的教學理念決定了教學行為,而教學行為對課程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沒有以面向全體學生,并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要動力,全面滲透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只關注教,不關注學。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下,教師要有先行意識,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素養能力,才能更好的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自主學習能力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欣賞課中,不僅要努力傳播美術文化,還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二)從美術課程的性質中尋找可發展的空間

美術課程強調愉悅性,鼓勵教師將欣賞課變成一件有趣的活動,逐漸擺脫以教為主的學習方式,要學會自主探究學習。例如,開放型和探究型的課堂教學設計,需要學生自主探究而獲得相應的結論觀點,并且需要分析說明觀點;在小學美術中學生可以基于某一課堂作品成果,生成相關的問題,尋找創作過程及方法,并學會舉一反三的應用實踐等。

三、在探索中尋找美術欣賞課教學的策略

雖說美術欣賞課創新教學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要迎難而上,攻破其難點。只要我們秉著“不是走過場,而在于走心”的理念,從學生的水平差異結合學習興趣來實施教學內容,對教學進行創新設計,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

筆者將實踐中積累的策略如下:

(一)線上展廳,創新教學手段

在《中國彩陶》這一課中,筆者沒有直接切入作品進行欣賞,而是通過下面這幾步層層推進的:第一創設情境,讓每個學生隨意的問,激發興趣。第二,從同學之間交流,并完成小填空,交流并歸納產生的問題。第三,帶著興趣學生觀看甘肅省博物館的線上展覽(圖二),了解了彩陶的起源和發展。在甘肅博物館的彩陶館線上,學生運用VR全角度觀看博物館內的彩陶藏品。

(二)陶器守護,提升教學廣度

了解中國彩陶的代表作品后,學生在iPad菜單欄上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陶藝作品,當其守護員,并簽下協議。引導學生從美術語言角度分析作品,了解彩陶的造型、構圖、色彩等特點。在實施這個環節中,筆者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和活動展開。

例如:以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進行紋飾對比,學生發現,馬家窯文化彩陶是彩陶的鼎盛時期,紋飾上不再是動植物為主,也不僅僅滿足認人類日常生活所需,而是紋飾上主要以神明,怪物為主,用于墓葬為主。

(三)微課驅動,拓寬教學深度

任務主要探究作品的含義,探討藝術家主要想表達的主要信息。作品中傳達了怎么樣的感情。筆者播放彩陶漫畫故事微課(圖四),學生也設立自己特制的任務圖,開展主動探究性學習 ,使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靈活自由的進行實踐。

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的興趣點和著眼點都不同,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探究中。學習過程顯得更靈活、更有活力,反而對學生積極主動實踐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全真創作,彰顯教學差異

筆者在示范環節運用APP(圖5)進行模擬示范制作陶器,有拉胚,上色,燒制,最后的成品展示。學生逼真的感受制陶過程。教師發給學生學習單,并說明實踐內容以及具體要求。

評價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的部分,綜合來判斷作品優劣。作為“質量檢查員”起著重要的把關作用。讓學生對他人彩陶作品進行作品評價,其次對自己創作的作品進行自評與互評,最后教師的評價。教師在示范環節出示彩陶紋樣元素制作衍生品(圖6),欣賞不同形式的彩陶作品在現代的運用。

進紅包里,學生自己選擇,激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將自己的課堂作業與同學進行替換并欣賞(圖七);這個平臺要比校園內的更具刺激性,孩子的心理更渴望讓他周圍熟悉的人進行評價欣賞,所以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教師還利用教室、網絡等平臺展示學生的作品(圖八),最終通過各種平臺的展示使學生對欣賞課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小學美術欣賞課探究的總結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不僅僅喚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學中也注重了課程的綜合性。據筆者調查在參與開放式欣賞課程后,學生在生活中有藝術活動,也會積極探索其中的知識背景和人文涵養,更有了接納新事物的開放心態,同時還要有解讀與參與藝術的積極性。這正是我們關注的教學實效,讓學生了解了學習美術的意義,觸動學生的情緒,再與她們所學的內容喚起它們內心的情感。

參考文獻:

[1]尹少淳.《談美術教育》[M].北京:人們美術出版社,2014.4

[2]張卓玉《構建教育新模式》[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5

[3]駱建鈞.《美術教育36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4

[4]鹿雅賢.民間美術欣賞課中增強現實應用的設計探索[D],2017.6

[5]徐文英.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有效教學策略探究[D],2017.6

猜你喜歡
彩陶欣賞課小學美術
回顧與反思:界首彩陶的歷史源流與傳承現狀
彩陶繪畫·鸛魚石斧圖
彩陶·遠古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美術欣賞課
探討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
美育視角下的高中音樂欣賞課堂建構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