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研究

2022-06-26 12:25張曉杰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整體教材課文

張曉杰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語文教材的編排和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革和完善,特別是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已由原來的傳統單元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圍繞主題開展的單元整合模式。這不僅符合新課標對語文教學改革的要求,同時也符合語文核心要義的邏輯聯系。通過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能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傳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形成邏輯思維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不斷推進,相比傳統的教材,新的小學語文教材在編排上更加注重了單元之間的聯系,形成了主題式單元整體編排思路,這有利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發掘單元系統內課文間的內在聯系,把握重難點,以單元為整體進行針對性地教學以及達到教學目標。

一、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與傳統單元式教學的比較

(一)傳統單元式教學的優劣

傳統的語文教學,以當前的課文為授課中心,習慣于分單篇進行教學,試圖讓學生面面俱到地掌握知識。但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忽視了單元教學的整體性,使單課程教學與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聯系疏松,可能導致內容與目標脫節,學生的思維習慣、掌握的知識面也在單課程中不能擴展,甚至學生學習結束了還未發現整個單元之間的邏輯,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傳統的單元教學方式過多關注了課文本身,在課本背景、素材挖掘、知識面延伸等方面有所欠缺。再次,傳統單元式教學輕視了課堂教學與綜合實踐探究的結合,沒能讓學生從更深層次理解課本知識??傮w來說,傳統語文教學讓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學習視野,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被壓抑,整個課堂教學也失去了應有的生命力,教學效率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勢必不能達到理想狀態。

(二)整體的單元式教學的優勢

目前的語文教學編排使每個單元都有固定的主題,且課文之間聯系也比較密切。這種語文主題式單元教學的優勢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把握,實現學生對整個單元、整本教材進行系統掌握;另一方面,主題式單元教學能讓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文本的學習;第三,語文本就是與生活緊密相聯的學科,教師可以利用主題式單元教學鮮明的主題、統籌的思維,將學生語文學習的主題延伸到課堂之外,從而讓學生的學與他們的實際生活進行結合,提升他們的道德、實踐能力及語文核心素養。

二、小學語文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從單元主題出發,探討課文之間的聯系,熟練掌握教材內容

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以其系統的教學思維,站在大課堂教學觀的立場上,以單元主題為抓手,整體思考、整體設計、整體認知、整體運用,從而讓課文發揮最大的整合作用。

以 2019部編版五四制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材主題“戰爭”為例,教學目標為通過抗戰時期不同人物的革命故事來體現戰爭的殘酷,教育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從而提升學生愛國情懷和語文核心素養。本單元共組織了四篇描寫戰爭人物感人事跡的文章,從不同時期、不同事跡、不同角色表現一個共同主題:戰爭殘酷,和平不易,為了和平的生活不惜犧牲自我的革命精神。具體教學過程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首先,引入主題,確定目標。教師在開始本單元的教學之前,通過情景設置、問題提問等導入教學,比如問學生“今年是我們偉大祖國建國70周年,我們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需要感激哪些人?”教師還可以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播放本單元革命志士的視頻短片來營造開場氣氛。當學生基本了解本單元的主題后,教師就可以對本單元的大致情況進行講解,確立教學目標。

其次,通讀文章,深化主題。教師通過提問、觀看影像資料、概括講解等方式,讓學生初步掌握本單元的主題和基本內容,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就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深化對主題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本單元的文章題目入手,通過題目想象文章是如何開展的,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在本單元主題的指引下通讀每一篇文章,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后,比較和自身通過題目想象的文章之間的差距。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對本單元的課文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課文的精講、精讀奠定基礎,體現出了主題式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另一方面在發揮學生自主研究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快速閱讀、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讓學生在文章中找出重點、難點和表現文章主題、單元主題的字詞句等,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

最后,組織單元活動,拓展延伸。語文教學本就是豐富多彩的,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載體拓展延伸課堂教學的素材。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圍繞單元主題進行學后感的寫作或演講比賽活動。在戰爭這一單元中,教師可以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帶領學生觀看建黨、抗戰時期、建國后的發展等影片或開展一次以“傳承革命精神,為祖國建設而奮斗”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接觸更多和主題相關的內容,從外部素材中增加對課文的理解深度。

(二)從生活實踐出發,探討課文與實踐的聯系,加深對教材內容的掌握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一直倡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曾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倍Z文本就是與生活緊密相聯的學科,語文教學也要遵循理論到生活再到理論的循環,為此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日常生活講解文章主題。

首先,從生活實際出發,將單元主題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相互融合。比如在講解毅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舉出實例來表達自己對堅持的認識,學生可能講述父母、兄弟姐妹的實際案例來闡釋自身對毅力的感受。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上臺分享,并讓全體學生根據同學的分享拓展毅力的含義。通過這種形式,實現理論知識向實際生活的轉移,加深對單元主題的理解。

其次,組織系列生活實踐,對單元主題進行深化、升華。比如,在講解革命先烈的文章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烈士紀念館、抗戰根據地等,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志愿服務,讓學生將學到的精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在生活中深化、升華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三、結論

總之,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基本完成了課堂導入、課堂教學、生活結合、生活實踐等基本環節,讓學生在養成整體思維的同時增加生活的認知,從而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文萍.小學語文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策略探析[J].讀與寫(上,下旬),2021,018(006):113-114

[2]王杜鵑.小學語文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J].讀與寫(教師),2021,000(005):P.1-1

猜你喜歡
整體教材課文
教材精讀
關注整體化繁為簡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十二星座5月整體運程
如何選擇整體法與隔離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