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經典,世紀回眸

2022-06-26 06:40胡香鳳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古典主義西方聲樂

胡香鳳

摘要:通過對圣詠和誦經、游吟詩人歌曲和吟詩、受難曲以及清唱劇和敘事、藝術歌曲和抒情、朗誦唱以及純粹音調實驗和構型等具體個例的敘述,表明音樂形式含量的增長是導致西方聲樂體裁歷史演變的一個關鍵因素。本文從西方聲樂歷史出發,以中世紀到巴洛克再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的順序出發,從中了解西方聲樂學派的風格和改變。

關鍵詞:西方;聲樂;古典主義

西方音樂發展至今的數千年歷史中,聲樂體裁的種類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這些體裁絕非無序的排列,勾勒其歷史演變軌跡之時,可以發現其問的規律性,即形式含量的增長??梢哉f,相關形式含量的增長,是導致西方聲樂體裁歷史演變的關鍵因素。西方音樂在體裁上呈現的基本輪廓是:早期聲樂體裁占主導,中期聲樂、器樂體裁相對平衡,后期器樂體裁占主導。

一、西方中世紀聲樂到巴洛克歌劇

14到16世紀被作是歐洲音樂歷史上的文藝復興時期,這一時期,人們意識到“人”的重要性,提倡解放人性,崇尚古希臘古羅馬的文明。聲樂發展在這一時期也有質的飛躍,它終于突破了單聲部歌唱,出現了四聲部合唱,聲樂體系初步完成,各地普遍建立歌唱學校,聲樂教師也作為一種獨立職業存在,童聲手、假聲歌手、女歌手同時存在,打破了中世紀禁止女人歌唱的束縛。從1600年開始,西方音樂進入了巴洛克時期。這一年,隨著意大利作曲家佩里的《優麗狄茜》問世,歌劇誕生了。佩里和同時期的卡契尼、蒙特威爾第等作曲家在歌劇創作中還仿造古希臘的悲劇朗誦調創作出宣敘調,這種宣敘調與歌詞內容、情緒起伏、聲調變化緊密結合,這樣歌劇中不僅具有詠嘆調、合唱、重唱,還有了宣敘調,這樣歌劇的創作模式基本固定。為了使宣敘調的演唱也能像古希臘悲劇的表演一樣在廣場上演出,他們就力圖尋找一種既能清晰真切的咬字又能致遠的聲音音質,這樣的音質需要深厚的呼吸支持和豐滿明亮的共鳴,于是這時期的歌唱家在前人的經驗上形成了美聲唱法。美聲,也就是意大利語說的“Bel canto”,就詞直譯為美妙的歌唱,它不僅是一種發聲或者歌唱方法,而且是一種歌唱的風格和流派,是歌劇的產物,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產物。這時期涌現了一批著名的聲樂教師:波波拉是最著名的閹人歌唱家卡法雷利的老師,波波拉的教學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它著名的單頁練習被后世奉為聲樂教學金典;托西著有《古代及近代歌唱家的觀點及關于花腔演唱的見解》,他非常注重學生的歌唱狀態和全面的修養,并強調歌唱要有放松的口型,強調帶著微笑的,露著上齒的狀態歌唱。曼奇尼著有《近代花腔演唱的若干實用意見》,他認為人聲聲區只有兩個,即胸聲區和頭聲區,而托西認為認生聲區除了這兩個還有一個假聲區。貝拉爾是法國的歌劇歌唱家和聲樂教師,他的論著《歌唱藝術》較早的談到了胸腹式呼吸方法,書中明確談到“應當挺起和擴張胸下部,好像腹部四周都鼓了起來”。他的闡述是聲樂藝術的一個很大的進步,他的這一看法直到一百年以后,才被普遍接納和認可。

二、西方古典主義聲樂

在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和歌唱家延續著很多晚期巴洛克的傳統。但是,古典主義時期的社會環境及藝術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宮廷贊助體制逐漸被以新興中產階級為主要受眾的專業化商業演出所取代。專業的音樂演出不再局限于貴族的私人領域,逐漸進入公共場合。面對這些變化,作曲家需要發展出新的風格,作曲家與歌者之間也需要建立新的互動關系來適應新的環境。在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開始使用更加詳細和完整的記譜方式。隨著記譜方式日趨詳盡,作曲家開始嘗試在樂譜上做出更多具體的演唱指示,以確保對音樂做出恰當的解釋。同時,隨著印刷業的發展,公共出版的樂譜逐漸取代了手稿。許多古典主義時期聲樂作品樂譜的現代版本也都是以19世紀的版本為基礎的,正如前述,我們還是要以存疑和甄別的態度去審視這些經編輯之手的版本,以便識別作曲家的本意和編輯的建議之間的差異。如果具備條件,作曲家手稿的副本就成為最佳的答案。在18世紀后期,大多數演出使用的伴奏樂器還是大鍵琴,但是在一些交響樂及歌劇的演出中已經出現了鋼琴。到了1780年左右,大鍵琴雖然還在繼續使用,但主要負責低音部,鋼琴成為主要的鍵盤樂器。鋼琴的音量及其力度變化等優點給作曲家帶來了新的創作靈感。因此,可以說鋼琴的發展對古典主義時期的聲樂演唱風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歌者在現代樂器的伴奏下演唱古典時期的作品時,要考慮到音色、音量以及聲音的緊張度等問題,需要一種明亮、放松的音色,以及清晰的分句,與比聲音更加洪亮和持續的現代樂器達到良好的配合。同時,歌者也可以借鑒古典時期器樂演奏的風格來研究古典時期聲樂演唱風格。

參考文獻:

[1]王真. 浪漫主義時期聲樂套曲的文化闡釋[J]. 中國音樂學,2007(4):124-127. DOI:10.3969/j.issn.1003-0042.2007.04.023.

[2]王亞妮. 古典主義時期聲樂藝術反映出的情感論音樂美學特征研究[D]. 云南藝術學院,2011.

[3]李珂. 西方中世紀宗教與世俗二元文化影響下的聲樂現象解析[J]. 理論與現代化,2015(1):94-99. DOI:10.3969/j.issn.1003-1502.2015.01.016.

[4]彭娟. 論巴洛克與浪漫時期西方音樂宗教觀的變遷——以聲樂與器樂領域的變遷為例[J]. 長治學院學報,2019,36(5):83-85. DOI:10.3969/j.issn.1673-2014.2019.05.022.

猜你喜歡
古典主義西方聲樂
演唱中國聲樂作品的責任與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聲樂活動考述
偏愛紅黃藍的古典主義畫家
向古典主義致敬
淺析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
中西繪畫構圖比較探析
西方音樂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激情 寧靜 唯美
淺析布索尼《C大調鋼琴協奏曲》的和聲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