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設計中的視覺平衡

2022-06-26 07:48許倩倩敬慧莎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藝術設計

許倩倩 敬慧莎

摘要:視覺平衡是設計中的心理反映。設計理論研究與設計心理學研究密不可分。

關鍵詞:藝術設計;視覺平衡;設計心理學

前言

視覺平衡是設計中的心理反映。設計理論研究與設計心理學研究密不可分。在藝術設計過程中,視覺形式總是伴隨著心理反射而產生的,現代設計思維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心理。設計概念所表達的形式和心理誘導是現代設計的美學基礎。它深化了設計的物質功能和實用功能,將心理反映與信息傳遞緊密聯系在一起。

“平衡”一詞在物理學中是指:如果作用在物體上的各種力能夠相互平衡,那么物體就處于平衡狀態。這個定義也適用于視覺力量的平衡。每件藝術作品都有一種相對平衡的力量。例如,根據曼頓·魯斯(Manton Ruth)的實驗,找到視覺風格基礎的最簡單方法是圍繞風格移動框架,直到風格與框架平衡。當兩者達到平衡時,框架的中心與樣式的中心重合。

視覺平衡和物質平衡之間也有一些區別。例如,為舞者拍攝的表演圖像可能看起來極不平衡,即使在錄制時舞者的身體處于平衡位置。雖然站在沈陽和平廣場上的毛主席塑像在視覺沖擊方面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但當我們放下塑像的右手時,我們會發現兩只手臂的長度是不同的,因為塑像的底座很高,導致能見度很低。無論是視覺平衡還是物理平衡,它都意味著同樣的真理:當它達到暫停狀態時,其中的每一個事物都有一個獨特的分布狀態。換句話說,對于一個平衡的構圖來說,其形式、方向和位置的元素之間的關系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以至于整體的必然性可以在其每個組成部分中表現出來。然而,一個不平衡的成分是不同的:它看起來是隨機的、短暫的和微弱的。該作品在觀眾看來尚未完成,希望進一步修改和編輯。這樣,藝術品的意義就變得非常難以理解。

一般來說,藝術家總是想表現一種不平衡的現象。繪畫中的不平衡總是反映在平衡中。從表面上看,這種說法似乎是矛盾的,正如說混亂只能通過和諧來反映,分離只能通過團聚來反映一樣。

影響視覺平衡的因素是重力和方向

重力由構圖的位置決定。在一幅畫中,如果其組成部分位于整個構圖的中心或在中心的垂直軸上,那么它們的結構重力比遠離主軸時要小。重力也取決于大小;如果其他因素相似,物體越大,其重力越大。對于顏色,紅色比藍色重,淺色比灰色重。

和重力一樣,方向也是影響平衡的重要因素。因為方向和重力一樣,也受位置的影響。構圖的每個組成部分,無論是可見的物體還是隱藏結構的一部分,都應該有其引力來拉動周圍的物體,并影響周圍物體的方向。

我們一直認為平衡是消除模糊和不對稱的一種手段。事實上,對平衡的一般看法和解釋是:藝術家追求平衡的原因是平衡本身就是人們所需要的。然而設計的主要意圖不只是為了獲取平衡或和諧的形式關系,它傳達的內容才能最終決定選擇何種形式,以平衡它的功能。例如在彩陶紋樣中,常常是曲線和直線并列運用,這種強烈的形式對比格外引人注目。平衡的原理在設計形式的構成中是核心。若紋樣不平衡,則以色彩的輕重達到平衡,或以文字達到平衡,或者以局部的調整來達到平衡。高超的設計總是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任何設計的元素都可構成作品中的不平衡,但往往設計中的奇、險都是借助不平衡的這一手法來實現的,如形態、明度、色彩、空間的不平衡等,設計中只要突出其中一個方面,就會有險意,就會產生較強烈的形式感。因此,視覺平衡與不平衡的因素,為現代設計思維、設計心理、設計形式的研究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

參考文獻:

[1]郭茂來.視覺藝術概論[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2000.

[2]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長沙,2004.

[3](美)魯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與視知覺[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M].北京:,1984.

猜你喜歡
設計心理學藝術設計
《自然生活》
基于本土化設計的逆本土化設計研究
平面藝術的設計心理學研究
普通汽車遮陽板的改良與設計
淺析情感化設計在戶外家具中的應用
書封與現代藝術
設計心理學的發展及應用研究
設計心理學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河北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辯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