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關于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對策分析

2022-06-27 13:16拉姆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2年8期
關鍵詞:網絡輿論新媒體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對新媒體時代網絡輿論現狀進行觀察,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良現象,明確對網絡輿論加強引導的重要意義,從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主流網絡媒體引導、網絡媒體人才隊伍建設、網絡輿論監管以及公眾網絡信息辨別能力五個方面進行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對策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網絡輿論;引導對策

中圖分類號:G21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8.086

新媒體時代的網絡信息傳播主體多元化發展,泛化了傳播者主體地位,實現了網絡信息及時共享,增強了公眾與新聞媒體的互動程度。但新媒體存在的信息失真性問題也為網絡輿論環境帶來了不良影響。由于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者的不確定性和網絡分散化特點,存在一些網絡用戶惡意傳遞不正確價值觀的行為。相關部門需要就此情況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引導。

1. 新媒體時代網絡輿論現狀

由于新媒體時代網絡信息碎片化和生活快節奏化,新媒體時代的網絡輿論表現出三個特點:一是網絡輿論主體受眾年輕化。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出具的第48次統計報告可知,截止至2021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了71.6%,其中網絡輿論主體受眾半數以上年齡在10歲至39歲之間,網絡輿論主體受眾年輕化趨勢明顯,并隨著網絡化進一步發展,參與網絡信息傳播的低齡群體表現愈發活躍。網絡輿論受眾的年齡和教育水平都會對其判斷信息能力產生影響,低齡低學歷的網絡輿論主體很容易會被不良社會輿論引向極端,因此需要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引導。二是網絡信息真實性難以保證。由于參與網絡信息傳播的主體媒介素養水平不一,網絡信息真偽難辨,很容易導致公眾對網絡信息進行非理性判定。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偏差很容易導致網絡用戶對信息進行片面甚至錯誤理解,進而做出如“網暴”,“人肉”等非理性行為,這些不真實信息和非理性行為進一步惡化我國輿論環境,不利于輿論環境向好發展。三是網絡用戶對待輿論態度不客觀。不同網絡輿論參與者觀點看法不同,對于熱點和話題的敏感度和關注度不同,由于網絡具有分散化和匿名性特點,導致存在部分網絡用戶不能以理性客觀的態度對熱點事件進行分析討論,甚至存在一些自媒體為追求流量和點擊量惡意引導輿論,破壞網絡生態。惡意引導輿論操作難度低,破壞網絡生態環境的成本相對較低,網絡輿論造成惡性影響治理難度大,相關部門需要重視加強網絡輿論監管,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重要性。

2. 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必要性

相關部門要明確輿論引導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網絡輿論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都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網絡輿論豐富了公眾意見的表達渠道,促使政府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推動高效廉潔政治氛圍建設,可以揭露事實真相,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例如:2020年11月的網紅辛巴糖水燕窩事件,正是通過輿論對燕窩真假進行溯源挖掘分析,避免了更多消費者利益受損。但網絡輿論也因傳播信息真偽情況的不確定性很容易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某些網絡用戶通過惡意營銷,通過捏造歪曲事實真相吸引流量。例如:2019年微博網絡用戶就上饒小學生遇害事件進行造謠,通過制造對立、夸大事件嚴重性等方式,放大社會焦慮,引起社會恐慌。網絡輿論對社會影響力強,因此對網絡輿論進行合理引導十分必要。二是網絡輿論內容復雜關乎社會各個方面。新媒體時代網絡輿論主體多元化導致網絡信息內容多元化,輿論內容以熱點事件為核心,網絡輿論主體對其進行觀點表達傳播與互動。網絡輿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社會輿情的反映,不良網絡輿論可能造成公共危機,相關部門要重視網絡輿論趨勢,要正確引導網絡輿論。三是政府政策要求。我國相關部門在網絡輿情管理上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為網絡輿論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撐和監管依據。

3. 新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引導對策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新時代背景之下,國家科技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速度都非???,雖然這一發展帶給了我們生活上的便利,但是網絡輿論的傳播和發展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為了實現良好網絡環境的建設,首先要做的就是健全有關于網絡環境的法律法規建設,以此來凈化人民的網絡環境。但是法律法規建設時,需要控制好建設尺度,保證網絡輿論營造者能夠被懲治的同時也要保證網絡用戶的正常網絡活動不受限制,讓信息化網絡在自由發展的同時加強合理化、規范化建設。且網絡法律法規建設時還要注意,信息化網絡的發展對國家未來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也是國際社會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法律法規建設只能對網絡上的不良行為加以限制,不可以阻礙網絡技術的正常發展。在法律建設的同時,要繼續加強對于網絡實名制的建設,以保證網絡環境的有序發展,現如今的實名制工作建設已經較為普遍,但是還有部分軟件沒有落實實名制政策,實名制政策未落實,就會給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現如今網絡詐騙現象雖然相較以前少了很多,但是在未來的網絡發展中,要保證實名制政策持續、全面、有效落實,以此來實現網絡用戶的社會責任意識,有效地維護網絡環境、維持網絡秩序。

3.2 主流網絡媒體引導

隨著我國信息化平臺建設越來越完善,自媒體行業也成為了現在的熱門行業,人們可以在網絡上盡情地展示自我,自媒體行業中也確實出現了一大批粉絲眾多的博主、up主,他們在網絡上的影響力很大,往往能夠實現對于網絡輿論的引導。但是無論自媒體行業如何發展,我國國民對于主流網絡媒體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一定是比其他媒體要高的?;诖?,需要主流媒體加強自身網絡平臺建設和管理,提升自身平臺在網絡媒體之中的競爭力,進而實現主流網絡媒體對網絡輿論的正確引導。在主流網絡媒體建設之前,主流媒體應該先對當前的網絡發展趨勢、受眾喜愛傾向、媒體經營理念進行細致深入的調查,同時根據調查結果來建設自身的網絡平臺,更新主流媒體平臺的管理與運營理念,創造出一個符合時代發展、受眾喜愛度高的主流媒體平臺。對于一些網絡中影響力較大的媒體,要實現對其的有效監督,保證其發表的信息、新聞真實可靠,且要求這種媒體平臺需要配備有專業的輿論引導人員來保證網絡環境,實現信息換網絡健康發展。同時,主流媒體平臺也要利用網絡和自身優勢積極向外界進行融資,以實現平臺自身服務多元化并拓寬主流媒體在市場中的覆蓋面積,實現主流媒體的經濟收益提升的同時也能夠利用主流媒體平臺優勢實現網絡輿論的正向引導,促進健康網絡環境的產生。

3.3 加強網絡媒體人才隊伍建設

網絡輿論的正確引導對健康的網絡環境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加強網絡媒體人才隊伍建設。第一,網絡媒體人才除了要對新時代的網絡技術和運營模式有所了解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堅定、健康的政治思想,在進行網絡媒體人才的招募過程中,要注重對于媒體人才社會責任感、政治素養、網絡知識等多方面的考核,以確保網絡媒體人才能夠在網絡思想傳播的工作中,實現對于輿論的正向引導。且針對當前的網絡媒體人才應該進行定期的培訓和考核工作,培訓重點落在培養媒體人才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的理論傳播之中,保證對于媒體人才的思想建設。第二,想要實現對于網絡輿論的正確引導,需要充分結合網絡中具有影響力的媒體人才,例如一些自媒體文案寫手、微博大V等,將這些人組成一個維護網絡健康發展的宣傳隊伍,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優勢,可以有效實現對于網絡輿論的引導,一旦網絡中出現不良輿論導向時,就需要宣傳隊伍中的成員利用自身網絡平臺發布正確的輿論導向,使得網絡用戶能夠站得正確的角度對問題進行二次思考。第三,要加強網絡媒體技術人才建設,可以利用技術化的手段來實現對于網絡空間的有效約束,實現網絡環境的健康發展。

3.4 加強網絡輿論監管

保證輿論引導工作效果需要加強對網絡輿論的監管。相關部門進行網絡輿論監管工作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一是將建立健全網絡輿論監管體系。監管部門可以積極引入大數據技術建設網絡輿論監管平臺,利用專業的網絡輿論監測軟件如樂思輿情監控系統、竹間輿情監測分析系統等進行實時檢測,通過設計預警機制實現對敏感信息和重要事件的自動預警。輿情監控系統可以實現輿論監管工作智能化,通過對輿論信息的及時分析處理和優先級判定,制定對應的輿論引導對策,改善不良輿論對社會環境的不良影響,避免消極輿論事件繼續惡化,通過主動監管和發聲,提高監管部門和政府單位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二是加強對網絡輿論信息的分析能力。監管部門要隨時代發展進行輿論監管數據信息更新,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熱點事件輿論發展態勢進行深度分析,通過對網絡輿論的實時監控和信息分析,加強監管部門對于網絡輿論發展情況的掌控能力,提高監管部門對于引導網絡輿論措施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3.5 加強公眾信息辨別能力培養

加強公眾信息辨別能力主要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是通過信息公開提供信息辨別能力。政府要明確信息公開是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化,敦促政府政務工作透明化,通過信息公開可以提高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程度。通過信息公開保障公眾知情權,公眾可以通過足夠真實信息獲取提高對于網絡信息真實性的判斷能力。二是通過競爭性輿論引導完成輿論糾錯。通過多方媒體的競爭與合作進行輿論事件信息補充,通過反轉、逆轉事件報道促使公眾對輿論熱點事件進行理性思考和質疑,進而鍛煉辨別能力。媒體作為網絡輿論事件的重要發聲人,要堅持新聞媒體報道操守,要堅持客觀性和真實性要求,深入挖掘事實真相,為公眾進行網絡繁雜信息過濾,提供真實有效的新聞事件報道。

網絡輿論引導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社會和政府共同協作,需要公民加強自身判斷能力和道德素質培養。監管部門要發揮好輿論監測作用,要及時引導網絡輿論,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實現網絡信息的健康傳播。

參考文獻:

[1]熊光清.加強網絡輿論引導與監管[J].前線,2021(08):39-42.

[2]劉瀟雨.試論如何在網絡新聞傳播中加強輿論引導[J].新聞文化建設,2021(09):144-145.

[3]鐘厚基.運用法律規制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網絡輿論引導[J].傳播與版權,2020(06):203-205.

[4]邱偉.網絡時代文娛新聞如何加強主流價值觀的輿論引導[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8):183+207.

作者簡介:拉姆?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94年7月8日? 籍貫: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 學歷:本科 職稱:助理編輯? 研究方向:網絡媒體

猜你喜歡
網絡輿論新媒體
魏則西事件網絡輿論傳播探析
社會化媒體對網絡輿論環境的重建
高校新聞媒體如何引導校園網絡輿論的思考
網絡集群自組織特性對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影響研究
“互聯網+”環境下的中國特色公共關系研究
網絡輿論對公共政策制定的影響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