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綜合服務平臺規劃研究報告

2022-06-28 15:33關冰霜
消費導刊 2022年13期
關鍵詞:智慧城市園區智慧

關冰霜

1.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2.北京麗澤金都置業有限公司

一、“智慧城市”發展背景

(一)智慧城市發展背景

近些年,隨著中國北上廣深等大中型城市的不斷發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斷增加,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公共資源緊張、安全防控不力等問題接踵而至。如何高效提升城市建設管理的規范化,推進人、物、現金流的協調運行,促進城市公共資源的合理分配共享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而智慧技術的應用,則成為新時代智慧城市建設的必然選擇。

所謂智慧城市,主要指以先進的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等手段為依托,將城市資源統一融合,全面感知、分析、整合各類信息數據,來達到各系統互聯互通的目的,以切實落實對城市資源的精準、精細調度,來增強城市運行效率,并對城市運營管理提供參考,實現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目的。

智慧城市概念的誕生,源自2008年IBM所提出的《智慧城市在我國》,其根據新時代的城市建設需要,首次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3I(度量、聯通、智能)指標。而受此影響,國家便著力于對智慧城市的建設,且不論在基礎保障還是技術支撐上,都給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主要表現為:

在2012年12月,國家住建部制定并頒布了《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簡稱:(建辦科[2012]42號);

在2013年01月,批準了首批90個試點城市;

在2013年01月,由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共同簽署的《“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確定了自2013開始,到2015年內提供不低于800億元的投融資額度,用來支持智慧城市試點建設;

在2013年08月,國家公布了第二批103個試點城市名單。這其中,地域處于地級以上的城市達到139個,在全國占比為41%;

在2013年10月,由多家企業共同確立的“中國智慧城市產業聯盟”宣告成立,且得到了工信部的指導和支持;

在2014年05月,由住建部發布了《智慧社區建設指南》;

在2014年08月,八部委聯合發文,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智慧社區作為一個核心的要素被提上國策;

在2014年10月,五部委聯合發布《智慧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規范》;

至今,互聯網巨頭的涌入帶動了新一輪智慧城市建設的高潮。

(二)智慧城市發展現狀

智慧城市在我國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起步期主要是基礎設施的大量建設和投入,例如安防設施,基礎網絡的建設;二是發展期以政府為主導推動的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結合諸如大數據、云計算、人臉識別的普及,以及互聯網線上線下OTO模式的應用。

在基本構架上,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涵蓋了平臺層、應用層和基礎層三大領域。平臺層和應用層主要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廠商為主,核心是利用其優質技術資源打造的智慧城市,主要側重在政務、公共安全等民生領域?;A層主要是基礎設施硬件建設,主要以傳統運營商、IT廠商、系統集成商為主,例如華為、???、大華、電信、中軟等。

目前,智慧城市建設比較典型的案例有南寧的云寶寶、阿里的杭州城市大腦智慧交通、云上貴州、騰訊的智慧重慶等項目。

其中,云寶寶南寧模式是以政府政務服務為主導,以阿里云、數夢工廠等互聯網技術為支撐,聯合多部門共同建設開發的城市級綜合服務平臺?!皭勰蠈嶢PP”圍繞“惠民、便民、利民”的目標,整合南寧市政府相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服務資源,已對接42個委辦局及企事業單位,為南寧居民提供涵蓋數字身份、政務服務、城市生活、交通出行、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雙創七大板塊超60項功能的信息及服務。截至2019年末注冊用戶超270萬,下一步計劃覆蓋整個南寧750萬市民,未來深入打造“愛廣西”智慧平臺服務1000萬用戶?!皭勰蠈嶢PP”已升級為市政府“一號認證、一碼通城”的公共服務平臺。

(三)智慧城市發展總結

據新華網記者所發布的《大疫如大考,投資上萬億的智慧城市“智”力及格嗎?》報道[1],在2019年7月之前,我國數字政務所覆蓋的城市已多達422,且重點涵蓋了1000多項服務,而對應的服務民眾則達到了9億人次。同時,通過中國信通院所發布的白皮書顯示,現階段“政務云”的覆蓋已遍布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然而,與現實預期不相契合的是,雖然智慧城市的建設、普及正在向著全方位覆蓋層面邁進,但在實際應用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局限性。尤其是面臨重大疫情的考驗,“智慧城市”的應用,不僅難以滿足城市醫療、交通、物資等領域重要資源的科學調配,而且不能有效解決“口罩預約”,“線上收治登記”等需求。這使得其作用發揮,仍舊存在著諸多挑戰,面臨著很大困境。

經過近10年發展,投入巨大的智慧城市建設在此次突發疫情面前,暴露出重硬件建設、輕運營管理,重技術開發、輕治理規劃,重政務服務、輕民生應用等問題和短板。據此可以預測,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應向著如下兩個層面邁進:一是繼續強化數據采集應用,做好資源整合共享,提升公眾數字化應用能力,來確保其運行機制、應用效能;二是繼續強化突發問題的預判機制、解決機制和運營服務力量投入,使其在應對各類突發性問題中做出更大貢獻。

二、“智慧城市”產品規劃

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2]顯示,北京市智慧城市發展的目標為:到2025年,將北京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標桿城市。而基本的保障措施為:夯實智慧基礎,便利城市生活,提高政務效能,發展數字經濟,保障安全穩定,強化領域應用。

(一)智慧城市產品定位

現階段,北京市的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始終處于全國領先位置。而以此作為參考目標,并將“推動市區兩級智慧城市一體化協同發展”作為基本定位??梢园l現,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應以一個行政區域或一個產業園區為實施對象,以“整合資源、通達渠道,便利城市生活”為主要任務,開發搭建智慧區域/智慧園區綜合服務平臺。

智慧園區綜合服務平臺是在園區搭建的IT基礎設施之上構建的一個基于WEB/PORTAL的虛擬園區,運用數據云、物聯網等現代化科技技術,統籌園區的管理、運營及對外服務的平臺,借此來助力園區管理者、企業、工作人員的各方面需求提升。

智慧園區的頂層設計要立足長遠,更要依據需求?!爸腔蹐@區與建筑策劃兩者均可借助信息時代科技的發展發揮關鍵作用,且兩者相輔相成?!敝腔蹐@區的產品規劃與園區規劃、建筑設計和運營策劃都密切相關。

(二)智慧城市產品規劃

智慧園區綜合服務平臺的主要服務對象為:政府和園區管理單位、入駐企業及周邊常駐或流動人群,即TG、TB、TC。

1.政府服務板塊

以系統化、完善性信息化入口平臺為鋪墊,來打破底部資源共享的堡壘,實現信息化資源的整合及流通,可實現的政務服務規劃為:招商引資服務、人力社保服務,企業政務辦理,法律服務,證件辦理,就業創業服務,政府各委辦局信息等功能。

呈現方式:綜合服務平臺PC端和APP

資金來源:政府購買服務作為啟動資金

運營模式:平臺將引入業務代辦中介機構,收取機構平臺服務費。

2.企業服務板塊

以企業管理云的搭建和物聯網傳感技術的配置為鋪墊,來做好對園區企業信息的收集、傳輸、反饋,使各方面通道得以暢通,為各項機制運行提供支撐。

可實現的企業服務規劃為:交通出行、商務貿易流通、寫字樓/商業招商租賃、區域人才招聘、企業推廣宣傳、企業團購、高端人才交流、區域企業投融資服務等功能。

(1)智慧交通

作為“智慧園區”綜合服務平臺的推廣入口,該模塊以獲取流量為主要目的,來滿足園區企業及員工的停車剛性需求,遠期可對接園區公共管理數據中心,對園區整體人流量及車流量進行監控管理。

呈現方式:平臺APP

資金來源:與區域停車運營管理單位合作,共同投資智慧交通模塊。

運營模式:以汽車服務類商家的平臺廣告為主要收益。

(2)企業宣傳

建立園區企業名錄,為區域入駐企業提供平臺展示,實現入駐企業信息互通。

呈現方式:平臺APP

資金來源:合格企業的平臺廣告收入。

運營模式:平臺企業名錄模塊為園區企業及供應商提供展示機會,將采用等級劃分、多級展示方案,根據搜索排名順序、置頂廣告等多種形式分級定價,收取企業或供應商廣告服務費用。

(3)客戶服務

提供企業團購(辦公用品、工作餐、鮮花綠植等)、企業拓展培訓、辦公室裝修、開荒保潔、共享空間預定等線上商家服務。

呈現方式:平臺APP

資金來源:企業團購商家的交易服務費

運營模式:與優質商家合作,提供線上商品類或服務類團購業務,平臺根據用戶交易額收取商家銷售提成。

(4)物業管理

以園區樓宇物業管理后臺建設為鋪墊,為物業報事報修提供服務,來確保寫字樓物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呈現方式:物業管理PC端及平臺APP

資金來源:園區寫字樓物業平臺使用費

運營模式:用技術實現寫字樓用戶的綁定,提供寫字樓物業單位使用,協助物業提高管理水平。

(5)招商租賃

提供園區樓宇租賃及銷售展示,利用VR技術,全景展示樓宇環境和規模,降低樓宇招商宣傳成本,提升租賃銷售成交量。

呈現方式:平臺APP

資金來源:園區寫字樓平臺展示服務費

運營模式:平臺自行開發VR展示模塊或與房屋銷售租賃平臺合作,通過BIM技術對樓宇房屋進行VR展示,收取寫字樓產權單位的平臺展示服務費來獲取運營收益。

(6)智慧能源[3]

搭建“安全節能綜合管理平臺系統”、“電力需求側分析系統”、“物業服務支撐系統”,形成對樓宇的空調、照明、電梯、消防、安防系統的智能管理及電力維護。

呈現方式:可視化大屏及平臺APP

資金來源:園區寫字樓智慧能源服務費

運營模式:與國家電網能源管理單位合作,對寫字樓進行免費硬件設備安裝,通過能源數據分析、運行服務、預警維修等增值物業服務,向園區樓宇物業單位收取相應的管理服務費作為回報收益。

(7)智慧環衛

對園區環衛工作涉及的人、車、事、物進行全過程實時管控;且提供專業性環衛業務管理(如固廢物流業務)、專項垃圾(如醫療廢棄物)收運綜合服務、特殊廢棄物在線預約服務。

呈現方式:可視化大屏及平臺APP

資金來源:使用單位智慧環衛服務費

運營模式:與園區環衛管理單位對接,進行智慧環衛管理系統的技術開發、升級或集成至平臺;平臺將通過收取平臺使用服務費,形成該模塊的盈利模式。

3.便民服務板塊

平臺將對園區內的餐飲、娛樂、醫療、商業及教育等業態進行資源整合,向用戶提供周邊生活及便民服務查詢。同時發布商業營銷活動等信息,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做出選擇。

呈現方式:平臺APP

資金來源:區域商家平臺廣告費

運營模式:前期平臺向園區商家提供免費信息展示,后期可向商家收取平臺廣告服務費。

(三)智慧城市技術架構

智慧園區在技術開發的架構分為前臺應用層、中臺開發層和后臺數據層。應用層可分為智能終端、PC端網站、移動端APP、微信端小程序等多個應用入口,方便政府管理單位、企業使用單位和個人使用者等不同身份登錄使用。中臺開發層根據產品規劃和業務需求進行技術開發,搭建用戶中心、商品中心、支付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等數據交換中心。后臺數據層則是將平臺產生的用戶行為數據、與平臺發生交互關系的生態伙伴數據以及互聯網大數據進行整合,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能夠為政府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為企業生產經營優化營商環境、為個人工作生活提升服務品質,從而形成有效的數據閉環。

三、“智慧城市”盈利模式

(一)智慧城市盈利條件

決定盈利效果的三個關鍵條件是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專業的技術開發平臺建設和培養一支有著豐富經驗的區域運營團隊。

1.基礎設施建設

(1)高可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安全性及可層次化的基礎網絡設計;

(2)完善的無線網絡覆蓋設計;

(3)完善的數據中心機房建設;

(4)完善的云基礎設施設計包括:企業云主機、企業云存儲及企業辦公云;

(5)完善的信息、區域安全基礎設計,如人臉識別、智慧燈桿、智能門禁等設備的投入等;

(6)完善的基礎便民設施設計,如智慧交通、智能停車、智慧醫療等交通設施、停車設施和醫療設施的投入等。

2.技術開發平臺建設

(1)一個平臺,即可靠的云計算服務平臺建設;

(2)一套運營支撐系統,即云計算管理體系搭建;

(3)三大增值模塊,即區域市政綜合運營管理、區域企業運營管理及區域民生服務管理的技術開發。

3.運營管理團隊建設

具有運營平臺的規劃設計實力、成功的管理及運營經驗,運營思路與區域總體建設發展思路一致。

(二)智慧城市盈利模式

1.政府購買服務

在政府服務產品規劃中,智慧園區綜合服務平臺可通過政務服務、行業服務等公共服務的購買,達到樹立園區形象、助力招商引資的目的。同時,通過平臺運營產生的數據及業務分析,能夠及時反饋給園區各級職能部門,為園區決策提供依據,提高管理效率。

2.商業經營收入

在企業服務產品規劃和便民服務產品規劃中,除了政府提供的政府服務和便民服務等公共服務之外,還可以形成大量的TB端的商業服務和TC端的商圈服務功能。平臺能夠提供企業展示、商品交易、接口服務、自營業務等服務模式,獲得諸如廣告收入、交易提成、自營收入、咨詢服務收入等多種方式收入。

3.數據增值收益

平臺運營產生的數據及業務,通過脫敏處理可以用于政府機構和公共事業,產生可觀的社會收益。

4.泛SaaS化產品收入

一是在對智慧園區這種具有深度需求產品開發的基礎上,不斷發掘出諸如智慧社區、智慧樓宇單一管理的服務需求,可以探索開發泛SaaS化產品,滿足中小企業的使用需求,通過提供相對標準化的軟件產品獲得收益;

二是爭取北京市智慧園區的示范效應,可以推廣至全國各城市區域、產業園區使用,降低開發成本,擴大規模收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投資龐大、任務繁復的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可以以智慧園區作為先行示范,以政府服務、企業服務、便民服務為需求導向,依托園區現有基礎設施和遠期規劃,做好立足長遠、滿足現狀的頂層設計,開發建設綜合服務平臺并上線運營。通過市場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吸引高科技企業和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良好雙運轉。

猜你喜歡
智慧城市園區智慧
蘇通園區:激蕩開放潮 十年再出發
園區的開放樣本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智慧城市視野下城市規劃創新探究
基于無線組網的智慧公交站點信息系統研究與實踐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園區開發Ⅱ個股表現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