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沖動性與焦慮、防御方式的關系研究*

2022-06-28 06:22孫瑞琛儂若男王繪婷
中國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沖動性特質量表

孫瑞琛 吉 麗 儂若男 王繪婷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展態勢越發嚴重,以自殺、自傷、犯罪等為代表的嚴重問題報道常見諸大眾媒體和專業文獻,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青少年的沖動性是影響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了解青少年的沖動性特質對處理青少年的自傷與暴力行為有重要作用[1]。因此,對青少年的沖動性特質進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發展特點,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是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點。

目前,沖動性尚無統一界定的概念,它是一個多維的概念。由于其復雜性,研究者主要從特質和行為狀態兩方面對其進行定義。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長期穩定的沖動性水平,而不是某一時刻的具體沖動行為,所以采納了傾向于特質的沖動性定義。當沖動性被視為一種特質時,具有該特質的人的行為是快速的、計劃外的,并且忽略了行為的結果,這些不當行為通常是在內部和外部刺激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從結果看,當存在外界刺激時,個體的沖動性就會表征為缺乏意識能動的調節作用,如感情用事、行為魯莽,既不會考慮行為的目的,也不會正確地認識和分析行為實施的可能性。因此,沖動性可歸納為缺乏對個人的自我認知,以及缺乏對計劃和行為的管理和控制[2]。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指出,沖動性可通過精神疾病、抑郁情緒以及自殺意念強度間接影響自殺風險[3],有自殺意念的個體比沒有自殺意念的個體的沖動性水平高[4];沖動性對自殺意念和自殺傾向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即沖動性越高,自殺意念強度越大,實施自殺行為的可能性越大[5]。

然而,已有研究更多地關注沖動性與自殺、自傷等嚴重問題的關系,卻忽視了沖動性本身的特點,這可能導致大量行為問題不太嚴重的青少年未被關注,但這些青少年同樣面臨心理健康的困擾。從一線教育工作實踐看,這部分青少年群體更為廣泛,影響也更為明顯,青少年的沖動性成為值得重視的問題。沖動性特質較高的青少年容易在焦慮情緒的驅使下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缺乏信心,并且通常采用不恰當的防御方式,從而進一步導致沖動性特質被強化,形成惡性循環。其中,焦慮指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于自我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遭受一定程度削弱,或人的失敗感和內疚感程度增加,在人的內心形成一種緊張不安并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6];而防御機制是一種方法或手段,我們可以借此將面對心理困擾時的焦慮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以此調和內在想法和外部現實之間的沖突。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加拿大的邦德(Bond M.)等人將相近的防御機制加以歸類,稱之為防御方式,分為成熟型防御方式、中間型防御方式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其中,成熟型防御方式包括幽默、升華等防御機制,指能將現實不利環境轉化為有利結果的一種防御方式;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包括投射、分裂、否認等防御機制,指用非常原始的方式應對現實環境,它只能導致結果進一步惡化;中間型防御方式介于兩者之間,包括理想化、合理化等防御機制[7-9]。

青少年的沖動性水平與其情緒有密切的關系,當個體出現沖動性時,可能會隨之出現焦慮情緒,而焦慮情緒也會促進沖動性的發生[10]。焦慮水平較高的個體會產生更多的消極態度和方法,多以不成熟型、中間型防御方式來擺脫困境[11],結果反而更容易導致個體產生焦慮情緒,造成惡性循環。王永保等人還發現男性更容易沖動,行為更容易被情緒左右,更需要正確引導[12]。因此,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踐工作,本文假設,沖動性特質較高的青少年容易在焦慮情緒驅使下激活沖動性表征,采用不恰當的防御方式,沖動性特質可能在焦慮情緒與防御方式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為驗證這一假設,本研究聚焦于初中生,采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初中生的沖動性與焦慮和防御方式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理解與初中生沖動性相關的心理因素,為更好地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實踐工作提供研究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法,抽取四川省宜賓市某中學初二年級5個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得到有效數據284份。其中,男生145人,女生138人,1人性別項缺失。

(二)研究工具

1.沖動性量表

本研究采用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翻譯并修訂的巴拉特沖動性量表第十一版(The 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BIS-11)[13]。修訂后的中文版巴拉特沖動性量表由30個條目組成,包括3個維度:運動沖動性(Motor Impulsiveness)、認知沖動性(Cognitive Impulsiveness)和無計劃沖動性(No Planning Impulsiveness)。該量表采用5級評分,維度分數越高代表該維度沖動性越強,總分越高代表總體沖動性越強??偭勘砗?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77~0.89 之間,重測信度在0.68~0.89之間,3個因子的解釋率分別占總方差的26. 66%、10. 53%和4. 70%。

2.狀態特質焦慮量表

本研究還采用了狀態特質焦慮量表(Stat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14],該量表由斯皮爾伯格(Spielberger C.D.)等人編制,國內學者進行了修訂,采用4級評分。該量表包含狀態焦慮和特質焦慮兩個分量表,分別用來測量短暫的焦慮狀態和穩定的焦慮傾向,其中,分數越高代表焦慮水平越高。兩個分量表的重測信度分別為0.88和0.90,初測和后測兩個分量表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4和0.77。

3.防御方式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第三個量表是由姜潔修訂的防御方式量表[15],該量表采用9級評分,包括3個維度,分別為成熟型防御方式、中間型防御方式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分數越高代表使用該類型防御方式的頻率越高。量表的結構效度擬合指數GFI達0.96,3個維度一致性系數為0.54~0.67,重測信度為0.59~0.64。

4.數據統計與分析軟件

本研究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對數據進行分析。

二、結果分析

(一)人口學因素差異分析

1.性別

本研究采用t檢驗分析性別差異,結果顯示,男性青少年沖動性顯著高于女性青少年(t=2.73,p<.01),且更少采用成熟型防御方式(t=–3.22,p<.01)與中間型防御方式(t=–2.74,p<.01),這說明男性青少年更容易沖動,選擇防御方式時更易受情緒和行為影響(見表1)。結果未表明特質焦慮、狀態焦慮與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

表1 沖動性、焦慮和防御方式的性別差異檢驗

2.獨生子女

本研究采用t檢驗分析在獨生與非獨生這一變量上是否存在差異,結果顯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沖動性、特質焦慮、狀態焦慮、防御方式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見表2)。

表2 沖動性、焦慮和防御方式在是否獨生變量上的差異檢驗

(二)焦慮與防御方式的相關分析

本研究采用皮爾遜相關分析焦慮與防御方式的關系,結果顯示,特質焦慮、狀態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都呈負相關(相關系數都是–0.25),這說明個體的焦慮水平越高,越少采用成熟型防御方式。特質焦慮與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中間型防御方式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16和0.22),這說明個體的特質焦慮水平越高,越多采用不成熟型與中間型防御方式(見表3)。

表3 焦慮與防御方式的相關分析

(三)焦慮與沖動性的相關分析

本研究采用皮爾遜相關分析焦慮與沖動性的關系,結果顯示,沖動性的各維度與焦慮均呈正相關,即焦慮水平越高,沖動性越強(見表4)。

表4 焦慮與沖動性的相關分析

(四)沖動性與防御方式的相關分析

本研究采用皮爾遜相關分析沖動性與防御方式的關系,結果顯示,沖動性的各維度及沖動性總分與成熟型防御方式均呈負相關,即參與者的沖動性越高,越少采用成熟型防御方式;認知沖動性與中間型防御方式呈負相關,即參與者的認知沖動性越高,越少采用中間型防御方式;運動沖動性與中間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呈正相關,即參與者的運動沖動性越高,越多采用中間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見表5)。

表5 沖動性與防御方式的相關分析

圖1 沖動性在狀態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的中介效應

(五)焦慮與沖動性、防御方式的中介效應分析

結合相關分析結果,本研究可以形成理論假設:焦慮水平較高的青少年在面臨壓力時更少采用成熟型防御方式,這可能與其沖動性有關,焦慮情緒可能會通過影響沖動性進而對成熟型防御方式的發展產生影響。本研究采用溫忠麟等人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16],分別檢驗了沖動性對特質焦慮、狀態焦慮與防御方式之間的中介效應。

沖動性在狀態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結果見表6和圖1。由于第一步狀態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第二步狀態焦慮與沖動性回歸系數均顯著,并且第三步加入沖動性變量后,狀態焦慮、沖動性與成熟型防御方式的回歸系數仍均顯著,所以沖動性在狀態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 0.33 × 0.39/0.25 = 51.48%。結果表明,狀態焦慮對成熟型防御方式有直接負效應,即狀態焦慮越高的青少年,越少采用成熟型防御方式;同時,狀態焦慮通過沖動性對成熟型防御方式有間接負效應,即焦慮情緒通過影響沖動性進而對成熟型防御方式的發展產生影響。另外,經過檢驗可知,沖動性未在狀態焦慮與中間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表現出中介效應。

表6 沖動性在狀態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沖動性在特質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結果見表7和圖2。由于第一步特質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第二步特質焦慮與沖動性回歸系數均顯著,并且第三步加入沖動性變量以后,特質焦慮、沖動性與成熟型防御方式的回歸系數仍均顯著,所以沖動性在特質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 0.27 × 0.39/0.25 = 42.12%。結果表明,特質焦慮對成熟型防御方式有直接負效應,即特質焦慮越高,越少采用成熟型防御方式,同時,特質焦慮通過沖動性對成熟型防御方式有間接負效應,即焦慮情緒通過影響沖動性進而對成熟型防御方式的發展產生影響。另外,經過檢驗可知,沖動性未在特質焦慮與中間型、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中表現出中介效應。

圖2 沖動性在特質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的中介效應

表7 沖動性在特質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三、討論

本研究從沖動性的特點出發,探討了沖動性特質與焦慮和防御方式的關系。結果表明,男性青少年沖動性顯著高于女性青少年,他們更少采用成熟型與中間型防御方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沖動性、焦慮和防御方式上并沒有表現出顯著差異。沖動性的性別差異可能是因為男性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即相對于女性,男性表現出的沖動性更明顯,這一點幾乎成為已有研究的共同結論。

對青少年的沖動性、焦慮與防御方式進行相關分析,結果發現,沖動性總分及沖動性各維度與焦慮均存在顯著正相關,這與李嬋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17]。本研究結果表明,焦慮水平與防御方式呈正相關,這也與前人研究結果相符[18-19]。因為焦慮情緒會影響青少年對防御方式的選擇,所以對青少年開展防御方式的教育有利于減輕他們的沖動性與焦慮的負面影響,引導他們正確面對焦慮,并通過科學、恰當的方式應對焦慮,從而避免一些極端沖動行為的發生。同時,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沖動性總分及各維度與成熟型防御方式呈負相關,認知沖動性與中間型防御方式呈負相關,運動沖動性與中間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呈正相關。該結果進一步說明,沖動性較高的青少年的行為是迅速、無計劃且忽略行為結果的,其適應不良的行為通常在內部和外部刺激的共同作用下產生。心理健康工作者需重點關注青少年的運動沖動性,其最容易導致青少年在面臨挫折與困難時采取否認、投射等不成熟型防御方式。

另外,本研究的結果還顯示,狀態焦慮、特質焦慮可顯著預測沖動性與成熟型防御方式。同時,沖動性也可預測成熟型防御方式,在狀態焦慮、特質焦慮與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分別為51.48%、42.12%。該結果說明,青少年焦慮水平越高,越少采用成熟型防御方式;同時,焦慮水平會激發沖動性表征,使青少年在焦慮情緒的驅使下表現出適應不良的行為。這些適應不良的行為會損害青少年的人際關系、學業表現,導致更大程度的焦慮,使青少年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和壓力,從而導致沖動性特質越來越被強化,形成惡性循環。沖動性對狀態焦慮和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的中介效應,比其對特質焦慮和成熟型防御方式之間的中介效應更高,這可能是因為狀態焦慮是個體當下時刻的焦慮水平,更能引發沖動性的表征并抑制成熟型防御方式;而特質焦慮是個體長期穩定的焦慮水平,是狀態焦慮的均值回歸,個體會自發調整情緒狀態,相比之下,沖動性對特質焦慮的中介效應較狀態焦慮略小。

因此,在對青少年開展心理健康工作時,需特別關注青少年的沖動性特質和焦慮情緒對其防御方式的作用,對青少年可能產生的焦慮源進行有效控制,并對其產生的焦慮情緒及時進行疏導,幫助青少年了解如何調節自身焦慮情緒,從而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逐漸耐受焦慮,樹立自我成長的信心,并轉化為自我成長的動力。避免青少年的沖動、焦慮、適應不良的防御方式之間相互惡化,通過心理健康課程、心理活動設計、心理咨詢實踐等方式,讓青少年區分成熟與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帶來的影響,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沖動性特質量表
沖動性的測量方法*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癡顛狂怪”特質
沖動性人格對大學生網絡游戲成癮的影響:延遲折扣的中介作用*
網絡服裝虛擬體驗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開發
《公共體育服務政府供給社會期待量表》的編制與修訂
大學生執行功能與身體攻擊的關系:沖動性的中介作用
對消費者沖動性購買現象的再探究
好校長應該具備的三大特質——兼談校長培訓的幾點思考
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胸痹氣虛證療效評價量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