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喂藥方法在新生兒黃疸喂服茵梔黃口服液中效果比較

2022-06-29 14:40宋慧芳劉艷林竇瑋周偉
婚育與健康 2022年11期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奶嘴注射器

宋慧芳 劉艷林 竇瑋 周偉

【摘要】目的:兩種喂藥方法在新生兒黃疸口服茵梔黃中效果進行比較。方法:通過對入住新生兒科的200例需要口服茵梔黃的黃疸患兒進行隨機分組,分成兩組,對照組(n=100)采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喂藥,觀察組(n=100)采用一次性奶嘴輔助一次性注射器喂藥,對比兩組黃疸患兒的反應、喂藥時間等方面的差異。結果:觀察組黃疸患兒嗆咳、嘔吐、溢藥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喂藥所需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一次性奶嘴輔助一次性注射器在給黃疸的新生兒口服茵梔黃中效果明顯,嗆咳、嘔吐、溢藥發生次數明顯減少,口服給藥所需時間明顯縮短,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茵梔黃;注射器;奶嘴;口服給藥

Comparison of two feeding methods in feeding Yinzhihuang oral liquid for neonatal jaundice

SONG Huifang, LIU Yanlin, DOU Wei, ZHOU Wei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Subei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wo drug feeding methods in oral Yinzhihuang for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200 children with jaundice who needed oral Yinzhihua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100) was fed with a disposable 5mL syring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100) was fed with a disposable pacifier assisted with a disposable syringe. The differences in reaction and feeding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choking, vomiting and drug overflow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ime of drug feeding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using disposable nipple assisted disposable syringe i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Yinzhihuang to jaundiced newborns is obvious, the frequency of choking, vomiting and drug overflow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i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

【Key Words】Neonatal jaundice; Yinzhihuang; Syringe; Nipple; Oral administration

新生兒黃疸是由于膽紅素(主要是未結合膽紅素)在體內積聚引起皮膚黏膜、鞏膜的黃染,其發病原因很多,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如治療不及時,血中未結合膽紅素過高,會發生膽紅素腦病,導致患兒死亡或嚴重后遺癥,故應加強對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觀察,盡快找出原因,及時治療[1],護理人員應加強觀察和護理。新生兒極容易發生黃疸,主要因為新生兒在攝取、運轉、結合、排泄、膽紅素能力方面不足,只有成人的1%~2%。新生兒在合并感染、頭顱血腫、酸中毒、顱內出血、饑餓、窒息缺氧、胎糞排出延遲等狀態時黃疸更加嚴重。臨床上針對患兒的不同病因給予相應的治療方案,強冷光源藍光照射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但僅用藍光照射,一些病情相對較重的患兒膽紅素消退較為緩慢,因此需給予藥物干預以提升治療效果[2]。茵梔黃口服液主要由茵陳蒿、梔子、黃芩、金銀花等提取物組成,是一種純中草藥制劑,具有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的作用[3-4]。

我科于2021年4月起將喂藥方法進行改良,采用一次性奶嘴輔助一次性注射器為黃疸新生兒喂服茵梔黃口服液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縮短了患兒黃疸的病程,縮短了黃疸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節省了護理工作人員的時間,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為更多的患兒提供人性化的優質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4月—12月入住我科200例醫囑需喂服茵梔黃口服液的黃疸足月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應用雙盲法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00例,男性53例,女性47例,出生時體重2~4kg,平均體重(3.25±0.55)kg,出生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5±1.5)周,日齡2~26d,平均日齡(14.35±10.39)d;對照組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出生時體重2~4kg,平均體重(3.15±0.54)kg,出生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6±1.7)周,日齡3~27d,平均日齡(14.35±10.39)d。兩組黃疸新生兒都是首次口服茵梔黃口服液,在性別、體重、胎齡、日齡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AEC0E3DB-B839-4EEF-9D69-E0DCD966D649

1.2 方法

采用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型號為5mL,檢查注射器包裝完好,在有效期之內,打開外包裝,將注射器針頭和乳頭部分連接,用注射器直接抽吸醫囑所需茵梔黃口服液的劑量,取下針頭備用,過程中需要注意注射器針頭勿刺傷自己和他人,防止銳器傷。喂藥時抬高患兒床頭約20~30°,將患兒頭偏向一側,可以有效地防止喂藥過程中嗆咳的發生以及服下的藥物發生返流,下頜墊好一次性小巾單,安撫患兒。喂藥的時間可以選擇在喂奶后1~2h喂入,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患兒因為藥物刺激而出現的嘔吐、嗆咳等情況的發生。

1.2.1 對照組 從新生兒一側口角沿頰部將注射器乳頭放入,緩慢推注,過程中嚴密觀察患兒反應,若出現嘔吐、嗆咳、溢藥等情況時,應立即停止喂藥。待患兒吸收后再次緩慢推注,直至藥液喂完為止。擦凈患兒嘴角皮膚,15min之內再次巡視患兒,觀察有無嘔吐、嗆咳、溢藥等情況,若有及時處理。

1.2.2 觀察組 將一次性奶嘴緊靠新生兒唇部,刺激患兒尋乳反射,當患兒張口伸舌左右覓乳的時候,迅速將連接注射器的一次性奶嘴放入患兒口中,患兒自行吸吮或輕推活塞,每次注入0.5~1mL藥液,待患兒吞咽后再次注入,直至藥液注完為止。擦凈患兒嘴角皮膚,15min之內再次巡視患兒,觀察有無嘔吐、嗆咳、溢藥等情況,若有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黃疸新生兒喂服茵梔黃口服液期間發生嗆咳、嘔吐、溢藥的次數;比較兩組患兒喂藥所需的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在數據分析方面,本文使用 PASW Statistics 18.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喂藥患兒嗆咳、嘔吐、溢藥情況對比

觀察組嗆咳、嘔吐、溢藥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喂藥所需時間比較

觀察組喂藥所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循證醫學研究表明在藍光照射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口服制劑能顯著提高新生兒黃疸臨床療效、縮短黃疸消退時間及減少不良反應等[5-6]。綠原酸、梔子苷和黃芩苷是茵梔黃口服液的主要有效成分,這些成分可以激活肝酶系統,促進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增加,明顯降低血清膽紅素。茵梔黃口服液同時還可以改善黃疸患兒的排便功能,促使患兒腸蠕動增加,縮短患兒胎糞的轉黃時間,增加腸道內膽紅素排泄的速度,降低腸肝循環中膽紅素的重吸收、增加膽紅素排泄的作用,從而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水平,改善臨床癥狀[7]。由于新生兒年齡小,不會配合,口服給藥在新生兒科平時的臨床護理過程中本身就很難較好的實施,加之茵梔黃口服液為中藥制劑,味甜,微苦,就更加增加了喂服茵梔黃口服液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和難度。找到合適的喂服茵梔黃口服液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新生兒胃呈水平位,幽門括約肌發育良好,賁門括約肌松弛,咽-食管括約肌吞咽時不關閉,食管不蠕動,食管下部的括約肌也不關閉,故易發生溢乳[8],故患兒在護士口服給藥時易發生嗆咳,給藥后患兒不及時吞咽也容易發生嘔吐,使進入患兒體內的藥物劑量不準確,從而影響黃疸患兒的治療效果。新生兒具有特殊的神經反射,刺激新生兒嘴角可引起覓食反射,該反射是新生兒為獲得足夠的營養和能量所必需,即當新生兒面頰、口唇觸碰到母親的乳房或者其他部位時,新生兒可以出現尋找乳頭的動作,用手指撫摸新生兒臉頰時,新生兒的頭也會轉向刺激的方向,同時做出吸吮的動作,即可出現舌面受刺激后引起吸吮及吞咽動作,從而使患兒咽下藥液。有研究表明,新生兒的覓食反射受清醒狀態的影響,即新生兒越清醒,越活躍,越容易產生覓食反射。對照組采用5mL一次性無菌注射器給黃疸新生兒喂服茵梔黃口服液,因一次性注射器乳頭部分質地較硬,與奶嘴或乳頭差距較大,不易引發新生兒覓食吞咽反射,需輕捏面頰部或輕壓下頜,易引起新生兒哭鬧。新生兒哭鬧時,將藥液快速滴入易造成嗆咳甚至窒息從而增加了喂藥的安全隱患。吸吮反射是新生兒的原始反射之一,將乳頭或奶嘴放入嬰兒口內,會出現有力的吸吮動作。從表1可見,觀察組使用一次性奶嘴輔助一次性注射器喂藥,能刺激新生兒先天性覓食反射,患兒張口伸舌左右覓乳的時候迅速將連接注射器的一次性奶嘴放入患兒口中,患兒自行吸吮或輕推活塞,均無嗆咳發生。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嗆咳、嘔吐、溢藥不良反應明顯減少(P<0.05),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患兒住院期間的安全隱患,減輕了護理人員工作量。

足月新生兒的味覺已發育成熟,但茵梔黃口服液藥液有苦味,患兒不喜此口味。從表2可見兩組患兒喂藥所需時間比較,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給黃疸新生兒喂藥,不容易引起新生兒覓食吸吮反射,口中藥液不能及時吞咽,必須少量多次進行喂服,延長了喂藥時間。觀察組采用一次性奶嘴輔助一次性注射器改進喂藥方式,便于操作,容易引起患兒覓食及吸吮反射明顯縮短了喂藥所需時間,患兒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服下醫囑所需的治療量,對疾病的治療起到促進作用,縮短了患兒住院時長,使得臨床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巡視患兒,遵醫囑進行各種治療與護理,確?;純喊踩?。

綜上所述,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病和多發病,治療不及時會產生嚴重后遺癥,強冷光源藍光照射結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效果好,但是由于足月新生兒味蕾已經發育成熟,對苦味有抵觸。因此對臨床護理工作人員喂服茵梔黃口服液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難。新生兒采用一次性奶嘴輔助一次性注射器給黃疸新生兒喂服茵梔黃口服藥,取材方便,操作簡單,經濟實用,一次性奶嘴質地較一次性注射器乳頭部分柔軟,患兒更容易接受,符合新生兒吸吮吞咽生理特點,嗆咳、嘔吐、溢藥次數明顯減少,減輕患兒服藥的痛苦體驗,喂藥所需時間縮短,既保證了給藥劑量的準確性,也縮短患兒平均住院時間,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同時減輕患兒家長因住院時間長,對疾病缺乏相關知識所產生的焦慮心理,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崔焱,仰署芬.兒科護理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199.

[2] 秦曉莉,任晨虹.茵梔黃口服液與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聯用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10):126-132.

[3] 馬萍璇,黃海川,陳楷正.茵梔黃口服液結合藍光照射對病理性黃疸新生兒排便功能的改善作用[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5):1030-1032.

[4]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31-332.

[5] 唐文,譚建玲,賈亮亮,等.茵梔黃口服液輔助治療新生兒黃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藥房,2016,27(12):1638-1641.

[6] 李豪,楊永志,楊蓉,等.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散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6,28(10):1143-1148.

[7] 茵梔黃口服液臨床研究協作組.茵梔黃口服液治療足月新生兒高間接膽紅素血癥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2011,49(9):663-668.

[8] 邵肖梅,葉鴻瑁,邱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66.AEC0E3DB-B839-4EEF-9D69-E0DCD966D649

猜你喜歡
新生兒黃疸奶嘴注射器
用錯注射器,西班牙浪費上萬劑疫苗
我和“奶嘴”的斷舍離
奶嘴如何清潔消毒
寶寶可以用安撫奶嘴嗎
行動吧, 液壓挖掘機!
小賽和奶嘴
注射出來的畫
從“手槍注射器”說起
LED冷光源與常規藍光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及副作用對比
中藥退黃湯顆粒劑與傳統飲片的臨床療效比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