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木蕻良與重慶復旦大學的情緣

2022-06-29 22:40袁培力
紅巖春秋 2022年6期
關鍵詞:旬刊端木蕻良北碚

袁培力

1938年8月,日軍逼近武漢,人們紛紛撤離,作家端木蕻良和蕭紅夫婦計劃前往重慶。由于只弄到一張船票,在蕭紅的堅持下,端木蕻良只好先行。

8月中旬,端木蕻良抵達重慶。隨后,他開始主編《文摘戰時旬刊》文藝欄,并在復旦大學做兼任教授。有了穩定的收入,他和蕭紅的生活安定下來,兩人的文學創作也有很大收獲。復旦大學的這段時光,在端木蕻良的一生中,有重要意義。

主編文藝專欄

到重慶后,端木蕻良即找到在《大公報》當記者的南開同學曹世瑛,入住《大公報》位于售珠市街的單身宿舍。

此時,復旦大學已從上海遷至重慶。復旦大學《文摘戰時旬刊》編輯委員賈開基得知端木蕻良來渝的消息,想請他給《文摘戰時旬刊》辦一個文學專欄,便去找他商談。端木蕻良欣然同意。當時,《文摘戰時旬刊》由黎明書局發行,編輯部也設在黎明書局。賈開基就請他移住蒼坪街79號黎明書局樓上的單身宿舍。

《文摘戰時旬刊》原名《文摘》,由復旦大學教授孫寒冰于1937年元旦在上海創辦?!段恼吩O立之初,是一份綜合性刊物,改成戰時旬刊后,改版為政論性刊物,宗旨為“抗戰第一”。為更好地宣傳抗戰、吸引讀者,《文摘戰時旬刊》編輯部決定增設文藝欄。

1938年11月8日,《文摘戰時旬刊》第34號、35號合刊在渝編印發行。從這期開始設立文藝欄,由端木蕻良主輯,每期發一篇小說。這期登載了端木蕻良的《找房子》。他到重慶打前站時,深感房子難找,于是寫了這篇小說,反映重慶的房荒。

端木蕻良抵渝一個多月后,蕭紅來到重慶,被端木蕻良安頓在南開同學范世榮家。10月初,兩人搬到市郊,在歌樂山云頂寺下的鄉村建設招待所租了一間房。從云頂寺步行10多里,可到磁器口和沙坪壩,磁器口和重慶市區之間有渝磁公路相連。蕭紅曾在散文《滑竿》里描述了這段路程。當時的情景,應為他們從市區返家,先坐渝磁公路的車到磁器口,再步行回云頂寺。蕭紅體弱,不便爬山,只能乘坐滑竿。在云頂寺山下的成渝公路可以坐車去重慶市區。

一開始,端木蕻良的編輯工作地點在蒼坪街。1939年1月中旬,編輯部遷到菜園壩復旦大學分部,他便改去菜園壩。

到1939年3月11日的第46號、47號合刊為止,端木蕻良共編輯了10期《文摘戰時旬刊》文藝欄。文藝欄的作者有端木蕻良、蕭紅、老舍、舒群、臺靜農、靳以和樓適夷,其中端木蕻良、蕭紅和臺靜農各發表了兩篇作品。

1939年3月21日,《文摘戰時旬刊》第48號刊發“編者幾句話”,稱:“本期文藝欄取消,自下期起改出文藝副冊,每三期附出一冊,由靳以、端木蕻良兩先生主輯?!?此前,靳以向端木蕻良建議,《文摘戰時旬刊》出版單行本“文藝副刊”,專登文藝作品。端木蕻良贊成并報告了復旦大學文摘社,對方表示同意。1939年4月1日,“文藝副刊第一號” 隨《文摘戰時旬刊》第49號出版。目前所知,“文藝副刊”僅出了這一號。

靳以于1938年10月來到重慶。他與蕭紅相識于上海,在重慶相遇后,與端木蕻良也有了來往。

端木蕻良向靳以約稿,靳以寫了《被煎熬的心:一個女孩子的故事》,發表在1939年1月1日《文摘戰時旬刊》第40號文藝欄。1939年1月17日,重慶《國民公報》副刊《文群》創刊,靳以主編。他向蕭紅約稿,蕭紅的小說《黃河》開始在《國民公報》上連載。后來,《國民公報》還連載了蕭紅的散文《憶魯迅先生》和小說《曠野的呼喊》。

在蒼坪街居住期間,端木蕻良還寫了歌詞《嘉陵江上》,賀綠汀為之譜曲??箲饡r期,歌曲《嘉陵江上》深受民眾歡迎,廣為流傳。

任教菜園壩分部

1938年12月,孫寒冰自香港乘機抵渝,任復旦大學教務長兼法學院院長。

孫寒冰目睹端木蕻良夫婦的生活狀況,就和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程滄波商量,邀請端木蕻良到文學院新聞系授課,講授“雜志文”。復旦大學教授有專任和兼任兩種,端木蕻良是兼任教授,按課時計薪。靳以也被復旦大學聘為新聞系教授,時間晚于端木蕻良。

復旦大學本部在北碚黃桷鎮東陽下壩,因重慶市區比較容易聘請教師和進行教學實習,復旦大學將商學院各系及新聞系、經濟系從北碚遷往菜園壩,作為分部。有課時,端木蕻良從歌樂山云頂寺乘車到上清寺,然后步行到兩路口下坡,就到了菜園壩。

端木蕻良在幾篇文章和信件中曾提及在復旦大學分部授課的情況。他在《友誼的絲——和戴望舒最初的會晤》中說:“我應孫寒冰之約,和蕭紅又從歌樂山搬到沙坪壩復旦大學來?!彼滦艅⒁咱耍骸皬偷┐髮W在沙坪壩,和南岸隔著嘉陵江?!倍四巨冀邮苊绹鴿h學家葛浩文采訪時說:“我在搞《文摘》副刊,總要從歌樂山到沙坪壩,距離相當遠,交通也不便利,坐船易出危險,坐汽車不好買票?!?/p>

端木蕻良在講述中多次提到沙坪壩。事實上,復旦大學無論本部還是分部,均未設在沙坪壩,顯系端木蕻良之誤。所謂“復旦大學在沙坪壩,和南岸隔著嘉陵江”,也應為“復旦大學在下壩,和南岸隔著嘉陵江”。

從1939年初到5月中旬,端木蕻良在復旦大學分部教書和編輯《文摘戰時旬刊》,他和蕭紅還在菜園壩住過。他的小說《火腿》,文后備注作于菜園壩。但他卻反復提到沙坪壩復旦大學,實在令人費解。

對于菜園壩,靳以回憶:“最初卻是頗使我失望的,因為在菜園壩,每去教書一小時,要坐兩小時的車……后來我找到一條路,可以從那邊翻到兩路口?!彼敃r住在弟弟家,離菜園壩很遠。

1939年3月15日,復旦大學第一學期結束,下一學期于4月1日開課。3月19日,復旦大學給端木蕻良下聘書,聘請他為文學院新聞系兼任教授,聘期從4月1日至7月31日,每周授課兩小時,每小時酬金4元。

5月3日和4日,日機瘋狂轟炸重慶市區,市民傷亡慘重。端木蕻良5月7日給《文藝陣地》編輯部寫信說:“弟已在五月前早在山中賃一住屋得免此劫,城中諸友,尚不知消息?!?/p>

為安全起見,復旦大學于5月中旬將菜園壩分部遷回北碚黃桷鎮。端木蕻良不想放棄在復旦大學的工作,但住在歌樂山,要去北碚授課,路程太遠。他將難處告訴孫寒冰。孫在復旦大學農場苗圃給他找了兩間房,于是端木蕻良夫婦搬到黃桷鎮。

在北碚堅持創作

安頓下來后,端木蕻良代課不多,蕭紅主持家務,還雇有家傭,兩人有較多時間埋頭創作。

這一時期,端木蕻良創作成果豐碩,發表10余篇短篇小說和散文,完成抗戰長篇小說《大江》。他還應邀為香港《大公報》副刊撰寫反映大后方生活的長篇小說《新都花絮》。

黃桷鎮有個東北升學補習班。東北籍學生姚奔、李滿紅和趙蔚青經常來苗圃找同鄉端木蕻良,他們坐在門外的稻草堆上聊天、談文學。李滿紅喜歡舞劍,端木蕻良和蕭紅請他表演。表演完畢,他說:“將來再流亡時,我給你兩位當保鏢?!?/p>

1939年7月,東北抗日名人趙老太太來重慶,特意到苗圃看望端木蕻良和蕭紅。二人留趙老太太吃飯,趙老太太說:“現在你們這些作家到山峽里來,就好像包子落進棉褲里一般。但我相信,山擋不住你們!你們會鉆出來的!”

這年暑假,復旦大學繼續聘請端木蕻良為兼任教授,但改到文學院中國文學系,聘期從10月1日到次年2月15日,授課時長和薪金不變。

8月,復旦大學教師宿舍“秉莊”在黃桷樹竣工,端木蕻良登記入住。他和蕭紅住在一樓,靳以住在三樓。蕭紅發表的《憶魯迅先生》和《曠野的呼喊》,都是靳以去端木蕻良家要稿子。

重慶大轟炸后,很多人遷到北碚。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北碚有20多名會員,陳子展、胡風等商量成立定期座談會。端木蕻良在發起書上簽了字,并代蕭紅簽字。

9月10日,北碚文協會員在黃桷樹王家花園舉行茶話會,通過了發起書,議決成立定期座談會,定名為三峽區文協同人聚談會。端木蕻良和蕭紅參加了茶話會。

同月,蕭紅認識了復旦大學東北籍女生宛茵,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宛茵經常陪蕭紅散步、辦事和看病。她后來嫁給了端木蕻良的熟人葉君健。

10月,端木蕻良給在上海的許廣平寫信說:“下半年仍在復旦任課?!彼呐笥咽Y錫金在上海主編《文藝新聞》周刊,向他約稿。端木蕻良寄去詩歌《哭迅師》《二周祭哀迅師時在歌樂山》《得靜農書報以詩》,刊登于10月19日上?!段乃囆侣劇分芸?號。

11月,為躲避日機轟炸,復旦大學開始挖防空洞。由于經常躲空襲,蕭紅休息不好,加上患了肺病,身體愈加虛弱,寫作也不能正常進行。她和端木蕻良考慮離開重慶。端木蕻良提議去廣西桂林,蕭紅認為桂林也不安全,不如去香港。

年底,孫寒冰從香港回到北碚,端木蕻良告知想去香港。孫寒冰說正好,他在香港設立了大時代書局,端木蕻良去了可以主持出版文藝叢書。

1940年1月17日,端木蕻良和蕭紅乘機前往香港,離開生活了一年多的重慶。

端木蕻良與蕭紅

抗戰期間遷至重慶北碚的復旦大學

《嘉陵江上》曲譜

《文摘戰時旬刊》

端木蕻良作品《大江》

歌樂山蕭紅舊居

猜你喜歡
旬刊端木蕻良北碚
北碚: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亮底色
2020年點中70道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
“端木蕻良”筆名背后的故事
《講話》背景下端木蕻良建國初期小說探析
本刊2017年點中65道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
曹京平是誰
端木蕻良小說創作研究綜述
《北碚在抗戰: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
誰人識英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