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之都、宜人之城

2022-06-30 14:05王宇
青島畫報·新青島 2022年3期
關鍵詞:片區青島海洋

王宇

青島第十三次黨代會描繪了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今后五年,青島將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爭先進位、在全球彰顯特色,奮力譜寫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宏偉篇章。這次大會提出了“一個總體目標”和“兩個城市愿景”??傮w目標是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兩個愿景是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優勢。目前,青島聚集了全國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涉海資源集聚且豐富,在全國獨一無二,海洋科研優勢正加快轉化為產業優勢。依托海洋優勢,青島奮力拼搏,努力創出精彩,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完美結合,成為海洋發展領先的領航之城。

青島依托青島市擁有的全國最雄厚的海洋科研機構及產業力量,建立海洋產業標準規則發展聯盟,制定相關支持政策,以標準體系構建提升青島海洋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搶占海洋國際標準競爭制高點,增強海洋產業及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港口作為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既是青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又是青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支點,是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和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的關鍵支撐。在青島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新征程中,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承擔著重要角色。一條條通達世界的海上航線,既為青島鏈接全球資源鋪開了開放通道,更彰顯了一座海洋之都的充沛活力。山東港口青島港將繼續發揮港口樞紐作用,增航線、擴艙容、拓中轉,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打通“東接日韓亞太、西聯中亞歐洲、南通東盟南亞、北達蒙俄大陸”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持續放大青島更高水平開放優勢,助力青島加快構建更高質量的對外運輸與貿易大通道,增強國際合作競爭能力。在做大國際中轉方面,持續擴大全球班輪公司樞紐港定位優勢,全面拓展遠近洋搭配的國際中轉網絡布局,擴大日韓海上過境運輸通道,進一步強化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優勢。

青島搶抓有利時機,擴大文旅消費和文旅產業發展,不斷提升青島文旅影響力,為“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持續注入活力。青島海洋城市優勢,重點打造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做好海上旅游、海島旅游、歷史文化旅游、康養旅游等多元業態,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同時,把城市作為藝術之城來打造,邁向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化藝術之城,推動藝術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讓市民充分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不斷滿足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深耕自貿“試驗田”勇當開放“探路者”

2019年8月,第五批自由貿易試驗區落子山東,青島自貿片區隨之揭開面紗。青島自貿片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努力把先行先試的自貿平臺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堅持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青島自貿片區深入實施國家賦予的106項改革試點任務,形成176項創新成果;2021年實現外貿進出口1890億元,同比增長65%;新引進歐力士、富士康等世界500強投資項目33個,累計達到136個;在中山大學“2020-2021年度中國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五批自貿試驗區19個片區第三位;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園區”……兩年多的砥礪奮進、篤定前行,青島自貿片區交出新時代的精彩答卷,正努力把先行先試的自貿平臺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

細數青島自貿片區制度創新成果,已有一批首創性、集成化、差別化改革探索在全國、全省復制推廣。而外貿進出口破1800億元的背后,也離不開制度創新的充分賦能。依托制度創新激發出的新活力,青島自貿片區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不斷提升國際貿易競爭力。在大宗商品貿易領域,率先上線全國大宗商品倉單登記系統,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運營;率先發起成立跨境易貨貿易聯盟,全國首家跨境易貨貿易企業注冊落戶,獲批建設“東北亞國際船舶交易中心”,山東港口船舶交易網啟動運營。未來,青島自貿片區將繼續用足用活用好國家賦予的制度創新空間和試點權力,努力探索出更多服務于國家戰略、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自貿試驗區中創出鮮明的“青島特色”。

搭建國際化平臺。自貿試驗區自成立以來,青島自貿片區主動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先后搭建對日、對德等國際合作平臺,成為配置全球優質資源的新引擎。除了“國際客廳”,青島自貿片區與日本交流合作的另一大平臺——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也有了新進展?!皣H客廳”不止有日本,還有德國。2019年11月,青島德國“國際客廳”在青島自貿片區開門納客。

抓牢項目,以高質量項目促高質量發展

2月8日,青島自貿片區總投資446億元的25個重點項目宣告正式開工,涉及先進制造、航運貿易金融等多個領域。這是青島自貿片區強化項目建設、開展招商引資的重要舉措,也是片區良好投資環境吸引力的充分展現。項目開工建設,對加速項目集聚、產業集聚、動能集聚,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自成立以來,青島自貿片區始終堅持把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工作著力點,引進建設了一批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大項目、好項目,有力推動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項目紛至沓來,如何做好服務保障,是重中之重。青島自貿片區深知,當下的競爭更看重營商環境的較量。

一切要素圍繞項目轉,一切服務圍繞項目來。今年,青島自貿片區將聚焦國際貿易、基因科技等產業成立六個重點產業促進工作隊,圍繞制度創新、數智化建設等領域成立五個專項工作攻堅組,“六箭齊發、五鉆共進”。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青島自貿片區管委主任趙士玉表示:“作為國家的‘試驗田’,開放的‘新高地’,青島自貿片區將以‘進’的姿態筑牢‘穩’的底線,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進一步提振抓招商、上項目的精氣神,以高質量項目,促進高質量發展,努力把先行先試的自貿平臺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全力助推青島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p>

全球首例一體化建造LNG工廠首個核心工藝模塊順利啟航

1月15日下午,隨著搭載加拿大LNG(液化天然氣)項目A5EA模塊的大型半潛運輸船FORTE號,緩緩駛離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油工程”)青島場地碼頭,標志著由我國建造的全球首例一體化建造LNG工廠首個核心工藝模塊順利啟航。

本次裝船的模塊由三層主甲板組成,高度超過13層樓,重量相當于近4000輛小汽車,對裝船技術方案設計、SPMT(自行模塊化運輸車)操作及指揮能力均提出很高要求。在裝船過程中,海油工程打破過往LNG項目由國際公司主導裝船工作的局面,首次自主設計SPMT裝船技術方案,并獨立完成SPMT操作和指揮等全部核心工作,僅用不到3小時就高效完成全部裝船作業,實現就位精度小于5毫米,裝船效率及精度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公司已完全掌握大型LNG模塊SPMT裝船核心技術,為后續模塊裝船作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據了解,加拿大LNG項目是加拿大歷史上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規劃建設4條生產線,其中一期工程計劃建造2條生產線,年產量達1300萬噸LNG。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向亞洲地區供應高品質的液化天然氣,有利于我國天然氣進口渠道的多元化。海油工程承攬了項目一期35個模塊建造工作,工作包括全部19個核心工藝模塊,總重約178830噸。該項目在全球首次實現核心工藝模塊加管廊模塊一體化聯合建造,并開創多項新工藝新技術,標志著我國LNG模塊化工廠建造能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海油工程相繼完成Gorgon、Ichthys等國際大型LNG模塊化建造項目,并于2017年8月成功交付全球首例極地液化天然氣工廠——亞馬爾LNG項目,成為全球首個提前交付LNG核心工藝模塊的企業,開創了中國企業獨立完成國際LNG核心工藝模塊的先河,擦亮了中國“高端制造”的國際名片,助力我國躋身國際LNG模塊建造“第一梯隊”。

1月7日,海西重機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建造的“中國三峽101”海上風電自升式勘探試驗平臺順利離港啟航。該平臺為鋼質船型、圓柱樁腿自升式平臺,最大作業水深58米,甲板面積約為3.5個籃球場大,是目前國內海洋新能源領域最大的綜合性勘探試驗平臺。平臺具備高精度DP定位系統,可實現風電場區內快速移位和精準定位,將有力提升我國海洋工程勘察核心裝備的競爭優勢,為推動我國海上風電事業由近海走向深遠海提供重要技術和裝備支撐。

全國首艘超低溫冷藏運輸加工船投入使用

經略海洋,青島西海岸新區深度推進與山東海洋集團在海洋工程裝備研究、海洋冷鏈、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開發建設等領域戰略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月19日,全國首艘超低溫冷藏運輸加工船“海洋之星”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命名投用,標志著新區加快拓展國際超低溫冷藏運輸加工領域,打造集船舶運力構建、冷藏運輸加工、倉儲物流和國際貿易于一體的超低溫冷鏈產業鏈條又邁出堅實一步。

據了解,“海洋之星”由山東海洋集團投資建造,總投資3400萬美元,是國內首艘超低溫冷藏運輸加工船。艙容178000立方英尺,船長117.5米,總噸5350噸,制冷溫度-55℃,藍鰭金槍魚日加工能力約55噸。

“海洋之星”采用R410A最新冷媒,從常溫速凍至-55℃僅需18小時,冷凍過程中不釋放破壞臭氧層物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綠色環保型船舶,主要用于高端遠洋漁獲的冷藏運輸和海上加工,將有效解決遠洋漁獲回運加工問題。

目前,“海洋之星”輪已獲得了每年5000噸的藍鰭金槍魚海上加工合同,作業量占全球藍鰭金槍魚加工總量的八分之一。

未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將進一步精準培育海洋冷鏈產業鏈,打造海陸聯合的供應鏈,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再添2處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七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名單。全國共有17處海洋牧場獲批,其中,青島西海岸新區有2處在列。青島西海岸新區此次獲批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為青島市靈山灣海域水產供銷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和青島市齋堂島海域敬武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海域面積分別為420公頃和305公頃,分別由膠南市水產供銷公司和青島敬武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管理維護。

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區已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4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總面積6630公頃,投礁量達160余萬空方,成為全國最大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集群。此外,西海岸新區還出臺《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牧場建設規劃(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區海洋牧場建設再上一個臺階,科學建設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牧場示范區,重點打造鳳凰島、靈山灣、齋堂島等海域海洋牧場集群。

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獲全國級認證

近日,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碳排放核算結果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認證,成為全國首個得到權威部門認證的自主負碳區域。此次認證為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指明未來減碳工作方向。據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是由中國政府批準設立,被多國政府和多個國際權威組織認可的第三方專業認證機構,是國家發改委授權的首批中國自愿碳減排交易項目審定與核證機構,是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授權的首批節能量審核第三方機構。

下一步,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將以打造特色能源海島為目標,開發低碳生態、康養度假、科普研學等旅游產品,配套完善相關服務設施,引導現有的民宿、漁家宴向綠色、生態、環保、品質化方向轉型;在加大生態管護力度、提升森林碳匯能力的基礎上,啟動實施“氣改電”(液化氣罐改電灶)工程,全面推廣清潔能源取暖改造,開通靈山島新能源便民公交,探索設立“碳積分銀行”,通過開展“低碳村莊社區”創建、“低碳旅游達人”評選等活動,引導居民游客主動參與到減碳行動中來。

讓城市即有魅力,又有顏值,青島重點打造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讓海灣更美,發揮好文旅項目的支撐作用,海上旅游、海島旅游、歷史文化旅游等豐富多彩,串起旅游產品體系,住有利時機,擴大文旅消費,不斷提升青島文旅影響力,為“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持續注入活力。

猜你喜歡
片區青島海洋
創新又貼心
官宣:臨港新片區管理49條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新”在哪里,“特”在何處 ?
愛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發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麗的青島
藍光TOP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