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臨床檢驗的應用

2022-07-03 12:43陶蓉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3期
關鍵詞: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肝硬化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臨床檢驗的應用價值。方法:納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間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納入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分別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檢驗,比較檢驗結果。結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組患者的IgM、IgA、IgG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異常增高,且病情越嚴重血清免疫球異常增高越明顯。免疫球蛋白A水平可評估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健全程度,也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測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為乙型肝炎疾病診斷、預后判斷提供參考。

關鍵詞: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肝硬化

【中圖分類號】 R512.6+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種傳播廣泛的病毒,我國是HBV感染的高發地區。當前抗病毒治療還不能徹底治愈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患者由于肝細胞的損傷和持續炎癥可造成病情進展,最終導致肝硬化及肝癌等[1] 。準確判斷HBV的感染情況,這有助于評估患者的病情、合理選擇治療方案及評估預后[2]。相關研究證實慢性肝炎患者可見血清免疫球蛋白高表達,且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高表達更加明顯,這為評估患者的病情提供了一定參考[3]。本次研究主要探討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臨床檢驗的應用價值,為乙型肝炎的診斷及治療提供一定參考,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納入為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間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進入乙型肝炎組及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進入對照組。乙型肝炎組中男92例、女28例,33-65歲、平均(51.34±10.48)歲,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45例、非肝硬化75例,代償期82例、非代償期38例;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30-65歲、平均(50.26±10.40)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參與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的納入標準:應滿足關于慢性乙肝的診斷標準,患者HBV攜帶病程在6個月以上,出現肝功能異常癥狀體征或存在肝臟組織學改變。乙型肝炎組的排除標準: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或其他肝病的;②妊娠期女性;③風濕性關節炎等炎癥性疾病;④肝癌、肺癌等惡性腫瘤;⑤血液系統疾病;⑥急性肝炎;⑦使用免疫制劑的。

對照組的納入標準:無乙肝感染;無任何已知的肝病;肝功能指標正常;每日飲酒量不超過20g。

1.2 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3000rpm分離血清后上清液冷凍保存待測。使用美國雅培公司的I4000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分析儀,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免疫球蛋白IgA、IgM、IgG。

1.3 觀察指標

觀察乙型肝炎肝硬化、非肝硬化與健康人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觀察乙型肝炎代償期、失代償期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危險因素。

1.4 統計學處理

SPSS23.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x±s)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采用單變量及多變量分析危險因素,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比較乙型肝炎肝硬化、非肝硬化與健康人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乙型肝炎肝硬化組患者的IgM、IgA、IgG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組患者的IgA、IgG水平高于非肝硬化組,P<0.05,兩組IgM水平比較,P>0.05。非肝硬化組患者的IgA、IgG水平高于對照組,但兩組IgM水平比較,P>0.05。見表1。

2.2 比較乙型肝炎代償期、失代償期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IgA水平高于代償期,P<0.05,兩組IgM、IgG水平比較,P>0.05,見表2。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危險因素

單因素分析顯示高齡、低白蛋白、滴血小板、高IgM及高IgA與肝硬化存在密切關系,見表3。多因素分析顯示IgA、血小板、白蛋白是肝硬化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4

3 討論

當前還沒有完全明確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乙肝病毒并不直接殺傷肝細胞,但可能會通過免疫耐受破壞、免疫復合物趁機及淋巴細胞浸潤等免疫反應及炎癥反應引起肝細胞病理性損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系統與HBV存在復雜的相互作用,免疫系統在清除病毒的同時由于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增強、特異性免疫反應減弱時常引起肝臟出現炎性損傷。肝臟炎性損傷可引起界面肝炎及匯管區擴大,炎癥活動可造成肝內大量沉積膠原,引起纖維間隔形成及肝纖維化,進一步發展可造成肝小葉結構出現異常產生假小葉并進展為肝硬化。沒有經過干預的肝臟炎性損害可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4]。

肝臟具有合成分泌性蛋白、儲存肝糖、去氧化及代謝等重要功能,病毒侵犯肝臟可造成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嚴重時可發展為肝癌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早期診斷肝病的意義重大[5]。免疫球蛋白具有加強細胞吞噬作用、抗病毒及抗菌的作用,在補體的協同下可溶解、殺死病原微生物,在免疫系統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受到病毒入侵時可產生炎性反應而造成細胞壞死,對肝細胞正常功能造成影響,血清免疫球蛋白可見異常表達,因此檢測免疫球蛋白水平可應用于評估肝病患者的病情進展。

綜上所述,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異常增高,且病情越嚴重血清免疫球異常增高越明顯。免疫球蛋白A水平可評估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健全程度,也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測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為乙型肝炎疾病診斷、預后判斷提供參考,其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黛琪,洪浚鋒,黃志昂. 乙型肝炎診斷中患者實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檢驗的效果觀察及IgA水平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5):180-182.

[2]劉穎,張旭.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臨床檢驗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9):50-51.

[3]童俊麗.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臨床檢驗的結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3):132.

[4]漆陽紅.探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檢驗用于乙型肝炎診治的價值[J].當代醫學,2020,26(24):140-142.

[5]劉新.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臨床檢驗的應用[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6):176.

作者簡介:陶蓉(1989—)女,漢,江蘇淮安人,本科,初級檢驗技師,研究方向:基礎免疫學的作用機制研究。

猜你喜歡
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韋聯合安絡化纖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研究
兒童乙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效果
中西醫結合療法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分析
奧曲肽聯合奧美拉唑治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觀察
奧美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應用研究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嬰阻斷效果評價
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檢驗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臨床分析
聯合檢測類風濕因子、抗CCP抗體、免疫球蛋白對輔助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臨床意義的研究現狀
肝硬化的中醫辨證用藥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