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離股前外側皮瓣修復四肢大面積皮膚缺損的療效分析

2022-07-03 12:43王建鋒楊宏亮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3期
關鍵詞:大面積四肢修復

王建鋒 楊宏亮

摘要: 目的 研究四肢大面積皮膚缺損患者采用游離骨前外側皮瓣技術實施修復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9年12月-2021年12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6例四肢大面積皮膚缺損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中33例患者采用常規皮瓣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治療組中33例患者采用游離骨前外側皮瓣技術實施治療。對比修復治療總有效率、術后不良反應、術后住院時間和局部皮膚狀態復常時間。結果 治療組患者修復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術后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術后住院時間和局部皮膚狀態復常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結論 四肢大面積皮膚缺損患者采用游離骨前外側皮瓣技術實施修復治療,能夠減少術后不良反應,縮短術后恢復時間,使修復治療效果顯著提升。

關鍵詞:四肢;大面積;皮膚缺損;游離骨前外側皮瓣;修復

【中圖分類號】 G264.3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四肢嚴重損傷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于高能量損傷而導致,通常情況下會伴隨出現局部軟組織挫傷壞死、肌腱、血管、神經、骨骼等重要器官的損傷或缺損。創傷面積相對較大,局部血運狀態不是十分理想[1]。如果不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方式對創面進行覆蓋,出現嚴重感染甚至截肢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會明顯加大[2]。本文研究四肢大面積皮膚缺損患者采用游離骨前外側皮瓣技術實施修復治療的臨床效果。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2月-2021年12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6例四肢大面積皮膚缺損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中33例患者采用常規皮瓣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治療組中33例患者采用游離骨前外側皮瓣技術實施治療。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上肢疾病21例,下肢疾病12例;年齡21-68歲,平均(42.6±4.9)歲;發病事件1-16小時,平均(5.3±0.8)小時;治療組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上肢疾病23例,下肢疾病10例;年齡23-65歲,平均(42.3±4.7)歲;發病事件1-19小時,平均(5.5±0.9)小時。數據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皮瓣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游離骨前外側皮瓣技術實施治療:對患者實施全麻,并對創面進行清創止血處理,根據標記傷緣近心位置的動靜脈情況,在顯微條件下向近心端實施游離操作,游離的具體長度,需要以皮瓣血管蒂的實際長度及血管吻合條件作為參考依據。根據清創處理之后,創面面積的具體大小,對皮瓣進行設計,以髂前上棘至髕骨外緣的連線作為軸,中點與腹股溝中點做一條連線,線下2/3的位置作為股外側動旋脈降支體表投影。以髂前上棘至髕骨外緣位置連線的中點以上1/3、以下2/3、以內1/3、以外2/3的范圍,對皮瓣進行設計。在實施皮瓣切取的過程中,需要在股外側肌和股直肌間隙位置能夠觀察到1-3條穿支進入到皮瓣當中,在斷血管操作前,首先要對皮瓣的血運狀態進行判斷,創緣滲血較為活躍,再在旋股外側動脈降支位置,根據所需蒂長短,對血管的長短予以確定。皮瓣經過游離之后,植于受區范圍內,對合傷緣,實施固定縫合,與標記的近心位置的動靜脈端保持吻合,供區創面由對側大腿刃厚皮片進行移植,在加壓條件下進行包扎。

1.3觀察指標

(1)修復治療總有效率;(2)術后不良反應;(3)術后住院時間和局部皮膚狀態復常時間。

1.4 療效評價方法

顯效:皮膚缺損部位狀態良好,外觀恢復正常,沒有出現術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有效:皮膚缺損部位狀態與術前比較有明顯改善,外觀狀態有一定異常,沒有出現術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無效:皮膚缺損部位狀態與術前比較沒有改善,外觀存在明顯異常,或術后有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出現[3]。

1.5 數據處理方法

以SPSS22.0軟件處理數據,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計數和計量資料進行X2和t檢驗,以[n(%)]和(x±s)表示。

2結果

2.1 修復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后不良反應

治療組1例,對照組7例,發生率3.03%,21.21%,治療組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P<0.05。

2.3 術后住院時間和局部皮膚狀態復常時間

治療組短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P<0.05。見表2。

3 討論

四肢大面積皮膚缺損患者采用游離骨前外側皮瓣技術實施修復的優點主要在于:① 旋 股外側動脈降支的穿支相對而言較為恒定,發生變異的情況較少;② 該降支發出數支穿支進入到皮瓣當中,營養的皮瓣面積相對較大,完全能夠滿足對大面積組織缺損進行修復的實際需求; ③ 與近端動靜脈吻合的血管粗度相對較大,發生皮瓣血管危象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較小,存活概率可明顯提升[4]。通過本次研究說明,四肢大面積皮膚缺損患者采用游離骨前外側皮瓣技術實施修復治療,能夠減少術后不良反應,縮短術后恢復時間,使修復治療效果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偉風.基于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護理對斷肢再植病人負性情感及社會功能的 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2):216-218.

[2] 王偉風.基于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護理對斷肢再植病人負性情感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2):216-218.

[3] 馬騰,譚宇,孟慶偉.游離皮瓣移植術修復治療口腔頜面惡性腫瘤切除術后組織缺損效果評價[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7, 14(6):29-30.

[4] 李松嶺.游離股前外側皮瓣移植修復患者足部外傷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效果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7,26(7):86.

猜你喜歡
大面積四肢修復
大面積腦梗塞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及檢出率研究
西裝新色
跟蹤導練(四)
跟蹤導練(四)
多元游牧
跟蹤導練(四)
現代道橋工程出現混凝土裂縫的原因探析及修復對策分析
自體骨游離移植修復下頜骨缺損的臨床研究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復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