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林業發展對策研究

2022-07-04 00:15許興成董峰汪心國寧召臣胡麗敏
科學與財富 2022年5期
關鍵詞:生態環境建設林業發展新農村

許興成 董峰 汪心國 寧召臣 胡麗敏

摘 要:中國鄉村一直是林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在許多地區村民的生活狀況都與林業發展密切相關?,F今,農村林業發展已經脫離了過去僅僅以效益為目的、林業產品為基礎的地位,在發展指導思想上已是以生態效益為優先,生態、經濟、效益兼顧發展的全新的發展思想。在當前中國農村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已引起了社會群眾的普遍關注。為了解決生態環境建設下林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研究了林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現狀和影響發展的因素,提出了林業發展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統籌規劃、強化管理、提高人們林業建設意識等等。通過對林業發展的一系列研究,為我國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林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林業發展

1.引言

在經濟發展新態勢下,國家提出了鄉村振興新思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鄉村富裕。農村經濟的發展應當充分結合自身優勢,提高經濟發展效率。農村在經濟發展中通過與生態環境相結合,推動林業產業發展,能夠充分使用鄉村區域資源,提高經濟效益,在推動林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對于生態效益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可以實現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統籌兼顧。鄉村經濟振興背景下的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工程中,生態環境工程是最主要的建設內容,而實現農村林業經濟發展也是構建生態環保工程的重要基礎,不但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帶動農村生態環境的和諧與安定,對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F階段,中國國內的林木水平還比較落后,且森林覆蓋面積小,不能真正地實現林木的可持續性和生態環境建設。

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國內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成績,特別是在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方面。但是,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惡化。森林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樹枝和樹葉可以有效阻隔灰塵,減少空氣中的灰塵飛揚,有效改善空氣質量。森林既是國家重要的公益性工作和基礎產業,又是中國陸地自然生態體系的核心部分,是中國形成新現代生態體系的重要基石。森林的健康、平衡、可持續地發展,能夠有效緩解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矛盾,有效支持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2.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林業發展的內涵及重要意義

2.1新農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基于生態環境建設下的林業發展目標的內涵

森林生態化,指的是森林的存在狀況及其森林和其他森林生態與外部環境間的關系。生態文明建設是指人類按照人、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一客觀規律,所取得的物質成就和精神文明成就的總合。而這二者的發展都離不開,當前林業生態化社會發展工程建設對于保護環境存在著很重要的實踐意義,應當著力做好林業生態化社會發展工程建設。

2.2新農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林業發展目標的意義

(1)促進資源再生和保護

對于中國森林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重視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態建設社會發展意識,在中國整個經濟與社會建設的發展大潮中,必須具備正確的生態建設社會發展意識才能達到更加重視對中國森林生態資源的維護。而當前,中國林木覆蓋率已經嚴重流失,低于全國百分之二十一,僅達到了全球的平均水平之上。而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森林資源的持續下降,砂礫化用地面積已達到全國總用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六點一,這也表明了更多的資源已經消失不見了。這也可以證實,目前的森林仍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需要關注的一個基礎部分,擔負著對林木管理和實地環境保護的重則,同時也是對生態資源林木產品保障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唯有加強森林生態,才可以促進各種資源受到保障以及帶動其他地區各種資源的再生。特別是在城市再建設過程中,對各種資源的合理維護與運用,往往可以推動該區域經濟社會的平穩較快發展。

(2)提供良好的適居生活環境

在我國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整個過程中,若能對植物資源加以修復工程建設,就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改變大自然,從而創造出適合于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而目前,我國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將重點針對于現存的綠色植物資源加以維護。如果不久的將來全國各個地方能實現綠植的修復和改造,這將使更多的林木在農村、城區和都市中被栽植,能夠進一步改善人類環境的品質。所以,進行森林生態文明工程建設對給人類創造優越的環境有著重大的意義。

(3)有助于推動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中國現代森林的建立發展進程中,通過增添具有良好適應性的能夠被直接作為林木產品使用的林木種類,可以更有效的推動中國現代森林經濟的建立與發展。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們已完全意識到了森林資源多樣性所具有的巨大價值,同時也充分認識到在現代社會多種多樣的產業發展過程中,林木均是無可替代的自然資源,所以許多地區都開始嘗試提升林木栽種力度,以求通過此種方式促進地區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創造出良好的社會效益。

3.農村經濟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林業發展存在的矛盾問題

3.1缺乏環境保護觀念

現階段,由于人們對生態與環保問題沒有很準確的了解,以及環境保護意識不足,在實際建設管理工作中往往山由于個人的環境保護意識淡薄而造成了工作無效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著林業的發展。加上以往人們過于重視發展經濟,而沒有重視生態,所以中國國內自然環境已經受到了很大的損害和污染,許多林產品和動植物都沒有他們所要求的自然棲息地,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在森林管理建設過程中,亂砍濫伐等現象也直接限制了中國森林的建設與發展。

3.2缺乏健全的相關政策和體系

林業發展對于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均具有重要性,所以地方政府部門都必須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并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從而確保林業事業得以規范有序地健康發展。但是,目前各國關于林業發展的指導方針、政策法規、標準以及規章制度等都還沒有健全,也缺乏明確規定嚴厲的處罰措施來有效控制各項非違法違規行為,而且,在促進生態環境整體建設和有效實施林業發展規劃等方面還沒有明確具體的指導策略和方針,也缺少政府對林業發展的合理指導。

3.3林業發展水平滯后,管理方式不科學

我國林業面積大,林種豐富,但人均林業面積與歐美發達國家相差甚遠。我國目前的林業發展管理以植樹造林為主,缺乏林木管理,管理方法不科學,不能因地制宜地進行林業管理,尚未實現因地制宜地進行森林開發經營。在自然條件好但經濟發展滯后的地方,以植樹為主,后期疏于培育和管理,大面積地種植樹木,但成活率很低,導致林業發展滯后,而且森林砍伐和開發的數量遠高于人工林的數量,因此人工林的面積在逐年減少。

4.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林業發展對策

4.1統籌規劃,科學發展

在中國新鄉村生態建設保護工程中,林業發展戰略是較為核心的內容,需要針對張掖市林業發展實際,并根據本地新農村的實際狀況加以整體規劃,因地而異,有些地著力維護和構建林地生態系統,有些地則著重改造和整治荒漠生態系統,還有些地需優化和提升林業產業結構?;谏鷳B環境建設的森林發展,必須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確定重點發展,統籌規劃。在計劃前要實地調查研究,在決策中又要充分考慮農戶、社區的實際需要,使廣大農戶在積極地參與進來同時,確定規模和發展的總體目標:一是促進多樣化森林建設,使土地、空氣資源得到了充分發揮,以達到林地的可持續性;二是盡可能保存恰當地適樹的森林林產出潛力;三是為體現林地生物多樣性.構建良好生態環境體系,積極改造自然環境與人居環境,切實造福百姓;四是將生物環境保護與林地生產建設密切結合,既要保障自然環境,也要保障經濟社會建設;五是生物環境治理與生態教育緊密結合,將林地發展人文性全面體現出來。

4.2加強監督管理,保護資源

伴隨國家"一帶一路"發展策略的推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快速,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森林資源管理也面對著新的挑戰。但當前,在部分鄉村地社會建設項目中,仍然存在著違規利用森林的問題,主要體現為以國土整理計劃、開發建設項目等為名,將森林的主要用途進行了變更;任意挖、移栽林木,毀林造地;過量開采和使用森林資源,導致對林木生態系統造成損害?;诖?,需要充分認識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在推進社會主義新鄉村生態環境建設、文明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性,必須科學處理好經濟社會建設與森林資源、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相互關系,必須嚴格依據城市規劃,認真審查社會建設用地,必須合理調控土地規模,必須守住林業紅線首先,需要積極建設全國各類的森林資源監督與檢測體系,逐步建立和健全全國各地的森林資源檔案。然后,積極推動森林資源立法建設,不斷健全森林對生態效益的補償制度;最后,需要積極創新森林資源管理體制,積極采取政府財政預算采購服務途徑,使社會企業機構積極投入到對森林的除病蟲害治理、護林防火、資源環境保護等工作中,從而全面提高對森林資源的有效管理與保障力度。

4.3應用科技,推進建設

要充分整合林業科學研究與生產,讓林業科學研究機構的學科資源優勢得以發揮,借助森林科學技術部門和林業院校的學科技術,打造林業科學建設示范點。利用示范去啟發、帶動廣大農民,將最先進的林業技術、經濟發展信息更有效地傳遞給廣大農民此外,還重視利用GPRS、衛星遙感、紅外檢測等先進科技,與林

業發展規劃、檢測、監控、護林防火、瀕危動植物保育等方面的綜合應用,緊緊圍繞著甘肅省祁連山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生態建設問題,提出了科學合理的恢復整治方法,并進行了分類整治,以促進數字林業生態建設。同時,新農村生態環境建設中的森林發展需要根據經濟社會要求,注重技術創新,充分運用好網絡信息技術,推進智能森林的創建,形成森林產業電子商務平臺、森林資源信息監控系統、森林建設融資平臺和農業森林政務網絡平臺。

4.4提升意識,加快發展

現階段,中國環境治理態勢已日趨惡劣,需要我們全民共同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和森林保護,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森林、人民森林的理念,從而提高全民綜合素養,共同推動中國現代森林的建立與發展?;诖?,需要進一步加大農村生態環境宣教宣傳,使全體農戶都能夠充分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生態環境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并樹立合理、科學的森林發展觀和農村生態建設觀念張掖市農業人口比仍較高,但土地資源相對豐富,耕地、山地不單單是區域生態系統的主要部分,而且還是受人類生活、生產環境危害的主要污染源,應利用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方式積極創新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宣傳,指導農戶樹立人與自然關系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在農村森林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實踐。

4.5加大投入,靈活融資

為實現鄉村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應增加政府投資,合理發展規?;\作,重點建設家庭林場,積極培養新時代的職業農民,指導全體農戶采取股份制、轉包、轉租、互換土地等方法,進行林地、林權的合理流轉?;诖?,政府必須開展國家財政和社會保障資金的協作,采取向政府購買服務的辦法為全體農戶提供森林服務,并逐步拓寬森林建設保險覆蓋范圍和種類,以最大限度維護農戶的權益。同時,政府應當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賠償制度,積極研究排污交易權、資源所有權等的賠償方式另外,政府要促進國際森林碳匯貿易,并積極參加國際碳匯造林工作。

5.結論

農村林業產業化發展對于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作用,在當前新農村的生態環境建設中,林業產業化依舊存在部分問題,對新農村林業產業化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相關部門以及人員應當做好林業產業化發展方式及對策研究,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林業產業發展,根據當地具體的發展情況,對新農村林業產業化道路進行探索,摸索出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方向,提高林業經濟效益,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提供幫助。就目前而言,我國在以生態環境建設為基礎的林業發展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生態系統建設已成為衡量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林業建設質量已逐漸成為衡量現代文明城市的標準,要加強林業生態保護工程總體規劃,加大對林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引進先進技術,促進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背景下新農村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林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高凱.延伸新聞“觸角” 聚焦鄉村振興——關于“三農”典型報道的實踐與思考[J].城市黨報研究,2022(03):82-84.

[2]孫紅梅.鄉村振興理念下農業品牌建設的有效性探究[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03):72-73.

[3]張煥美.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農家參謀,2022(04):93-95.

[4]趙利霞.新農村建設下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措施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2(04):16-17.

[5]杜麗.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的研究[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03):38-39.

[6]支杰.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現狀與生態環境保護措施[J].農家參謀,2022(03):156-158.

[7]付樂,遲妍妍,王夏暉,張麗蘋,張信.黃河保護立法中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建設的若干思考[J].環境生態學,2022,4(01):91-96.

[8]施樺,凡瑞,金錢榮,施鵬昌.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助力龍街鄉村振興[J].林業勘查設計,2022,51(01):38-41.

[9]楊曉剛,劉金有,董學存,王薈楠.克什克騰旗全面推行林長制 助推林業和草原高質量發展[J].內蒙古林業,2022(01):25-26.

[10]趙金鳳.綠色發展理念下林業生態保護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21(12):50-52.

猜你喜歡
生態環境建設林業發展新農村
探討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及其可持續發展
森林培育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性探究
寧夏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