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圖形譜在小學音樂欣賞課堂的有效運用

2022-07-05 08:16李碧君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80期
關鍵詞:欣賞課小學音樂

李碧君

【摘要】在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心理特征和欣賞的作品不同,合理、適當地運用圖形譜進行教學。利用形象生動、直觀的圖形普教學,利于學生理解音樂,提高小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本文對小學音樂欣賞課中圖形譜的運用進行簡單的闡述,為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圖形譜;小學音樂;欣賞課

一、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意義

音樂欣賞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學生可以通過聽、看、寫等途徑感知音樂,進而理解音樂。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享受音樂的美感,教師應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能夠積極地、主動地學習和探究。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及查閱的相關文獻,發現圖形譜能有效提高音樂欣賞課的課堂教學質量,其獨有的直觀性特點,有助于學生體驗、感受、理解音樂以及表現音樂,能夠激發學生的表演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小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二、音樂圖形譜

圖形譜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它通過圖像、記號和文字記譜來記錄樂曲的音高、音值、音量、音色以及樂曲結構等音樂表現要素,具有獨特的直觀性特征,能將抽象復雜的音樂可視化、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可以借助音樂圖形譜欣賞音樂、體驗音樂。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圖形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投入音樂欣賞和學習中。

在音樂欣賞課中,根據不同的欣賞作品,圖形譜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性,巧設圖形譜,讓學生直觀感受旋律并了解音樂作品結構。例如:可以為旋律填詞演唱,方便學生理解音樂并記憶;可以使用不同的點、線體現旋律的走向;可以使用簡單的圖形或符號表現音樂的力度、速度和結構;可以用色彩體現音樂的情緒等。

三、圖形譜的有效運用

(一)旋律填詞

例1:小學音樂花城版三年級上冊第六課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作品由三個小圓舞曲組成,前段用長笛吹出下行三度音,引子由弱拍起拍,模擬杜鵑的咕咕鳴叫聲。引子結束后,在第一圓舞曲主題音樂填入了杜鵑鳥的叫聲,以此來表達杜鵑鳥歡快、喜悅的心情。

第一圓舞曲作者選用長笛模擬杜鵑鳴叫聲的下行三度音,是整段圓舞曲的核心,樂曲通過重復、下行模進等創作發展而成。在第一圓舞曲主題音樂加入填詞后,學生在演唱過程中,體驗樂曲輕快的節奏和優美的旋律,在腦海中勾勒并描繪生機盎然的美好景象。

例2:小學音樂花城版二年級上冊第六課夏爾·卡米爾·圣-桑創作的《獅王進行曲》,作品通過弦樂和鋼琴的演奏技巧,將獅子王的威嚴通過音樂表現得淋漓盡致。二年級學生已經學會能夠用簡單的音樂要素的語言去理解音樂,能夠對音的高低、強弱和音樂節奏等有一定的表現能力,而且表現欲望非常強烈。

樂曲第二部分“獅王主題”音樂,通過圖形譜給學生搭建學習“腳手架”,能夠幫助學生消化理解音樂。先用“Beng”哼唱主題旋律,創想獅王威風凜凜的神態,然后指導學生為這段主題音樂配上合適的歌詞。

通過音樂聆聽、圖形譜填詞哼唱、歌詞創編等課堂教學活動感受獅王進行曲的獅王主題部分音樂,達到對整首樂曲相應學段所需的音樂認知能力。

(二)運用點、線體現旋律走向

在音樂中,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是音樂的基本組成要素,而其中最基本是要素是音高和節奏。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線條圖形譜來體現音樂旋律的走向。

例1:小學音樂花城版二年級上冊第5課《到這里來參與音樂》欄目中,選自電影《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兩顆星星》,作品呈現出經典的、富有感染性的旋律,通過了解影片故事,二年級的學生比較容易被優美動聽的旋律所感染,樂曲旋律的組成音由已經學習并掌握的“do re mi fa”四個主要音構成,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也要鞏固已經掌握的音高音準,筆者通過運用點、線來體現旋律的音高及走向。

通過手號和線條圖形譜,學生用手劃出旋律線的走向,可以直觀地感受音樂旋律的的音高,使旋律音高觀念更加清晰。

例2:小學音樂花城版二年級上冊第六課管弦樂曲《在鐘表店里》,作品描寫了鐘表店里的修表工人快樂工作的一天,樂曲風格輕快,主題旋律鮮明。根據節奏、音色、速度、強弱的不同,在樂曲第一段中運用了點和線的圖形譜來表現音樂。

通過點和線體現了旋律的強弱和旋律走向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音樂。

(三)運用圖形或符號表現音樂

符號圖形譜是將一些簡單的圖象、符號或實物圖來表示音樂旋律,把復雜的音樂可視化、形象化、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體驗音樂。

例如,在欣賞莫扎特的鋼琴小品《土耳其進行曲》時,結合作品的情緒和旋律走向特點設計音樂圖形譜:

通過圖形譜將音樂可視化,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土耳其進行曲》的音樂結構是B+A+C+A+B的回旋曲式結構。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圖形譜的表現意義,讓學生為作品創編動作或小樂器伴奏,如B段主題用鈴鼓表現音樂,A段主題歌詞“Beng”哼唱、腳踏步體現進行曲風格,C段主題用串鈴或沙錘表現音樂的緊密感。

四、結語

有效運用圖形譜,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理解欣賞音樂作品,有助于激發音樂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培養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學生熱愛學習音樂、欣賞音樂、享受音樂,陶冶情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利利.讓欣賞課魅力常在——小學音樂欣賞課有效教學的實踐[J].新智慧,2020(33).

[2]劉麗群.小學音樂欣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探討[J].黃河之聲,2019(21).

[3]陳和琴.旋律線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4(6).

責任編輯? 楊? 杰

猜你喜歡
欣賞課小學音樂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美術欣賞課
探討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
美育視角下的高中音樂欣賞課堂建構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美術教研課的教學反思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