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地理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開發利用探討

2022-07-05 00:51牛書平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4期
關鍵詞:開發利用高中地理

牛書平

摘要:在地理學科的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挖掘更合適的教學資源,尤其是本地的鄉土資源,這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難度,還能使其形成熱愛家鄉的良好情感?;诖?,本文首先分析地理學科中應用鄉土地理資源的作用,接著提出幾點利用鄉土地理資源的策略,以期實現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鄉土地理資源;高中地理;開發利用

引言:新課程標準對地理學科的教學提出明確要求,教師不僅要重視地理知識的講解,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還需重視學生地理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分析鄉土資源的概念,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鄉土資源,運用提問、簡化教材、觀察分析等方式,為學生的日后學習做好充足準備。

一、鄉土地理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鄉土地理資源擁有非常多的特征,如趣味性、靈活性、豐富性等,將其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具有以下幾個作用:第一,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只有學生能對知識充滿興趣才能全身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產生更多的感悟,積累更多的知識。鄉土地理資源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本身就存在非常緊密的關聯,可讓學生在學習時產生熟悉感,能產生探究身邊事物、現象的欲望;第二,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相對于其它地區的地理資源來說,學生更加熟悉本地的地理資源,而這種熟悉感能讓學生調動自己積累的經驗去探究,也就能順利積累充足的地理知識;第三,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應用鄉土地理資源時,教師可開展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去挖掘身邊的各種地理資源。地理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可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更多理論知識,還能應用所學知識。鄉土資源的利用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地理素養的提升。

二、鄉土地理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利用策略

(一)巧設疑問,激活興趣

地理知識本身就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緊密關聯,鄉土地理資源更是學生經常能接觸到的內容,因而學習和理解起來也較為方便[1]。如果教師能將鄉土地理資源和教材中的地理知識融合起來,那么將會產生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從教材內容的角度出發選擇合適的鄉土地理資源,并圍繞著知識設置多樣化的問題,以此增加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學“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布局”時,教師就可展示本地的相關資料,并借助提問的方式導入新知識:“同學們,你們知道本地的農業特色是什么?”學生需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而教師需要總結和歸納學生的回答,帶領學生了解本地的特色。在完成系統的總結和歸納后,教師可繼續提出問題:“你知道為什么本地的特色農業是這個?是否能在別的地方也種植這個農作物呢?”在提出問題后,學生需要自行調查和了解本地的實際情況,搜集與之相關的資料,與本地農民進行溝通和交流。在上課時,各小組的學生需要先進行組內互動和交流,進行系統的總結和歸納,之后各小組需選出一名代表,展示各自的學習成果。運用鄉土資源展開日常教學,不僅可明確該節課的教學重點,如農業區位具有一定的特點,還能讓學生能了解經濟發展與地理之間的關系,有效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

(二)簡化教材,提高效果

目前,高中生仍舊采用具體形象的思維模式[2]。高中教材中涉及非常多的知識點、數據信息等,通常都是存在一定的規律性,詳細介紹了氣候特征、地形地貌、農業發展、工業發展、城市發展等。在學習地理時,學生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記憶和背誦,這不僅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會影響到學習效果的提升。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難度的提高,學生之前所背誦和記憶的知識非常容易被新知識所覆蓋,也會出現知識點混淆的情況。因此,教師應當適當簡化教材內容,將地理知識與鄉土資源融合起來,逐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大氣的運動”時,教師就可根據教學內容尋找相關的鄉土資源,并提出問題:“在咱們學校附近有一條河,在一年的時間內,河水的水位是否發生變化?”學生思考過后說:“在夏季,河水的水位會提高;在冬天,河水的水位會下降?!贬槍W生的回答,教師需繼續提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學生回答:“是受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苯處熇^續提問:“為什么氣候會影響到降水?季風氣候具有怎樣的特點?”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深入分析地理知識,從而順利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利用本地的情況作為教學案例,不僅可以讓學生先從宏觀的角度把握本地區的區域地理特點,還能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地形、氣候等,細化各種地理特征,逐步打造出更適合學生的高效地理課堂。

(三)引導觀察,認真分析

在地理學科的教學中,教師需重視學生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的提高,這樣才能幫助其真正理解地理知識[3]。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尋找更多合適的鄉土資源,并留給學生觀察和探究的時間,逐步發展學生的地理素養。此外,教師也可由此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自行調查和研究。

例如,在教學“南北半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本地夏季、冬季的晝夜長短變化,對比在相同時間內天是否亮了,是否黑了,然后再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又比如,在教學交通運輸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觀察本地的地圖,引導學生去分析交通運輸圖的特點,探究區域發展和交通運輸之間的關系。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地理教學與鄉土資源融合起來,不僅可以增強地理知識的熟悉感和趣味性,還能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發和探究本地的鄉土資源,分析應用鄉土資源展開教學的案例,通過設置問題、觀察分析、簡化教材等方式,讓學生能順利消化和積累地理知識,同時實現能力和素養的同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巖.淺析鄉土課程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2(16):24-25.

[2]孟影.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21.

[3]毛坤.鄉土地理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開發利用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1(16):26-30.7E3093FA-79F3-495C-8636-0D4D21CC5D88

猜你喜歡
開發利用高中地理
新課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語言策略的研究
新時期高校足球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審計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審計成果利用探析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天臺縣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開發利用淺析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