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患者的臨床有效性研究

2022-07-06 02:22程儒平趙建民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7期
關鍵詞:術后并發癥膽結石

程儒平 趙建民

摘要:目的:研究膽結石患者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的有效性。方法:于2021年4月1日~2022年5月1日研究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58例膽結石患者進行研究,利用電腦軟件隨機抽取患者,將其分為甲組(8例,開腹手術)與乙組(50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研究指標為臨床有效性。結果:治療后,乙組膽結石患者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長低于甲組膽結石患者,P<0.05;治療后,乙組膽結石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甲組膽結石患者,P<0.05。結論:膽結石患者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可以減少出血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縮短患者住院時長,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膽結石;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術后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575.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7--01

膽結石屬于肝膽外科常見疾病,女性發病率較高,結石位置主要形成于患者膽管、膽囊內。膽結石患者急性發作后可以刺激膽囊,引發炎癥,患者伴有右上腹絞痛感[1]。手術是治療膽結石的重要方法,傳統手術以開腹手術為主,雖然手術效果較好,但患者手術損傷較大。隨著微創技術發展,臨床中開始大量應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經過臨床驗證發現其可以降低手術損傷?;诖?,于2021年4月1日~2022年5月1日研究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58例膽結石患者進行研究,分析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應用價值,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于2021年4月1日~2022年5月1日研究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58例膽結石患者進行研究,利用電腦軟件隨機抽取患者,將其分為甲組(8例,開腹手術)與乙組(50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甲組,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1.19±1.71)歲;合并癥情況,糖尿病4例,慢性支氣管炎3例,輕度心肺功能不全1例;乙組,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1.21±1.72)歲;合并癥情況,糖尿病26例,慢性支氣管炎18例,輕度心肺功能不全6例。甲組與乙組膽結石患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1)符合《膽結石指南-MedSci.cn》相關疾病診斷標準;(2)所有膽結石患者知情同意此次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研究內容。

排除標準:(1)腫瘤;(2)心肝腎嚴重疾病;(3)精神疾病;(4)結石數量>5顆;(5)結石直徑>2cm。

1.2研究方法

甲組(開腹手術):(1)對患者實施插管麻醉;(2)以仰臥位方式實施手術;(3)選擇膽結石患者右肋下方作為手術入路,切口大小10cm;(4)逐層剝離組織;(5)結合膽結石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減壓操作;(6)將膽結石患者膽囊切除;(7)將膽結石患者殘端結扎處理;(8)觀察膽結石患者出血情況,并進行電凝止血;(8)檢查膽結石患者腹腔出血情況,如果沒有明顯出血,則進行關腹操作。

乙組(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1)對患者實施插管麻醉;(2)以仰臥位方式實施手術,將膽結石患者適當左傾,采用三孔法進行手術操作;(3)從患者臍部取手術入路;(4)為膽結石患者建立氣腹;(5)置入腹腔鏡;(6)觀察膽結石患者病灶情況;(7)分離血管、膽囊組織,充分暴露膽囊三角區域;(8)游離膽囊動脈、膽囊管,并使用器具將其夾注;(9)電凝剪短處理;(10)切除膽囊組織;(11)清理肝膽床區域;(12)檢查手術切除情況,并釋放切口氣體;(13)撤離設備;(14)術后常規縫合。

1.3研究指標

指標一:手術出血量。

指標二:住院時長。

指標三:并發癥發生率=(出血+感染+其他)÷8例/50例×100.00%。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 27.0軟件處理膽結石患者在研究中的所有數據資料。計量資料(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長)、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用(x±s)、[n(%)]表示。研究中指標對比差異值P低于0.05,則表示膽結石患者組間數據差異值大。

2 結果

2.1手術出血量與住院時長

治療后,乙組膽結石患者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長低于甲組膽結石患者,P<0.05,如表1。

2.2并發癥發生率

治療后,乙組膽結石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甲組膽結石患者,P<0.05,如表2。

3 討論

膽結石形成時間較長,初期癥狀不明顯,但隨著結石直徑增大、數量增多,會刺激膽囊壁,導致患者出現炎癥。手術是治療膽結石的有效方式,能夠盡快改善患者癥狀[2]。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是近年來臨床中普遍開展的膽結石治療手術術式,該手術能夠縮短手術切口直徑,降低手術通道損傷。此外,手術人員在腹腔鏡視野下實施膽囊切除手術,操作更加精細化,能夠減少手術造成的相鄰組織損傷,多項臨床研究認可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開展效果[3]。本次研究可以得知,乙組膽結石患者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長、并發癥發生率低于甲組膽結石患者,并且存在顯著差異(P<0.05)。乙組膽結石患者數據優勢原因主要在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通過微創、精細化操作方式減少手術創傷,手術出血量更少,從而減少膽結石患者術后恢復期間膽損傷、出血、感染等多種并發癥,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膽結石患者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能夠減少手術出血量,并降低術后膽結石手術常見并發癥,讓患者盡快出院,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王連晨.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患者的療效及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5):119-120.

[2] 劉珊.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外醫療,2022,41(1):33-36.

[3] 喬永啟. 腹腔鏡下行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并發膽結石患者的臨床安全性及預后效果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2020,58(26):49-51,55.

猜你喜歡
術后并發癥膽結石
膽結石的癥狀有哪些日常護理知識需知道
膽結石護理中全面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觀察
科普膽結石危害
無癥狀膽結石,你也要管它
內窺鏡手術治療鼻竇炎患者術后并發癥護理
青光眼濾過手術常見術后并發癥的處理探討
哪些人易患膽結石
非小細胞肺癌肥胖患者手術后近期預后指標變化觀察
喝果汁和植物油無法排出膽結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