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實用技能型農林人才教育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2022-07-06 02:45裴寶磊陳輝吳欣欣周志凱董頻陳伯清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2期
關鍵詞:教育培養鄉村振興

裴寶磊 陳輝 吳欣欣 周志凱 董頻 陳伯清

摘要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如何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農林畢業生是高校承擔的重要課題。首先根據鄉村振興的精神內涵和任務部署,分析了新時代實用技能型農林畢業生所應具備的思想和技能素質;然后以土壤肥料學課程教學為例,分析探討了新時期農林教學改革的部分方向和內容。該研究為實用技能型農林專業教學改革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林人才;教育培養;土壤肥料學

中圖分類號 S-01;G 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12-026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2.069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Practical Skills Typ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 Case of? Soil & Fertilizer Science Course Teaching

PEI Bao-lei, CHEN Hui,WU Xin-xin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Food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lleges to educat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graduates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task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deological and technical qualities of practical skills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graduates in the new era.Secondly,taking the course teaching of Soil & Fertilizer Scie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some directions and content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eaching reform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eaching reform of practical skills type to assist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alents;Education;Soil & Fertilizer Science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和保障,凝聚力量并投身鄉村振興是全社會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1-2]。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要求,系統細致地進行教改實踐,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和創新型”的三農從業者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務[3-4]。筆者以土壤肥料學課程教學為例,探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實用技能型農林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為新時期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林專業教學改革研究提供參考。

1 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林大學生的時代要求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等重要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

愛農民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并讓各類人才在鄉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5-9]。其中,高校農林專業畢業生是鄉村振興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想素質和技能水平只有順應時代要求,才能在鄉村振興中大放異彩。鄉村振興戰略對新時代農林大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1 情系鄉村,能領悟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意義

農林專業大學生只有深刻領悟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意義,才能明確所肩負的時代使命和責任,牢固樹立起投身鄉村工作的理想和信念,為鄉村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貢獻青春、智慧和汗水。

首先,農林專業大學生需要全面領悟鄉村振興在鞏固全面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重點理解鄉村振興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美麗中國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健全、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之間的關系及相互作用。其次,農林專業大學生要明確鄉村振興的已有基礎和機遇,并認識到其薄弱環節和挑戰。準確理解和把握鄉村振興的形勢和趨勢,才能更加主動學習知識、練就本領,才能勝任前瞻性、挑戰性的任務。最后,農林專業大學生不僅要學農,更要知農、愛農。全身心投入農業生產,與農業生產者共同體驗勞動的艱辛與收獲的喜悅,才能徹底激發出個人潛能,并升華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各種生產實際問題。

1.2 身懷技能,可實施鄉村振興的相關任務

鄉村振興相關指導文件中提出了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農業經營者隊伍。文件同時部署了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如通過提升農業裝備和信息化水平、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等舉措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通過強化資源保護和節約利用、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等措施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高質量完成鄉村振興的各項具體任務不僅需要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也要身懷現代農業所需的各項實用技能。農林高校畢業生只有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才能承擔好鄉村建設中各項具體工作任務,才能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有所作為、大放異彩。

1.3 終身學習,能和鄉村建設共同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文件中指出,鄉村振興的實現是分階段、分步驟的,也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形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鄉村振興的模式和經驗。因此,鄉村振興的相關工作是動態的、發展的和多樣的,因此其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是與時俱進的。農林高校畢業生要充分認識到鄉村振興的發展規劃和過程,能夠認識到不斷學習和探索的必要性,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同時能夠根據鄉村振興發展的需求,跟蹤農學、園藝、植保等學科知識和技能的發展前沿,進行自主學習提高,滿足鄉村振興對人才、知識和技術不斷提升的要求。

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林專業課程教改的思考與實踐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農林大學生,農林專業課程教改需要進行系統細致的教學改革。土壤肥料學是一門鄉村振興背景下重要的教改課程。土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和載體,是最寶貴的農業生產資料;肥料為作物提供營養,是作物的“糧食”,對農業產量、耕地質量、環境保護等具有重要作用?;搓幑W院為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教育改革試點高?!保▽嵱眉寄苄停?,以淮陰工學院土壤肥料學的教學實踐為例,探討實用技能型農林專業課程教改。

2.1 立德樹人,塑造農林學生愛農業、愛農村的品格

在農林教學過程中,“因何而學”是師生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教學活動的根基和出發點。只有使學生真正領悟國家和時代的需求、所學內容的價值和意義,才能喚起學生學習的神圣使命感、堅定學農愛農的決心、激發學習的無窮動力和樂趣。教學過程中將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結合,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使農林學生塑造愛農業、愛農村的優良品格。

土壤肥料學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類型豐富、內容厚重、特點鮮明,如能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合理展現,則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土肥專業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更能激發起學生對專業、事業和家國的熱愛,夯實為社會和時代奮斗的信念。土壤肥料學中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1)根植于土地的對家國的熱愛。家鄉的土地總是能喚起人民內心深層的熱愛和懷念,故土地承載著人們對家鄉淳樸、真摯、美好和終生的情感?!肮释岭y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眾多文化作品描繪著人民對家鄉土地獨特的情感。土壤肥料學課程中,在學習土壤的分類與分布、有機質、結構性等內容時,結合學生家鄉土壤進行討論和講解;在學習土壤的退化與保護相關內容時同樣結合學生家鄉土壤的變換及保護狀況進行討論和講解。通過課程思政使學生在深化理解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喚起內心對土地的熱愛、對土地保護的使命感。

(2)以糧食安全為基礎的國家安全觀念?!懊褚允碁樘?,食以地為本”“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糧食是國家開展各項事業的基礎。近年來伴隨著新冠疫情蔓延、貿易摩擦、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等不確定因素的沖擊,我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糧食對國家安全的特殊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后,全國人民艱苦奮斗,利用世界約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上20%以上的人口,該農業奇跡的創造和土肥密切相關,主要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首先,建立相對完善的耕地保護制度體系,包括耕地占用補償制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等,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為糧食生產提供了基礎保障。其次,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僅化學類肥料對全球糧食產量的貢獻率就達50%~60%[10]。中國糧食增產也與肥料施用量變化有密切的關系,化學肥料對產量的貢獻率高達56.81%[11]。因此,土壤和肥料是糧食生產的基礎,關乎國家長治久安。在土壤肥料學教學中,農田土壤管理、土壤退化、礦質肥料、有機肥料等章節的內容均蘊含著糧食生產和國家安全的思政內容。思政內容的展現及其與當代安全主題的結合使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知識重要意義,激發起夯實國家安全基礎的神圣責任感。

(3)基于新型肥料和科學施肥的美麗中國建設?!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深入人心,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并提出“美麗中國”建設的概念。目前,土壤污染和退化、不合理施肥等在部分地區增加了土壤、水體和大氣的環保壓力。農業投入品(地膜、農藥、化肥等)在土地中的殘留造成耕地質量下降;不按肥料的科學施用原則(合適的肥料種類、合適的施用方法、合適的施用量等)施肥造成肥料利用率低,部分成分直接(或轉變后)向水體和空氣轉移,因此開發應用新型綠色肥料產品,科學合理施肥對農村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廚余垃圾、農作物秸稈、雜草等材料都可通過“堆肥”生產有機肥料,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實現了養分的循環利用。在土壤肥料學教學中,土壤的污染與保護中結合科學耕作制度、有機肥內容結合堆肥及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新型肥料和科學施肥中突出肥料利用率和低污染率,引導學生從保護生態環境的大視野中理解和運用土肥知識及技術。

此外,土壤肥料學課程教學內容中,還有很多其他豐富的課程思政元素,主要內容見圖1。

2.2 理論及實踐教學內容契合鄉村振興實際任務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多項與土壤肥料相關的具體性任務,包括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耕地紅線;加強農業綠色生態、提質增效技術研發應用;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污處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廢棄農膜回收、病蟲害綠色防控;推進重金屬污染耕地防控和修復,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力度等。在土壤肥料學教學中,根據鄉村振興戰略具體任務,統籌調整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農林知識儲備水平,養成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練就解決新的、實際問題的本領。

(1)根據鄉村振興任務整合教學內容。首先,調整教學內容使之契合鄉村振興,注重鄉村振興案例教學。將土壤肥料學課程中與鄉村振興的教學內容深化并與鄉村振興的具體任務結合,增加具體案例教學內容。如在土壤有機質內容的教學中,深化有機質對土壤結構、性能和質量提升的作用,以及對加強耕地保護、藏糧于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等鄉村振興具體任務的意義;在施肥新技術內容教學中,深化對施肥量計算、測土配方、水肥一體化、機械深耕施肥等內容的講解,重點講解通過化肥利用率的提高從而減少進入水體、大氣等環境中肥料成分,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其次,整合教學內容,進行鄉村振興任務專題教學。根據鄉村振興的具體任務,統籌安排農業綠色生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整治等專題教學,使學生掌握鄉村振興具體任務所需的系統性知識。主要專題教學的安排見表1。

(2)依據鄉村振興內容改革實踐教學。首先,加強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協同性。與理論教學一致,實踐教學的內容也根據鄉村振興的任務進行適當延伸和專題實踐;其次,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靈活組織方式。部分實踐內容分散進行,如家鄉土壤的類型、耕作模式、施肥種類及方法、污染及修復情況等調研和取樣。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既保障實踐的效率和效果,又豐富了實踐內容、調動了學生興趣,也給學生提供了親自動手、獨立思考的鍛煉機會;再次,強化目標引領,實踐教學以學生掌握鄉村振興任務的相關技能為目標,在內容安排、實踐形式方面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的任務和技能要求。最后,將現階段要求與長遠發展的要求相結合,既扎實掌握實踐的具體技能,又注重學生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引導和培養,從而使學生能夠適應快速發展變化的鄉村環境及工作任務。

(3)教學方法和考核強化結果導向,具體形式多樣靈活。教學過程中,首先以講授為主,以討論、分享(基于課前調研和預習)為輔。學生參與度增加,可在保障教學效率的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以課件演示和板書為主,以網絡數據獲取及相關軟件演練為輔。系統性知識的講解以課件演示為主,其中重點內容結合板書,而專題性內容的講解結合相關網絡數據和軟件。如在土壤類型、有機質、土壤養分含量的內容講解中,利用國家土壤信息平臺(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開發),演練我國土壤數據的查詢、分析過程;在科學施肥專題中,利用“養分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開發)演練根據作物種類、土壤類型、耕種模式、氣候、肥料施用方式等條件計算肥料的施用種類和施用量??己诉^程中,形式多元化,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技能掌握和考查。將學生的課前調研分析、課堂討論分享、實踐技能掌握、實踐思考等內容統一納入考核范圍,既全面客觀反映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也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各環節,保障了各環節教學效果。

3 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完成“脫貧攻堅戰”之后一項重大的歷史任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和保障。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前提是人才振興,一支愛農、擅農、樂農的人才隊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在農林高等教育中,首先要增強學生的時代使命感,使他們樹立起為鄉村振興而學習奮斗的堅定信念[12];其次,通過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13-15];再次,鼓勵農林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尤其是為農村籍大學生返鄉提供配套支持[16]。農林專業課程既承擔三農專業知識的傳授,賦予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的本領,也擔負著價值的引領,使學生樹立起投身鄉村振興的時代責任感和神圣使命感。農林專業課程根據時代要求扎實推進教學改革,各自“守好一斷渠,種好責任田”,才能適應時代對農林高等教育的要求,為鄉村振興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羅文雙,杜宗良.中國共產黨百年鄉村建設的演變歷史與經驗啟示[J].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9(4):9-18.

[2]吳普特.涉農高校要爭做新時代高校強農興農的排頭兵[J].中國高等教育,2020(20):27-29.

[3]李麗娜,劉小林,陳紀鵬,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宜春學院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13):200-203.

[4] 廖華力.鄉村振興背景下廣西高校新聞傳播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以南寧師范大學為例[J].新聞知識,2020(3):52-56.

[5] 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EB/OL].(2018-02-04)[2021-04-17].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6] 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1-04-17].http://www.moa.gov.cn/xw/zwdt/201809/t20180926_6159028.htm.

[7]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通知:教技〔2018〕15號[EB/OL].(2018-12-29)[2021-04-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1901/t20190103_365858.html.

[8] 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EB/OL].(2021-02-21)[2021-04-17].http://www.moa.gov.cn/xw/zwdt/202102/t20210221_6361863.htm.

[9] 新華社.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EB/OL].(2021-02-23)[2021-04-17].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3/content_5588496.htm.

[10] 麻坤,刁鋼.化肥對中國糧食產量變化貢獻率的研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8,24(4):1113-1120.

[11] 曾希柏,陳同斌,林忠輝,等.中國糧食生產潛力和化肥增產效率的區域分異[J].地理學報,2002,57(5):539-546.

[12] 譚德禮,易剛明.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青年社會責任感探析[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0,39(2):42-47.

[13] 鐘云華,劉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農村就業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推拉理論的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8):88-97.

[14] 翟慧.鄉村振興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評價體系研究[J].核農學報,2021,35(3):773.

[15] 廖晉饒,張孟雁.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涉農創新創業教育的啟示[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20):267-269,272.

[16] 顧輝.政府角色定位、政策機制與返鄉大學生成功創業[J].湖南社會科學,2021(1):87-95.

猜你喜歡
教育培養鄉村振興
滑雪社會體育指導員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研究
關于少數民族合唱指揮人才教育培養的調研——以湘贛黔部分地區為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當代農民的農藝教育培養工作探討
公務員教育培養鏈培訓環節存在的問題與完善構建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下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課程建設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