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融合的探索和實踐
——以獸醫臨床診療技術為例

2022-07-06 00:44趙愛華劉俊棟郝福星桂文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泰州225300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2期
關鍵詞:專業課程思政動物

趙愛華,劉俊棟,劉 莉,郝福星,桂文龍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求。青年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人文道德情懷、專業技能水平直接影響未來他們在社會發展中的責任擔當、價值判斷、工作成就和社會貢獻等,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不斷開創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從根本上回應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等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踐行新時期黨和國家提出的人才培養要求,是當前高校專業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以高校動物醫學專業獸醫臨床診療技術課程為例,對課程思政的內涵、課程體系的構建、課程元素的挖掘、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的融合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1 課程思政的理論基礎

課程思政是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所有育人和教學活動的教育理念。通過專業課程的教學滲透蘊含于其中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時受到科學精神的熏陶,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價值選擇。

課程思政的本質是課程德育的升級,是對課程德育的政治提升,是高校保證正確的辦學方向、掌握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的重要途徑。課程思政的功能在于思想價值的引領,強調在各類各門課程中增強政治意識、加強思想價值的引領。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途徑是在專業課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的目標是以各學科課程為載體,發揮各學科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思政是在專業課程中進行價值觀培養的重要途徑。高國希指出,課程思政的體系化建構要立足于課程的價值屬性,以更廣闊的視野審視課程學習的過程及其背后的育人使命,指向課程思政應有的思想品德涵養、社會價值認同、精神境界追求等維度。構建科學、合理的思政課程體系是思政教育實施的理論基礎。目前,較成熟的體系是靳諾提出的“理論教育+歷史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時事教育”的思政課程框架,即在專業理論教育中注意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特別是最新創新成果結合起來,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并讓他們及時了解時事政策。

專業課程融入思政課程內容成功的關鍵是針對專業課程發掘相應的思政元素。課程思政元素包括文化、法制、文學、美學、專業知識、技能元素等。與傳統思政課相比,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是隱性的,需要透過專業知識層面挖掘其蘊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學精神、愛國情懷、優秀傳統文化、人格修養等思政元素。通過深入研究專業課程,梳理其內在邏輯,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挖掘提煉專業課程知識體系中蘊含的思想價值、精神內涵。

課程思政的重要特征就是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資源蘊含于課程體系、學科體系與知識體系中。 專業課程開展思政的目標就是要充分挖掘利用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要做到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的有機融合,要求專業課程教師積極探索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觸點、活動觸點和實踐觸點。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課程思政一定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規范教學理念、突出社會主義方向,杜絕教學活動中出現與我國社會發展現實需求不符的錯誤思想。課程思政過程中,要使專業課與思想政治課同向同行,體現政治認同、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等教育元素,實現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統一。

2 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融合的實踐

獸醫臨床診療技術是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實踐性較強。獸醫臨床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其教學、實習實訓大多與畜牧業經濟動物直接接觸,將來的專業實習大多在畜牧養殖行業,一般地處偏遠,環境相對閉塞,周邊生活條件較為艱苦。學生普遍存在怕臟、怕累的心理。因此,在第一節課要開展思政教育,端正思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梢赃x取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不畏艱難的精神來教育引導,比如革命困難時期八路軍三五九旅“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南泥灣”精神;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甘于平淡、數十年如一日獻身雜交水稻研究的敬業精神;“兩彈一星”功臣們所體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等。讓學生重新認識、評價本專業,樹立不怕臟、不怕苦、學以致用、服務現代化農業的遠大志向。

該節內容主要學習問診、視診、觸診、聽診、叩診及嗅診等基本檢查技術,實踐操作性強,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觀察評價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動手能力,操作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細心、耐心、專心,在教學過程中要圍繞專業素養培養開展思政教育,引導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專業素質??稍趦热輰霑r融入思政教育,將古代中醫的“望、聞、問、切”方法引入該課教學內容。以歷史上著名的中醫專家為例,從他們身上學習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品質。以視診為例,在視診結果分析環節可舉“扁鵲見蔡桓公”的例子,扁鵲通過細致觀察、縝密分析精準推測蔡桓公所患疾病的發展及結局,其高超的醫術令人嘆為觀止。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視診應具備的細致觀察力、嚴謹的分析力和務實的治學精神。其他診法可列舉相關經典事例,提示從事本專業應具備的專業素質。

該項目的主要任務是對動物進行一般性總體檢查,通過分析從中發現疾病線索,為下一步檢查提供參考。注重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術的應用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需要學生具備嚴謹、務實的作風,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縝密的分析能力。該節內容的思政重點是運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來正確認識和分析疾病資料。強調要客觀全面地認識疾病,必須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才能更好地把握現象和本質、原因和結果、偶然和必然、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關系,杜絕在疾病資料的收集和分析中出現主觀臆斷、脫離實際。

該項目主要學習各個系統組織、器官的臨床檢查和結果分析,在學習、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注重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協作意識、服務三農意識,養成嚴謹求實、團結協作、博愛奉獻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在工作任務實施過程中,操作者經常與動物密切接觸,存在一定的動物傷害和感染人畜共患傳染病的風險,因此課前開展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非常重要。關于動物傷害風險防范,可列舉近幾年報道的動物傷害事件,比如2020年上海野生動物園動物意外傷人事件、2021年河南丹江孔雀谷景區老虎襲人事件等,告訴學生動物襲擊人的悲劇在世界各地都屢見不鮮。動物的本能和野性是客觀存在的自然屬性,人類與動物相處時必須要有防范意識。 關于生物安全意識的建立,可通報國內外相關人畜共患病疫情或重大安全事件,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比如當前國內外的狂犬病疫情、2019年某生物藥廠布魯氏菌感染人事件等。通過慘痛事例讓學生體會到從事本行業工作時規范操作、嚴格防范的重要性,牢牢樹立生物安全意識。

對于學生在操作中存在怕臟、怕苦的畏難情緒,應及時進行思政教育加以糾正。以新中國第一代勞動模范、中國工人階級的杰出代表——掏糞工人時傳祥為例,學習他“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崇高精神,彰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博大情懷。教育學生作為未來服務三農、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應具備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的精神。

該項目內容主要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及血液生化指標檢測等,需要熟練操作及正確分析判斷結果,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要引導學生樹立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教學中,可依據學習內容適時融入與職業素養相應的思政教育。實驗崗位責任擔當的重要性,可結合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各國防控現狀來引導教育。我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積極應對、科學防控,取得了令世界信服的成就。反觀歐美部分國家疫情嚴重,其重要原因就是責任意識不強,防控措施不到位,因而造成疫情失控的嚴重后果。在當今非洲豬瘟疫情仍威脅世界養豬業的情況下,獸醫工作者更要有責任擔當意識。工作中應遵守相關獸醫法規,積極參與動物疫病防控,為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作出貢獻。

該項目主要訓練學生治療操作技術技能,各個訓練任務都要在實驗動物或接診患病動物上完成,工作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動物倫理問題和安全問題,課前思政就顯得尤為重要。動物倫理問題包括以下方面:①道德標準。動物實驗方法和目的要符合人類的道德倫理標準和國際慣例。②動物福利。要充分考慮動物的利益,對待動物要有愛心,善待動物,盡量減少給動物造成的應激和傷害;尊重動物生命,禁止操作過程中對動物采取不規范、不專業的野蠻行為,應采取痛苦最少的方法處置實驗動物。此外,安全問題要綜合考慮工作人員安全、動物安全及生物安全。工作人員安全:要教育學生規范操作,避免動物咬傷、抓傷,以防止發生危害較大的人畜共患病。動物安全:可從倫理和動物福利角度入手,教育學生避免因野蠻操作給動物造成人為的傷害。生物安全:著重防止人畜共患疫病及動物疫病的發生和蔓延,提升學生的生物安全意識。訓練過程中,要適時加入職業道德和醫學人文的教育,樹立關愛動物、尊重生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觀。

3 開展課程思政的成效

學期結束后,筆者通過問卷、走訪等形式對畜牧獸醫專業5個平行班級共21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統計,并與開展課程思政前進行對比。

學生準時到課率由87%提高到100%;課堂認真聽講并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的比例由75%提高到90%,課前預習率由33%提高到92%;課后作業完成率由72%提高到90%;線上課堂學習完成率由85%提高到95%。

與課程思政前相比,課前提問回答準確率由70%提高到90%,理論考試成績80分以上比例由15%提高到36%,實踐技能考核及格率由85%提高到100%,優良率由32%提高到53%。

學生普遍認同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立志為偉大民族復興事業奉獻青春。關注國家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學生比例在90%以上,立志投身服務三農事業的學生比例達80%;10%以上的學生有意愿參與“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

實踐活動中,認同團結協作、吃苦耐勞工作作風的學生比例由30%上升到95%,認同本專業并立志從事本行業的學生由35%升至90%,愛護動物、尊重生命、遵守職業操守的學生比例由40%升至95%。

4 結語

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有機融入思政教育,可形成明顯的協同教育效能:既能促進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又能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課程思政,在思想政治、中華文化、家國情懷、職業道德等方面吸收充足的營養,為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要搞好思政,必須提升專業教師開展思政的理論水平和學術能力,包括提高課程思政的認識,提升發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參與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建設,提升思政能力。思政課教師只有熟悉相關教學理論、教材及教學內容,才能吸引人、打動人、說服人、感染人。教師要對思政教育的內涵、內容和開展途徑深入學習,做到胸有成竹。針對不同的專業和學生群體制訂“菜單式”思政教學方案,才能在適當的時間開展課程思政。

猜你喜歡
專業課程思政動物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動物可笑堂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