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醫紅?!眳f同育人“六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2022-07-06 00:44張廣強鄧凱偉陳培榮劉容序張喜文信陽農林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2期
關鍵詞:學院育人思政

黃 立,張廣強,鄧凱偉,陳培榮,劉容序,張喜文 (信陽農林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河南信陽 464000)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這為新時代農業院校發展指明了方向。

自2013年以來,信陽農林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原牧醫工程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立足“三全育人”格局和“新農科”背景,圍繞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五育并舉融紅專,多方協同育新人,以“又紅又?!睘橹骶€,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課程思政”為抓手,厚植“三農”情懷,創新產教深度融合、多方協同育人實踐,精心打造紅專學堂、紅專青年、紅專書院、紅?;?、紅專課程、紅專導師六大育人平臺,培養更多紅專新人,即又紅又專、扎根牧業、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逐步形成了“牧醫紅?!眳f同育人“六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簡稱“紅專新人工程”),為涉農高校提供“牧醫紅專智慧”和“牧醫紅專方案”,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1 改革思路

紅專新人工程將“五個堅持”貫穿人才培養始終,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堅持將“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弄清楚,堅持將“又紅又?!边@條主線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堅持將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融為一體,堅持以回歸常識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2017年以來,不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始終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堅持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人才培養辯證法,明確提出了“又紅又?!钡娜瞬排囵B目標,即又紅又專、扎根牧業、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具體思路如下:以學生為中心,校企協同育人,實現又紅又專;完善培養方案,納入學分管理,建立考核機制;扎根農牧事業,培養三農情懷,突出思政教育;學院把關定向,企業出人、財、物,人才精準培養;實現三全育人,貫通職業生涯,造就行業精英。

什么是“又紅又?!??“又紅又?!本褪堑虏偶鎮?、全面發展?!凹t”就是政治過硬、有道德,就是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愛國主義、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皩!本褪悄芰^硬、有知識,就是具備真才實學、掌握專業知識、成為行家里手?!凹t”是方向,“?!笔潜绢I。時代新人必須“又紅又?!?,根本在于牢牢守住“紅”的底色、精心修煉“紅”的品格、時刻保持“紅”的精神,關鍵在于處處彰顯“?!钡谋旧?、努力培養“?!钡哪芰?、綜合提升“?!钡乃刭|。

2 主要做法

“牧醫紅?!眳f同育人模式,在實踐探索上精心打造“六大育人平臺”,即紅專課程、紅專學堂、紅專青年、紅專書院、紅?;?、紅專導師?!傲笃脚_”以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為主線,將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機結合,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補充,形成學校、教師、企業完整的育人生態鏈。其中,“紅專青年”和“紅專學堂”側重價值塑造和知識傳授,“紅專書院”和“紅?;亍眰戎啬芰ε囵B和意志錘煉。通過深入挖掘“六大平臺”的潛力和優勢,充分發揮“六大平臺”的功能和作用,把企業納入學院“三全育人”主體,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打造協同育人新格局。

學院定期召開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邀請企業參與論證,積極參與行業企業人才培養論壇,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動態調整。一方面,在課程設置、課程建設、教材編寫、課堂教學上企業參與其中,打通人才培養的“最后一公里”。校企共同編寫“牧醫紅專系列讀物”,先后編印了《中國精神青年讀本》《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選編》等6 000余冊,發給全院師生學習,作為課程育人的重要參考資料。另一方面,學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把企業選送的優秀育人案例融入課程,寓價值引領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課程教學中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大國三農”情懷,引導學生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增強學生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2019年9月,獸醫影像學、動物解剖學、動物傳染病學、動物繁殖學課程被確定為學院首批“課程思政”建設試點課程。2020年9月份課程思政全面展開,所有專業課都在建立思政元素庫、撰寫課程思政教案,課程思政教學技能競賽正在籌備中,真正實現了“無課不思政、無師不育人”。

2018年3月,學院創立“牧醫紅專學堂”,把培育“紅?!毙氯说年P鍵要素搬進“學堂”。目前,“紅專學堂”已開展38次,其中企業開講23次,參加學生達7 000余人次。隨著學堂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覆蓋面越來越廣,企業參與越來越多,大幅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視野和三農情懷。2019年10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好四個故事”的要求,學生黨支部把“四史”教育植入“紅專學堂”,學生黨員一周一講,實現學生黨員全覆蓋。同年,“牧醫紅專學堂”作為選修課被寫進《2019版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覆蓋3個本科專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互聯網突破了課堂、高校、求知的傳統邊界,對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2019年5月,“牧醫青年”官方微信公眾號更名為“牧醫紅專青年”。要牢牢抓住這個重要的網絡育人陣地,聯合企業,用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多彩的內容,傳承紅色基因,展現企業風采,推送企業文化,搭建學院、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平臺。把“紅專課程”和“紅專學堂”相關內容通過公眾號進行展示推送。先后開展了“政治學習大討論”“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文明素養你我他”等專題活動,參與學生累計超過10 000人。

“紅專書院”由學院和企業共同設置,企業冠名、出資、授課,學院提供場所、負責日常管理,各學院、專業、層次、年級混合編入書院,校企共同制訂具有紅專元素的人才培養、考核方案,培養周期為2年。同時,將“紅專書院”作為實踐學分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每名學生都要進“紅專書院”修夠相應學分,方可畢業。學院先后與正邦集團、溫氏集團、大北農集團、揚翔集團、豐源集團共建“紅專書院”11個,依托“紅專書院”先后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兩山’理論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論語懂做人”“何家沖重走長征路”“新縣紅色教育”等思政教育30多場次。

依托優勢企事業單位,建立了一批能夠滿足學生思政教育、課程實習、教學實習、畢業實習以及教師生產鍛煉、技能提升等需求的專業教育“紅?;亍?,讓學生在實踐中磨煉意志,接受教育。同時,掛牌邢集鎮尖山村鄂豫邊省委舊址紀念館、柳林革命紀念館、四望山新四軍五師舊址群、何家沖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4個校外思政教育“紅?;亍?,開展各類思政教育活動30多場次。

為了把“三全育人”總體要求走深走實,學院從2020級本科生開始實行“紅專導師”制,由專職輔導員擔任學生“思政導師”,選聘專業教師擔任學生“學業導師”,選聘“紅專書院”合作企業高管擔任學生“職業導師”,落實落細“全員育人”,實現校內校外共同育人。

通過“紅專課程”,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堂教學,把學生的思政教育從“大眾教育”“泛式教育”落地為更具針對性的“課程思政”“專業思政”;通過理實結合的“紅專學堂”,學生紅色教育由“被動聽”轉為“主動講”;通過形式多樣的“紅專青年”欄目微信推文,由“被動看”變為“主動寫”;通過“紅專導師”,“紅?!比瞬诺呐囵B、教育、管理形成了完整的閉環。

通過精心打造“六大平臺”,實現了課堂與生產、科研與推廣、教書與育人、理論與實踐、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學校與企業的緊密結合。通過精心打造“六大平臺”,使學生在歷練中成長成才,真正培養思想覺悟高、綜合能力強、科研產出多、就業出路廣、適應社會快的“一懂兩愛”新型人才。

3 實際成效

在紅專新人工程的引領下,學院先后獲得“河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全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教育系統學雷鋒活動先進團組織”等榮譽稱號。2019年6月,該學院入選“全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學院”。2020年5月,《校企合作“紅專模式”協同育人創新與實踐》獲批“河南省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020年11月,“牧醫紅?!庇斯こ虡s獲“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品牌”。2020年12月,獸醫傳染病學獲批“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樣板課程”。

學院的學習氛圍日漸濃厚,2021年與2018年相比學生的學科不及格率從20%降至3%左右,本科生四六級通過率由不足15%提升至40%,考研報考率和錄取率分別提高了10和15百分點;學生的年終就業率仍保持在90%以上,但就業專業相關度大幅度提升,達到87.4%。

學生思想素質高、專業技能強、專業思想牢,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每年都吸引上百家企業來?!皳屪ァ比瞬?。學生職業成長又好又快,2018、2019、2020屆畢業生樊好禮、栗子茂、龔兵、趙實權等15人畢業后直接進入正邦集團、溫氏集團、揚翔集團等國內領軍企業,很快成為部門領導和主要負責人,平均年薪近20萬元。

2019—2021年共吸引企業資金近百萬元,已投入30余萬元,建設學生黨員活動室1個、智慧教室2個、黨員讀書角1個,建設畜牧互聯網電商平臺和農牧線上銷售錄播室各1個,在談企業建設實驗室(校內紅?;?1個、寵物美容實訓室1個,為學生爭取企業獎助學金10萬元左右。

第一,破解農業學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題。大多涉農高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是“大眾教育”“泛式教育”。優選涉農思政元素,更注重專業思政教育,同時由企業出資到現場參觀學習。第二,破解農業學子優良學風形成的難題。受傳統偏見的影響,農業學子成績普遍偏低,大學期間如何形成優良學風成為難題。邀請行業高管講行業前沿和行業發展,并通過實地參觀、遠程參觀模式展示現代化農牧生產方式,讓學農愛農變得“死心塌地”。第三,破解人才培養經費不足的難題。從教學場地、教學設施、后續授課、參觀考察到學生培養全過程費用全部由企業承擔,大大降低了學院人才培養的費用,提升了人才培養效果。第四,破解學生實習分散、不便管理指導的難題。選取15~20家優勢企業,學生實習定向輸出,校企專人考核管理。企業還要選派校外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實現了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同步完成。第五,破解實習學生黨員管理的難題。在“紅專書院”成立臨時黨支部,與企業所在黨組織形成聯姻,讓學生黨員在企業黨組織中提前得到鍛煉和提升。第六,破解校企合作“只掛牌不實踐”的難題。充分發揮紅?;氐淖饔?,實現了“有人去、有人管、有材料”的“三有”局面,實踐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4 校企協同育人經驗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人聽音樂快樂,不如大家一起聽音樂快樂。在協同育人上,學院不能唱獨角戲、自娛自樂,而要加強與社會、行業、產業、企業的密切合作,實現多贏。企業站在行業、產業發展的前沿,擁有先進的生產方式和高效的管理模式,還有充足的資金、設備。為企業培養管用、適用的人才,一定要善于、敢于拉企業入伙,協同育人。若讓企業成為人才培養的旁觀者,很難培養出合格人才。

目前,在“牧醫紅?!蹦J教剿魃?,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澳玲t紅?!蹦J匠蔀榭蓮椭仆茝V的范式,必須要做更多的工作、花更多的時間、投入更多的精力,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凝練、摸索,進一步更新理念、大膽改革、加快推進。

為企業培養和輸送更多人才,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以資金為主要形式反哺學院、參與人才培養,也是企業不可推卸的義務。先后吸引企業資金近百萬元,已投入30余萬元,已建設學生黨員活動室1個、智慧教室2個、黨員讀書角1個;投入5萬元資助優秀學生、贊助學生活動;投入3萬元印制了2 000冊《中國精神青年讀本》。落地企業建設畜牧互聯網電商平臺和農牧線上銷售錄播室各1個,在談企業建設實驗室(校內紅?;?1個、寵物美容實訓室1個。

校企合作的成果要看雙方交往、交流的密切程度?!安粊聿煌薄吧賮砩偻?,合作會無法繼續;“多來多往”“常來常往”,合作會不斷深入。因此,要多派學生去企業實習、就業,多派教師去企業搞科研、搞生產,企業自然找上門來,心甘情愿地投入資金、人力和物力,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5 新農科建設啟示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大國三農”“河南三農”等主題實踐教育,培養學生的“知農愛農為農”情懷,激發學生在農村這個廣闊舞臺上創業的熱情。設立實踐學分,把“紅專六大平臺”作為實踐學分獲取的主要陣地。把實踐育人細分為十大實踐環節,圍繞十大實踐育人環節開展實踐活動,獲取實踐學分。學院實行書院制,要求所有學生都要進入書院培養至少2年。書院學生集中統一到相應企業參加實習,專業教師駐場指導,企業采取“師徒”制實習模式。學生管理實行“學院+書院”雙重考核機制。

《信陽農林學院2021年招生章程》第九條規定:動物科學專業設普通班和“正大創新班”?!罢髣撔掳唷睂W生由正大集團支付4年學費,學生畢業后需要到正大集團服務3年,其工資標準不低于相同崗位人員工資?!罢髣撔掳唷睂嵭?+1+1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學校學習,大三在企業學習,大四在企業實習。學院和企業共同設置課程、共同開發內容、共同開展授課。

學院堅持人才培養市場需求導向,聚焦全面提高農科人才培養能力,著力建立、健全跨學科、跨學院、跨專業協作培養機制。2019年學院聯合工商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電子商務專業,依托“哼哼豬”農牧電商企業,組建校內農牧電商孵化基地。2020年學院聯合信息工程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對接牧原集團、揚翔集團,組建豬生產大數據研究院。

通過“紅專六大平臺”,讓企業成為新農科人才培養的主體,打破傳統人才培養評價體系,通過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作為新農科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衡量標準。同時,將企業作為人才培養主體,制訂嚴格的“紅?!痹u價體系,把企業的社會責任和運營發展、學生職業提升、人才培養支持力度作為主要評價依據,倒逼企業關心、關注學生的素質培養和職業發展。

近年來,信陽農林學院動物科技學院以本為本、以生為本,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對本專業課程進行調整、優化、升級,與行業內知名企業合作開展協同育人,走出了一條具有“牧醫紅?!碧厣娜诤习l展之路、多元發展之路、協同發展之路。面對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該學院主動出擊、多方聯動,深化產教融合,積極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致力于培養又紅又專、扎根牧業、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服務大別山革命老區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6 結語

作為地方農業院校的二級學院,必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牢牢抓住“又紅又?!边@條主線,在校企協同育人上主動出擊、多方聯動、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培養更多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服務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歡
學院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初等教育學院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學院掠影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獨立學院:“我該如何存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