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肮そ尘瘛迸嘤谌胨枷胝卫碚撜n教學的思考

2022-07-07 02:16劉丹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5期
關鍵詞: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

劉丹

摘要:工匠精神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繼承其精神中的內在價值和思想財富。通過在高職思想政治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能夠有效影響學生的精神內在,對其起到行為約束的作用,培養其工作責任感,提高其綜合素養。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工匠精神的研究,為工匠精神與思想政治課的融合創造出一套完善而系統的教學體系,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業型技術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高職院校是我國重要的專業型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對于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有著一套成熟的培養體系。相較于技術培養,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稍顯薄弱,學生大多技術能力突出,但思想覺悟以及人文素養還有待提高。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成熟,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大,企業也因此越來越重視人才的綜合能力和工匠精神。因此,將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是非常有必要的[1]。

一、當前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落后于時代發展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學校對思想政治課的不重視。高職院校本身受其特色課程體系影響,教師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不論是課程結構還是教學任務等都是以學生技術實踐能力為主。這種培養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給社會和企業輸送一大批專業型技術人才。但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和企業對人才有了新的要求,若專業型人才單一地擁有專業技術,缺乏思想覺悟和人文素養,很難滿足企業要求。盡管行業對專業型技術人才依然有著很大的需求量,但為了社會文明發展,高職院校還要深抓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2]。

(二)院校缺乏重視導致課程流于形式

高職院校大多商業性較強,并且是校企合作模式居多,因此院校對學生的培養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合作企業需求的影響。企業為了生產發展,大多更偏重就業人員的專業實操能力,因而,高職院校的教學重心更偏向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培養,而思想政治類的理論課程相較而言更不受重視。學校不重視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教師也因此懈怠,缺乏教學責任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漸漸流于形式,教學方式傳統,難以對學生起到思想引導和德育育人作用,更遑論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三)生源質量一般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自律性

正是因為高職院校具有一定的商業性,其招生要求較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很少會選擇高職院校,院校的招生目標也大多是高中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因此院校的生源質量較差。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大多存在缺乏自律性和學習理解能力薄弱的問題,學習思想覺悟不高,高職院校的教師對學生的管束較弱,并且課堂學習氛圍薄弱,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思想政治內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很難發揮出真正作用。

二、高職院校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方法與途徑

(一)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課堂

為了充實高職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可以將工匠精神引入到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中去,利用工匠精神來升華思想政治課堂的思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具體而言,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課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教師積極引導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育主要還是依靠教師引導,因此要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需要教師積極主動地研究課程內容,通過探索工匠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適配點,從合適的切入點去引入工匠精神。但想要在課堂上充分融合思想政治內容和工匠精神,還需要教師對工匠精神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不同行業對于工匠精神有著不一樣的理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去研究相關的行業情況,搜集更多行業工匠精神相關的內容,將其融入到思想政治課堂中去。通過教師積極引導和研究,不僅能夠有效加強思想政治課程與學生專業課程的聯系,還能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課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除了要加強對工匠精神的研究之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當思想政治課學生是建筑相關專業時,教師可以在開課前先給學生播放一些建筑相關的影片和資料,比如講述民國著名才女林徽因的建筑設計師生涯、播放《大國工匠》等優質紀錄片,通過相關視頻教學資料來引出建筑行業的工匠精神,從而切入本堂課的思想政治知識點[3]。

2.強化學生主體作用

除了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內容之外,還要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并非是要學生對教材內容了如指掌,能讀能背誦,而是為了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來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正能量的思想和三觀,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專業技術型人才的人文思想教養。

具體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想要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其思想覺悟。教師可以在思想政治授課時,在課堂中引用學生專業相關的企業發展史、企業文化以及企業員工工作實況等視頻,讓學生提前了解專業相關的就業情況,連通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職業規劃的思路,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日后的就業奠定正能量的工匠精神和行信念。

3.案例穿插豐富授課內容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偏理論化,因而其授課模式較為傳統,并且課程內容較為枯燥,缺乏趣味性,難以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利用工匠精神來加強實際案例的滲透,通過引用一些經典的真人案例來論證思想政治課的知識點,從而加強思想政治課內容的落地性,打通思想政治課與生活實際的聯系[4]。

具體而言,當教師思想政治課的學生是電子商務專業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馬云、馬化騰、劉強東等創業成功的名人事跡以及阿里巴巴、京東、騰訊各種產業的創業史來切入思想政治知識點。學生通過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真人真事,也能對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和理解。教師通過案例穿插豐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也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將工匠精神融入到實踐中

工匠精神由歷代手工業人經過實踐操作而得出,對指導社會實踐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高職院校要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首先要將工匠精神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在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5]。

1.著眼于校外實踐

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部分高職院校是校企合作模式,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合作的企業內進行崗位實訓,擬定培養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課程主題,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深刻感受工匠精神內涵。同時,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崗位責任感,在學生進行實操訓練時,融入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其崗位責任感。

2.引進大師講座

對于沒有校企合作,無法給學生提供相應實訓企業崗位的高職院校,可以邀請當地優秀的技能大師來開展講座。大師在講座中更加詳細地闡述工匠精神,分享工作感悟,加深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大師還可以在講座上利用模型或者道具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實踐操作來給學生展示相關的技巧,鼓勵學生積極學習知識和技能,秉持著工匠精神,引導學生成為優秀的行業新人。

(三)根據學生特點調整教學策略

高職院校主要是為了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因而培養學生的從業工匠精神也是必不可少。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為社會輸送更多優質的專業技術人才。但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性、不同時代的學生思維特點和追求不同、不同專業的學生其工匠精神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教師在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特點來調整教學策略。工匠精神要貼合學生專業所在的行業企業實際發展情況,根據學生專業特色去設計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開展個性化教育模式。

1.調整教案

高職院校許多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存在敷衍心理,一套教案會沿用好幾年,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使用同一套教案,這種教學模式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夠落地,缺乏針對性,難以真正發揮出育人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時代的學生去調整教案,重新編寫教案內容。比如針對建筑專業、電子商務專業以及動漫設計專業等不同專業要設計不同的思想政治課程教案,從不同的切入口去融入工匠精神,選擇不同的案例和教材來對知識點進行佐證。

不同時代的學生,其思想三觀和追求點都是不一樣的,教師需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十年前、二十年前學手藝的學生可能更多的是為了有賺錢養家糊口的手藝,對技術技巧工藝有著更為真摯的求學心理,因而在那個時代,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引用各種具有時代性的代表人事物,很容易激發學生共鳴。但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學生們的生活充斥著各種互聯網娛樂游戲和網絡交友,能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內容大多與互聯網信息有關。因此教師想要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學中去,需要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多引用現代化的典型優秀人物事跡,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6]。

2.著眼于學生現狀

不同批次的學生,其學習理解能力和基礎知識都是不一樣的。教師想要將工匠精神融入到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律性,因而較難維持課堂紀律。在這種現狀下,思想政治教師想要達到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去調整當前教學模式。

對于班級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簡化思政課教學內容,以更直白、更接地氣的授課方式將工匠精神與思想政治知識點講述清楚,傳達給學生。對于班級學生學習能力較好、基礎知識稍好的學生,則可以深入講解工匠精神相關內容,通過深化思想政治知識點來延展課堂教學內容??傮w而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去調整教學難度,提高教學策略的靈活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劃分教學主線和干線

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需要劃分教學主線和干線。教學主干線主要是以教學內容為基礎,根據知識內容來劃分出具有結構性、系統性的主線知識點,通過主線邏輯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系統的教學脈絡。主線之外還有干線內容,干線內容主要是對主線知識點進行補充和細化,教師可以利用工匠精神相關的行業案例作為干線內容來進行補充教學。需要注意的是,在劃分思政教學的主干線時,需要結合社會實際發展情況,確保主干線教學內容的設計和規劃更“接地氣”,更容易被學生理解[7]。

(五)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評價體系

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態度很大程度上受其課程評價體系的影響,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工匠精神的重視,可以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評價體系中去。將其融入于思政課程體系中,還能有效優化思政課程內容,加強思政課程與學生專業課程的關聯性,協調高職院校的課程內容結構,擴大思政課程的格局。具體而言,可以從現有思想政治課程評價機制、道德層面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等幾個方面來著手。

1.建立一體化評價機制

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評價體系中,需要建立一體化的評價機制,避免工匠精神評價與思想政治課程的評價相互獨立。因此,教師在設計評價考試課題時,可以將工匠精神相關內容融入到考試課題中,檢查學生對工匠精神相關概念的了解程度以及工匠精神對其專業行業的影響和意義,從而提高學生對工匠精神的重視。

2.加強道德層面評價占比

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專業思想覺悟,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業型技術人才。因此,在考核學生思想政治與工匠精神的學習情況時,需要加強道德層面評價的占比。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寒暑假實訓任務,在實訓結束后回訪其實習企業,從企業角度來了解學生在實訓操作中的工匠精神表現情況。

3.增加教師教學評價

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學評價體系中,不僅僅是要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考察教師的教學具體情況。對于教師的評價,可以讓學生進行評分,對教師的授課模式、教學內容、工匠精神與思政教學是否符合學生專業等方面進行評價,從而給教師調整和優化教學模式提供相應的參考建議和方向[8]。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匠精神要求學生在從事專業相關行業時,要精益求精、追求產品質量,致力于提高技術工藝,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不僅能夠豐富課程內容,還能達到德育教人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深入研究各個行業的工匠精神以及思政教材內容,加深二者的融合,完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優質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楊. 勞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為例[J]. 大學,2022(06):145-148.

[2]尚艷瓊.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路徑研究——基于混合式教學方法[J]. 教育教學論壇,2022(09):181-184.

[3]陳艷君. 人工智能時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為例[J].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40(02):228-230.

[4]劉燕,程靜.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22(02):85-90.

[5]郭連俊. 開放教育視域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行結合教學模式研究[J]. 黑河學刊,2021(03):72-74.

[6]王少君,韓瑞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之核心教學要素探析——以高職院?!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7):88-93.

[7]周少斌. 行業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體系創新研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6):233-235.

[8]于曉霞. 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著力方向與實踐路徑研究[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6):57-59.

猜你喜歡
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