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瑞哲:繼往開來 守正創新 以錦繡事業服務錦繡中國

2022-07-08 13:31
紡織服裝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發展

在6月27日召開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五屆一次理事會五屆一次常務理事會議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作題為《繼往開來 守正創新 以錦繡事業服務錦繡中國》的工作報告?!都徔椃b周刊》特將報告節選刊發于此,以饗讀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面對世界百年變局的深刻演變,面對新常態下國內社會主要矛盾的顯著變化,面對新冠疫情沖擊和大國博弈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的高度,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帶入新時代。中國紡聯第四屆理事會的大部分工作任期正是處在這一階段。

關鍵時點需要時代擔當。推動中國紡織強國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紡聯第四屆理事會是參與者、奮進者、搏擊者。如今行業“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順利開局,紡織強國目標基本達成,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開全新局面。第四屆理事會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向黨和國家、向人民和行業交出了一份經得住歷史檢驗的答卷。

一、第四屆理事會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堅持求真務實,立足新發展階段,聚焦戰略與戰術,以“知”的探索推動“行”的提升。

“不明于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欲經于水,險也?!苯y計是產業發展的重要綜合性、基礎性工作。聯合會堅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服務、用數據創新,及時準確反映行業情況,為政府決策、企業運營、產業研究、公眾了解提供支持。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聯合會將調研作為一項基本的工作方法。針對行業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基礎性問題、關鍵性問題,常態化組織開展春季大調研行動,實地掌握行業發展情況,及時了解企業訴求,適時提供有效服務。

(二)堅持穩中求進,適應經濟新常態,平衡發展與安全,以“進”的姿態構筑“穩”的底線。

面對新常態下行業增速回落、L型發展的現實壓力,面對百年變局中黑天鵝的起舞與灰犀牛的逼近,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深入推進質量、效率、動力變革,保障產業平穩發展。

優化產能結構,提升產業制造基礎能力、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引導幫助行業企業補短板、鍛長板,做精主業、做強實業,推動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安全化轉型升級。

推動集約化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發展活力和經營效益。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和做大做強,引導技術、資金、人才、數據等要素資源向“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集聚。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中國紡聯將產業安全貫穿行業服務的各領域和全過程。

(三)堅持守正創新,聚焦高質量發展,貫通當前與長遠,以“質”的提升帶來“效”的飛躍。

注重自主創新,強化行業科技服務,提升戰略支撐能力。深入開展標準制定工作,推動創新平臺建設,通過舉辦學術會議、技術論壇等活動,促進技術合作、轉化與推廣。

樹立文化自信,以“大師、大牌、大事”為重點,提升時尚引領能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紡織品服裝中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研究發布色彩、纖維、紗線、面料、服裝、家紡等流行趨勢。推進人工智能在趨勢研究與設計中的應用。

以智能與綠色為重點,推動業態融合和產業升級,打造現代紡織產業體系。引導企業發展“七條線”上的智能制造,打造智慧供應鏈。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發布了《紡織行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框架方案》,率先提出行業氣候行動目標,行業綠色發展基礎能力穩步提升。

(四)堅持開放協同,融入雙循環格局,整合資源與市場,以“內”的確定激發“外”的活力。

立足國內大市場,將擴大內需作為產業發展的戰略基點,暢通產業要素循環。推動行業展會創新發展,產業鏈聯合辦展模式、線上線下融合辦展模式更加成熟。深化軍民融合,開拓產業新空間。

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推動行業發展開放型經濟。與美國、歐洲國家、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日本、韓國等國家行業組織建立的伙伴關系實現了鞏固與強化?!盀戜亍钡燃徔棁H產能合作項目持續提質升級。借助國際紡聯會議、中日韓纖維產業合作會議、世界布商大會、中國紡織行業“一帶一路”大會等活動與平臺,促進產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國際合作朋友圈。

(五)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共同富裕目標,夯實責任與價值,以“產”的繁榮帶動“人”的發展。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蔽覀儓猿忠匀嗣駷橹行?,以發展為中心,聚焦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推動行業構建生產、生活、生態之美相融共生、價值共享的發展形態。

推動供給端與需求端并行升級。實現產品的充分供給、高性價比供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差別、工農差別、區域差別。聯合會始終堅持“全國一盤棋”,將產業發展融入區域重大發展戰略,打造產業與區域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中國紡聯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人才政策,促進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與創業。

二、在變局之中考量現實,在挑戰之下尋求發展

(一)在形勢變化中思考行業工作。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疫情帶來的現實沖擊,中國紡織工業承壓前行。要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我們在新的形勢下思考行業工作。

1.在世界的動蕩變革中,統籌發展與安全。變局之下,我們需要將產業安全作為全球產業鏈布局的重要考量。

2.在文化自信的樹立中,協調創新與轉化。紡織服裝作為文化的載體和時代的刻畫,是展現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一扇窗口。

3.在區域經濟的協同中,兼顧效率與公平。我國正在形成以區域發展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為支撐的區域發展體系。行業需要在這樣的區域格局中謀劃布局。

4.在國內市場的構建中,迭代產品與模式。充分把握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發展機遇,是我們開展行業工作的重要方向。

(二)在要素調整中尋找發展路徑。

當前,生產要素的內涵、特征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握傳統與非傳統要素的變化規律,塑造產業新結構、建立環境新關聯,在新的挑戰下尋找發展之路。

1.土地要素??h域經濟是產業集群的主要載體,改革為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2.人口要素。要育才、樹才,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要引才、用才,推動產業與人才“雙向奔赴”。

3.資源環境要素。要推動原料供應創新,打造更加安全、綠色、可持續的原料體系;要實現資源的充分循環利用;要暢通資源要素的循環與價值轉化。

4.知識要素。行業要把握知識要素的趨勢與規律,構筑產業發展空間。

5.資本要素。行業要把握資本規律,充分發揮資本作用,整合更多利益相關方的力量,打造更具韌性的產業生態。

6.數據要素。紡織行業產業鏈長,數據質量與深度有所不足。隨著產業鑲嵌于算法中,數據倫理、數據權屬問題等日漸突出,行業需要高度關注規則變化。

三、下一階段行業工作的主要方向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在新的歷史關口,在紡織強國基本建成的基礎上,如何引導和推動行業實現新的跨越和更好發展,更好服務國家和民族大局,是新一屆理事會迫切需要思考的時代提問。

回答好時代提問,需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做有政治高度的平臺。要心懷“國之大者”,堅定初心使命,深刻把握“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認識行業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回答好時代提問,需要始終堅持與時代同行,做有專業高度的平臺。一個人即便戰勝所有對手,也可能敗給時代。要持續深化對產業問題的理解,打破成見,形成遠見。知識更新,能力更新,打造學習型、創新型組織。

回答好時代提問,需要始終堅持市場化、全球化的視野與方法,做有價值高度的平臺。促進產業資源要素的高效循環,提升市場效率與社會效率,幫助行業實現真實價值、整體價值、長遠價值、戰略價值,是行業工作的基本立足點。

回答好時代提問,需要始終堅持多元化、協同化、開放化,做有生態高度的平臺。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大融合的時代,效率不只來自專業的分工,更多來自高效的協同??萍?、時尚、綠色,就是彼此融合、相互成就的系統。

歷史的接力棒正在交到新一屆理事會的手中,必須順勢而為、更有作為。

我們要善于蓄勢。繼續做好協會內部基礎支撐與管理工作。

我們要善于謀勢。繼續做好統計、研究等決策支持工作。

我們要善于乘勢。順應時代潮流,抓住主要矛盾,深化行業服務工作。

我們要善于造勢。強化宣傳引導,繼續推動社會對行業的認知重啟。

在新的起點,在新的戰略機遇期、重要窗口期,我們要與時間賽跑,靠前發力,把握主動,做好下一階段的行業工作。

(一)樹立底線思維,夯實產業基礎,服務經濟社會穩定。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與關鍵,是第一位的;穩定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底線與前提,也是第一位的。

1.要把握時間窗口,推進行業回歸正常軌道。深刻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經濟形勢,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

2.要增強憂患意識,提升行業安全發展能力。進一步夯實制造基礎,鞏固規模和體系優勢,以提升產業制造基礎能力為行業服務重點,推動強鏈、補鏈、延鏈,保障產業鏈的穩定和健壯。

(二)創新驅動,引領構建自主可控的知識體系與產業體系。

我們要更多從根源入手,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完善“道—法—術—器”相協調的創新生態。

1.從專業的深度與價值的高度全面提升科技引領力。保持戰略定力,立足長遠發展,打好持久戰;堅持問題牽引,立足產業安全,打好攻堅戰;堅持系統推進,立足價值實現,打好陣地戰。

2.從歷史的深度與全球的高度全面提升時尚引領力。要將文化自信轉化為產品自信與品牌自信,系統提升時尚產業軟實力、巧實力。

(三)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服務共同富裕和民生改善。

紡織行業作為中國重要的民生產業,創造美、傳遞愛,是人權事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

1.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兜住民生底線,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產業發展的就業帶動力。

2.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要構建更高水平供需的動態平衡,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3.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支持區域繁榮穩定。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

(四)系統布局,融入數字經濟,推動現代產業體系構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數字經濟的發展關系著產業的全局與未來。

1.以數字轉型推動質量革命。要做好效率與質量的統籌。聚焦場景深耕,深化細化,推進平臺化設計、精益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提升價值鏈的效率。

2.以數字轉型帶動平衡發展。著力化解不同環節、不同企業、不同區域數字化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扭轉數字鴻溝逐漸擴大的態勢。

(五)內外協同,暢通要素循環,提升產業發展效率與韌性。

以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是黨中央深刻洞悉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我們要積極融入其中。

1.以產業發展帶動國內市場的要素循環和規模拓展。堅持“全國一盤棋”,將產業發展融入區域重大發展戰略;我們要立足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既緊抓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也力促產業端與消費端的融通互動。

2.形成內外市場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以國內大循環和統一大市場為支撐,以更開放的姿態提升國際化發展的層次與水平,進一步打造國際競合新優勢。

(六)綠色轉型,突破資源瓶頸,構筑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場深刻革命。

1.把資源節約作為產業發展的根本之策。產業對資源的利用既要支撐當前的發展,也要為產業的未來保留資本。

2.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加快從單一環節向全產業鏈系統綠色發展轉變。

3.聚焦綠色前沿科技、國際綠色規則博弈。保持敏感性與預見性,因勢利導、布局未來,探索有利于行業發展的路徑與框架。

一切偉大的事業都是薪火相傳、接續奮斗的,都是生生不息、萬古常新的。紡織強國建設就是這樣,是一個歷史過程,只有進行時。在黨的領導下,新一屆理事會將繼續篤定前行。讓我們在一起、向前進,面向未來、相信未來、創造未來、贏得未來!

猜你喜歡
發展
張麗敏:傳承路上求新求變求發展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印刷術的發展
習近平的可持續發展之“策”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領導的囑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