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假設一條北回歸線

2022-07-09 13:43顏士州
第二課堂(初中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嘉義北極圈白晝

顏士州

櫻桃紅了、枇杷熟了的時候,夏至日來臨了。

地球赤道南北各23°26′處的緯度線,是太陽光垂直照射的兩個極限位置。也就是說,太陽光的直射點每年都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范圍內往返移動,年復一年地“回歸”。因此,北緯的23°26′線叫作北回歸線,南緯的23°26′線被稱為南回歸線。

北回歸線穿越我國臺灣、廣東、廣西、福建(海域)、云南五省區的兩千多公里間。北回歸線還穿越了緬甸、孟加拉國、印度、阿曼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除海洋外,地球上處于北回歸線的區域,由于受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一般氣候比較干燥,水分蒸發大于降雨量,因此許多地方形成了沙漠。我國東南部以及緬甸、孟加拉國、印度等地雖然也處在這個范圍內,由于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的雨水,卻成了草木豐盛、人煙稠密的地區。

實際上,南、北回歸線并不是地球上所固有的,只是人們根據自然規律而假設的。

南、北回歸線是人們作為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在天文、地理、生物等科學研究上有重要的意義。

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是熱帶,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的機會,晝夜長短變化不明顯,終年炎熱。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帶,沒有直射的太陽光線,氣溫隨緯度的增高而降低,晝夜長短變化隨緯度增高而顯著擴大,有明顯的四季區分。南、北極圈以內,終年寒冷,在夏至和冬至日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夏至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中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世界各地的奇異現象

在埃及阿斯旺的南部,每年夏至日正午,人們可以看到一種奇異的自然景象:太陽光直射到深井的井底,樹木和行人幾乎沒有一點兒影子。從北回歸線向北去,夏至這一天起日出和日落逐漸偏北,白晝時間也相對變長。

夏至這一天,西班牙馬德里(北緯40°)的白晝長約14小時51分,捷克的布拉格(北緯50°),白晝約16小時9分;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北緯60°),白晝約18小時30分;芬蘭的克米亞爾維(北極圈附近),太陽一直在地平線上轉圈子,不會落下去,成了“不落的太陽”——白夜。

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美國(阿拉加斯加)、加拿大等國在北極圈以內的地區,都能見到白夜的奇景。芬蘭在北極圈內的面積相當于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夏季時一些地方有73天連續不斷的白夜。每年6月20~26日間的星期六,是芬蘭的仲夏節,人們有的跑到森林里,有的到湖濱或海灘去,在那里用樹枝燃起一堆篝火,盡情地唱歌跳舞,歡慶不夜季節的到來。

我國廣東的從化、封開、汕頭,臺灣的嘉義、花蓮,廣西的桂平、武鳴,云南的墨江、西疇等地,正處在北回歸線上。1909年在臺灣嘉義,我國最早建立“北回歸線標志”,它成了地球上看得見的北回歸線。這座紀念碑在1964年1月18日臺灣大地震時遭到損壞。1968年8月21日,臺灣嘉義又重建了新的“北回歸線標志”塔。

自1984年以來,我國又在廣東先后建起了三座北回歸線標志塔。三座塔的造型各有特色。從化塔形似一枚等待發射的火箭頂著一個銅球;封開塔在鋼筋混凝土澆筑、貼有彩紋石的塔座上,聳立著一個四角形尖塔,從每一面看,塔身上都有一個中文“北”字形;汕頭塔是由兩個“北”字形組成的支架,頂端托著一個彩色的大地球儀,地球上的赤道,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十分醒目。三座塔的塔基中央,都有標志中心點。每年夏至正午時,陽光通過塔身中心通頂的光孔,不偏不倚地直射在標志中心點上。這種奇景,一年中就只有這么一會兒。

建立北回歸線標志塔的地方,現在都成了旅游區。許多游覽者喜歡腳跨北回歸線,面向東方攝影留念,并且自豪地說:“北回歸線正從我的腳下通過。我的左腳踏在溫帶土地上,右腳踩在熱帶土地上?!?/p>

猜你喜歡
嘉義北極圈白晝
不吃蔬菜的因紐特人 北極圈
白晝之月
白晝之光豈知夜色之深
給信加冕——北極狐“國王之路”110公里北極圈徒步紀行
北極圈的影子
白晝國王與黑暗國王
今春北極圈可能迎來臭氧空洞大爆發 >
懸崖上的箱子
懸崖上的箱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